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欣赏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节好的欣赏课可以让学生真正听懂音乐,走进音乐,能够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理解、表现和评价等能力。而音乐欣赏课素材的选择、教材的挖掘、教学环节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等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民乐合奏曲《赶花会》为例,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欣赏教学。
一、正确解读教材、把握作品风格
在课前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例如,民乐合奏曲《赶花会》,该作品旋律流畅,情绪时而热烈欢快,时而抒情连贯,它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从乐曲旋律的特点来看,其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间地方色彩。它的旋律和《瑶族舞曲》《铃铛舞》《苗岭的早晨》都很相似。教师可以把握住这一特性,在导入环节,复习演唱歌曲《铃铛舞》,感受苗家小姑娘载歌载舞的情景,接着走进我国的西南地区,通过观看涵盖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视频去了解西南地区每逢二月百花盛开时,各族人民会从他们聚居的山寨里走出来,到花会上去赏花、购买物品的风俗——“赶花会”。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风格,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品标题《赶花会》。
像这样具有标题性质的音乐作品在小学音乐欣赏教材里比较多,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打字机》《溜冰舞曲》《水族馆》等,把握好此类作品的风格,设计适宜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分别从感性、理性的角度听透作品。
二、深入挖掘作品、尝试二度创作
作品《赶花会》的曲式结构是ABA’的三段体,其中A段与A’段为相似乐段,A’相对于A多了一个尾部。在活泼欢快的A段旋律中,有一个变拍子的出现,从2/4拍过渡到3/4拍,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个变化。如何让学生关注、体验到这个特点,笔者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之后以两下拍腿的方式来捕捉这两个音的出现,体会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如果说这个环节重在体验音响的直觉感知和音乐要素的理性分析,那么打击乐器的加入是让学生进一步内化旋律,锻炼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和生生合作的演奏能力。
A段旋律中轻巧、富有弹性的民族乐器音色和轻快的节奏,营造了人们去参加花会时的快乐情景,多出来的两个音及舒展连贯的乐句让赶花会的人们得以歇息。跟着图形谱的感觉,教师为其配上了合适的打击乐器。轻快的双响筒模拟人们赶路的脚步,沙球表现了三拍子的最后两个音,而擅长表现长音的串铃与歌唱性的旋律巧妙融合,二声部的加入既考验了学生的听,又丰富了民乐合奏的音效。在听赏中,学生熟悉了旋律、生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欣赏作品的二度创作,往往是靠的教师对作品的深入挖掘和直觉感知,只有在作品中做足、做充分,学生才能真正走进音乐。像类似作品,班得瑞的《春野》就可以加入小乐器——竖笛,一部分学生吹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主题,营造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三、充分细致聆听,抓住音乐形象
《赶花会》的B段有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旋律抒情优美,仿佛是动人的歌唱,展现了人们欣赏花卉时心旷神怡、悠闲自在的情景。整个乐段时长40秒左右,如果泛泛听赏,学生只能关注到音乐的基本情绪。笔者认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听,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吸收音乐。所以,在B段欣赏时,教师安排了4次的听。一听的时候关注乐段的情绪,二听的时候尝试划分乐句,并拿出小手示意教师能分为几个乐句。三听的时候关注四个乐句的高低,用手势表现旋律的高低。四听的时候关注旋律的起伏,感受到乐句一呼一应的特点。就像花会现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跟着图谱画一画旋律线,有了四次的充分聆听,学生一步步地熟悉了旋律,感受了B段的整体旋律框架,为后续的演唱做了充分的准备。
音乐的形象和作品中的各音乐要素密不可分。比如,快速的乐曲常与描写激动的情绪和活泼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慢速的乐曲常表现安静的意境和悲哀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力度较大的作品给人一种雄伟、壮大的音乐形象,力度较小的乐曲给人轻盈的感觉。抓住音乐各要素的细致聆听,对于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四、适度趣味歌唱,内化主题旋律
音乐欣赏课以听为主,辅以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音乐欣赏课中的歌唱环节,大多数是乐曲主题的记忆,起到点睛作用。歌唱所占的比例必须有所控制,要求也适当放宽,学生能大致跟着哼唱、演唱即可。比如在《赶花会》一课,B段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有一定的篇幅,旋律起伏和音程跨度较大,还带有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难点,如果一句句地反复模唱,欣赏课就会上成唱歌课,破坏了欣赏课的比例以外,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B段的歌唱部分,教师要盡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自己尝试填词演唱,歌词越简单越好,有利于学生的背唱。本课B段歌词如下:“花会好,花会好,人山人海真呀真热闹”相同的两句歌词,但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旋律来演唱,具有一定的挑战,恰当的难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以外,欣赏课中大多数的唱基本以多听之后,会哼唱为主。例如,《北京喜讯到边寨》《邮递马车》的主题都是在参与各式各样的音乐之后,学生有了听觉刺激,自然而然地记忆了主题旋律。欣赏课中的唱如果能拿捏好度,学生会享受其中。
