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美感培养美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于音乐,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以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图像再现情境,多媒体显示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引导学生“入境”、“与亲”,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朗诵、体味诗句,总结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后,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二、 启发诱导,熏陶浸润,培养审美鉴赏力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这种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诸如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春天之美等等,这都能给学生以大自然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更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孙犁的《荷花淀》,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景美,人更美。景,美在清新,美在丰富的内涵;人,美在质朴,美在崇高的精神。景烘托了人,人美化了景,充分展示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如同白洋淀荷花一样美丽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美化。大自然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像黄山的“迎客松”、晋祠的“千年柏”等等,由于年长日久,已溶入了很深很深的社会内容,尤其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建筑、雕塑等文物,它们不同于山水树木,已超出自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美,而是一种艺术美、社会美了。
三、 激发想象,体味实践,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育是以感悟体味为主获得精神世界的根本素养,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调动其全部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去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及其艺术形式,都要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去观察、想象、体味和领悟。每个人的天资、气质、性格、趣味和审美倾向不同,其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各有差异。
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以至反复的审美训练,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认真体味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遵义县第五中学)
一、 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于音乐,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以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图像再现情境,多媒体显示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引导学生“入境”、“与亲”,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朗诵、体味诗句,总结周总理一生光辉业绩后,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二、 启发诱导,熏陶浸润,培养审美鉴赏力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这种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诸如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春天之美等等,这都能给学生以大自然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更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孙犁的《荷花淀》,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景美,人更美。景,美在清新,美在丰富的内涵;人,美在质朴,美在崇高的精神。景烘托了人,人美化了景,充分展示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如同白洋淀荷花一样美丽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美化。大自然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像黄山的“迎客松”、晋祠的“千年柏”等等,由于年长日久,已溶入了很深很深的社会内容,尤其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建筑、雕塑等文物,它们不同于山水树木,已超出自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美,而是一种艺术美、社会美了。
三、 激发想象,体味实践,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育是以感悟体味为主获得精神世界的根本素养,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调动其全部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去主动接受。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及其艺术形式,都要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去观察、想象、体味和领悟。每个人的天资、气质、性格、趣味和审美倾向不同,其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各有差异。
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以至反复的审美训练,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认真体味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遵义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