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某种艺术形式而言,其想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须要对各种养分进行持续性地吸收。民族声乐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样需要遵循此规律。从根本上讲,河南豫剧对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如咬字归韵、混声歌唱、舞台表演等。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不乏借鉴豫剧元素的作品,如《木兰从军》《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这些都借鉴了豫剧元素。
对于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来说,豫剧元素的加入促进了当代民族声乐表演作品的多样性,以及演唱技巧的不断成熟。
一、河南豫剧的咬字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启发
声乐是以语言为根基的,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其借助于语言将音乐的主题及内涵展示出来。
就中国传统戏曲来看,咬字、发音是基本功,其语言讲究的是字正腔圆,有关的理论体系也非常完善。这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有效的经验指引。
从吐字、押韵、收声和气息调整等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戏曲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民族声乐可学习并借鉴有关技巧,在对咬字、发音等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让演唱变得更加流畅,全面提升演出效果。
豫剧作为一种地方性曲目,其同样是以语言为根基的。豫剧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因字成腔和依字行腔这两大原则。想要使戏曲演唱得生动,并抒发真情实感,演员必须重点关注吐字技巧。
方言是地方剧种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方言的辅助下,富有特色的剧种和声腔体系逐步形成,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就豫剧剧种来看,演唱过程中的咬字与吐字决定了豫剧演唱水平的高低。对于演唱者而言,关键在于让观众能够听清并听懂戏词。总体而言,豫剧要求演员能够清晰、完整且顺畅地吐字,不能出现任何分割,要做到口齿伶俐、换字迅速。
字正腔圆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民族声乐的演唱,咬字要准,并做到清晰吐字。可现实情况是,我国民族声乐的表演人员对声音技巧的关注度高于演唱技法,而咬字和吐字得不到重视。
民族声乐的表演人员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一起,其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平翘舌音,并无法精准区分前后鼻音,难以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如此一来,听众听不清楚歌词,从而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另外,模糊的咬字也让表演人员的压力倍增。因为在表演期间,表演人员会过分关注咬字问题,精神高度紧张且难以集中,这会使表演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当代民族唱法可以充分汲取河南传统豫剧的咬字技巧,重视歌词表达。
二、河南豫剧的演唱技巧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启发
豫剧作为河南的第一大剧种,长期受中原文化尤其是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其唱腔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演唱方法上,豫剧的唱法也是经过了多次革新,变得越来越科学。
现在的豫剧与当代民族声乐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对混声演唱法进行了运用,为演唱者的完美演唱提供了帮助。
豫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派、曲调等不同,演员的用嗓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大本腔、二本腔、夹本音、夹板音等用嗓方法。在表演过程中,豫剧演员通常不会单独使用某一行腔,而是运用混声唱腔。
从本质上来讲,混声唱腔是在夹本音唱腔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而出现夹本音唱腔的原因在于,大本腔与二本腔这两大主流唱腔有很多的不足。演员在运用大本腔的时候,依靠的是自己的真聲,这会使观众听到一种真实、亲切且淳朴的音色。但是,大本腔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演员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声带机能,这种唱法的音域较窄,不利于演员对作品进行演绎。
后来,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二本腔演唱,即假音唱腔,这使得豫剧演员在演唱作品时,声音过于尖锐,不够悦耳。传统豫剧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夹本音。这种唱法很好地将真假声相结合,为后来豫剧混合唱腔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在豫剧的发展过程中,夹本音唱腔逐渐发展成熟,呈现出了非常明亮且高亢的音色,拥有更为宽阔且深远的音域,能够帮助演员实现对人物的塑造。夹本音唱腔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正因为此,在豫剧演唱过程中,演员对此唱腔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非常高。
早期的民族声乐也经历了和豫剧相似的探索阶段。最初,劳动人民为了释放巨大的劳动压力,创作了号子或山歌,这便是民族音乐的雏形。
劳动人民通常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基本都是即兴演唱,技巧不足。尽管此种表演形式非常传统,然而却将劳动人民的纯真与质朴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体来讲,劳动人民的歌唱技术水平较低,此种情况下,民族声乐便具有音域不够宽泛、高低音无法有效衔接、过度依赖于真声歌唱、音乐不具有美感等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对美声唱法、传统戏曲的借鉴,我国的民族声乐迎来了新的发展,其学习并借鉴了优秀的戏曲唱法,运用了混声唱法。混声唱法必须统一不同声区,声音不能有中断,且要求吐字清晰,更好地凸显了音乐的流畅性和美感。
三、河南豫剧中的形体表演对民歌演唱的启发
传统豫剧表演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的结合,要实现声音和形体的完美融合,将情感流露出来。就形体表演而言,豫剧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以唱、念、做、打和手、眼、步、法为核心,在表演过程中追求肢体协调以及其与形体的完美配合。这正是民族声乐所需要的,双眼清亮、站姿得体,使音乐表演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增强音乐感染力。
在演唱民族声乐的时候,演唱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演和唱这两方面的内容,使观众获得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享受。民族声乐缺乏丰富的表演形式,演唱人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怎样去运用声音和气息唱出优美的音色上,从而忽视了舞台表演。这不利于升华音乐主题、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在民族歌剧的表演中,表演人员要借鉴戏曲中的手势、动作等,将演和唱相结合,全方位去刻画人物,这样才能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河南豫剧在艺术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河南豫剧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步演变成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演唱方法。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既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也对美声唱法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带有明显中国特征的演唱形式逐步形成,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苗欣然(199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对于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来说,豫剧元素的加入促进了当代民族声乐表演作品的多样性,以及演唱技巧的不断成熟。
