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谐之“道”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万湾村作为丹凤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之一,规划对其的考虑没有单从物质规划入手,而将工作的重点转为寻求产业的发展,公共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重点考虑了农村整体的生产发展、居住环境质量的改善,在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需要改变村庄物质环境质量;要解决农民生产问题,需要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规划人员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为农村村庄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行的意见,充分发挥农民的参与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的面貌。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产业发展;万湾村
  1 规划背景
  1.1 基本概况
  万湾村位于丹凤县棣花镇境内,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北临丹江,南傍群山。312国道、西合高速公路以及西南铁路均由此经过,交通区位好,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距丹凤县城15公里,西距商州区40公里。现状村庄建城区主要分布在山谷与河岸的缓冲地带。全村由6个自然村共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有490户,共计1623人,总耕地面积1739亩。
  1.2 现状问题分析
  1.2.1 村庄建设缺乏规划指导、住房形式单一
  万湾村布局散乱建设无序,严重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村民相继将农村的旧宅翻新或异地从建,但“只见新房、不见新貌”,整个村子的面貌却没有任何变化。
  1.2.2 基础设施匮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万湾村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多为土路,且十分狭窄;村内无集中供水设施,农民饮用水质量差;村内污水乱排、垃圾随处可见。“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全村大量的生活服务用品仍需要在镇上购置,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2.3 农村产业虽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但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村庄的发展
  万湾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兼有经济作物、药材种植。其中李梅种植是万湾村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李梅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但村民并没有围绕这一优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仍延续着传统的“靠天吃饭”的种植习惯。其次,当前农民大多将生果直接出售,缺少进一步的包装和深入加工。
  2 规划研究
  2.1 规划切入点
  2.1.1 现状形态与“向往模式”的矛盾
  万湾村地处山区,其居住建筑布局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自然形成,加上地形复杂,与关中农村平面布局以及棋盘式路网不同,而是一种紧密结合地形、地势的自然田园式布局。但在陕西省由于关中发展较快,相对生产生活方便,于是关中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丹凤干部、群众所向往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笔者在调研中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在问及村民新农村理想模式时,大部分农民想象中的理想村落形态都是关中平原模式的村子(关中平原的村落大多建于平地,形态方正,道路笔直)。
  2.1.2 发展新村与保护资源的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多少有一种定势思维,那就是拆旧建新或弃旧建新。都在“新”字上做文章。这样就可能背离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是必然的,但在发展过程中,留住那些不能改变的、不需改变的东西,与发展同等重要,也是发展内涵的一部分。对万湾村来讲,耕地资源、水资源、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的,历史防洪线、村落与高速公路之间的绿地是必须保护的。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代村落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发挥陕南作为西安市后花园的优势的需要。但当前,挤占耕地、防洪用地、绿地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对村落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2.1.3 新农村建设与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目前农村实行的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划分普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宅基地的建设都是在自己小组用地中进行。但由于各组用地分布并不均匀,村落统一规划、建设的难度较大,甚至还较为突出。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小组与村落之间的利益,营造和谐、集约的新农村,就要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
  2.1.4 建设、发展中保持新型农村特质与农村普遍城市化趋势之间的矛盾
  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内涵不是把村庄建设成为城市,而是一种与城市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和谐共生的关系。就是把“农村建设的更为农村”,生活方式更为现代。结合万湾村就是要保持自然性、生态性和原朴性,走一条生态田园化的建设方式,让更多的人享受新农村的青山绿水和亲切原朴的民风、悠闲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规划特点
  2.2.1 与自然山水关系相呼应的村庄整体结构
  规划确定“以山为背景,以道路交通为纽带,以自然冲沟为分隔”的“组团式结构”,将全村共分为三个大组团——西部的果林观光组团、中部的综合组团以及东部的加工工业组团。形成“一心”:村民公共活动中心;“一轴”:村庄产业发展轴;“两园”:果业观光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三带”结合现状沟渠的三条绿化景观带的村镇空间结构。形成背山面水,川流不息;中心突出,服务均衡;因地铺路,三纵三横;天人和谐的村庄规划模式。
  2.3.2 规划方式上加大村民参与规划的力度和主动性
  规划中充分听取县、村各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各级政府对农村建设的相关政治融会贯通,同时还充分吸取地方群众的意见,不仅开展了村民代表座谈会还对全体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请村民代表到场集中表达村民的意见,并在村委会进行方案公示,获得了第一手的群众意见资料。
  2.3.3 注重村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培养当地优势产业
  规划提出“一体、两翼、多条腿走路”的万湾村经济发展思路。“一体”,即将万湾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建设发展,“两翼”分别是指依靠李梅和果业加工业作为振兴万湾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多条腿走路”是指多处培育万湾村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万湾村的经济全面持续发展。首先,由于万湾村的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资源比较富余,应组织万湾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其次,是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利用李梅的绿色品牌效益,考虑设立果品加工厂。再次充分利用万湾村位于312国道沿线,并且在建的“西合”高速公路也从村前通过的地缘优势,可以考虑建立汽车服务部,发展汽车修理、洗车、加水等与交通相配套的服务业。最后,随着丹凤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开办农家乐,并辅以出售土特产品。既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3 规划措施
  2.3.1 从田园新村庄的角度出发,提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思路,尽可能减少农民投资,并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2.3.2 考虑万湾现状的山体、水系以及自然地形,挖掘村东烽火台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核,以及村内两泉的自然资源,同时在村北梅园南侧山体建设望江楼,形成“山-水-园-人-路”相互融合的良好的人居环境。
  2.3.3 考虑丹凤目前已经形成的丹江漂流、船帮会馆和贾平凹故居以及二郎庙分别位于万湾东西,结合万湾现已形成的一定规模的李梅园以及西沟的农家乐。在万湾规划生态观光农业以及果林观光农业旅游区,形成丹凤“一江三点”的旅游规划体系。
  2.3.4 结合目前的梅园形成果业生产基
  地,以及丹江南岸的村庄环路所形成的生态观光农业。考虑丹凤主导风向为西风,将以加工产业为主的二类工业布局烽火台山脚下,从而形成“东园西工”的产业布局模式,两者之间同过居民生活居住用地进行有机联系。新村旧村分别考虑,老村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环境整治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区饮水归塘,加强山体绿化,围绕梅园和农家乐带动新村的建设。
  3 规划实施情况
