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的一天,重庆綦江县国土房管局王丰平副局长接到了一个电话,在綦江县三角镇红岩村一处峭壁中,发现了一些像莲花和荷叶一样的石印。
绝壁之上怎么会有莲花和荷叶的石印?难道是化石?王丰平决定前往看个究竟。
红岩村是山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王丰平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平静。当地村民告诉他,离村子不远,一处绝壁之上有一道天然凹洞,里面的石头上显现出很多像莲花一样的印迹。
村民:这个洞子里头有块石头,当初石头上长了几根梗梗,就像莲花座的藤藤牵着那个样子,说是莲花,是天生的,所以就叫莲花保寨。
王丰平远远望去,山间的那处“莲花保寨”云遮雾绕,使得关于莲花石印的传闻更显得神秘离奇。
上山的小路曲折难行,决心揭开“莲花印迹”秘密的王丰平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到绝壁上的凹洞前。经过一个用巨大条石搭成的石门,王丰平走入洞中,凹洞被人用土石隔成了一间间“房间”。在这些“房间”的墙壁上,本应光滑的岩石却显露出各种奇异的形状:有的岩石显现出波痕的样子,仿佛微风吹过的水面;有的岩石上则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筋脉”,犹如荷叶上纵横交错的脉络。等到走进最里面的一处“房间”时,“莲花”出现了,在坚硬的沙石板地上,赫然出现无数个深深凹陷下去的印迹,仿佛一朵朵四瓣的莲花在盛开(图1)。
(1)图组:(左图)仿佛水面的波纹(中图)纵横交错的荷叶脉络(右图)如同莲花开瓣
王丰平被眼前这番景象惊呆了,绝壁中的这处凹洞,俨然就是一处石制的荷花塘!怎么会这么奇异?王丰平陷入了困惑之中。
石制的荷花塘现身绝壁
地质学者搜寻蛛丝马迹
作为一名地质学者,王丰平不相信这些奇特的石印是凭空飞来的。他在这100多米的“莲花保寨”中反复观察这些岩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墙上的一处小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谜团开始有了头绪……
崖壁上有一处泥裂痕迹。
王丰平:根据我的观察,实际上这是一种大型的泥裂。是太阳晒到这个泥土里面,开裂形成裂缝,经沙子充填之后形成岩石(图2)。后来两边的泥土风化,就剩下了中间的沙子,就是上面的龟裂纹,在平面上看就是莲花的形状。
(2)崖壁上的泥裂痕迹
如果说荷叶脉络的形成是大型泥裂的遗迹,那么另一个谜团——岩石上的水波也因此可以得到相应的解释了。它应该反映的是微波荡漾下的一种水环境的沉积。
根据王丰平的推测:远古时期的“莲花保寨”曾是一片滩涂湿地,所谓荷叶的脉络不过是那时泥土开裂后的泥裂,而岩石上的水波就是水流冲击过的泥土的化石。既然荷叶脉络和水波的谜团都可以解释,那么这些“莲花”又会是什么呢?
王丰平将视线转移到了隔间地上的无数“莲花”印迹上。这些印迹有的清晰有的却很模糊。它们看起来与前面天然形成的水波痕和泥裂不同,那它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呢?
突然,王丰平冒出了一个想法:会不会是远古的某种动物的脚印——恐龙的足迹?
