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陈美英师傅的记忆中,曾有六十多名绣工在泉州市刺绣工艺厂里做金苍绣,如今只剩她留在这个小车间,日复一日地穿针引线,将人间的喜乐绣在一块块绸布上。尽管人们依然对其绣出的桌裙、布袋衣爱不释手,但愿意拿起针线的人却屈指可数。这样的荒谬感其实不难理解:对那些钻研于一门技艺的人,我们总是很容易心怀敬意,但鲜少有追随的勇气。
泉州老城就像一座由无数小巷组成的迷宫,各条小巷的际遇也不尽相同:有的被改造成热闹的商品街;有的住进了文艺气质的青年;有的紧闭门扉,坚守着生活的领地;有的则像是被留在了某一个时代,随着往昔的荣光逐渐褪色,最终成为一条普通的巷弄。当我们骑车驶入位于许厝埕的泉州工艺美术公司的大院时,一栋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石头房就让人产生了回到过去之感。挂着“泉州市刺绣工艺厂”门匾的小车间里,74岁的陈美英师傅正靠在绣台边,低头绣着一片鱼鳞纹。因为是整套布袋衣最后的一部分,她显得格外专注,画稿已拓印到绸布上,图案的边缘也早已打上孔,用浅蓝色的丝线绣出轮廓,她牵过一条深蓝色的丝线,用嘴抿了抿,熟练地穿过针孔后在绸布上下翻飞,针法细密令人惊叹,绣完整片“鱼鳞”后,还需用两条较粗的金葱线为每一片“鱼鳞”镶边,因金葱线无法直接绣上,于是用红线固定,令最后成型的鱼鳞纹看起来更熠熠生辉。
细针密缕,五十年一弹指
以各色金丝线盘结成不同的图案,并将其钉在绸布底子上的刺绣针法,即为金苍绣,古称“刺桐绣”,由这种闽南传统手工艺打造的宗教绣品曾在闽台两地、东南亚等地流行数百年,如今则退隐在泉州这座古城的巷弄里。关于泉州刺绣工艺的缘起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有历史记载,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刺绣业也集中于泉州城内东隅,由此而得名“衮绣铺”。《泉州旧铺境稽略》里也记载:“铺境内有许多大官府第,如南安伯郑芝龙、文襄公洪承畴、靖海侯施琅等。其官服为衮绣裳,铺因此得名。”随着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的发展,对戏服绣品的需求也促进了泉州刺绣业的发展,直至抗战前,泉州绣品一直远销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而在陈美英师傅的记忆中,她十九岁进入国营泉州工艺美术公司时,刺绣车间就有六十多位和她一样的绣工在學金苍绣,“刚进厂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也不爱做,但因为是工作,所以还是照着学,有时绣错了就要全部拆掉重绣,做这个就是要细心。”陈师傅一边捋线,一边向我们伸出五指说:“我已经在这里绣了55年了,从前我们厂很大,现在都退休走了,只剩我一个人了。”
陈师傅说这话时,四周出奇地安静,只有头顶的风扇在呼拉拉地吹。似乎在过去的五十多年,她就坐在同一个位置,扶着绣台的边缘,专注地绣着每一条龙、每一片祥云,她和大部分的手艺人一样寡言,比起口舌,手指的语言更丰富,在方寸大小的绸布上,她总是能熟练地用各种针法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金苍绣的针法多样,除了平绣和凸绣之外,还有三叠线、菠萝凸、龙鳞迭甲等特种针法。其中凸绣主要用于龙头,首先要用棉花填充,接着用金葱线细致地盘出形状,最终呈现出层次分明的龙头造型,假如手艺不过关,绣出的龙头摸起来就是软塌塌的,没有浮雕般的质感,因此虽然如今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机绣,龙头部分却只能依靠手绣,所以还是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发到陈师傅这里,“主要都是台湾的订单,他们买回去做收藏,等老了以后就拿去展览馆展览。主要定做掌中木偶穿的布袋衣,只要手绣的,总是做完了又接着定,所以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陈师傅说,一件布袋衣大概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做,而且那些台湾的客人总是会提出不同的纹样,还亲自买绣线给她,所以绣了五十五年,她还是要边做边学。虽然她也招了些徒弟,但能真正静下心来绣上一整天的人却不多,“之前有一个24岁的姑娘,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啊,经常晚上下班后就来我这里绣,现在各种样式的她都懂,不过最近她工作调去漳州,所以就没有再来了。新来的有些做了几个月就走了,嫌辛苦,只有我们这样的老人家才不觉得辛苦吧。”
