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引用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信息化”的新提法,分析了生活中对“信息化”的错误认识,归纳了“信息化”的许多概念,提出了从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来把握信息化的内涵。
关键词:信息化 器物 制度 观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1-001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指明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有如下论述: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段论述中包含了五个“化”,与以前的论述相比,多了一个“信息化”,而且紧随“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关于信息化,大家说起来都知道,甚至还可以列举一二,但是深刻剖析信息化内涵,很多的认识不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去认识信息化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党确立了信息化地位的大背景下,那种对信息化不以为然的看法,已不仅关系到学术的研究问题,而且关系到对我国当前形势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因此,重新深刻认识和理解信息化,于学术于实践都相当重要。本文在前人对信息化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类,借助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信息化的概念,在当下对“信息化”概念的理解将有积极的意义。
一、“信息化”认识出现过误区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的20多年中,我们对信息化由陌生到熟悉,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由于认识问题的偏差,信息化建设曾经出现过多种误区,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一,“重硬件轻软件(资源)”的误区。这种误区有两种表现:一是重视对硬件投入,轻视对软件的投入;二是重视组建网络,轻视内容的开发。这导致许多一流的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却是盗版的或者落后的软件系统;[1] 很多单位做了网站,结果网站上什么也没有。其实,硬件和网络只是载体,缺少适当的软件和丰富的资源,就像修好了路而没有车一样,作用很小。所以,国家制定了以“软”带“硬”,“软”“硬”结合的战略,优先发展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不断按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
第二,“重物质轻人才”的误区。这种误区表现为:舍得在物质设备上投资,不舍得在人才引进或人员培训上投资。其实,信息化除了需要物质设备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参与。而且,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关系着整个信息化的成败。这当中,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全民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信息化不仅仅是发展技术,不仅仅是买硬件,更要重视人的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
第三,“重技术轻制度”的误区。这种误区的表现就是,重视技术应用,忽视制度的支持。有这种行为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要紧紧抓住了信息技术,就能保证实现信息化。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信息化的重要表现。但是信息化决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是仅仅采用信息技术那么单纯。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信息技术引发的,它引发的不是普通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既涉及技术层面,又涉及制度层面,还有心理和精神层面。如果简单理解成一场技术变革,制度上没有调整和变革,那么技术并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其应用必然受制度的阻碍。所以,技术发展和制度变革要相得益彰。
第四,“重局部轻整体”的行为误区。有这种行为的人有以下认识: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其他部门不用操心;信息化是某些地区的事,落后地区不用做。所以,不必当作“一把手”工程,不必全体动员,各忙各的事。[2] 信息化是一个业务优化、规范建立的过程,要改变一些传统的工作习惯,会触及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将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单独一个信息部门缺乏对单位的整体了解,难以驾驭全局,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信息化的完成,不是局部的实现,而是整体的实现,尤其对于网络发达的今天,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节点,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互联互通。
第五,“重眼前轻长远”的行为误区。有这种行为的人认为,信息化可以通过短期突击而成功,在短期内搞个信息化工程,让单位面貌全面改善,让信息化快速完成。[3] 这种观点忽视了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社会变革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硬件和技术可以短时间内突破,但制度和心理观念,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持久战,一步到位的信息化是不切实际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信息化误区的表现形式虽然很多,但根源在于对“信息化”内涵的把握不准。把握不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人们对信息化的内涵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而且一直是一个不断争论的过程。据统计,在我国的文献中,关于信息化的内涵进行的定义就有20多种。可见,内涵的不确定,由此产生的理论和行动难免出问题。
二、错综复杂的“信息化”定义
既然是内涵认识出了问题,那么,信息化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怎样定义“信息化”?通过对我国学者信息化概念的分析,笔者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倾向的定义:
1.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钟义信先生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中定义:信息化就是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领域,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李晓东先生在《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开,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这类定义强调了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2.信息资源(内容)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吴基传部长在《领导干部信息网络化知识读本》中定义:信息化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李富强先生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中定义: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资源和内容的重要性。
3.经济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李晓东先生在《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就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李京文先生在《信息与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社会革命论