“莲花保寨”的神秘印迹究竟是什么呢?王丰平决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回到单位,他马上联系了中科院禄丰恐龙研究中心的专家邢立达。
邢立达教授是一位资深的恐龙专家,当听说发现了疑似恐龙足迹时,他感到很意外。
邢立达:因为这个足迹的保存需要非常严苛的条件,比如它要求泥土的硬度不能太硬,因为太硬的话,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太软呢,它又陷得很深,容易被盖住,就不是一个脚印的形状了。
因此,恐龙足迹比恐龙化石还要稀少,还要不容易找到。那“莲花保寨”的神秘印迹会是“恐龙脚印”吗?邢立达教授决定去看个究竟。
很快,一行人再次来到了红岩村的“莲花保寨”。邢立达在一番观察与测量之后发现,“莲花保寨”的地层属于中生代,而中生代陆地上的大型动物基本都是恐龙。因此在仔细查看了“莲花印迹”后,邢立达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图3)。
(3)专家们勘察认定是恐龙的足迹
邢立达:这个应该是恐龙足迹。这个大的应该属于鸭嘴龙类的脚印,它的第一跟第五趾退化,只剩下二三四(脚趾);这是脚后跟,是毫无疑问的恐龙脚印。
另外一种是那种有三个趾头的,跟大鸟,就是跟鸵鸟的足迹很像,这种就是兽脚类恐龙的。兽脚类恐龙无非就是我们说的那些霸王龙啊这些吃肉的大型恐龙。
邢立达等人经过足迹测量,莲花印迹的来历终于被查清(图4),王丰平的迷惑也被解开了。通过对恐龙足迹的科学解读,科学家可以推测出恐龙的行走速度、行为模式、甚至再现这些古老生物的生活情景。
(4)仔细地测量
邢立达:我们之前已经看到一个捕猎的场景,但那只是一个追随,我们在这里却可以看到一个真正捕杀的现场,大家看到现在这个白色的圈圈,就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很重要的足迹。这是一个植食性恐龙,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一步、两步、三步地走过来,在它旁边呢,正有一只肉食性恐龙,快速追随并攻击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足迹,它的脚后跟溅起了一块很大的泥,这说明它用力蹬了一下,这是一个起跑的状态。然后这第二个脚印就非常浅,这说明它只是轻轻着了一下地而已,到第三个脚印它开始起跳了,这是一个起跳的痕迹,因为它溅起了它左边的一个月牙形的泥,说明它起跳后可能就扑向了这只植食性恐龙,把它杀掉了。
面对满地凌乱的足迹,邢立达不由得惊叹自然的神奇,因为恐龙脚印保存非常地不易,王丰平和邢立达都意识到,“莲花保寨”是一处巨大的科学宝藏,它是一处失落近亿年的上古世界(图5)……
(5)这是一处被寻找到的失落近亿年的远古世界
邢立达:因为它的地形很险峻,发现很偶然,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一个偶遇、一个奇迹,非常难得。
现在,科学家在莲花保寨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恐龙的317个足印和3处尾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可以说是在我们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纪区域里面恐龙足迹最大的地区。当地政府已经开始计划将这一处恐龙足迹群保护起来,并将这一带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让这个失落的世界真正成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绝壁之上怎么会有莲花和荷叶的石印?难道是化石?王丰平决定前往看个究竟。
红岩村是山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王丰平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平静。当地村民告诉他,离村子不远,一处绝壁之上有一道天然凹洞,里面的石头上显现出很多像莲花一样的印迹。
村民:这个洞子里头有块石头,当初石头上长了几根梗梗,就像莲花座的藤藤牵着那个样子,说是莲花,是天生的,所以就叫莲花保寨。
王丰平远远望去,山间的那处“莲花保寨”云遮雾绕,使得关于莲花石印的传闻更显得神秘离奇。
上山的小路曲折难行,决心揭开“莲花印迹”秘密的王丰平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到绝壁上的凹洞前。经过一个用巨大条石搭成的石门,王丰平走入洞中,凹洞被人用土石隔成了一间间“房间”。在这些“房间”的墙壁上,本应光滑的岩石却显露出各种奇异的形状:有的岩石显现出波痕的样子,仿佛微风吹过的水面;有的岩石上则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筋脉”,犹如荷叶上纵横交错的脉络。等到走进最里面的一处“房间”时,“莲花”出现了,在坚硬的沙石板地上,赫然出现无数个深深凹陷下去的印迹,仿佛一朵朵四瓣的莲花在盛开(图1)。
(1)图组:(左图)仿佛水面的波纹(中图)纵横交错的荷叶脉络(右图)如同莲花开瓣
王丰平被眼前这番景象惊呆了,绝壁中的这处凹洞,俨然就是一处石制的荷花塘!怎么会这么奇异?王丰平陷入了困惑之中。
石制的荷花塘现身绝壁
地质学者搜寻蛛丝马迹
作为一名地质学者,王丰平不相信这些奇特的石印是凭空飞来的。他在这100多米的“莲花保寨”中反复观察这些岩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突然,墙上的一处小痕迹引起了他的注意,谜团开始有了头绪……
崖壁上有一处泥裂痕迹。
王丰平:根据我的观察,实际上这是一种大型的泥裂。是太阳晒到这个泥土里面,开裂形成裂缝,经沙子充填之后形成岩石(图2)。后来两边的泥土风化,就剩下了中间的沙子,就是上面的龟裂纹,在平面上看就是莲花的形状。
(2)崖壁上的泥裂痕迹
如果说荷叶脉络的形成是大型泥裂的遗迹,那么另一个谜团——岩石上的水波也因此可以得到相应的解释了。它应该反映的是微波荡漾下的一种水环境的沉积。
根据王丰平的推测:远古时期的“莲花保寨”曾是一片滩涂湿地,所谓荷叶的脉络不过是那时泥土开裂后的泥裂,而岩石上的水波就是水流冲击过的泥土的化石。既然荷叶脉络和水波的谜团都可以解释,那么这些“莲花”又会是什么呢?