五、巧妙分段欣赏,突出乐段特征
乐曲第三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相似,只是在后面多了一个尾巴。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提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你可以用动作来告诉我。”这样让学生慢慢回忆之前的身势律动,来唤起对旋律的记忆。之后让学生关注有何不同,学生不难发现旋律变长了,继续追问多出来的旋律表现了什么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结尾,它表现了赶花会人们越走越远的情景。
在乐曲的开始,有一段旋律,它是乐曲的引子部分。在完整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老师这还有一段旋律,你觉得它适合放在乐曲的开头还是结尾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关注旋律的本质特征,旋律的走向是向上的,并且用了清脆明亮的竹笛来演奏,给人营造了一个清晨、万物复苏的情景。
欣赏教材中,往往有一些篇幅较大的作品,如《北京喜讯到边寨》《蓝色多瑙河》等,它们全曲时长都要将近五分钟,每首作品都由好几个大乐段组成,有重点的分段欣赏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参与情景表演,反馈听赏效果
作品《赶花会》营造了一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热热闹闹赶花会的情景,引子部分,音乐表现了太阳升起、万物复苏、村子开始热闹起来的情景。在听赏A乐段时,让学生以脚步的方式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韵律,体验赶花会出发的情景;在欣赏B乐段时,用歌声唱花会、赞花会;A’乐段表现了人们暮归的情景。在学生能听出不同乐段出现的顺序后,就可以尝试情景剧的表演。音乐欣赏课中的表演是需要仔细聆听音乐、关注音乐变化的,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走走停停”。所以,教师在A乐段旋律变得舒展的部分,要求学生能关注到情绪的变化,及时停下自己的脚步,用擦汗、瞭望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在B段歌唱时,要求学生停下脚步两两对唱。A’乐段要在尾声部分能跟着音乐回归到自己的座位上。有了听音乐的要求后,学生的听赏会变得更加专注,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反馈自己的教学成果。
能加入情景表演的欣赏作品也有很多,如丁善德的《捉迷藏》《邮递马车》等。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形象、音乐的要素,设计相关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关注音乐、学会聆听音乐。
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曲目繁多,教师在备课前、备课时、上课时都得时刻关注学生、关注音乐的本质。课堂中,教师要在多种体验方式下,用有梯度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一、正确解读教材、把握作品风格
在课前解读教材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风格。例如,民乐合奏曲《赶花会》,该作品旋律流畅,情绪时而热烈欢快,时而抒情连贯,它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从乐曲旋律的特点来看,其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间地方色彩。它的旋律和《瑶族舞曲》《铃铛舞》《苗岭的早晨》都很相似。教师可以把握住这一特性,在导入环节,复习演唱歌曲《铃铛舞》,感受苗家小姑娘载歌载舞的情景,接着走进我国的西南地区,通过观看涵盖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视频去了解西南地区每逢二月百花盛开时,各族人民会从他们聚居的山寨里走出来,到花会上去赏花、购买物品的风俗——“赶花会”。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风格,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品标题《赶花会》。
像这样具有标题性质的音乐作品在小学音乐欣赏教材里比较多,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打字机》《溜冰舞曲》《水族馆》等,把握好此类作品的风格,设计适宜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分别从感性、理性的角度听透作品。
二、深入挖掘作品、尝试二度创作
作品《赶花会》的曲式结构是ABA’的三段体,其中A段与A’段为相似乐段,A’相对于A多了一个尾部。在活泼欢快的A段旋律中,有一个变拍子的出现,从2/4拍过渡到3/4拍,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个变化。如何让学生关注、体验到这个特点,笔者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之后以两下拍腿的方式来捕捉这两个音的出现,体会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如果说这个环节重在体验音响的直觉感知和音乐要素的理性分析,那么打击乐器的加入是让学生进一步内化旋律,锻炼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和生生合作的演奏能力。