代表的观点如汪向东在《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中定义信息化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甚至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赵萍先生在《步入21世纪的农业信息化》定义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宋玲先生在《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由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所组成的整个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化的转变过程。
综上所述,关于信息化概念的研究可以说各有侧重、错综复杂。我们看到,“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单从一个角度描述不足以说明其内涵的形成,单从静态描述不足以说明其内涵的发展。从字面上看,“信息化”由“信息”和“化”组成,其中,“信息”指的是信息本身还是信息技术呢?据信息科学专家钟义信的考察,我国“信息”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当时的诗人李中在其诗《暮春怀故人》中写道:“目穿长路倚楼台,梦断美人沉信息”。其中,“信息”概念是“音信消息”的意思。这与今天日常生活中信息理解基本相同。而“信息化(Informatization)”这一个概念,据考证是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基于当时的信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应用了“Johoka”,一词,“Johoka”,即为“信息化”。1977年,法国的西蒙·诺拉和阿兰·敏克在为法国政府撰写的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的信息化》中,使用了法文单词 Informatisa-tion,这一单词的英译“Informatization”,“Informatization”就是“信息化”。随后“信息化”便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使用至今。“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中的“信息”侧重的应该是“信息技术”。“信息化”中的“化”,根据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化”就是变化、演化、转化的意思,特指“一种事物转化成为另一种全新事物”。具体说就是指某种事物的某种性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从属到主导、由局部到全局的演变过程。“化”的结果必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质变。[4] 所以,“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整个社会的从外到内的全面变革的革命过程。
三、从三个层次加深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
信息化为什么会引起革命呢?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高了人类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人类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和核心,被称为信息生产力。[5]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和渗透,从而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经济不断腾飞,引起生产力的革命性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否则,现存的生产关系延续着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的制度,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生产力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这场变革是一场复杂的社会变革。
信息化这一革命过程怎么来理解呢?如果仔细分析“信息化”这个伟大的变革,笔者发现这里面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变革,分别是器物变革、制度变革、观念变革。从这三个层次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网状的立体模型。如图1所示。
(1)信息化在器物层上的变革怎么展开?首先是信息技术本身不断创新,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其次是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正如人们对信息社会描述的那样: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织方式和发展方式;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知识和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他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知识和信息的经济所创产值与其他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传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信息技术的改造。再则是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物品、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社会生活计算机化、网络化、自动化,我们开始习惯网上生活,网上购物、网上求职。信息化在器物层面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对消除我国的“数字鸿沟”有很大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变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实力的壮大,有利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信息化在器物层的展开也有负面问题,比如:器物层的信息化加快了物品的更新换代,造成一种物质上的浪费;器物层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污染形式,电子垃圾成为社会的新问题;器物层的信息化带来了健康的新问题,造成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使人的惰性增加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新的对策。
(2)信息化在制度层面是怎样展开变革的呢?第一,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会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趋势,各个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需要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现在的信息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第二,信息技术使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引起原来的组织制度面临挑战。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方式基础上的传统金字塔式等级制的科层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正在逐步解体。新的组织形式首先需要组织制度进行变革,否则阻碍企业和政府的效率。第三,信息化引起的办公方式的变化,使政治制度也面临挑战。由于网络的发展,代议民主制受到参与民主制和直接民主制的挑战;各类集权制的金字塔式的权力等级机构逐渐过渡到分权制的平行分散的网络式结构;容易滋生腐败的、臃肿低效的官僚政府机构逐渐向公正廉洁、精悍高效的政府机构转变。第四,信息化使社会交往发生变化,传统的行为道德准则受到挑战。在信息社会,网络通信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不接触的交往。这种交往形式速度快,缺少人情味,当事人的行为难以用传统伦理准则去约束。但是,目前我国的立法还相对滞后,政治制度变革面临的压力较大,新的道德伦理建立很困难,社会道德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需要下大功夫解决。
