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厂化学水的处理问题一直是现有城市经济建设环境中备受瞩目的问题,传统处理方法选择机械式过滤,一方面在成本和过滤效果上难以满足实际排放标准条件,并严重影响了电厂设备本身的功能稳定性;另一方面则极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污染,从而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电厂化学水处理问题提出全膜分离技术,通过论述相应原理和优势,巩固水处理环境中的地位,期望为后续电厂化学水处理提供良好的参照条件。
  关键词:全膜分离技术;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
  热力发电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全面拓展的基础,确保相应水源具备有效渗透和功能使用的同时,应当确保可循环与可持续的概念贯彻在其中,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建设环境协调统一,并满足整体电厂功能环境的成本节约。故而,在现有电厂功能开展环境中,确定全膜分离技术的功能地位,在现有电厂环境发展中具备深入探讨的意义。
  1 全膜分离技术概述
  针对现有城市热力发电环境的技术要求,优质的水资源供应不但能够有效保障我国水力发电设备完善性,确保其实际功能意义有效贯彻,还能够有效降低维修运行成本,从而为水利发电环境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其中,针对水质的有效统筹,可采取全膜分离技术的开展进行改善,依据其中隔膜体系促进溶剂与溶质颗粒分离,这样便能够在基础环境中提供相对稳定的分离水条件。其中全膜分离技术主要涵盖了扩散渗透、电渗透、过滤法和反渗透的条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相比较化学过滤方式更具备节能环保的优势,且在粒子分离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所以现有技术在实际功能使用过程中被拓展在多个行业领域。
  全膜分离技术具备高透水性,且化学组成稳定、使用寿命较长、处理生物污染效果好并在实际工作环境内,针对压力范围和温度范围有极高的适应性,这也促使实际功能原理贯彻环境中,粒子分离工作具备稳定性。且在实际过滤流程内,水体通过加压以有效流速滤过膜体系表面,会依据相应物质分子的大小进行过滤处理,以便实现透析水质质量满足实际功能的基础需求。在实际功能贯彻中,单位膜面积中透过的标准水量被称为膜通量,其比值在实际功能运行环境中,与温度、压力和粒子浓度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展开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当依据相应水质和条件进行膜功能的选择,以满足实际工作效率方面的要求。
  2 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优势
  传统电厂化学水的处理环境常应用机械过滤的方法,以确保水资源环境中的悬浮颗粒和杂质能被有效顾虑,以便实际水环境的稳定,并确保自身设备在实际功能使用环境中具备可持续化的条件。但实际工作开展期间,针对机械设备而言,不但实际操作过程复杂,且相对应劳动力需求较大,在实际功能贯彻环境中也相对成本较高,导致电厂供能环境难以满足实际经济需求。其次,在实际机械工作中,易出现酸碱化学污染废液,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化学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其中全膜分离技术针对功能的使用,依据传统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对比来看,共有以下几方面优点可以满足电厂化学水处理完善的需求:
  (1)功能环境稳定。全膜分离技术在实际工作展开中,能够确保功能环境适应性强,以此保障了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并减轻了后续工作的压力。
  (2)分子环境稳定。全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物理分子过滤,在实施自身功能的环境中,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和添加剂尝试电子元素分离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全程无污染的优势,又确保了相应工作成本的有效降低。
  (3)粒子选择明确。在全膜分离技术开展环境中,主要是针对流动水体内部的分子级进行过滤,这样能够有效确保技术的分工明确和可掌控性,为后续功能的延伸和滤材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条件。
  (4)适应性能强。全膜分离技术所需运用到的设施设备较少,且其结构简单,操作与维修都较为简便,容易实现自动化。
  (5)能源消耗优势。电厂相关员工在运用全膜分离技术对化学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源较少,从而使其整个设备性能处于稳定状态,可进行连续生产。
  3 全膜分离技术在水环境处理中的应用
  3.1 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全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水水质高、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受到了人们的亲睐。其主要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可以将离子物质或者小分子物质进行截留而将水资源透过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将膜两侧的静压力作为其主要推动力,将液体混合物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离。由于反渗透技术截留的物质为所有的离子,几乎仅让水资源透过膜,因此,电厂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反渗透法将溶液中的可溶性金属盐、有机物、胶体粒子等予以去除。
  3.2 超滤技术
  超滤技术作为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第一项工序,其膜的孔径较大,一般在0.05um与1nm之间,能够在电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化学水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将大分子和颗粒状的物质分离出去。电厂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超滤技术对化学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超滤过程主要与膜孔径的大小相关,是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主要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当膜两侧遭遇到一定的压力时,化学水会流过膜的表面。此时,膜只容许比其孔径小的分子通过,而隔离大于膜孔径的分子。整个过程可以达到对溶液进行净化、隔离、浓缩等的目的。值的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超滤膜的截留特征是以标准有机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的,且其截留分子量通常在1000到300000之间。
