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须善于抓住文章特点,让学生品读,加以对比,点燃其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片段】
师:我们把这两段话放在一块,一段是廉颇说的,一段是蔺相如说的,这两段话表现了他们的“和”与“不和”。我们来好好探究一下他们说过的话,两人的话有什么不同之处?你看周老师已经帮了大家的忙,有几个字用红色标出来了。(点击课件,“我廉颇、他蔺相如”与“廉将军”几个字变红)
师:仔细看用红色标的词语,这是第一处不同,说说你的发现。
生:首先地位不同。
师: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廉颇说“我廉颇……他蔺相如”;而蔺相如是说,“廉将军”。
师:这是叫地位不同?还是叫——
生:称呼不同。
师:我们很清楚地发现了两人在说话时对彼此的称呼是不同的。先看看廉颇对人称呼,他是怎么说的呀?他说蔺相如是——
生:他蔺相如。
师:哪个同学能加上动作说说,该怎么说?
(生边说边用手比画)
师:我注意到他是这样的(重复学生的动作)他蔺相如,什么感觉?
生:意思是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
师:想想,那位同学做着动作说这话时眼睛看哪?
生:连正眼都不看人。
生:他轻视蔺相如。
师:他眼睛里根本就没有蔺相如。
生:我觉得廉颇做那个动作时很高傲自大。
师:从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能体会到廉颇很高傲自大,是吧?此时蔺相如已经做到什么官位?(上卿)按道理应称呼什么?
生:蔺上卿。
师:廉颇有没有这样称呼人家?(没有)他怎么称呼人家?
生:他蔺相如。
师:感觉是?
生:高傲自大。
生:瞧不起他。
生:轻视他。
生:他有什么了不起!
……
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咱们就读懂了廉颇的心。再来看看蔺相如怎么称呼他的呀?
生:廉将军。
师:什么感觉?
生:他的官已经比廉颇大了,他就可以称呼他的全名,
师:你的意思是蔺相如比廉颇的官大,所以可以对他直呼其名?
生:可是,他居然很尊重他,称他为廉将军。这说明蔺相如是很敬佩廉颇的,希望能和廉颇和好。
生:应该还是比较尊敬他的。虽然官位比他高,但心里觉得廉颇比自己高。
师:在他心里,廉颇比他高,所以他恭恭敬敬称廉颇——
生:廉将军。
师:对呀,看看我们这样读书就读得就有味道了。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字里行间的意思,就读明白了,对不对呀?(对)这是第一处不同。请继续往下找,你还能找出其他的不同来吗?同桌讨论讨论好不好,如果能够多找到几处那就更棒了。不必着急,讨论一下。(生讨论,找不同之处)
师:能交流一下吗?找到一处的举举手?找到两处的也举举手,三处不同的、四处不同的……最多的找了三处是吧?
师:找到一处不同的同学来说说。
生:蔺相如说话有好多个赵国。
师:他发现蔺相如说话有好多个赵国,你们来找找有多少个赵国。
生:三个。
师:发现有三个赵国,你有什么感觉?
生:他总是为赵国着想。
师:一个嘴里反反复复强调赵国的人,一定会把赵国看得很重,不同之处呢?
生:廉颇说三个“我”。
师:你把这三个“我”读给我们听一下。(生读)
师:有什么感想?
师:他的心眼里只有……自己。这很容易找,字面上一看就看出来了。三个赵国,三个我,两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对不对?再找。
生:廉颇先说自己“我廉颇”,再说“他蔺相如”。.
师:等等,我有必要重复一下他的话,廉颇是说“我廉颇”,然后再说“他蔺相如”,我们要记住。
生:而蔺相如是先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先说廉颇,再说自己。
师:很好,我们给点掌声给他。有没有和他一样,也发现了这个细节的?
师:我们这回倒过来,先看蔺相如的话好不好?蔺相如是怎么说的呀?
生: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九个字是什么意思呀?
生:表示蔺相如很尊敬廉颇,自己要……(生一时语塞)
师:要差一点,自己要……排在廉颇的后面。廉颇比自己要强一点,要排在自己前面。所以他说——
生: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这是一种观点,还有谁想说?
生:武将里廉颇很厉害,文官里蔺相如很聪明。
师:我听出别样的味道来了,武将里廉颇很厉害,文官里我蔺相如也不错。是这意思吧?可见蔺相如对自己怎么样?
生: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师:那请你再读读这九个字。(生读)
师:对自己这么有信心的蔺相如怎么不把自己排在前面呀?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本来应该说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的。你想明白了吗?