A段旋律中轻巧、富有弹性的民族乐器音色和轻快的节奏,营造了人们去参加花会时的快乐情景,多出来的两个音及舒展连贯的乐句让赶花会的人们得以歇息。跟着图形谱的感觉,教师为其配上了合适的打击乐器。轻快的双响筒模拟人们赶路的脚步,沙球表现了三拍子的最后两个音,而擅长表现长音的串铃与歌唱性的旋律巧妙融合,二声部的加入既考验了学生的听,又丰富了民乐合奏的音效。在听赏中,学生熟悉了旋律、生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欣赏作品的二度创作,往往是靠的教师对作品的深入挖掘和直觉感知,只有在作品中做足、做充分,学生才能真正走进音乐。像类似作品,班得瑞的《春野》就可以加入小乐器——竖笛,一部分学生吹奏、一部分学生演唱主题,营造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三、充分细致聆听,抓住音乐形象
《赶花会》的B段有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旋律抒情优美,仿佛是动人的歌唱,展现了人们欣赏花卉时心旷神怡、悠闲自在的情景。整个乐段时长40秒左右,如果泛泛听赏,学生只能关注到音乐的基本情绪。笔者认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听,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吸收音乐。所以,在B段欣赏时,教师安排了4次的听。一听的时候关注乐段的情绪,二听的时候尝试划分乐句,并拿出小手示意教师能分为几个乐句。三听的时候关注四个乐句的高低,用手势表现旋律的高低。四听的时候关注旋律的起伏,感受到乐句一呼一应的特点。就像花会现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跟着图谱画一画旋律线,有了四次的充分聆听,学生一步步地熟悉了旋律,感受了B段的整体旋律框架,为后续的演唱做了充分的准备。
音乐的形象和作品中的各音乐要素密不可分。比如,快速的乐曲常与描写激动的情绪和活泼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慢速的乐曲常表现安静的意境和悲哀的情绪和音乐形象;力度较大的作品给人一种雄伟、壮大的音乐形象,力度较小的乐曲给人轻盈的感觉。抓住音乐各要素的细致聆听,对于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四、适度趣味歌唱,内化主题旋律
音乐欣赏课以听为主,辅以各式各样的音乐活动。音乐欣赏课中的歌唱环节,大多数是乐曲主题的记忆,起到点睛作用。歌唱所占的比例必须有所控制,要求也适当放宽,学生能大致跟着哼唱、演唱即可。比如在《赶花会》一课,B段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有一定的篇幅,旋律起伏和音程跨度较大,还带有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的难点,如果一句句地反复模唱,欣赏课就会上成唱歌课,破坏了欣赏课的比例以外,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B段的歌唱部分,教师要盡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自己尝试填词演唱,歌词越简单越好,有利于学生的背唱。本课B段歌词如下:“花会好,花会好,人山人海真呀真热闹”相同的两句歌词,但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旋律来演唱,具有一定的挑战,恰当的难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以外,欣赏课中大多数的唱基本以多听之后,会哼唱为主。例如,《北京喜讯到边寨》《邮递马车》的主题都是在参与各式各样的音乐之后,学生有了听觉刺激,自然而然地记忆了主题旋律。欣赏课中的唱如果能拿捏好度,学生会享受其中。
五、巧妙分段欣赏,突出乐段特征
乐曲第三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相似,只是在后面多了一个尾巴。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提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你可以用动作来告诉我。”这样让学生慢慢回忆之前的身势律动,来唤起对旋律的记忆。之后让学生关注有何不同,学生不难发现旋律变长了,继续追问多出来的旋律表现了什么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结尾,它表现了赶花会人们越走越远的情景。
在乐曲的开始,有一段旋律,它是乐曲的引子部分。在完整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老师这还有一段旋律,你觉得它适合放在乐曲的开头还是结尾呢?”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关注旋律的本质特征,旋律的走向是向上的,并且用了清脆明亮的竹笛来演奏,给人营造了一个清晨、万物复苏的情景。
欣赏教材中,往往有一些篇幅较大的作品,如《北京喜讯到边寨》《蓝色多瑙河》等,它们全曲时长都要将近五分钟,每首作品都由好几个大乐段组成,有重点的分段欣赏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六、参与情景表演,反馈听赏效果
作品《赶花会》营造了一个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热热闹闹赶花会的情景,引子部分,音乐表现了太阳升起、万物复苏、村子开始热闹起来的情景。在听赏A乐段时,让学生以脚步的方式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韵律,体验赶花会出发的情景;在欣赏B乐段时,用歌声唱花会、赞花会;A’乐段表现了人们暮归的情景。在学生能听出不同乐段出现的顺序后,就可以尝试情景剧的表演。音乐欣赏课中的表演是需要仔细聆听音乐、关注音乐变化的,教师可以设计游戏“走走停停”。所以,教师在A乐段旋律变得舒展的部分,要求学生能关注到情绪的变化,及时停下自己的脚步,用擦汗、瞭望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在B段歌唱时,要求学生停下脚步两两对唱。A’乐段要在尾声部分能跟着音乐回归到自己的座位上。有了听音乐的要求后,学生的听赏会变得更加专注,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反馈自己的教学成果。
能加入情景表演的欣赏作品也有很多,如丁善德的《捉迷藏》《邮递马车》等。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形象、音乐的要素,设计相关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关注音乐、学会聆听音乐。
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曲目繁多,教师在备课前、备课时、上课时都得时刻关注学生、关注音乐的本质。课堂中,教师要在多种体验方式下,用有梯度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