  3.3 电除盐技术
  电除盐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厂液质中所含离子自身所携带的电荷性质以及其分子大小,在附加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作为主要推动力,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溶液中的电解质与离子分离出去。电厂相关工作人员再利用电除盐技术对化学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离子交换膜来进行。离子交换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陰膜。其只容许阴离子通过,阻碍阳离子通过。(2)阳膜。其与阴膜相对而言,只容许阳离子通过,阻碍阴离子通过。电除盐技术能够有效、快速的将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分离,在促使水的电导率达到锅炉补给水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深层脱盐的效果,从而对离子交换树脂不能连续使用这一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4 结束语
  电力产业是促进城市经济功能有效运行的基础,更是确保现有经济环境有效构建的前提。在现有热力电厂职能开展过程中,确定相应化学水处理条件,不但确保了实际使用和排放过程的稳定性,更能够为可持续经济的延伸做出全面贡献。故而,针对全膜离子技术的使用需要着重进行分析,确定相应功能满足实际需求使用的同时,还应当确保应用环境中具备一定积极作用,在有效解决传统电厂化学水的问题之后,为实际水资源的利用环境提供更加稳定且更加优质的运转平台。
  参考文献
  [1]颜佩龙.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7,9(11).
  [2]徐志伟.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11-111.
  [3]游友荣.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7(12):86-87.
  [4]李孟功.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全膜分离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71-17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汽车的广泛运用,汽车技术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对于汽车技术上的缺陷带来的安全事故和损失,进行加强管理才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的出现,本文将分析汽车技术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汽车;汽车运用;使用管理;技术管理;重要性  汽车的运用在学校和社会上进行开展,为了在汽车的使用上出现更加专业的管理者,汽车运用的重要组成是汽车的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负责使车辆进行运输等工作,需要对汽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汽油、天然气等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是众多能源类型中的一种,它们的使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加油站的出现更是满足能源人们需求的场所,同时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加油站储油罐的施工质量就成为了人们担心的主要方面。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在双层储油罐的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的保
摘 要:石油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石油的供应更加高效,使用的仪表自动化设备也提高了大量石油的处理的效率。但是自动化设备存在的故障对石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故障检查和维修来解决,为了提升故障检查技术,需要结合科学的方法来改善仪表自动化设备的质量,维持正常运行。文章对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故障分析和维护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分析方法  
摘 要:在應用超导核磁共振设备时,其内部的冷却系统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很多现代医院都已经应用了这种先进医疗仪器,主要被应用到影像检查环节之中,由于使用频率增加,因此这种核磁共振设备会有一定概率出现故障,而当其冷却系出现故障之后,就不能将合理的冷却环境提供给医疗人员,本文根据对超导型核磁共振系统的了解,对其冷却系统经常会出现的故障以及保养维护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冷却系统;故障
摘 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基于网路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概念,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具备稳定且全面的数据统筹优势,更赋予了元件感应条件,为整体功能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保障。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更能够确保整体设备环境的有效协调,为整体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延伸优势。本文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贯彻意义展开分析,通过相应设计和应用确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期望为后续功能的有效延伸和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