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非遗保护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战略任务来抓,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同时,我国切实履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立了非遗保护的方针和原则,国家财政投入逐年加大,非遗保护体系和保护机构队伍基本建立,非遗保护方式方法逐步完善。特别是《非遗法》的出台,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使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从此进入了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崭新阶段,呈现出持续发展、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四川:非遗保护工作亮点纷呈
四川是中国文化资源大省,党的十七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化部强有力的指导下,秉持“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强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措施、工作措施,求真务实,扎实推进,使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特点:
政府主导,常态保护。各级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清晰而敏锐地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作用。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层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各级政府加大对非遗保护事业的财政投入并逐年增大,全省各地非遗保护工作形成了制度化、机制化保障。
明晰传承,构建体系。四川建立健全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四川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0项(包括蜀锦、蜀绣、绵竹年画、成都漆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彝族漆器、雅安藏茶等),省级非遗项目460项(包括丹棱唢呐、苴却砚、苗族古歌、甘孜踢踏、射箭提阳戏、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成都面人、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民间藏酒酿造技艺、 四川车灯、南部评书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一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四川已经跻身全国非遗大省行列。
灾后重建,夯实基础。四川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重大战略机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灾后重建三年时间,灾区精神家园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羌族文化重放异彩,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使之成为宣传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打造节会,抢占高地。四川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实现了节会活动一届比一届好,边际效应一年比一年好的目标。成都国际非遗节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展示了21个市州非遗保护积极成果,为四川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成为拉动全省文化旅游的新的亮点。国际非遗节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政府在世界非遗保护中抢占主动权,同时也表明四川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国非遗保护中抢占制高点。
创新举措,固本强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切实履行保护职责,建立健全和创新非遗保护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非遗普查、抢救保护工作,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培训,非遗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动担当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脉延续、薪火相传的责任,积极带徒授艺,参加项目宣传展示活动,保证了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生产保护,活态传承。全省各地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取得了“传承活力增强、项目业态扩展、品牌影响提高、资源利用延伸”的显著成效,提升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民众、融入当代生活,促进了四川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四川非遗保护永续传承提供了发展空间,夯实了基础。
规模传承:非遗学院的成立
在“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原则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肩负起非遗保护的社会职责,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近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则意味着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开始有序、规模化的发展。
作为目前我国第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开放式二级学院,该学院在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将“羌族服饰与羌绣”、“绵竹年画”、“川剧变脸”和“银花丝”等非遗项目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创意、生产、研究、教学、展示、销售”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创意、研发平台,对四川、西南甚至是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感谢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为本文提供大量资料)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战略任务来抓,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同时,我国切实履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立了非遗保护的方针和原则,国家财政投入逐年加大,非遗保护体系和保护机构队伍基本建立,非遗保护方式方法逐步完善。特别是《非遗法》的出台,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使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从此进入了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崭新阶段,呈现出持续发展、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
四川:非遗保护工作亮点纷呈
四川是中国文化资源大省,党的十七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化部强有力的指导下,秉持“传承珍贵文脉,守护精神家园”的信念,切实履行政府责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强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组织措施、工作措施,求真务实,扎实推进,使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特点:
政府主导,常态保护。各级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清晰而敏锐地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作用。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层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各级政府加大对非遗保护事业的财政投入并逐年增大,全省各地非遗保护工作形成了制度化、机制化保障。
明晰传承,构建体系。四川建立健全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四川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0项(包括蜀锦、蜀绣、绵竹年画、成都漆艺、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彝族漆器、雅安藏茶等),省级非遗项目460项(包括丹棱唢呐、苴却砚、苗族古歌、甘孜踢踏、射箭提阳戏、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成都面人、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民间藏酒酿造技艺、 四川车灯、南部评书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82人,一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四川已经跻身全国非遗大省行列。
灾后重建,夯实基础。四川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重大战略机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灾后重建三年时间,灾区精神家园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羌族文化重放异彩,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非遗展示中心、传习所,使之成为宣传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打造节会,抢占高地。四川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实现了节会活动一届比一届好,边际效应一年比一年好的目标。成都国际非遗节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展示了21个市州非遗保护积极成果,为四川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成为拉动全省文化旅游的新的亮点。国际非遗节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政府在世界非遗保护中抢占主动权,同时也表明四川以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国非遗保护中抢占制高点。
创新举措,固本强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切实履行保护职责,建立健全和创新非遗保护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非遗普查、抢救保护工作,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培训,非遗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动担当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脉延续、薪火相传的责任,积极带徒授艺,参加项目宣传展示活动,保证了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生产保护,活态传承。全省各地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取得了“传承活力增强、项目业态扩展、品牌影响提高、资源利用延伸”的显著成效,提升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民众、融入当代生活,促进了四川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四川非遗保护永续传承提供了发展空间,夯实了基础。
规模传承:非遗学院的成立
在“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的原则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肩负起非遗保护的社会职责,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来。近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则意味着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开始有序、规模化的发展。
作为目前我国第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的开放式二级学院,该学院在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将“羌族服饰与羌绣”、“绵竹年画”、“川剧变脸”和“银花丝”等非遗项目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共同构建了“创意、生产、研究、教学、展示、销售”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创意、研发平台,对四川、西南甚至是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
(感谢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为本文提供大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