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 文 名: 乔治·克鲁尼
外 文 名: George Timothy Clooney
国籍: 美国
出 生 地: Lexington, Kentucky, USA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6日
职业: 演员
经纪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代表作品: 《儿科大夫》、《直上云霄》
主要成就: 第78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艾美奖杰出男演员奖提名
万宝路广告的主角总是那些脸皮粗糙如砂纸、从来不用“大宝”的牛仔,而它的对手骆驼牌香烟的广告却大异其趣,那是一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浮华风情画,充斥着着装夸张艳丽的漂亮宝贝,男主角则是标准的花花公子。他们一生用过的发蜡罐子连起来估计可以绕地球一周,他们的头发由最好的擦皮鞋师傅抛光,几可鉴人。NBA球迷对这副景象应该不陌生,二十多年来,作为杰士派发蜡的头号代言人,帕特·莱利风雨无阻地向80后、90后们展示着一丝不苟的性感。不仅仅如此,花花公子标配还需要同样神气的两撇胡子,油头、小胡子、周正的脸,加上合体但绝不沉闷的西服,同样锃亮的皮鞋,没有什么比这更迷人。即便是斯嘉丽那样的“野马”,也轻易臣服。
乔治·克鲁尼不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帅哥统一留着理发店小弟那种屁帘子,不辨雌雄,老帅哥则眼神浑浊,总挂着夜班归来的疲惫表情。而克鲁尼,他好像是从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时代穿越而来。他简直就是花花公子这个词的国际标准,当他在《逃狱三王》里表现出对发网发蜡这些出土文物的热爱时,他半个身子已经融进了那个浮华的时代,稍不留神,这个演员就会转身回去他本该在的世界,叼着一截香烟伴着《love me tender》的节奏跳起欢快的摇摆舞。
在连解构都已经失去活力,20多岁的孩子都开始怀旧的年代,克鲁尼这个调调前所未有的具有吸引力。站在雷曼兄弟和宋思明的“尸体”边想想吧,那个年代多么值得羡慕,世界充满了各种艳丽的色彩,就像是DC那些漫画家画出来的,绿色的草坪前并排停着全深蓝色和红色的火箭车,每个人的穿着都像是波普招贴画家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而留两撇胡子在那个年代会让你显得更有活力,而非成熟——换句话说其实是衰老。
你所有被重新上色的记忆,可曾有过一幕比这更瑰丽的?
急诊室走出的春天
对于克鲁尼来说,大器晚成也许是一件好事,如果让他在俞灏明或者至上励合的年纪就暴得大名,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像威廉王子那样,在十八岁生日派对的第二天马上开始脸型走样,头也不回的向赵本山靠拢;或者像米基·洛克那样厌倦了自己的魅力,转而挑战摔角台,最后带着一嘴假牙来恶心昔日花痴粉丝;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他会拥有另外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不过《GQ》这类杂志的主编肯定要骂街。
子承父业在娱乐圈里不算什么秘密,成龙和潘长江推广不肖子嗣时的做作让人很倒胃口,完全不如从商出身的李成儒实诚,小李有一番音乐梦想,但老李却一盆冷水淋头而下:“我在音乐方面没啥人脉,让你玩音乐纯粹是胡闹,不如先跟我演电视赚点名气。”乔治·克鲁尼遭遇的情况也是一样,父亲尼克·克鲁尼当年是电视圈大腕,曾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位于辛辛那提市电视台WRKC的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人,5岁时克鲁尼就在父亲主持的一档访谈节目中成功亮相。这为克鲁尼带来了不少机会,不过主要还是在电视荧屏上。而克鲁尼身怀异志,他想去大银幕上一试身手,但在好莱坞,没有多少人会给尼克·克鲁尼面子。乔治·克鲁尼刻苦的打磨着自己,他曾经在15个电视节目中担任过主持人,并在多部水准不高的系列剧中扮演各种角色,最后他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作——大热电视剧《急诊室的春天》。