王丰平将视线转移到了隔间地上的无数“莲花”印迹上。这些印迹有的清晰有的却很模糊。它们看起来与前面天然形成的水波痕和泥裂不同,那它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呢?
突然,王丰平冒出了一个想法:会不会是远古的某种动物的脚印——恐龙的足迹?
“莲花保寨”的神秘印迹究竟是什么呢?王丰平决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回到单位,他马上联系了中科院禄丰恐龙研究中心的专家邢立达。
邢立达教授是一位资深的恐龙专家,当听说发现了疑似恐龙足迹时,他感到很意外。
邢立达:因为这个足迹的保存需要非常严苛的条件,比如它要求泥土的硬度不能太硬,因为太硬的话,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太软呢,它又陷得很深,容易被盖住,就不是一个脚印的形状了。
因此,恐龙足迹比恐龙化石还要稀少,还要不容易找到。那“莲花保寨”的神秘印迹会是“恐龙脚印”吗?邢立达教授决定去看个究竟。
很快,一行人再次来到了红岩村的“莲花保寨”。邢立达在一番观察与测量之后发现,“莲花保寨”的地层属于中生代,而中生代陆地上的大型动物基本都是恐龙。因此在仔细查看了“莲花印迹”后,邢立达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图3)。
(3)专家们勘察认定是恐龙的足迹
邢立达:这个应该是恐龙足迹。这个大的应该属于鸭嘴龙类的脚印,它的第一跟第五趾退化,只剩下二三四(脚趾);这是脚后跟,是毫无疑问的恐龙脚印。
另外一种是那种有三个趾头的,跟大鸟,就是跟鸵鸟的足迹很像,这种就是兽脚类恐龙的。兽脚类恐龙无非就是我们说的那些霸王龙啊这些吃肉的大型恐龙。
邢立达等人经过足迹测量,莲花印迹的来历终于被查清(图4),王丰平的迷惑也被解开了。通过对恐龙足迹的科学解读,科学家可以推测出恐龙的行走速度、行为模式、甚至再现这些古老生物的生活情景。
(4)仔细地测量
邢立达:我们之前已经看到一个捕猎的场景,但那只是一个追随,我们在这里却可以看到一个真正捕杀的现场,大家看到现在这个白色的圈圈,就是我们认为的一个很重要的足迹。这是一个植食性恐龙,它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一步、两步、三步地走过来,在它旁边呢,正有一只肉食性恐龙,快速追随并攻击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足迹,它的脚后跟溅起了一块很大的泥,这说明它用力蹬了一下,这是一个起跑的状态。然后这第二个脚印就非常浅,这说明它只是轻轻着了一下地而已,到第三个脚印它开始起跳了,这是一个起跳的痕迹,因为它溅起了它左边的一个月牙形的泥,说明它起跳后可能就扑向了这只植食性恐龙,把它杀掉了。
面对满地凌乱的足迹,邢立达不由得惊叹自然的神奇,因为恐龙脚印保存非常地不易,王丰平和邢立达都意识到,“莲花保寨”是一处巨大的科学宝藏,它是一处失落近亿年的上古世界(图5)……
(5)这是一处被寻找到的失落近亿年的远古世界
邢立达:因为它的地形很险峻,发现很偶然,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一个偶遇、一个奇迹,非常难得。
现在,科学家在莲花保寨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恐龙的317个足印和3处尾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现,可以说是在我们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纪区域里面恐龙足迹最大的地区。当地政府已经开始计划将这一处恐龙足迹群保护起来,并将这一带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让这个失落的世界真正成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