牵线之人,绣吉祥也能搭姻缘
在陈师傅隔壁的绣台上,摆着一件半成品的桌裙,是她另一位61岁的徒弟绣的。以红色的绸布做底,一对凤凰相对而舞,凤羽的部分皆是以红线固定住两条金葱线而成,看上去鲜亮夺目,中间的兽首刚拓印好图案,还没来得及绣上丝线,“桌裙是我们闽南这边拜拜的时候,用来铺在天公桌上的,是吉祥的事,所以一定要用红色的布。”陈师傅对我们说道。在宗教信仰氛围浓厚的泉州,桌裙几乎是所有泉州人家中的必备,因此陈师傅和徒弟们也能接到很多本地的桌裙订单,虽然一件桌裙可以用上很多年,线也不会褪色,但陈师傅觉得,从儿女成家,到孙子辈长大,这样一代接一代,只要还有拜拜这件事,就一定需要做一条属于自己家的桌裙。除了桌裙,在陈师傅的小工作室里还摆放着几件小巧的布袋衣以及神帐、门彩等宗教类绣品,它们在闽南各种民俗祭拜礼仪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却同样能让人想象传统闽南的生活场景,彩衣娱神,敬畏天地,因此一针一线绣上的都是人间的喜乐和愿望。
那些代表着吉祥的图案纹样,都是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中渐渐领悟出来的,尽管如今台湾的客人会直接拿来图样,但关于如何搭配组合,如何选择颜色,陈师傅还是有自己的心得。她指着其中一片云纹对我们说:“你看,像这种云纹,不能只用一种颜色的线来绣,那样太简单,也不好看。要用不同深浅的颜色,看起来有渐变的感觉。”她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手绣的魅力,一边笑着问我们:“让你来学的话,你愿意吗?”不等我们回答,她又无奈地摇头说:“肯定不愿意吧,这个的确是太辛苦了。其他人都笑我说,没有人在做金苍绣了,就我一个还在做,其实我也是无聊,做这个可以打发点时间。”徒弟们来的时候,还有人能说话解闷,大部分时候陈师傅都是一个人,于是她也开始另一种“牵线”,帮本地的一些年轻人相亲,五十多年她就促成了近4000对新人,她还拿出了一本“红娘本”,上面记着许多适婚男女的信息,陈师傅笑着说:“我看这个的眼光比穿针还准,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人该配什么样的人。一般都是等我晚上七点做完事,把大家约到这里来,相互认识,他们在这里,我也有人能说说话,挺好的。”
说起牵线姻缘,陈师傅显然轻松了起来,毕竟旁人的姻缘自有旁人去经营,但是自己手上的这门手艺该何去何从,却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为了不辜负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她有时连周末都要赶工,但是这个小车间里的人来来去去,最后还是只剩她一个人。陈师傅和她的金苍绣,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留下”的故事:当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逃离自己的生活,因无休止的逃跑而筋疲力尽时,她却无数次地回到这里,熟稔地穿针引线,她的日复一日,不是无谓的蹉跎和不甘,而是手中技艺的精进;当人们不住地逃离,不住地追问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是真实的时候,她只相信手中绣出的那条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龙。突然想起,刚刚寻路而来,向周围的街坊打探泉州市刺绣工艺厂时,没有人对这个地方有印象,但一提到“有一位阿姨在做金苍绣”,他们便反应过来,流利地为我们指路。当我们真的站在刺绣厂门口,透过那扇窗扉,看着陈美英师傅微微低着头,手中的金线在那块湖绿色的绸布上时隐时现,虽然看不清她在绣什么,却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原来这一门渐渐式微的手工艺因为一个人的坚守,早已慢慢地融合成一个新的记忆,流传在街头巷尾的口耳相传中。