一直有志于大银幕的克鲁尼守得云开见月明,《急诊室的春天》让他登上了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艾美奖之巅,好莱坞的大门也因此朝他敞开,支票本召之即来。不得不说克鲁尼的确具有一点做演员的天赋,至少他挑选剧本的眼光不差,出道之时他就选择了和昆汀·塔伦蒂诺合作。《晚安好运》之前,人们并不清楚这个老白脸到底有什么本事,所以看到他在《杀出个黎明》中出现时会感到惊讶,这并不奇怪。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杀出个黎明》之前,昆汀早已凭借《落水狗》蜚声国际,而克鲁尼在半透明的时代也参演过大约15部实验电影,所以两者的这单联姻实属顺理成章。在这部经典的吸血鬼公路片中,克鲁尼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之前在《一日钟情》中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循规蹈矩地潇洒,甚至有一点邪气,在这里得到了更为充分地展现,所以MTV颁奖典礼授予了他一桶爆米花,他荣获最佳突破性表演奖。
多年的积累让克鲁尼在好莱坞的片场游刃有余,但他并没有改变别人的成见。无论是《夺金三王》还是《战略高手》,电影内外他受到的评价都是一样的,他是最卖座的男星之一,他是年度最佳着装奖的获得者,但他不过是一件消费品,即便再精美,还戴着中年的魅力。确实,当他狡黠俏皮的目光扫过,无数当代的斯嘉丽们都会为之尖叫迷醉,但他还是比不上克拉克·盖博,因为他似乎从来不痛苦。他总是那样不动神色,不会太愤怒,也不会太开心,更不可能太哀恸,像这样的演员也有很多,但他偏向黄晓明那边多一些,而汉弗莱·鲍嘉那边少。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不喜欢做作,还是根本脑袋空空。
轻飘飘的旧时光
因为奥斯卡上的一个奖,连张艺谋都开始关注科恩兄弟,文艺青年们更是以当年追捧李安的劲头迅速把自己武装成一位科恩专家,但即便如此,《逃狱三王》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而这部电影,可以算做乔治·克鲁尼的代表作。
克鲁尼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演员,我们不仅仅是向观众展现表演才能,更重要的是,得向他们展示我们的自信。”因为这句座右铭,克鲁尼承受着人们的误解,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他的表演视为毫无突破的重复,十年前的《战略高手》和十年后的《十三罗汉》有任何不同吗?更多的人根本不理解,罗汉系列众星云集,为什么要选择克鲁尼来作为他们的带头大哥呢?
《逃狱三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只有这样一部特殊的电影才能体现克鲁尼特殊的价值,它将克鲁尼纳入那样的时代背景,而你发现他是那样妥帖的代表着那种时代精神。在电影史上刻下深深印记的那些名演员们,他们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鲍嘉几乎是冷硬派的化身,白兰度则充满了肉欲,三船敏郎是强盗,而卓别林则是城市贫民,赋予他们这种特质的正是那个时代,而他们可以代表那个时代。想起鲍嘉你会想起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奈利;三船敏郎对应的是日本战国;卓别林身后是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可怕记忆;想起白兰度会想起梦露,那是50年代,不过同样是50年代,这两个人代表的是肉欲横流和挣扎,而晚生30年的后辈克鲁尼只记住了那时的浮华。在女演员中,有一个人跟克鲁尼正好相似,谁呢?奥黛丽赫本。他们一样都活在那轻飘飘的旧时光,那随时都能在大街上跳起踢踏舞来的好时光。即便在《字谜》那样惊悚的气氛里,赫本依然清纯可爱,克鲁尼一样坚持自己自信的表演风格,即便披上蝙蝠侠的斗篷,他的脸上还是挂着抹过发蜡式的微笑。
我并不觉得克鲁尼属于最好的那一挂,他太欢乐,不像狂躁的帕西诺、压抑的德尼罗、腹黑的斯派西,他的角色里没有那么多时代病。他有一点自嘲,有一点犬儒,但离自毁都太远,他太没有自省精神,在他老到去拍《辛瑞拉》之前,在他脸上,你看不到他对丑恶人性的愤怒、对现代化可怕的异化能力的反感、对热带雨林的担忧、对索马里难民的悲悯,然而他有办法让你不敢骂他浅薄,这是岁月的力量,这就是大器晚成给他带来的福祉。
岁月大闷锅送给了他更加宝贵的东西,让人惊艳的《晚安好运》和再接再厉的《悬而未决》,都可以看做是对他当年上下求索,把宝贵青春浪费在演艺事业上的回馈。至此,人们才终于体会到他头上闪闪发亮的不仅仅是发蜡,还有天赋,他的那些自信不是白来的。这时,他们回头去看那些曾以为一文不值的、好像没投入过任何感情的表演。
人们会发现,《逃狱三王》实在太适合他了,他火急火燎的逃亡,脸上表情却一成不变,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以前一直在讲冷笑话——他居然还一丝不苟地打理自己的头发;跋山涉水最后不过是为了和家人团聚,你会明白,这才是他的享乐主义;看着他在镜头前面唱起那些欢快的乡村歌曲,想想电影背后隐喻的历史,你的心也会跟着起舞,要歌颂闪亮的日子。
