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传统优良、特色突出的老牌名校。多年来,学校秉承“全面发展、注重个性、文化引领、多元塑造”办学宗旨,敦厚“笃学、明德、求实、进取”校风,夯实“勤奋、自强、博学、创新”学风,创新管理,德润育人。学校先后获得“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临沂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每一个沂南一中人都在思考如何存续光荣与梦想。在反复的追问和求索中,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教师有信仰、校园有阳光、班级有温度、学生有故事”的特色学校建构上,打造教育生态,升华“德润一中、智慧学校,厚德成人、大智成才”的育人理念。
一、教师有信仰:坚信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他的话值得我们反复掂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衰。教师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管理者、引领者,其言谈举止、理想信念关乎学生未来成长方向、价值选择,“任性”不得。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始终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党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更是教师保持事业之树长青的“灵丹妙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校在每学期之初,都要集中全校教职工进行学习,大力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践行,始终筑牢思想教育阵地的“铜墙铁壁”。在制度设计上各办公单位每周要拿出半个工作日的时间集中学习;在活动开展上通过“中国梦,我的梦”等读书演讲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在心得体会上要求每位教师真学真得真用;在学生反馈上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整改。学校制定了《沂南一中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通过自评、互评、年级考核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每学期进行两次师德考核。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校长信箱,并从学生家长中聘请了师德监督员,调整设立了学校综合管理考核委员会,做到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务求教师做到信仰不迷茫,方向不偏离,精神不迷失,话语不乱讲,立场坚定,忠诚笃信。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培养,我校按照“整体设计、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的原则。具体讲:对市、县级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围绕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采取集中学习、强化技能、实践提高;对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增强师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教学理念、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能力为目标,采用集中与远程、学习提高与示范辐射、培训与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任命了各学科主任、副主任、成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教学名师的培养,以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艺术精湛为培养目标,进行个性培养,力争通过三年培养产生一批在县、市以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我们通过任课教师录像评课、邀请名校名师举行报告会、新教师汇报课、校内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出了一支以“名师引领——学科带头人牵引——教学能手示范——教学新手跟进”为序列的整体教师队伍。
让教师懂得: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最基本要求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与其终日浮躁贪求钟鼓馔玉,不如静心沉潜累积从教之道;与其苦心钻营难以示人的“追名逐利”,不如热忱涵养为人师表的“园丁情怀”。
二、校园有阳光:坚持用制度为师生幸福撑腰
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后,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制定学校制度是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理解、认同与内化的过程,更是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的过程。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只有制度明、规矩严,学校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立好制度规矩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空间,只有人人懂章程、守规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学校才能有序和谐,师生才能幸福成长。立制度,要从新学期、新生入学抓起,做到“全覆盖”。制度设计既要体现“刚性”权威,表达“必须如此”的硬约束,使之充满敬畏;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一定的“关怀”,使师生易于接受、乐于执行。自县委、县政府安排我担任一中校长以来,我创新性地推进了一场系统改革:基于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实施以价值引领、个性关怀为主的校内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突出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举措;全面推进课改评价细则等。良规善矩为师生的幸福成长撑腰,为其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它为沂南一中带来生机盎然的春天:一个又一个梯次的县、市名师出现,一次又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一名又一名县、市名生的泉涌……
2.“关键少数”须带头
要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抓常、抓细、抓长,加大日常检查、监督矫正的力度,使敬法纪、守规矩、讲公德、重秩序成为新常态,否则,制度、规矩会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为此,学校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校长本人“有权不可任性”,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带头严格执行纪律、遵守规矩,时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纪律的执行中,拒绝“一人生病,众人吃药”式的规定,但强化了触摸不得的“高压线”,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有偿家教、不能接受家长馈赠等。同时,加强了校委会和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制度管校、科学建校”的管理机制。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好制度如同“阳光”,能普照到师生的每一角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更主要的是,有了心灵栖息、梦想放飞。唯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公平对待,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爱奉献的人有位,使乐于进取的人有尊严,才能焕发广大师生勇于攀登的精气神。 三、班级有温度:坚守在“爱的呼唤”中呼唤爱的教育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应该是温暖的符号,学校应该是充满生机的田园,教育应该是爱的等待和唤醒。西方有位探险家,当有人追问他凭什么力量让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时,他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做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心灵互通、情感交融,才能拨动人的心弦,才能润物无声。
1.呼唤爱的教育