泉州老城就像一座由无数小巷组成的迷宫,各条小巷的际遇也不尽相同:有的被改造成热闹的商品街;有的住进了文艺气质的青年;有的紧闭门扉,坚守着生活的领地;有的则像是被留在了某一个时代,随着往昔的荣光逐渐褪色,最终成为一条普通的巷弄。当我们骑车驶入位于许厝埕的泉州工艺美术公司的大院时,一栋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石头房就让人产生了回到过去之感。挂着“泉州市刺绣工艺厂”门匾的小车间里,74岁的陈美英师傅正靠在绣台边,低头绣着一片鱼鳞纹。因为是整套布袋衣最后的一部分,她显得格外专注,画稿已拓印到绸布上,图案的边缘也早已打上孔,用浅蓝色的丝线绣出轮廓,她牵过一条深蓝色的丝线,用嘴抿了抿,熟练地穿过针孔后在绸布上下翻飞,针法细密令人惊叹,绣完整片“鱼鳞”后,还需用两条较粗的金葱线为每一片“鱼鳞”镶边,因金葱线无法直接绣上,于是用红线固定,令最后成型的鱼鳞纹看起来更熠熠生辉。
细针密缕,五十年一弹指
以各色金丝线盘结成不同的图案,并将其钉在绸布底子上的刺绣针法,即为金苍绣,古称“刺桐绣”,由这种闽南传统手工艺打造的宗教绣品曾在闽台两地、东南亚等地流行数百年,如今则退隐在泉州这座古城的巷弄里。关于泉州刺绣工艺的缘起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有历史记载,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刺绣业也集中于泉州城内东隅,由此而得名“衮绣铺”。《泉州旧铺境稽略》里也记载:“铺境内有许多大官府第,如南安伯郑芝龙、文襄公洪承畴、靖海侯施琅等。其官服为衮绣裳,铺因此得名。”随着明清时期泉州地方戏曲的发展,对戏服绣品的需求也促进了泉州刺绣业的发展,直至抗战前,泉州绣品一直远销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而在陈美英师傅的记忆中,她十九岁进入国营泉州工艺美术公司时,刺绣车间就有六十多位和她一样的绣工在學金苍绣,“刚进厂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也不爱做,但因为是工作,所以还是照着学,有时绣错了就要全部拆掉重绣,做这个就是要细心。”陈师傅一边捋线,一边向我们伸出五指说:“我已经在这里绣了55年了,从前我们厂很大,现在都退休走了,只剩我一个人了。”
陈师傅说这话时,四周出奇地安静,只有头顶的风扇在呼拉拉地吹。似乎在过去的五十多年,她就坐在同一个位置,扶着绣台的边缘,专注地绣着每一条龙、每一片祥云,她和大部分的手艺人一样寡言,比起口舌,手指的语言更丰富,在方寸大小的绸布上,她总是能熟练地用各种针法绣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金苍绣的针法多样,除了平绣和凸绣之外,还有三叠线、菠萝凸、龙鳞迭甲等特种针法。其中凸绣主要用于龙头,首先要用棉花填充,接着用金葱线细致地盘出形状,最终呈现出层次分明的龙头造型,假如手艺不过关,绣出的龙头摸起来就是软塌塌的,没有浮雕般的质感,因此虽然如今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机绣,龙头部分却只能依靠手绣,所以还是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发到陈师傅这里,“主要都是台湾的订单,他们买回去做收藏,等老了以后就拿去展览馆展览。主要定做掌中木偶穿的布袋衣,只要手绣的,总是做完了又接着定,所以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陈师傅说,一件布袋衣大概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做,而且那些台湾的客人总是会提出不同的纹样,还亲自买绣线给她,所以绣了五十五年,她还是要边做边学。虽然她也招了些徒弟,但能真正静下心来绣上一整天的人却不多,“之前有一个24岁的姑娘,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啊,经常晚上下班后就来我这里绣,现在各种样式的她都懂,不过最近她工作调去漳州,所以就没有再来了。新来的有些做了几个月就走了,嫌辛苦,只有我们这样的老人家才不觉得辛苦吧。”