现在你会同意我的观点,他是走错影棚的花花公子,在他该去的影棚里,派克、盖博、史都华都等着跟他飚戏。
外 文 名: George Timothy Clooney
国籍: 美国
出 生 地: Lexington, Kentucky, USA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6日
职业: 演员
经纪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代表作品: 《儿科大夫》、《直上云霄》
主要成就: 第78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
艾美奖杰出男演员奖提名
万宝路广告的主角总是那些脸皮粗糙如砂纸、从来不用“大宝”的牛仔,而它的对手骆驼牌香烟的广告却大异其趣,那是一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浮华风情画,充斥着着装夸张艳丽的漂亮宝贝,男主角则是标准的花花公子。他们一生用过的发蜡罐子连起来估计可以绕地球一周,他们的头发由最好的擦皮鞋师傅抛光,几可鉴人。NBA球迷对这副景象应该不陌生,二十多年来,作为杰士派发蜡的头号代言人,帕特·莱利风雨无阻地向80后、90后们展示着一丝不苟的性感。不仅仅如此,花花公子标配还需要同样神气的两撇胡子,油头、小胡子、周正的脸,加上合体但绝不沉闷的西服,同样锃亮的皮鞋,没有什么比这更迷人。即便是斯嘉丽那样的“野马”,也轻易臣服。
乔治·克鲁尼不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帅哥统一留着理发店小弟那种屁帘子,不辨雌雄,老帅哥则眼神浑浊,总挂着夜班归来的疲惫表情。而克鲁尼,他好像是从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时代穿越而来。他简直就是花花公子这个词的国际标准,当他在《逃狱三王》里表现出对发网发蜡这些出土文物的热爱时,他半个身子已经融进了那个浮华的时代,稍不留神,这个演员就会转身回去他本该在的世界,叼着一截香烟伴着《love me tender》的节奏跳起欢快的摇摆舞。
在连解构都已经失去活力,20多岁的孩子都开始怀旧的年代,克鲁尼这个调调前所未有的具有吸引力。站在雷曼兄弟和宋思明的“尸体”边想想吧,那个年代多么值得羡慕,世界充满了各种艳丽的色彩,就像是DC那些漫画家画出来的,绿色的草坪前并排停着全深蓝色和红色的火箭车,每个人的穿着都像是波普招贴画家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而留两撇胡子在那个年代会让你显得更有活力,而非成熟——换句话说其实是衰老。
你所有被重新上色的记忆,可曾有过一幕比这更瑰丽的?
急诊室走出的春天
对于克鲁尼来说,大器晚成也许是一件好事,如果让他在俞灏明或者至上励合的年纪就暴得大名,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像威廉王子那样,在十八岁生日派对的第二天马上开始脸型走样,头也不回的向赵本山靠拢;或者像米基·洛克那样厌倦了自己的魅力,转而挑战摔角台,最后带着一嘴假牙来恶心昔日花痴粉丝;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他会拥有另外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不过《GQ》这类杂志的主编肯定要骂街。
子承父业在娱乐圈里不算什么秘密,成龙和潘长江推广不肖子嗣时的做作让人很倒胃口,完全不如从商出身的李成儒实诚,小李有一番音乐梦想,但老李却一盆冷水淋头而下:“我在音乐方面没啥人脉,让你玩音乐纯粹是胡闹,不如先跟我演电视赚点名气。”乔治·克鲁尼遭遇的情况也是一样,父亲尼克·克鲁尼当年是电视圈大腕,曾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位于辛辛那提市电视台WRKC的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人,5岁时克鲁尼就在父亲主持的一档访谈节目中成功亮相。这为克鲁尼带来了不少机会,不过主要还是在电视荧屏上。而克鲁尼身怀异志,他想去大银幕上一试身手,但在好莱坞,没有多少人会给尼克·克鲁尼面子。乔治·克鲁尼刻苦的打磨着自己,他曾经在15个电视节目中担任过主持人,并在多部水准不高的系列剧中扮演各种角色,最后他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作——大热电视剧《急诊室的春天》。