(3)信息化在观念层是怎样展开变革的呢?第一,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全球的信息化,地球变小了,人际交往广泛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生产、生活、娱乐都在发生迅速变化。信息时代塑造了现代时间观念,形成了现在和将来、现实与虚拟、客观性与主观性相互渗透的多维时间观念,生活和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成为公众普遍接受的意识。第二,产业意识发生变化。人们的协调意识加强,强调运用智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和创业意识加强,开拓新方向新领域,创造更多的品种意识,满足个性化需求;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专利财富至上;网络意识加强,注重系统优化,重视结构合理;智能意识加强,知识优先,突出研究开发;精英意识加强,高扬杰出贡献,颂奖英才;人机协调意识加强,以人为本,强调技术物体的宜人性。[6] 第三,理论思维发生变化。“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7] 正如这段经典论述,由于社会的信息化,哲学领域的反思和研究不断增加,信息文化、网络文化、信息哲学,乃至形成信息主义,理论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思维方式开始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由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但是,互联网的跨国家、跨文化的特征,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同时也产生很多冲突,新的文化霸权主义问题出现。文化意识自由发展,使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泛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的过程正是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变化的过程。三个层次上的变化不是孤立进行的,器物的问题需要制度来约束,需要观念意识来改变;制度上的问题,器物层变革和观念层变革可以帮助解决;观念层的变革随着器物的应用和制度的实施来支撑。所以,三个方面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缺一不可的。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不断渗透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和观念不断变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外到内,从内而外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推动的过程。信息化的复杂性和革命性同时决定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建设要对器物、制度、观念同等重视,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李永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误区透视与对策分析[J]. 情报杂志,2005(7):111-115.
[2]牟焕森.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5(1-2):18-20.
[3]李健.制造业信息化误区之剖析及对策[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6):7-10.
[4]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120.
[5]米立根等.信息技术:现代社会的变形术[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1:339.
[6]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3:33-4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周宏仁.信息革命和信息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
[9]董焱.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
[10]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11]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1.
关键词:信息化 器物 制度 观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1-001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指明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有如下论述: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这段论述中包含了五个“化”,与以前的论述相比,多了一个“信息化”,而且紧随“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关于信息化,大家说起来都知道,甚至还可以列举一二,但是深刻剖析信息化内涵,很多的认识不仅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去认识信息化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党确立了信息化地位的大背景下,那种对信息化不以为然的看法,已不仅关系到学术的研究问题,而且关系到对我国当前形势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因此,重新深刻认识和理解信息化,于学术于实践都相当重要。本文在前人对信息化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类,借助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信息化的概念,在当下对“信息化”概念的理解将有积极的意义。
一、“信息化”认识出现过误区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的20多年中,我们对信息化由陌生到熟悉,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由于认识问题的偏差,信息化建设曾经出现过多种误区,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和分析。
第一,“重硬件轻软件(资源)”的误区。这种误区有两种表现:一是重视对硬件投入,轻视对软件的投入;二是重视组建网络,轻视内容的开发。这导致许多一流的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却是盗版的或者落后的软件系统;[1] 很多单位做了网站,结果网站上什么也没有。其实,硬件和网络只是载体,缺少适当的软件和丰富的资源,就像修好了路而没有车一样,作用很小。所以,国家制定了以“软”带“硬”,“软”“硬”结合的战略,优先发展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不断按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
第二,“重物质轻人才”的误区。这种误区表现为:舍得在物质设备上投资,不舍得在人才引进或人员培训上投资。其实,信息化除了需要物质设备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参与。而且,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关系着整个信息化的成败。这当中,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全民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信息化不仅仅是发展技术,不仅仅是买硬件,更要重视人的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
第三,“重技术轻制度”的误区。这种误区的表现就是,重视技术应用,忽视制度的支持。有这种行为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要紧紧抓住了信息技术,就能保证实现信息化。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是信息化的重要表现。但是信息化决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是仅仅采用信息技术那么单纯。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革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信息技术引发的,它引发的不是普通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既涉及技术层面,又涉及制度层面,还有心理和精神层面。如果简单理解成一场技术变革,制度上没有调整和变革,那么技术并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其应用必然受制度的阻碍。所以,技术发展和制度变革要相得益彰。