牵线之人,绣吉祥也能搭姻缘
在陈师傅隔壁的绣台上,摆着一件半成品的桌裙,是她另一位61岁的徒弟绣的。以红色的绸布做底,一对凤凰相对而舞,凤羽的部分皆是以红线固定住两条金葱线而成,看上去鲜亮夺目,中间的兽首刚拓印好图案,还没来得及绣上丝线,“桌裙是我们闽南这边拜拜的时候,用来铺在天公桌上的,是吉祥的事,所以一定要用红色的布。”陈师傅对我们说道。在宗教信仰氛围浓厚的泉州,桌裙几乎是所有泉州人家中的必备,因此陈师傅和徒弟们也能接到很多本地的桌裙订单,虽然一件桌裙可以用上很多年,线也不会褪色,但陈师傅觉得,从儿女成家,到孙子辈长大,这样一代接一代,只要还有拜拜这件事,就一定需要做一条属于自己家的桌裙。除了桌裙,在陈师傅的小工作室里还摆放着几件小巧的布袋衣以及神帐、门彩等宗教类绣品,它们在闽南各种民俗祭拜礼仪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却同样能让人想象传统闽南的生活场景,彩衣娱神,敬畏天地,因此一针一线绣上的都是人间的喜乐和愿望。
那些代表着吉祥的图案纹样,都是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中渐渐领悟出来的,尽管如今台湾的客人会直接拿来图样,但关于如何搭配组合,如何选择颜色,陈师傅还是有自己的心得。她指着其中一片云纹对我们说:“你看,像这种云纹,不能只用一种颜色的线来绣,那样太简单,也不好看。要用不同深浅的颜色,看起来有渐变的感觉。”她一边向我们娓娓道来手绣的魅力,一边笑着问我们:“让你来学的话,你愿意吗?”不等我们回答,她又无奈地摇头说:“肯定不愿意吧,这个的确是太辛苦了。其他人都笑我说,没有人在做金苍绣了,就我一个还在做,其实我也是无聊,做这个可以打发点时间。”徒弟们来的时候,还有人能说话解闷,大部分时候陈师傅都是一个人,于是她也开始另一种“牵线”,帮本地的一些年轻人相亲,五十多年她就促成了近4000对新人,她还拿出了一本“红娘本”,上面记着许多适婚男女的信息,陈师傅笑着说:“我看这个的眼光比穿针还准,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人该配什么样的人。一般都是等我晚上七点做完事,把大家约到这里来,相互认识,他们在这里,我也有人能说说话,挺好的。”
说起牵线姻缘,陈师傅显然轻松了起来,毕竟旁人的姻缘自有旁人去经营,但是自己手上的这门手艺该何去何从,却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为了不辜负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她有时连周末都要赶工,但是这个小车间里的人来来去去,最后还是只剩她一个人。陈师傅和她的金苍绣,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留下”的故事:当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逃离自己的生活,因无休止的逃跑而筋疲力尽时,她却无数次地回到这里,熟稔地穿针引线,她的日复一日,不是无谓的蹉跎和不甘,而是手中技艺的精进;当人们不住地逃离,不住地追问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是真实的时候,她只相信手中绣出的那条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龙。突然想起,刚刚寻路而来,向周围的街坊打探泉州市刺绣工艺厂时,没有人对这个地方有印象,但一提到“有一位阿姨在做金苍绣”,他们便反应过来,流利地为我们指路。当我们真的站在刺绣厂门口,透过那扇窗扉,看着陈美英师傅微微低着头,手中的金线在那块湖绿色的绸布上时隐时现,虽然看不清她在绣什么,却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原来这一门渐渐式微的手工艺因为一个人的坚守,早已慢慢地融合成一个新的记忆,流传在街头巷尾的口耳相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