一、河南豫剧的咬字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启发
声乐是以语言为根基的,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其借助于语言将音乐的主题及内涵展示出来。
就中国传统戏曲来看,咬字、发音是基本功,其语言讲究的是字正腔圆,有关的理论体系也非常完善。这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有效的经验指引。
从吐字、押韵、收声和气息调整等方面来看,中国传统戏曲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民族声乐可学习并借鉴有关技巧,在对咬字、发音等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让演唱变得更加流畅,全面提升演出效果。
豫剧作为一种地方性曲目,其同样是以语言为根基的。豫剧演员在演绎的过程中,遵循的是因字成腔和依字行腔这两大原则。想要使戏曲演唱得生动,并抒发真情实感,演员必须重点关注吐字技巧。
方言是地方剧种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方言的辅助下,富有特色的剧种和声腔体系逐步形成,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就豫剧剧种来看,演唱过程中的咬字与吐字决定了豫剧演唱水平的高低。对于演唱者而言,关键在于让观众能够听清并听懂戏词。总体而言,豫剧要求演员能够清晰、完整且顺畅地吐字,不能出现任何分割,要做到口齿伶俐、换字迅速。
字正腔圆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民族声乐的演唱,咬字要准,并做到清晰吐字。可现实情况是,我国民族声乐的表演人员对声音技巧的关注度高于演唱技法,而咬字和吐字得不到重视。
民族声乐的表演人员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一起,其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平翘舌音,并无法精准区分前后鼻音,难以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如此一来,听众听不清楚歌词,从而不能产生情感共鸣。
另外,模糊的咬字也让表演人员的压力倍增。因为在表演期间,表演人员会过分关注咬字问题,精神高度紧张且难以集中,这会使表演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当代民族唱法可以充分汲取河南传统豫剧的咬字技巧,重视歌词表达。
二、河南豫剧的演唱技巧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启发
豫剧作为河南的第一大剧种,长期受中原文化尤其是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其唱腔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演唱方法上,豫剧的唱法也是经过了多次革新,变得越来越科学。
现在的豫剧与当代民族声乐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对混声演唱法进行了运用,为演唱者的完美演唱提供了帮助。
豫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派、曲调等不同,演员的用嗓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大本腔、二本腔、夹本音、夹板音等用嗓方法。在表演过程中,豫剧演员通常不会单独使用某一行腔,而是运用混声唱腔。
从本质上来讲,混声唱腔是在夹本音唱腔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而出现夹本音唱腔的原因在于,大本腔与二本腔这两大主流唱腔有很多的不足。演员在运用大本腔的时候,依靠的是自己的真聲,这会使观众听到一种真实、亲切且淳朴的音色。但是,大本腔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演员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声带机能,这种唱法的音域较窄,不利于演员对作品进行演绎。
后来,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二本腔演唱,即假音唱腔,这使得豫剧演员在演唱作品时,声音过于尖锐,不够悦耳。传统豫剧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夹本音。这种唱法很好地将真假声相结合,为后来豫剧混合唱腔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在豫剧的发展过程中,夹本音唱腔逐渐发展成熟,呈现出了非常明亮且高亢的音色,拥有更为宽阔且深远的音域,能够帮助演员实现对人物的塑造。夹本音唱腔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正因为此,在豫剧演唱过程中,演员对此唱腔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非常高。
早期的民族声乐也经历了和豫剧相似的探索阶段。最初,劳动人民为了释放巨大的劳动压力,创作了号子或山歌,这便是民族音乐的雏形。
劳动人民通常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基本都是即兴演唱,技巧不足。尽管此种表演形式非常传统,然而却将劳动人民的纯真与质朴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体来讲,劳动人民的歌唱技术水平较低,此种情况下,民族声乐便具有音域不够宽泛、高低音无法有效衔接、过度依赖于真声歌唱、音乐不具有美感等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对美声唱法、传统戏曲的借鉴,我国的民族声乐迎来了新的发展,其学习并借鉴了优秀的戏曲唱法,运用了混声唱法。混声唱法必须统一不同声区,声音不能有中断,且要求吐字清晰,更好地凸显了音乐的流畅性和美感。
三、河南豫剧中的形体表演对民歌演唱的启发
传统豫剧表演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的结合,要实现声音和形体的完美融合,将情感流露出来。就形体表演而言,豫剧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以唱、念、做、打和手、眼、步、法为核心,在表演过程中追求肢体协调以及其与形体的完美配合。这正是民族声乐所需要的,双眼清亮、站姿得体,使音乐表演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增强音乐感染力。
在演唱民族声乐的时候,演唱人员应该重点关注演和唱这两方面的内容,使观众获得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享受。民族声乐缺乏丰富的表演形式,演唱人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怎样去运用声音和气息唱出优美的音色上,从而忽视了舞台表演。这不利于升华音乐主题、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在民族歌剧的表演中,表演人员要借鉴戏曲中的手势、动作等,将演和唱相结合,全方位去刻画人物,这样才能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结语
河南豫剧在艺术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河南豫剧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步演变成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演唱方法。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既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扬,也对美声唱法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带有明显中国特征的演唱形式逐步形成,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苗欣然(199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