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相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用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琵琶三弦相互伴奏、烘托。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多以中州音押韵。所唱为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以语言因素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韵味。主要流派有:俞调、马调、陈调、祁调、徐调、薛调、沈调、夏调、周调、蒋调、丽调。
《宫怨》是俞调开篇。俞调流传久远、特点鲜明,是弹词流派的基础唱腔之一,俞秀山所创。 俞秀山(生卒年不详。为清嘉庆、道光时人) ,字声扬,江苏苏州人,艺术活动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约1796-1821)。演唱书目有《玉蜻蜓》、《白蛇传》、《倭袍》等,尤以《倭袍》最为著名。其唱腔自成一派,称为“俞调”。“俞调”的形成,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俞调”称“虞调”,是流行于虞山(常熟)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调。一说是俞秀山吸收江南小调兼受昆曲影响所创。早期的“俞调”既有优美舒展的一面,又有朴素爽利的特点。
“俞调” 以假嗓为主,唱时真假嗓并用,音域宽广,唱腔旋律变化丰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和陈调和马调并列为评弹早期三大流派唱腔。“俞调”对评弹音乐的发展影响深广,在咬字、呼吸、发声、运腔等方面很讲究,曲调回旋余地大,是弹词教学以及弹词演员的基础唱腔。俞调“婉转抑扬,如小儿女绿窗私语,喁喁可听”。夏(荷生)调、徐(云志)调、祁(莲芳)调等,都是在俞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俞调在发声上,对音色的要求放而亮,抑而扬,讲究润腔,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俞调幽雅娴静,委婉缠绵,擅于表现闺阁女子悱恻凄切的哀怨与无奈。代表性唱段就是弹词开篇《宫怨》。
《宫怨》取材于《长生殿》,词作者马如飞。讲述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寂静的夜晚,杨贵妃高烧红烛,久候明皇,明皇没有来,后听说万岁去了昭阳宫,顿觉“懒洋洋……衾儿冷,枕儿凉……泪两行……”,望着明月影着宫墙,想到皇上宠爱着别的女子,无限哀怨涌上心头,难以排遣,人生如梦君心难测,遂发一番短叹长吁,觉得不如小民百姓“朝欢暮乐度时光,紫薇花香对紫薇郎”。
《宫怨》音域跨度从小字组E至小字二组A,远远超过两个八度。开腔“西宫夜静百花香”七个字,一开口“西宫”俩字就是高音小字二组E起音,然后直落到小字一组C;“夜静”两字也一直在高音小字二组E及小字二组C上回旋;“百”半拍,小六度倚音加波音,再是半拍休止,音断气不断;“花”在归韵上有很多的婉转声腔,一字多腔,有波音有复倚音有三十二分音符,转腔不可谓不多;“香”直线往下落到小字组A,就这一句七个字,开口便把声音的全副武装全部用上。一开口就要在小字二组E上起音,而且“西”是闭口音,那么气息、共鸣和发声就一定要有很好的整体配合。对于气息的控制与运用,要怎么解决呢?主要靠压力,气息的压力和声门的对抗。从声乐教学的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在发声训练树立这样的的观念,演唱从呼吸的角度看,是呼吸的对抗。呼吸与嗓子的关系是:呼吸的对抗是为了得到嗓子和共鸣的回应,呼吸的力度强则声音力度强、共鸣大,反之则弱。演唱时是呼吸需要力量,而不是把劲儿使在嗓子上。
呼吸是演唱的动力。人的呼吸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呼气的呼气肌肉群。生活中的感叹如“啊!”“唉!”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很强。一组是管吸气的吸气肌肉群,说话时对吸气肌肉群的要求不太强调,在演唱中则不然,乐曲中的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音量有大有小,力度有强有弱,速度有快有慢,音色有刚柔明暗的变化,演唱要有生命、有活力、有艺术感染力,这些都需要用呼吸来调整、控制、支持。那么支持力来源于何处呢?来源于吸进气息后吸气肌肉群的继续工作。也就是吸进气后,吸气肌肉群不能放松,要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形成呼与吸的相互支持。与说话做比较,平时说话对呼与吸的对抗要求不高,演唱时的要求则考究得多。演唱者在演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原因是,吸气的时候腔体打开了,腔体开了共鸣就丰富了。一般来说,音越高给的呼吸支持越大,对抗越多一些。
