【摘 要】
:
近日有科学家宣称,为了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人类有可能演化出一些非常奇特的形状,如蹼状的脚、类似猫的眼睛等。他们计算了人体外貌在众多场景下可能发生的变化。除冰盖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外,设定的场景还包括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冰期,以及人类在其他行星殖民的情况。 英国肯特大学的古人类学家马修· 斯金纳博士分析了这三种场景,并与艺术家昆廷·迪瓦恩合作模拟了未来人类的外貌。斯金纳称,为了适应未来的“水世界”,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科学家宣称,为了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人类有可能演化出一些非常奇特的形状,如蹼状的脚、类似猫的眼睛等。他们计算了人体外貌在众多场景下可能发生的变化。除冰盖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外,设定的场景还包括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冰期,以及人类在其他行星殖民的情况。
英国肯特大学的古人类学家马修· 斯金纳博士分析了这三种场景,并与艺术家昆廷·迪瓦恩合作模拟了未来人类的外貌。斯金纳称,为了适应未来的“水世界”,人类可能会进化出蹼状的四肢和类似猫的眼睛,后者能帮助人类在光线微弱的水下看清东西。我们可能还需要将一层婴儿脂肪保留到成年,它们将在我们长期的水下活动中起保温作用。由于长期在浅水区寻找食物,人类可能会发展出人造“鳃”来帮助呼吸,将水中的氧气提取出来,再输送到血管里。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人类的肺活量大大降低,胸腔也会缩小。
其他文献
这次讲座是我与尼尔·图洛克和哈维·里尔一起合作的成果,我将根据M 理论来描述我理解的量子宇宙学的理论框架。讲座中我运用无边界假设,认为如果我们想从M 理论允许的所有解决方案中选择一种代表我们的宇宙,那么人择原理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学曾被认为是一门伪科学,是一个没有可靠观察数据支持的荒唐猜测的领域。现在我们有了许许多多观测数据,对宇宙的进化也有了趋于一致的看法。但是由于宇宙学不具有预测能力,从这一
你听说过那个关于一位生物学家、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的故事吗?他们坐在一个咖啡馆里,看着人们从街对面的一栋房子进进出出。有两个人进入那栋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后,从里面出来了三个人。物理学家说:“测量不准确。”生物学家说:“他们生了一个。”数学家说:“如果现在正好有一个人进入这栋房子,那么这栋房子又是空的了。” 好笑吗?不好笑吗?你可以找到大量类似的笑话(很多都涉及“球形奶牛”的概念),但是没有一
科学中最关键却未受到充分赏识的成就之一,就是用数学方法描述物理宇宙。具体讲,就是对连贯而流畅的数学函数的运用,比如用正弦函数来描述光和声音。这一做法有时候被称作牛顿运动第零定律,以向运用了类似函数的著名的牛顿三定律致敬。 20世纪初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牛顿宇宙学说的地位造成了影响深远的撼动,他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两个新特性:一是质量可以造成空间的弯曲,二是空间和时间具有内在相关性。他把这一新的
为什么一颗恒星看起来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四个不同的时间发生了爆炸? 一组天文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目睹了一颗遥远的恒星在四个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爆炸成一颗超新星。在量子物理学的思想实验中,盒子里的猫可以被认定为既是死的又是活的,但这些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并不是宇宙版的“薛定谔的猫”。大约90亿年前,有一颗恒星爆发形成超新星。该恒星爆炸发出的光在到达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前,要经过位于望远镜视野近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预测出了一种存在于金属物质中的新型粒子——Ⅱ型威尔费米子。研究人员推断,这种粒子存在于二碲化钨中。他们将之比作“物质宇宙”,因为它包含几种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有的就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其他的可能只存在于某些特别的晶体中。 这种新发现的粒子是威尔费米子的表亲,也是标准量子场论的粒子之一。该项研究由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副教授B.安德烈·百奈威、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研究所的马提亚·特耶罗
让我们通过分别分析每一个参数,来重新审视德雷克方程。 R,也就是银河系每年产生新恒星的速率,确实大约为1——天文学家对这一点非常确定。事实上,天文学家最近发 现,目前可能拥有智慧生命的恒星,在几十亿年前的形成速率更快。所以R=3的取值更加切合实际。 然而,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对方程中接下来的参数就没有这么确定了。 第二个变量是fp,也就是具有行星系统的那一部分恒星的数量。最近的研究发现,几乎
原子很小,真的非常小。你可能听说过,大千世界都是由微小的原子构成的。你或许也知道,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们。但原子确实存在,并与每样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构筑了我们的世界。 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知道这些远远不够。科学的荣耀之处在于,它总是通过实际观测来发现宇宙的奥秘。那么,我们如何得出原子确实存在的结论呢?对这些微小的结构,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 要证明原子的存在似乎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显微镜下观测就
其实我是一个物理学家。 “Physicist”这个词,翻译成“物理学家”并不是特别恰当,中文一说“家”就太庄重,这就好比“练武术的”跟“武术家”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样。我认为最好的译法应该是“干物理的”,不过我的确更喜欢“物理学家”这个称呼。所以实际上我是个干物理的,并且干得很一般,是个普通物理学家。 不搞科研的人往往不知道物理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上高中的时候流行一套《第一推动》
假设外星智慧生命虽然罕见但确实存在,我们能不能指望它们通过无线电信号与我们联系?有多大比例的文明既有 能力又有动机,以我们可以检测到的信号与我们联系?换句话说:德雷克方程中fc的取值是多少?SETI的支持者倾向于相信这个值是很大的:任何一个有足够好奇心和创造力成为技术社会的文明都迟早会发现无线电是在宇宙空间进行长距离通信的有效方法,并且会选择进行这种通信。 这里是不是受到了某种幼稚的人类中心说
好吧,我承认我是标题党。本人既不认识外星人也不知道外星人的科技是啥样,那怎么比拼呢?先讲个故事。童子军队员埃迪在祖母家的农场过暑假。一天晚上,一个外星飞船降落在苹果园里,埃迪和外星少年马蒂成了朋友。马蒂来自太阳系以外的马蒂尼星,为了成为一名科学探险者,他来到地球考察。马蒂的随身装备和飞船都靠“Z金属线”来补充能量,这种外星材料能在真空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是马蒂一时疏忽,“Z金属线”被农场里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