第四,“重局部轻整体”的行为误区。有这种行为的人有以下认识: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其他部门不用操心;信息化是某些地区的事,落后地区不用做。所以,不必当作“一把手”工程,不必全体动员,各忙各的事。[2] 信息化是一个业务优化、规范建立的过程,要改变一些传统的工作习惯,会触及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将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压力。单独一个信息部门缺乏对单位的整体了解,难以驾驭全局,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信息化的完成,不是局部的实现,而是整体的实现,尤其对于网络发达的今天,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节点,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互联互通。
第五,“重眼前轻长远”的行为误区。有这种行为的人认为,信息化可以通过短期突击而成功,在短期内搞个信息化工程,让单位面貌全面改善,让信息化快速完成。[3] 这种观点忽视了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社会变革过程,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硬件和技术可以短时间内突破,但制度和心理观念,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持久战,一步到位的信息化是不切实际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信息化误区的表现形式虽然很多,但根源在于对“信息化”内涵的把握不准。把握不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人们对信息化的内涵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而且一直是一个不断争论的过程。据统计,在我国的文献中,关于信息化的内涵进行的定义就有20多种。可见,内涵的不确定,由此产生的理论和行动难免出问题。
二、错综复杂的“信息化”定义
既然是内涵认识出了问题,那么,信息化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怎样定义“信息化”?通过对我国学者信息化概念的分析,笔者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种倾向的定义:
1.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钟义信先生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战略》中定义:信息化就是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领域,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李晓东先生在《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把信息产业发展起来,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开,把信息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上去。这类定义强调了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重要性。
2.信息资源(内容)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吴基传部长在《领导干部信息网络化知识读本》中定义:信息化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李富强先生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中定义: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资源和内容的重要性。
3.经济发展论
代表的观点如李晓东先生在《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就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的发展更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快经济的运行节奏,促进经济发展。李京文先生在《信息与经济发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社会革命论
代表的观点如汪向东在《信息化:中国21世纪的选择》中定义信息化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甚至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过程。赵萍先生在《步入21世纪的农业信息化》定义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宋玲先生在《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中定义信息化是指由信息技术推广和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所组成的整个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这类定义强调了信息化的转变过程。
综上所述,关于信息化概念的研究可以说各有侧重、错综复杂。我们看到,“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单从一个角度描述不足以说明其内涵的形成,单从静态描述不足以说明其内涵的发展。从字面上看,“信息化”由“信息”和“化”组成,其中,“信息”指的是信息本身还是信息技术呢?据信息科学专家钟义信的考察,我国“信息”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当时的诗人李中在其诗《暮春怀故人》中写道:“目穿长路倚楼台,梦断美人沉信息”。其中,“信息”概念是“音信消息”的意思。这与今天日常生活中信息理解基本相同。而“信息化(Informatization)”这一个概念,据考证是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基于当时的信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应用了“Johoka”,一词,“Johoka”,即为“信息化”。1977年,法国的西蒙·诺拉和阿兰·敏克在为法国政府撰写的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的信息化》中,使用了法文单词 Informatisa-tion,这一单词的英译“Informatization”,“Informatization”就是“信息化”。随后“信息化”便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使用至今。“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中的“信息”侧重的应该是“信息技术”。“信息化”中的“化”,根据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化”就是变化、演化、转化的意思,特指“一种事物转化成为另一种全新事物”。具体说就是指某种事物的某种性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从属到主导、由局部到全局的演变过程。“化”的结果必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质变。[4] 所以,“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整个社会的从外到内的全面变革的革命过程。
三、从三个层次加深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
信息化为什么会引起革命呢?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高了人类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推动人类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和核心,被称为信息生产力。[5]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和渗透,从而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经济不断腾飞,引起生产力的革命性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否则,现存的生产关系延续着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的制度,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生产力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所以,这场变革是一场复杂的社会变革。
信息化这一革命过程怎么来理解呢?如果仔细分析“信息化”这个伟大的变革,笔者发现这里面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变革,分别是器物变革、制度变革、观念变革。从这三个层次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网状的立体模型。如图1所示。