正如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一样,道德的滋润也离不开爱的“营养”。我们重视班主任培养工作。班主任强,则班级强;班级强,则学校强。班主任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是学校发展厚重的基石,理应得到尊重。我校自2014年起创设了“班主任节”,既提高班主任的认同感、幸福感,也推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推进“六个三”:班主任工作要有“三颗心”——爱心、耐心、细心;思想文化要有“三个有”——有国家、有集体、有梦想;教室文化要有“三阵地”——光荣榜、大比拼、展示台;培养目标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行为建设实现“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三个重”——重兴趣、重个性、重落实。并通过评选“学习标兵、守纪标兵”等活动,树标杆、立形象;通过创设“铸造校魂、塑造师魂、锻造学魂、净化灵魂,打造一流名校和道德高地”宣传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创设“四魂”榜样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一个人有了爱,便有了丰盈的人生;一个单位有了爱的内核,便会充满暖意和生机。
2.涵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为师者而言,它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作为校长,无论是从政还是为师,在个人形象、修养、成长等方面都要求严谨、严肃、严格。每位教师要言行释放正能量,杜绝在单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泄怨气、玩手机等现象;服饰要得体、着正装,为学生做出庄重的榜样,在学生中形成人格魅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心中有爱,才有可能在春天种下一些美好,如诚信,如阳光,如一坛芳醴;心存尚德,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一些恩赐,如纯净,如善良,如一世痴爱。
四、学生有故事:坚信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敬重
“说出你的愿望,我将满足你”。每个人都渴望这样的声音。被誉为“拥抱博士”的世界著名演说家、教育家、作家利奥·巴斯利亚说过:“我们往常低估一次触摸、一个微笑、一句暖心话的力量,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句诚实的赞扬抑或一个微乎其微的关爱之举,这些善行都有可能改变一个生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有时哪怕只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俯耳的倾听,都会提升共通圆融的血脉温度,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1.注重班会建设
学校根据全员育人制度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班会、提高质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通知》,学校政教处拟定相关内容,各年级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本年级的主题班会内容。以高一上学期班会主题为例,我校共确定六个主题:新生入学第一课——相逢是首歌;老师告诉我——校规校纪培训;我会和同学合作——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习惯养成;我学会了记笔记——课堂学习中的记忆记录方法;我能养成好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我有一个理想——树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要求,围绕某主题,一个班级可召开两次或两次以上班会。有道是,千人千面,岁岁年年人不同,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2.注重个性培养
这些年我们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的启动,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是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校通过开展师生硬笔书法比赛、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等活动,并召开“尖子生培养策略”“差生转化正逢时”“心理咨询我能行”等专题会,不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愉悦身心、调适心理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追寻。它能把自信、青春、热情、友爱等品质种在学生的心里,让每一个学生的人生故事更为精彩。
学校教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它是潜能的唤醒、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每一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有价值、都值得敬重。这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最愿意看到的盛景。
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师生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师生实现梦想的地方。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教师、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沂南一中的“四有”办学特色,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教育绿色,我们沂南一中在行动!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沂南第一中学校长)
一、教师有信仰:坚信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他的话值得我们反复掂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兴衰。教师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管理者、引领者,其言谈举止、理想信念关乎学生未来成长方向、价值选择,“任性”不得。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始终是一名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党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更是教师保持事业之树长青的“灵丹妙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校在每学期之初,都要集中全校教职工进行学习,大力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践行,始终筑牢思想教育阵地的“铜墙铁壁”。在制度设计上各办公单位每周要拿出半个工作日的时间集中学习;在活动开展上通过“中国梦,我的梦”等读书演讲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在心得体会上要求每位教师真学真得真用;在学生反馈上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整改。学校制定了《沂南一中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等,通过自评、互评、年级考核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每学期进行两次师德考核。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校长信箱,并从学生家长中聘请了师德监督员,调整设立了学校综合管理考核委员会,做到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务求教师做到信仰不迷茫,方向不偏离,精神不迷失,话语不乱讲,立场坚定,忠诚笃信。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教师培养,我校按照“整体设计、创新模式、全面推进”的原则。具体讲:对市、县级骨干教师培养,主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围绕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采取集中学习、强化技能、实践提高;对学科带头人培养,以增强师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意识、提升教学理念、教研能力和指导青年教师能力为目标,采用集中与远程、学习提高与示范辐射、培训与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任命了各学科主任、副主任、成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教学名师的培养,以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艺术精湛为培养目标,进行个性培养,力争通过三年培养产生一批在县、市以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师。我们通过任课教师录像评课、邀请名校名师举行报告会、新教师汇报课、校内骨干教师公开课等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出了一支以“名师引领——学科带头人牵引——教学能手示范——教学新手跟进”为序列的整体教师队伍。
让教师懂得: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口碑,最基本要求是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与其终日浮躁贪求钟鼓馔玉,不如静心沉潜累积从教之道;与其苦心钻营难以示人的“追名逐利”,不如热忱涵养为人师表的“园丁情怀”。
二、校园有阳光:坚持用制度为师生幸福撑腰