  截至规划编制完成,万湾村规划的一些先期建设已经投入了资金,道路硬化项目已经启动。村委会到丹江大桥路段已经铺上水泥,环村南路、西沟村民小组道路的整修、拓宽、工程已全部完工。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开办农家乐的思路之后,已有10多户农民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规划编制完成之时,这里的“农家乐”已是门庭若市,远近游客都慕名而来。农民收入提高了,修建新房、打沼气池,自发集资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生活垃圾的处理也有了管理。新农村建设,美好和谐的家园在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了。
  4 总结与反思
  近几年,全国上下大量的村庄规划相继编制完成,部分村庄面貌较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丹凤县万湾村的规划建设活动,笔者尝试性的进行了“经济发展先行,以经济推进村庄规划和建设”的规划思路。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要建新房子、住大院子、修大马路,而是要结合农村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变化,研究农村人居环境,从基础工作入手,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并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入手。首先应结合农村的实际经验,立足于实际。其次要了解农村群众对于村庄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产业发展带动村庄建设。最后笔者认为不应仅仅把局限于为农村发展勾勒美好的蓝图,而是应该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目前的新农村规划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而艰巨,不同地域的农村又有着各自的地域特性,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这就需要“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得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真正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沈磊.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村庄规划思考[N],中国建设报,2003年9月28日.(版面)
  [2]王富更.村庄规划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6(3):106-109
  [3]崔明1覃志豪2唐冲3耿杰4王娜5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27-32
  [4]黎逸科曾宪川梁少华.阳东县平底村新农村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2007(3):92-96
  [5]李佐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荣尊堂.参与式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的是生态的理念,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方向。生态建筑的理念已经在建筑设计中付诸实现,建筑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系统的规划和选址、设计等过程来营造出低能耗、低成本和低维护率的建筑,这样不仅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而且也是对于区域生态的一种平衡,给人们营造出了一种健康和谐向上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就现代生态住宅建筑需要遵循的生态理念和原则加以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2002年,SWA景观设计公司主持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湖滨的区域规划,并进行了湖滨地区商贸旅游特色街区一期工程的设计。大到整体规划、交通功能控制,小到砖瓦植草、流水曲池推敲,无不透露着对西湖自然景观的尊重,对市民人性尺度的关怀。10年过去,这里已经成为杭州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本文将以“新湖滨商业街独特的城景关系”为着眼点,从“整体规划”、“空间感知”“景观节点”、“肌理细部”
期刊
概况  独墅湖会议酒店建设用地位于独墅湖高教区西缘,紧邻独墅湖白鹭园景区,项目定位为园区内国际学术会议中心,希望依托周边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延续苏州传统地域特征,传承历史文脉,营造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发展理念的学术会议圣地,成为一扇窗口,将新苏州以文化产业中心的面貌展现给世界。  理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园林,是苏州留给世界的最宝贵遗产,造园艺术则是最能够体现苏州建
期刊
【摘 要】当下,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的要求越来越高。分析和讨论建筑设计和室内实际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就这一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关系  1 引言  人们都知道,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内容,是属于不同层面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的角度出发,做好这两方面工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工作目的是相同的——就
期刊
【摘 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工程设计变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其变更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的现场进度及项目经营效益。本文从施工角度具体探讨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使其能更好地促进项目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变更;经济效益  工程设计变更可以说是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一项基本而且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什么是工程设计变更。通俗地讲,工程设计变更通常是指在工程实体施
期刊
【摘 要】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高效利用,探索轨道沿线特别是站点周边交通换乘系统、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的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法,以优化土地利用和保障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一体化城市设计;土地优化;立体城市;复合功能区  轨道交通M15号线位于北京东北部,全长45.4公里,是一条连接市中心区与顺义新城乃至东北部其他新城(怀柔、密云、平谷)的快速轨道交通骨干线路,主要服务于奥林匹克中心区、望京、
期刊
【摘 要】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目的相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受环境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要受到经济投入的限制;不同点具体表现在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对象的使用年限不同,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基本环境依据,建筑设计制约了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
期刊
【摘 要】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办公楼改造扩建项目是一项带有政府色彩的改造工程。与一般性质的办公建筑无论在建筑外部形态还是内部功能布局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差异。他拥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要求,而且这些是必须遵循和满足的。改造工程本身就是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和新建工程相比存在着很多制约的因素和不确定性。如何利用和解决好这些制约因素及不确定性往往成为一个改造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中央编
期刊
【摘 要】结合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这一功能的特点与优势,分析探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特点优势;结合  随着新兴科技的崛起,各项工业技术也开始大力发展,很多工厂需要大量开采与利用自然资源完成自身技术的改造,这种现象愈发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人们强烈呼吁停止对当前自然的污染以防本就不太乐观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落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构建节约型的社会的需要,节能已经成为当前住宅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点。在建筑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体现“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是创造生态社区的关键,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要点出发,探讨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住宅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居民的居住消费水平和生活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