(1)信息化在器物层上的变革怎么展开?首先是信息技术本身不断创新,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信息技术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其次是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正如人们对信息社会描述的那样: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织方式和发展方式;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知识和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他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知识和信息的经济所创产值与其他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传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信息技术的改造。再则是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物品、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社会生活计算机化、网络化、自动化,我们开始习惯网上生活,网上购物、网上求职。信息化在器物层面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对消除我国的“数字鸿沟”有很大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变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实力的壮大,有利于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信息化在器物层的展开也有负面问题,比如:器物层的信息化加快了物品的更新换代,造成一种物质上的浪费;器物层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污染形式,电子垃圾成为社会的新问题;器物层的信息化带来了健康的新问题,造成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使人的惰性增加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新的对策。
(2)信息化在制度层面是怎样展开变革的呢?第一,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会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趋势,各个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需要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现在的信息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第二,信息技术使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引起原来的组织制度面临挑战。由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根本改变,建立在逐级上传下达方式基础上的传统金字塔式等级制的科层组织结构(包括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正在逐步解体。新的组织形式首先需要组织制度进行变革,否则阻碍企业和政府的效率。第三,信息化引起的办公方式的变化,使政治制度也面临挑战。由于网络的发展,代议民主制受到参与民主制和直接民主制的挑战;各类集权制的金字塔式的权力等级机构逐渐过渡到分权制的平行分散的网络式结构;容易滋生腐败的、臃肿低效的官僚政府机构逐渐向公正廉洁、精悍高效的政府机构转变。第四,信息化使社会交往发生变化,传统的行为道德准则受到挑战。在信息社会,网络通信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不接触的交往。这种交往形式速度快,缺少人情味,当事人的行为难以用传统伦理准则去约束。但是,目前我国的立法还相对滞后,政治制度变革面临的压力较大,新的道德伦理建立很困难,社会道德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需要下大功夫解决。
(3)信息化在观念层是怎样展开变革的呢?第一,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全球的信息化,地球变小了,人际交往广泛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生产、生活、娱乐都在发生迅速变化。信息时代塑造了现代时间观念,形成了现在和将来、现实与虚拟、客观性与主观性相互渗透的多维时间观念,生活和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成为公众普遍接受的意识。第二,产业意识发生变化。人们的协调意识加强,强调运用智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和创业意识加强,开拓新方向新领域,创造更多的品种意识,满足个性化需求;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专利财富至上;网络意识加强,注重系统优化,重视结构合理;智能意识加强,知识优先,突出研究开发;精英意识加强,高扬杰出贡献,颂奖英才;人机协调意识加强,以人为本,强调技术物体的宜人性。[6] 第三,理论思维发生变化。“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7] 正如这段经典论述,由于社会的信息化,哲学领域的反思和研究不断增加,信息文化、网络文化、信息哲学,乃至形成信息主义,理论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思维方式开始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由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但是,互联网的跨国家、跨文化的特征,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同时也产生很多冲突,新的文化霸权主义问题出现。文化意识自由发展,使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和文化泛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的过程正是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变化的过程。三个层次上的变化不是孤立进行的,器物的问题需要制度来约束,需要观念意识来改变;制度上的问题,器物层变革和观念层变革可以帮助解决;观念层的变革随着器物的应用和制度的实施来支撑。所以,三个方面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缺一不可的。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不断渗透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和观念不断变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外到内,从内而外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推动的过程。信息化的复杂性和革命性同时决定了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建设要对器物、制度、观念同等重视,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李永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误区透视与对策分析[J]. 情报杂志,2005(7):111-115.
[2]牟焕森.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5(1-2):18-20.
[3]李健.制造业信息化误区之剖析及对策[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6):7-10.
[4]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120.
[5]米立根等.信息技术:现代社会的变形术[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1:339.
[6]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3:33-4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周宏仁.信息革命和信息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
[9]董焱.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
[10]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11]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