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个错觉,知道一个概念后就练到底,必须还要想到另一方面,要顾到全面,不要单打一,任何事情过了头就是谬误,在唱的方面尤其是这样。
共鸣和真假声的结合,从嗓子来说,唱低音的压力小,越到高音用嗓子的规律是从真逐渐变假,音越高假声越多。从共鸣来说,音越高头腔的感觉就越多。唱到“贵妃独坐沉香塌,高烧红烛侯明煌”这句,“贵妃”、“独坐”、“高烧”都在高音区盘桓,很多腔都在小字二组E和小字二组G的高音上,这在发生训练上就特别要强调,声音往高处唱时尽量保持在原位唱,不要随音高上移;尽量保持每一个音都找到呼吸、共鸣和嗓子之间的平衡,找到这个音高所需要的最好状态和最舒服的感觉,使每个音和每一个腔都得到平衡。平时的练声常常通过音阶练习来实现,练音阶就是练习每一个音的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适应每一个音的音高在自己身上是什么劲儿?呼吸的压力是什么样?腔体状态是什么感觉?练习时一定要有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练的时间多了,对自己的乐器熟悉了,使用起来就有把握了。要做到每唱一个音,对于那个音所需要的呼吸对抗状态是深是浅都能把握准确,要做到一张嘴就是那个音不是别的音。
深呼吸、打开腔体是一个统一的动作。对于打开腔体,第一步就是喉头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很舒服的深呼吸,喉头就会跟着下来,但不是越低越好,要保持着吸气时下来的程度,低到既能得到丰富的共鸣又保持非常好的音色,并且声音运用自如。喉头下到适当的位置,声门可以运用自如,还有一个就是可以使共鸣腔体变大,深呼吸和打开腔体是一个动作,二者不可分离。吸气、喉头下来,小舌头、软口盖上去,就用这个状态来演唱,共鸣有了,对抗支持有了,声音的自如也有了。苏州弹词是用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由于吴方言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议题,关于咬字吐字的训练另文刍议。
俞调是很细腻深情的唱腔,行腔圆润,丝丝入扣,要唱好有一定的难度。声是为情服务的,声随情转,所以,在发声训练中除了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的训练以外还要持续强调情绪的表达,珠玑计较,声情并茂。
《宫怨》是俞调开篇。俞调流传久远、特点鲜明,是弹词流派的基础唱腔之一,俞秀山所创。 俞秀山(生卒年不详。为清嘉庆、道光时人) ,字声扬,江苏苏州人,艺术活动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约1796-1821)。演唱书目有《玉蜻蜓》、《白蛇传》、《倭袍》等,尤以《倭袍》最为著名。其唱腔自成一派,称为“俞调”。“俞调”的形成,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俞调”称“虞调”,是流行于虞山(常熟)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调。一说是俞秀山吸收江南小调兼受昆曲影响所创。早期的“俞调”既有优美舒展的一面,又有朴素爽利的特点。
“俞调” 以假嗓为主,唱时真假嗓并用,音域宽广,唱腔旋律变化丰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和陈调和马调并列为评弹早期三大流派唱腔。“俞调”对评弹音乐的发展影响深广,在咬字、呼吸、发声、运腔等方面很讲究,曲调回旋余地大,是弹词教学以及弹词演员的基础唱腔。俞调“婉转抑扬,如小儿女绿窗私语,喁喁可听”。夏(荷生)调、徐(云志)调、祁(莲芳)调等,都是在俞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俞调在发声上,对音色的要求放而亮,抑而扬,讲究润腔,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俞调幽雅娴静,委婉缠绵,擅于表现闺阁女子悱恻凄切的哀怨与无奈。代表性唱段就是弹词开篇《宫怨》。
