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越南旅游时,在某个小山村迷路的我向一位过路少女询问市场的方向。她为我带路,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在当地某宾馆厨房工作,她的妈妈是厨师长,遇到我时她刚好要去市场采购食材。
若是在越南的大城市,像她这样能说一口流利英文、头脑聪慧的女子完全有机会去大学深造,可在这种小地方,她这辈子也许只能做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了。如果运气好,她或许能做到宾馆的管理层,职位比母亲更高,但那也要拼命工作才能实现。
世界上有许多像她一样的人,尤其在旅游大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旅游白皮书》称,2019年全球游客总数已达15亿。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的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旅游业创收占世界GDP的10.4%,去年经合组织各成员国旅游业收入平均占GDP的4.4%,雇佣人数占总比的6.9%。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字还要更高。
旅游业可带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说法,自然是有相关依据的。比如地处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和海滩吸引了海外游客的到来,加速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如果将一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全放在旅游业上,就会产生弊端。环境破坏是一方面,游客蜂拥而至也未必就能让当地富裕起来。
经济学术语“资源诅咒”是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资源,从而导致经济脆弱、国家贫穷的现象。旅游业也存在类似的陷阱。如果方向错误,给揠苗助长式的旅游业过多优待,就可能夺取其他产业的发展机会。
跨国公司受益
基础设施难以改为他用是旅游业的一大问题。1956年,比利时修建了第一条高速公路,连通了首都布鲁塞尔和拥有王室别墅的海湾都市奥斯滕德。修路工程的主要目标人群是从奥斯滕德搭乘游轮去英国的外国人。公路开通后,果然为奥斯滕德引来了大批游客,旅游旺季甚至还会出现堵车现象,但淡季则人烟稀少。当地还牺牲了海岸边的沙丘自然景观及动植物生态环境,建起了高层公寓、商店和餐饮店,这些设施在淡季也是门可罗雀。
比利时为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投入了巨额资金。原本奥斯滕德能靠贸易城市的定位得到发展,最终却因为旅游业而落后。1980年,比利时陷入经济危机,在欧共体的特别援助下才得以苟延残喘。
按照旺季需求建设的基础设施,到了旅游淡季既无法缩小规模又难以改作他用。如果在最佳地段建造宾馆,周边就很难再建办公楼、住房和工厂,结果只能是一眼望去尽是旅游设施,政府也难以作出对当地居民有益的规划。这是旅游城市常见的问题。
更糟的是,近年来许多大型观光设施归跨国公司所有,其收入并不会为当地政府创收。比如以游轮旅行著称的美国阿拉斯加州。游轮一般在夜间航行,白天入港后,乘客们下船游览。位于内湾北端的小镇史凯威常住人口只有1000人,每天却要迎接4艘游轮入港。两年前,我来到史凯威小镇,发现那里的诸多商店摆放着中国或菲律宾制造的纪念品,只要向跨国公司交纳保证金,就能登上“推荐店铺”清单。这些保证金以及游客们在这些公司经营的宾馆和饭店的消费最终只会进入跨国公司的腰包。
旅游业还会削弱当地居民对高等教育的追求。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国民中,25到34岁取得学士学位的比例为45%。在对旅游业高度依赖的国家,该数字则偏低,比如西班牙为44%,葡萄牙为35%,意大利低至27%。越是旅游业收入高的发展中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比例就越低。
在旅游大国,加大教育投资回报颇低,人们大多在服务行业工作,保洁员、服务员、厨师等岗位的需求很大,因此无需具备多高的文化水平。酒店高管等需要一定教育水平的职位一般不从本地选拔,很多都是从他国派驻。许多没怎么上过学的本地企业家也通过开公司或餐馆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其资本很难与跨国企业抗衡。
虽然旅游业工资水平偏高,但雇佣率会受到旺季与淡季的影响,薪水一般也不会与业绩提升挂钩。即便个人收入增加,也很难带动当地社会走向富裕。
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还会妨碍商铺间的竞争,从而影响服务品质的提升。在越南旅行时,我发现山顶只有零散的几家快餐店,游客们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将就用餐。这些店铺无心改善商品及服务品质,因为老板们知道大部分游客不会来第二次。
此外,对旅游业过度依赖还会滋生社会问题。部分发展中国家色情产业猖獗,相关法规与政策松懈,导致人口贩卖、劳动力压榨现象四处可见。当地政府对有钱人的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包庇,普通居民的生活状态因此变得更加糟糕。
均衡的重要性
2016年,休斯顿大学的迪特里希·鲍尔拉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莱米·杰德瓦布和牛津大学的达哥拉斯·格林联名发表论文《伴随及不伴随工业化的都市化》,指出了资源依赖型都市的弊端:“若经济依赖于自然资源,城市的发展基础就不是生产,而是消费。”
在欧美地区,工业化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首先是提高生产力,进而改善基础建设、教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是开采天然资源,由消费主导经济,劳动者集中于生产力低下的服务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占有资源的少部分人可以享受富足的生活,而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依旧停滞不前。看看石油大国就能了解,靠出售天然资源获得的利润,很少被用于基础建设和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可这些恰恰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当然,一味地推进工业发展也会产生弊端,比如造成环境污染,妨碍其他行业发展,给当地居民与环境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所以,现代都市的发展必须注重经济多样性。当一个城市能够为劳动者、企业家、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时,就会渐渐吸引新的产业。多样性使成功的机会增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
当然,发展旅游业也并非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决策,重要的是均衡。多年前,游客的不断增多让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地居民苦不堪言,他们抗议游行,政府这才下令禁止在老城区新建宾馆,并对游轮进港作了限制。如今,意大利威尼斯对大型游轮颁布了限令,当地居民也不断地向爱彼迎等公司推出的民宿服务表示反对。阿姆斯特丹则出台法规,限制爱彼迎民宿出租天数,并开始向宾馆住客收取一晚三欧元的税金。
我在日本京都旅游时,常常看到上班族与日本游客一起搭乘公交车经过寺庙和景点庭院。京都虽深受游客欢迎,但其特产商店都被安排在著名景点的周边,城市依然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旅游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他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益处。
我们应当将旅游业看作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通过旅游业提升本地收入,获得维护本土文化和修缮景点的资金。或许旅游业可以打开经济增长的大门,但如果对其过度依赖,就会落入陷阱,难以逃离。
[编译自日本版《新闻周刊》]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