生:他觉得廉颇比自己好一些。
师: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他们都是赵国的顶梁柱,廉颇是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 而蔺相如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治理国家的,如果没有廉颇,就算他再聪明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看,不一样的理解都出来了,在蔺相如的心里也觉得自己就是靠一张嘴巴,动动脑子而已吧。可廉颇冲锋陷阵,离了他,国家肯定不行了。他是因为这个原因,把廉颇放前面的吗?
生:他觉得自己和廉颇是一样的,是为了尊敬廉颇而把他放在前面。
师:看看,一个谦逊的蔺相如,在这九个字里就能够看出来。那我们诚心诚意地来读读这九个字。(生读)
师:蔺相如诚心诚意地把廉颇放在前面。可是廉颇呢?
生:把自己放在前面,把蔺相如放在后面。
师:谁来举个例子。
生: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师:瞧瞧,说自己的时候理直气壮。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周老师想问问,他是不是吹牛啊?(不是)
师:拿出证据来。
……
【赏析】“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們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上述片段中,“比较”是主旋律。执教者出示廉颇和蔺相如说过的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首先教师用红色标出,给学生提示相异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称呼”不同,再指名读,读时教师关注了学生读的语气、动作、表情,在读读评评中高傲的廉将军和谦逊的蔺上卿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其次,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再次求异。在这种既饶有趣味、又极有价值的研究性和发现性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找出了廉颇的话中有“三个‘我’”,蔺相如的话中却有“一个‘赵国’”和“两个‘我们赵国’”。同时,廉颇说话都是“我”在前,蔺相如在后,而蔺相如始终把廉将军放在首位。这三次比较,由扶到放,深入浅出,螺旋上升,使廉颇的居功自傲和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这三次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比较可以多角度进行:既可以从称呼来比较,也可以从说话的关注点来比较,还还可以从称呼的出现顺序来比较;这三次比较,也体现了执教者设计的独具匠心,既突出了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也突出了廉颇功勋卓著且能知错就改的精神。执教者巧用比较,使将相为了国家的利益实现“和”的原因凸显,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人物形象令人肃然起敬,达到文道有机统一。
如果教师按字、词、句、章逐一讲来,学生按部就班地学,虽然学生也能掌握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但阅读能力却不能提高多少,相反对语文学习会感到厌烦。而执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可以更直接、更深刻地揭示课文的内在关系。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人物性格,同时还培养了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培养了知识整合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比较阅读方法,能减少学习的压力与枯燥,提升学习兴趣,在游戏一样的阅读中掌握文学和语言知识。所以说,比较是开拓学生思路、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片段】
师:我们把这两段话放在一块,一段是廉颇说的,一段是蔺相如说的,这两段话表现了他们的“和”与“不和”。我们来好好探究一下他们说过的话,两人的话有什么不同之处?你看周老师已经帮了大家的忙,有几个字用红色标出来了。(点击课件,“我廉颇、他蔺相如”与“廉将军”几个字变红)
师:仔细看用红色标的词语,这是第一处不同,说说你的发现。
生:首先地位不同。
师: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廉颇说“我廉颇……他蔺相如”;而蔺相如是说,“廉将军”。
师:这是叫地位不同?还是叫——
生:称呼不同。
师:我们很清楚地发现了两人在说话时对彼此的称呼是不同的。先看看廉颇对人称呼,他是怎么说的呀?他说蔺相如是——
生:他蔺相如。
师:哪个同学能加上动作说说,该怎么说?
(生边说边用手比画)
师:我注意到他是这样的(重复学生的动作)他蔺相如,什么感觉?
生:意思是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
师:想想,那位同学做着动作说这话时眼睛看哪?
生:连正眼都不看人。
生:他轻视蔺相如。
师:他眼睛里根本就没有蔺相如。
生:我觉得廉颇做那个动作时很高傲自大。
师:从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能体会到廉颇很高傲自大,是吧?此时蔺相如已经做到什么官位?(上卿)按道理应称呼什么?
生:蔺上卿。
师:廉颇有没有这样称呼人家?(没有)他怎么称呼人家?
生:他蔺相如。
师:感觉是?
生:高傲自大。
生:瞧不起他。
生:轻视他。
生:他有什么了不起!
……
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咱们就读懂了廉颇的心。再来看看蔺相如怎么称呼他的呀?
生:廉将军。
师:什么感觉?
生:他的官已经比廉颇大了,他就可以称呼他的全名,
师:你的意思是蔺相如比廉颇的官大,所以可以对他直呼其名?
生:可是,他居然很尊重他,称他为廉将军。这说明蔺相如是很敬佩廉颇的,希望能和廉颇和好。
生:应该还是比较尊敬他的。虽然官位比他高,但心里觉得廉颇比自己高。
师:在他心里,廉颇比他高,所以他恭恭敬敬称廉颇——
生:廉将军。
师:对呀,看看我们这样读书就读得就有味道了。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字里行间的意思,就读明白了,对不对呀?(对)这是第一处不同。请继续往下找,你还能找出其他的不同来吗?同桌讨论讨论好不好,如果能够多找到几处那就更棒了。不必着急,讨论一下。(生讨论,找不同之处)
师:能交流一下吗?找到一处的举举手?找到两处的也举举手,三处不同的、四处不同的……最多的找了三处是吧?