一直有志于大银幕的克鲁尼守得云开见月明,《急诊室的春天》让他登上了美国电视剧最高奖项——艾美奖之巅,好莱坞的大门也因此朝他敞开,支票本召之即来。不得不说克鲁尼的确具有一点做演员的天赋,至少他挑选剧本的眼光不差,出道之时他就选择了和昆汀·塔伦蒂诺合作。《晚安好运》之前,人们并不清楚这个老白脸到底有什么本事,所以看到他在《杀出个黎明》中出现时会感到惊讶,这并不奇怪。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杀出个黎明》之前,昆汀早已凭借《落水狗》蜚声国际,而克鲁尼在半透明的时代也参演过大约15部实验电影,所以两者的这单联姻实属顺理成章。在这部经典的吸血鬼公路片中,克鲁尼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一面,之前在《一日钟情》中展现出来的那种不循规蹈矩地潇洒,甚至有一点邪气,在这里得到了更为充分地展现,所以MTV颁奖典礼授予了他一桶爆米花,他荣获最佳突破性表演奖。
多年的积累让克鲁尼在好莱坞的片场游刃有余,但他并没有改变别人的成见。无论是《夺金三王》还是《战略高手》,电影内外他受到的评价都是一样的,他是最卖座的男星之一,他是年度最佳着装奖的获得者,但他不过是一件消费品,即便再精美,还戴着中年的魅力。确实,当他狡黠俏皮的目光扫过,无数当代的斯嘉丽们都会为之尖叫迷醉,但他还是比不上克拉克·盖博,因为他似乎从来不痛苦。他总是那样不动神色,不会太愤怒,也不会太开心,更不可能太哀恸,像这样的演员也有很多,但他偏向黄晓明那边多一些,而汉弗莱·鲍嘉那边少。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不喜欢做作,还是根本脑袋空空。
轻飘飘的旧时光
因为奥斯卡上的一个奖,连张艺谋都开始关注科恩兄弟,文艺青年们更是以当年追捧李安的劲头迅速把自己武装成一位科恩专家,但即便如此,《逃狱三王》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而这部电影,可以算做乔治·克鲁尼的代表作。
克鲁尼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演员,我们不仅仅是向观众展现表演才能,更重要的是,得向他们展示我们的自信。”因为这句座右铭,克鲁尼承受着人们的误解,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他的表演视为毫无突破的重复,十年前的《战略高手》和十年后的《十三罗汉》有任何不同吗?更多的人根本不理解,罗汉系列众星云集,为什么要选择克鲁尼来作为他们的带头大哥呢?
《逃狱三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只有这样一部特殊的电影才能体现克鲁尼特殊的价值,它将克鲁尼纳入那样的时代背景,而你发现他是那样妥帖的代表着那种时代精神。在电影史上刻下深深印记的那些名演员们,他们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鲍嘉几乎是冷硬派的化身,白兰度则充满了肉欲,三船敏郎是强盗,而卓别林则是城市贫民,赋予他们这种特质的正是那个时代,而他们可以代表那个时代。想起鲍嘉你会想起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奈利;三船敏郎对应的是日本战国;卓别林身后是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可怕记忆;想起白兰度会想起梦露,那是50年代,不过同样是50年代,这两个人代表的是肉欲横流和挣扎,而晚生30年的后辈克鲁尼只记住了那时的浮华。在女演员中,有一个人跟克鲁尼正好相似,谁呢?奥黛丽赫本。他们一样都活在那轻飘飘的旧时光,那随时都能在大街上跳起踢踏舞来的好时光。即便在《字谜》那样惊悚的气氛里,赫本依然清纯可爱,克鲁尼一样坚持自己自信的表演风格,即便披上蝙蝠侠的斗篷,他的脸上还是挂着抹过发蜡式的微笑。
我并不觉得克鲁尼属于最好的那一挂,他太欢乐,不像狂躁的帕西诺、压抑的德尼罗、腹黑的斯派西,他的角色里没有那么多时代病。他有一点自嘲,有一点犬儒,但离自毁都太远,他太没有自省精神,在他老到去拍《辛瑞拉》之前,在他脸上,你看不到他对丑恶人性的愤怒、对现代化可怕的异化能力的反感、对热带雨林的担忧、对索马里难民的悲悯,然而他有办法让你不敢骂他浅薄,这是岁月的力量,这就是大器晚成给他带来的福祉。
岁月大闷锅送给了他更加宝贵的东西,让人惊艳的《晚安好运》和再接再厉的《悬而未决》,都可以看做是对他当年上下求索,把宝贵青春浪费在演艺事业上的回馈。至此,人们才终于体会到他头上闪闪发亮的不仅仅是发蜡,还有天赋,他的那些自信不是白来的。这时,他们回头去看那些曾以为一文不值的、好像没投入过任何感情的表演。
人们会发现,《逃狱三王》实在太适合他了,他火急火燎的逃亡,脸上表情却一成不变,你会恍然大悟:哦,原来他以前一直在讲冷笑话——他居然还一丝不苟地打理自己的头发;跋山涉水最后不过是为了和家人团聚,你会明白,这才是他的享乐主义;看着他在镜头前面唱起那些欢快的乡村歌曲,想想电影背后隐喻的历史,你的心也会跟着起舞,要歌颂闪亮的日子。
现在你会同意我的观点,他是走错影棚的花花公子,在他该去的影棚里,派克、盖博、史都华都等着跟他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