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育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的部署,广州在2003年正式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远程培训工作。2007年教育部在广州召开现场会之后,广州的教师远程培训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大规模、广覆盖的教师培训。五年来,广州市本级共投入超过8 00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100%实现网上选课,目前已建成的网络课程近500门,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数达到65.3万人次,教师选课81.5万人次,共完成1 639.1万学分。
虽然我市在教师选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与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号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没有达到“分层分类分岗”开展全员培训的要求。因此,我们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1号文”精神,以远程培训为依托,积极开展教师选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现代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认真做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一、建设数字化学习网络,向教师提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技术支持
按照数字化广州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广州数字教育城”的应用框架下,构建教师数字化学习网络,形成互联网、教科网、校园网、电信宽带和移动网络等多网结合的教师数字化学习网络,建设集培训、管理、资源、评价、互动于一体,促进教育资源高度共享,通过高清互动的视频系统、包括电子白板在内的即时通信系统和作业编辑系统等技术手段,为远程培训、网上教研、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等多种教学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支持服务,为满足“学习总在我身边”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建立开放的课程超市,满足教师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第一,我们将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类别为总框架,按照教师职称系列、学科门类和教师岗位设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学习指引,分层、分类、分岗编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指南和课程标准,建立涵盖中小学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满足教师多样化学习需要的“课程超市”。第二,采取项目招标、引进使用、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形成高校、中小学校、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参与课程开发的开放的课程建设模式,满足“课程超市”的海量课程资源需要。第三,把我市自主研发的教师同步教学资源包纳入“课程超市”,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课程资源。第四,建立有效机制,使我市公务员、科技和卫生等系统以及其他地区的培训课程资源成为我市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第五,建立提供课程与提供辅导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形成开放多元的培训者队伍建设机制。第六,教师培训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人员学习教师培训课程,为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三、建立学分银行,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学分互认机制
按照每五年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建立由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各占一定学分比例的学分体系,完善规范管理与教师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学分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培训的“学分银行”。完善教师培训学分的积累和转换政策,支持鼓励包括学历与非学历、社会培训与教育培训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完善个人申报、学校审核、培训机构复验的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程序,调动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与人事部门的人事管理平台相衔接,使教师培训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纳入教师的人事管理系统,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考核结果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四、完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构建分层分类分岗的教师培训工作格局
继续完善“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按照分层、分类、分岗的要求,实现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
第一,把以高校为龙头的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以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为教师的学习中心和资源中心,为教师网下辅导与研修提供物理空间和资源,使网上学习与网下集中辅导或个人研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更好地满足面向全体教师的大规模培训需求。
第二,以集中面授为主要形式,实现对骨干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一方面,对名教师、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加大对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分批轮训,促进城乡教师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第三,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培训需求,以及教师进行自我职业规划和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以上是广州实施教师选学,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设想。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
(责任编辑:郭冰)
虽然我市在教师选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与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号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没有达到“分层分类分岗”开展全员培训的要求。因此,我们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1号文”精神,以远程培训为依托,积极开展教师选学的探索与实践,构建现代开放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认真做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一、建设数字化学习网络,向教师提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技术支持
按照数字化广州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广州数字教育城”的应用框架下,构建教师数字化学习网络,形成互联网、教科网、校园网、电信宽带和移动网络等多网结合的教师数字化学习网络,建设集培训、管理、资源、评价、互动于一体,促进教育资源高度共享,通过高清互动的视频系统、包括电子白板在内的即时通信系统和作业编辑系统等技术手段,为远程培训、网上教研、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等多种教学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支持服务,为满足“学习总在我身边”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建立开放的课程超市,满足教师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第一,我们将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类别为总框架,按照教师职称系列、学科门类和教师岗位设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和学习指引,分层、分类、分岗编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指南和课程标准,建立涵盖中小学所有学段、所有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满足教师多样化学习需要的“课程超市”。第二,采取项目招标、引进使用、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形成高校、中小学校、社会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参与课程开发的开放的课程建设模式,满足“课程超市”的海量课程资源需要。第三,把我市自主研发的教师同步教学资源包纳入“课程超市”,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课程资源。第四,建立有效机制,使我市公务员、科技和卫生等系统以及其他地区的培训课程资源成为我市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第五,建立提供课程与提供辅导教师相结合的制度,形成开放多元的培训者队伍建设机制。第六,教师培训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人员学习教师培训课程,为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贡献。
三、建立学分银行,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学分互认机制
按照每五年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要求,建立由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各占一定学分比例的学分体系,完善规范管理与教师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学分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培训的“学分银行”。完善教师培训学分的积累和转换政策,支持鼓励包括学历与非学历、社会培训与教育培训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完善个人申报、学校审核、培训机构复验的教师培训学分认定程序,调动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与人事部门的人事管理平台相衔接,使教师培训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纳入教师的人事管理系统,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考核结果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四、完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构建分层分类分岗的教师培训工作格局
继续完善“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培训模式,按照分层、分类、分岗的要求,实现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
第一,把以高校为龙头的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以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为教师的学习中心和资源中心,为教师网下辅导与研修提供物理空间和资源,使网上学习与网下集中辅导或个人研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更好地满足面向全体教师的大规模培训需求。
第二,以集中面授为主要形式,实现对骨干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一方面,对名教师、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加大对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分批轮训,促进城乡教师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第三,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培训需求,以及教师进行自我职业规划和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以上是广州实施教师选学,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设想。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
(责任编辑: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