师:找到一处不同的同学来说说。
生:蔺相如说话有好多个赵国。
师:他发现蔺相如说话有好多个赵国,你们来找找有多少个赵国。
生:三个。
师:发现有三个赵国,你有什么感觉?
生:他总是为赵国着想。
师:一个嘴里反反复复强调赵国的人,一定会把赵国看得很重,不同之处呢?
生:廉颇说三个“我”。
师:你把这三个“我”读给我们听一下。(生读)
师:有什么感想?
师:他的心眼里只有……自己。这很容易找,字面上一看就看出来了。三个赵国,三个我,两个人的说法截然不同,对不对?再找。
生:廉颇先说自己“我廉颇”,再说“他蔺相如”。.
师:等等,我有必要重复一下他的话,廉颇是说“我廉颇”,然后再说“他蔺相如”,我们要记住。
生:而蔺相如是先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先说廉颇,再说自己。
师:很好,我们给点掌声给他。有没有和他一样,也发现了这个细节的?
师:我们这回倒过来,先看蔺相如的话好不好?蔺相如是怎么说的呀?
生: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九个字是什么意思呀?
生:表示蔺相如很尊敬廉颇,自己要……(生一时语塞)
师:要差一点,自己要……排在廉颇的后面。廉颇比自己要强一点,要排在自己前面。所以他说——
生: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这是一种观点,还有谁想说?
生:武将里廉颇很厉害,文官里蔺相如很聪明。
师:我听出别样的味道来了,武将里廉颇很厉害,文官里我蔺相如也不错。是这意思吧?可见蔺相如对自己怎么样?
生:对自己也很有信心。
师:那请你再读读这九个字。(生读)
师:对自己这么有信心的蔺相如怎么不把自己排在前面呀?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本来应该说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的。你想明白了吗?
生:他觉得廉颇比自己好一些。
师: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他们都是赵国的顶梁柱,廉颇是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 而蔺相如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治理国家的,如果没有廉颇,就算他再聪明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看,不一样的理解都出来了,在蔺相如的心里也觉得自己就是靠一张嘴巴,动动脑子而已吧。可廉颇冲锋陷阵,离了他,国家肯定不行了。他是因为这个原因,把廉颇放前面的吗?
生:他觉得自己和廉颇是一样的,是为了尊敬廉颇而把他放在前面。
师:看看,一个谦逊的蔺相如,在这九个字里就能够看出来。那我们诚心诚意地来读读这九个字。(生读)
师:蔺相如诚心诚意地把廉颇放在前面。可是廉颇呢?
生:把自己放在前面,把蔺相如放在后面。
师:谁来举个例子。
生: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师:瞧瞧,说自己的时候理直气壮。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周老师想问问,他是不是吹牛啊?(不是)
师:拿出证据来。
……
【赏析】“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們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上述片段中,“比较”是主旋律。执教者出示廉颇和蔺相如说过的话,让学生反复读,在读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首先教师用红色标出,给学生提示相异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称呼”不同,再指名读,读时教师关注了学生读的语气、动作、表情,在读读评评中高傲的廉将军和谦逊的蔺上卿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其次,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再次求异。在这种既饶有趣味、又极有价值的研究性和发现性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找出了廉颇的话中有“三个‘我’”,蔺相如的话中却有“一个‘赵国’”和“两个‘我们赵国’”。同时,廉颇说话都是“我”在前,蔺相如在后,而蔺相如始终把廉将军放在首位。这三次比较,由扶到放,深入浅出,螺旋上升,使廉颇的居功自傲和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这三次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比较可以多角度进行:既可以从称呼来比较,也可以从说话的关注点来比较,还还可以从称呼的出现顺序来比较;这三次比较,也体现了执教者设计的独具匠心,既突出了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也突出了廉颇功勋卓著且能知错就改的精神。执教者巧用比较,使将相为了国家的利益实现“和”的原因凸显,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人物形象令人肃然起敬,达到文道有机统一。
如果教师按字、词、句、章逐一讲来,学生按部就班地学,虽然学生也能掌握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但阅读能力却不能提高多少,相反对语文学习会感到厌烦。而执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可以更直接、更深刻地揭示课文的内在关系。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人物性格,同时还培养了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培养了知识整合的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比较阅读方法,能减少学习的压力与枯燥,提升学习兴趣,在游戏一样的阅读中掌握文学和语言知识。所以说,比较是开拓学生思路、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