《宫怨》取材于《长生殿》,词作者马如飞。讲述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寂静的夜晚,杨贵妃高烧红烛,久候明皇,明皇没有来,后听说万岁去了昭阳宫,顿觉“懒洋洋……衾儿冷,枕儿凉……泪两行……”,望着明月影着宫墙,想到皇上宠爱着别的女子,无限哀怨涌上心头,难以排遣,人生如梦君心难测,遂发一番短叹长吁,觉得不如小民百姓“朝欢暮乐度时光,紫薇花香对紫薇郎”。
《宫怨》音域跨度从小字组E至小字二组A,远远超过两个八度。开腔“西宫夜静百花香”七个字,一开口“西宫”俩字就是高音小字二组E起音,然后直落到小字一组C;“夜静”两字也一直在高音小字二组E及小字二组C上回旋;“百”半拍,小六度倚音加波音,再是半拍休止,音断气不断;“花”在归韵上有很多的婉转声腔,一字多腔,有波音有复倚音有三十二分音符,转腔不可谓不多;“香”直线往下落到小字组A,就这一句七个字,开口便把声音的全副武装全部用上。一开口就要在小字二组E上起音,而且“西”是闭口音,那么气息、共鸣和发声就一定要有很好的整体配合。对于气息的控制与运用,要怎么解决呢?主要靠压力,气息的压力和声门的对抗。从声乐教学的一开始,就要让学生在发声训练树立这样的的观念,演唱从呼吸的角度看,是呼吸的对抗。呼吸与嗓子的关系是:呼吸的对抗是为了得到嗓子和共鸣的回应,呼吸的力度强则声音力度强、共鸣大,反之则弱。演唱时是呼吸需要力量,而不是把劲儿使在嗓子上。
呼吸是演唱的动力。人的呼吸有两组肌肉带动,一组是管呼气的呼气肌肉群。生活中的感叹如“啊!”“唉!”咳嗽、打喷嚏都是呼气肌肉群的工作,这组肌肉很强。一组是管吸气的吸气肌肉群,说话时对吸气肌肉群的要求不太强调,在演唱中则不然,乐曲中的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音量有大有小,力度有强有弱,速度有快有慢,音色有刚柔明暗的变化,演唱要有生命、有活力、有艺术感染力,这些都需要用呼吸来调整、控制、支持。那么支持力来源于何处呢?来源于吸进气息后吸气肌肉群的继续工作。也就是吸进气后,吸气肌肉群不能放松,要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形成呼与吸的相互支持。与说话做比较,平时说话对呼与吸的对抗要求不高,演唱时的要求则考究得多。演唱者在演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原因是,吸气的时候腔体打开了,腔体开了共鸣就丰富了。一般来说,音越高给的呼吸支持越大,对抗越多一些。
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个错觉,知道一个概念后就练到底,必须还要想到另一方面,要顾到全面,不要单打一,任何事情过了头就是谬误,在唱的方面尤其是这样。
共鸣和真假声的结合,从嗓子来说,唱低音的压力小,越到高音用嗓子的规律是从真逐渐变假,音越高假声越多。从共鸣来说,音越高头腔的感觉就越多。唱到“贵妃独坐沉香塌,高烧红烛侯明煌”这句,“贵妃”、“独坐”、“高烧”都在高音区盘桓,很多腔都在小字二组E和小字二组G的高音上,这在发生训练上就特别要强调,声音往高处唱时尽量保持在原位唱,不要随音高上移;尽量保持每一个音都找到呼吸、共鸣和嗓子之间的平衡,找到这个音高所需要的最好状态和最舒服的感觉,使每个音和每一个腔都得到平衡。平时的练声常常通过音阶练习来实现,练音阶就是练习每一个音的平衡,这个平衡就是适应每一个音的音高在自己身上是什么劲儿?呼吸的压力是什么样?腔体状态是什么感觉?练习时一定要有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练的时间多了,对自己的乐器熟悉了,使用起来就有把握了。要做到每唱一个音,对于那个音所需要的呼吸对抗状态是深是浅都能把握准确,要做到一张嘴就是那个音不是别的音。
深呼吸、打开腔体是一个统一的动作。对于打开腔体,第一步就是喉头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有很舒服的深呼吸,喉头就会跟着下来,但不是越低越好,要保持着吸气时下来的程度,低到既能得到丰富的共鸣又保持非常好的音色,并且声音运用自如。喉头下到适当的位置,声门可以运用自如,还有一个就是可以使共鸣腔体变大,深呼吸和打开腔体是一个动作,二者不可分离。吸气、喉头下来,小舌头、软口盖上去,就用这个状态来演唱,共鸣有了,对抗支持有了,声音的自如也有了。苏州弹词是用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由于吴方言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议题,关于咬字吐字的训练另文刍议。
俞调是很细腻深情的唱腔,行腔圆润,丝丝入扣,要唱好有一定的难度。声是为情服务的,声随情转,所以,在发声训练中除了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的训练以外还要持续强调情绪的表达,珠玑计较,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