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后,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制定学校制度是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理解、认同与内化的过程,更是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的过程。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只有制度明、规矩严,学校管理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立好制度规矩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社会空间,只有人人懂章程、守规矩,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学校才能有序和谐,师生才能幸福成长。立制度,要从新学期、新生入学抓起,做到“全覆盖”。制度设计既要体现“刚性”权威,表达“必须如此”的硬约束,使之充满敬畏;又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一定的“关怀”,使师生易于接受、乐于执行。自县委、县政府安排我担任一中校长以来,我创新性地推进了一场系统改革:基于学校中长期发展的各项制度建设;实施以价值引领、个性关怀为主的校内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突出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各项举措;全面推进课改评价细则等。良规善矩为师生的幸福成长撑腰,为其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它为沂南一中带来生机盎然的春天:一个又一个梯次的县、市名师出现,一次又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一名又一名县、市名生的泉涌……
2.“关键少数”须带头
要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抓常、抓细、抓长,加大日常检查、监督矫正的力度,使敬法纪、守规矩、讲公德、重秩序成为新常态,否则,制度、规矩会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为此,学校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校长本人“有权不可任性”,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带头严格执行纪律、遵守规矩,时刻提醒自己、管好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纪律的执行中,拒绝“一人生病,众人吃药”式的规定,但强化了触摸不得的“高压线”,如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有偿家教、不能接受家长馈赠等。同时,加强了校委会和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制度管校、科学建校”的管理机制。
制度是为人服务的。好制度如同“阳光”,能普照到师生的每一角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更主要的是,有了心灵栖息、梦想放飞。唯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公平对待,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爱奉献的人有位,使乐于进取的人有尊严,才能焕发广大师生勇于攀登的精气神。 三、班级有温度:坚守在“爱的呼唤”中呼唤爱的教育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师应该是温暖的符号,学校应该是充满生机的田园,教育应该是爱的等待和唤醒。西方有位探险家,当有人追问他凭什么力量让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时,他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做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心灵互通、情感交融,才能拨动人的心弦,才能润物无声。
1.呼唤爱的教育
正如种子发芽需要良田沃土一样,道德的滋润也离不开爱的“营养”。我们重视班主任培养工作。班主任强,则班级强;班级强,则学校强。班主任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是学校发展厚重的基石,理应得到尊重。我校自2014年起创设了“班主任节”,既提高班主任的认同感、幸福感,也推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推进“六个三”:班主任工作要有“三颗心”——爱心、耐心、细心;思想文化要有“三个有”——有国家、有集体、有梦想;教室文化要有“三阵地”——光荣榜、大比拼、展示台;培养目标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行为建设实现“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三个重”——重兴趣、重个性、重落实。并通过评选“学习标兵、守纪标兵”等活动,树标杆、立形象;通过创设“铸造校魂、塑造师魂、锻造学魂、净化灵魂,打造一流名校和道德高地”宣传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创设“四魂”榜样平台,让学生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位置,去模仿、去学习、去超越。人人学榜样,榜样即人人。
一个人有了爱,便有了丰盈的人生;一个单位有了爱的内核,便会充满暖意和生机。
2.涵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对为师者而言,它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作为校长,无论是从政还是为师,在个人形象、修养、成长等方面都要求严谨、严肃、严格。每位教师要言行释放正能量,杜绝在单位、在学生面前发牢骚、泄怨气、玩手机等现象;服饰要得体、着正装,为学生做出庄重的榜样,在学生中形成人格魅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心中有爱,才有可能在春天种下一些美好,如诚信,如阳光,如一坛芳醴;心存尚德,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一些恩赐,如纯净,如善良,如一世痴爱。
四、学生有故事:坚信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敬重
“说出你的愿望,我将满足你”。每个人都渴望这样的声音。被誉为“拥抱博士”的世界著名演说家、教育家、作家利奥·巴斯利亚说过:“我们往常低估一次触摸、一个微笑、一句暖心话的力量,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句诚实的赞扬抑或一个微乎其微的关爱之举,这些善行都有可能改变一个生命。”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有时哪怕只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俯耳的倾听,都会提升共通圆融的血脉温度,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1.注重班会建设
学校根据全员育人制度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班会、提高质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通知》,学校政教处拟定相关内容,各年级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本年级的主题班会内容。以高一上学期班会主题为例,我校共确定六个主题:新生入学第一课——相逢是首歌;老师告诉我——校规校纪培训;我会和同学合作——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习惯养成;我学会了记笔记——课堂学习中的记忆记录方法;我能养成好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我有一个理想——树立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学校要求,围绕某主题,一个班级可召开两次或两次以上班会。有道是,千人千面,岁岁年年人不同,需要的就是最好的。
2.注重个性培养
这些年我们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的启动,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是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校通过开展师生硬笔书法比赛、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等活动,并召开“尖子生培养策略”“差生转化正逢时”“心理咨询我能行”等专题会,不仅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愉悦身心、调适心理的有效途径,更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追寻。它能把自信、青春、热情、友爱等品质种在学生的心里,让每一个学生的人生故事更为精彩。
学校教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它是潜能的唤醒、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每一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哪怕只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有价值、都值得敬重。这是我作为一名校长最愿意看到的盛景。
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师生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师生实现梦想的地方。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教师、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沂南一中的“四有”办学特色,为全校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生态,教育绿色,我们沂南一中在行动!
(作者系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沂南第一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