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经典在基础教学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不仅是对传统国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给其提供较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农村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如果教师能将经典诵读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就能实现语文知识的吸收与输出,达到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可通过引导学生有情感地诵读、提取相关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在实现课堂延伸教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诵读内容和作文主题形成个性化理解,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就小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学习写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一、运用经典诵读,提取相关素材
我国传统文化里蕴含很多的现实主义元素,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着重学习的。教师在教学中可给学生选取合适的作品,鼓励学生诵读,并学习其写作方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时要边读边想,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有目的且思路清晰。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可就文章内容引领学生思考、分析和模仿写作,进而给其渗透一定的写作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
如古诗《望岳》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要先讲述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些场景,要侧重于作者是怎么写的,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既是在写泰山的雄峻磅礴、高大伟岸,也为下一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铺垫,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讲述时也要注意远近结合、由浅入深,深入剖析。在学生对全诗的内容和情景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写作的,可从情景、写作手法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学习,教师可予以相应指导。最后教师再播放泰山的俯瞰视频,结合诗句让学生有全面的理解,并从自己的角度结合诗歌提炼出有关风景的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初步构建写作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结合诗歌提取相应的写作素材,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有利于给学生渗透一定的写作方法。
二、展开合理联想,丰富课堂内容
一般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国学经典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诗歌,尽管诗歌的意境深远,但其篇幅较小,蕴含的素材也少。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就经典作品展开有感情的诵读与合理联想,教师也要结合多媒体以多种形式进行拓展,在丰富课堂诵读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写作素材。一方面,教师要先对诗歌内容全面讲述,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合理联想。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进行提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古诗《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描述的场景较多,且有一定的画面感。但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不能把诗中描述的内容串在一起,也想象不出作者描述的美好场景。因此,教师要先从诗歌所描述的景物讲起,如春天的江水、明月、大海、月光、门帘、鸿雁、游子等,并以树状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起来。在学生对春天的景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可先自己朗读一遍,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教师也可在PPT上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也要让其做笔记,并依据诗歌中的景物、诵读时的感受以及图片和视频在脑海中构建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情景。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写作方向和作文框架。这时教师可给出作文题目——春江夜色,要求学生写出300字的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联想,并以其他形式提示学生,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也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其思维水平。
三、文本巧妙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模仿写作,也不是按教师的思路写作,而是要写出个性,学习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进而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对经典文本进行拓展教学,结合其他素材或者现代化元素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多方面素材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等有清晰的了解。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形成个性化理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对于《三字经》这部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如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的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内心是善良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后天学习有关系。但有的人却引用《爱莲说》里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不同的见解。因此在学生读三字经时,教师既要结合一些其他的经典作品来给学生补充,也要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辨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要及时规范学生的思考方向。同时教师也要从作文的角度引导学生构建作文框架,如以后天学习为话题让学生先辩论,教师再加以引导,并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在辩论完成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写作,进而使其能融入自身理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总之,在经典诵读中融入写作教学是实现语文知识吸收和表达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农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引领其深入解读,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方法。给学生渗透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从选材、立意、文体结构以及写作方向和写作技巧等多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现课堂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系安溪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三批)研究课题《探索农村小学推行经典诵读实施策略》(课题编号:AG1353—048)论文研究成果。】
一、运用经典诵读,提取相关素材
我国传统文化里蕴含很多的现实主义元素,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炎黄子孙应该着重学习的。教师在教学中可给学生选取合适的作品,鼓励学生诵读,并学习其写作方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时要边读边想,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有目的且思路清晰。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可就文章内容引领学生思考、分析和模仿写作,进而给其渗透一定的写作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
如古诗《望岳》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要先讲述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些场景,要侧重于作者是怎么写的,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既是在写泰山的雄峻磅礴、高大伟岸,也为下一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铺垫,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讲述时也要注意远近结合、由浅入深,深入剖析。在学生对全诗的内容和情景有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写作的,可从情景、写作手法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学习,教师可予以相应指导。最后教师再播放泰山的俯瞰视频,结合诗句让学生有全面的理解,并从自己的角度结合诗歌提炼出有关风景的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初步构建写作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诵读,结合诗歌提取相应的写作素材,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有利于给学生渗透一定的写作方法。
二、展开合理联想,丰富课堂内容
一般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国学经典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诗歌,尽管诗歌的意境深远,但其篇幅较小,蕴含的素材也少。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就经典作品展开有感情的诵读与合理联想,教师也要结合多媒体以多种形式进行拓展,在丰富课堂诵读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写作素材。一方面,教师要先对诗歌内容全面讲述,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合理联想。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进行提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古诗《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歌描述的场景较多,且有一定的画面感。但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不能把诗中描述的内容串在一起,也想象不出作者描述的美好场景。因此,教师要先从诗歌所描述的景物讲起,如春天的江水、明月、大海、月光、门帘、鸿雁、游子等,并以树状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起来。在学生对春天的景色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可先自己朗读一遍,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教师也可在PPT上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春江花月夜的美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也要让其做笔记,并依据诗歌中的景物、诵读时的感受以及图片和视频在脑海中构建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情景。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写作方向和作文框架。这时教师可给出作文题目——春江夜色,要求学生写出300字的作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联想,并以其他形式提示学生,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也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其思维水平。
三、文本巧妙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模仿写作,也不是按教师的思路写作,而是要写出个性,学习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进而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对经典文本进行拓展教学,结合其他素材或者现代化元素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多方面素材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等有清晰的了解。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分析,形成个性化理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对于《三字经》这部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如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的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内心是善良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后天学习有关系。但有的人却引用《爱莲说》里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不同的见解。因此在学生读三字经时,教师既要结合一些其他的经典作品来给学生补充,也要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辨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要及时规范学生的思考方向。同时教师也要从作文的角度引导学生构建作文框架,如以后天学习为话题让学生先辩论,教师再加以引导,并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在辩论完成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写作,进而使其能融入自身理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总之,在经典诵读中融入写作教学是实现语文知识吸收和表达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农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引领其深入解读,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表达方法。给学生渗透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从选材、立意、文体结构以及写作方向和写作技巧等多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现课堂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系安溪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三批)研究课题《探索农村小学推行经典诵读实施策略》(课题编号:AG1353—048)论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