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意识与外语教学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学校 阜新 123000
  
  
  人类生存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环境与语言的习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所处的环境决定语言的习得。”(李森,2005:252)同样,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是人类认知环境诸因素(包括语言本身)相互影响的过程。外语教学必须在现实的外语教育语境中进行,这说明外语教育受制于语境,与此同时,外语教育也改变语境。笔者认为:研究语言重点应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功能及应用范围,包括交际、思维、文化等功能。语言学研究至今在企图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种种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语言及其教学规律的同时,研究社会语境诸含义与语言及教学的关系至关重要。
  
  1.外语教学理论的语境意识反映。外语教学语境的意识凝聚于外语教学理论。本人在研究过程中意识到:人们对此观点的认识目前处于初浅阶段,有待开发研究。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在《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1985)一书中提到“语言从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向我们提示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鉴于当代外语教学界对外语学习重在学得理论的实践操作,所以克氏关于环境因素论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克氏与人合作出版《课堂语言习得的自然思路》(1983),由他撰写的理论部分的要旨是使课堂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可理解语境输入,这一提示得到我国外语理论界的重视,但在目前教学实施中实行范围依然较窄。1975年,N.Naiman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对H.H.Stern提出的外语学习十大策略进行了修正,列出了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所采用的五大策略,其中第一点为“通过寻找和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积极參与语言学习过程”(“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ries, No.7, Toronto),先解决如何积极地意识“有利环境”,才能利用环境进行有效的学习。我国外语教育学学者张正东先生率先强调环境是制约和影响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以此为理论支点,张先生创立了“外/英语立体化教学法”,其基本理论构想为:“主体(学生)——客体(目的语)——环境为轴,而以经济发展为底、跨国文化为顶,构成外语教学的“三维立体”,而“语境说”是该法的辐射点。此法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其基本观点与国际外语教师协会(IATEFI)第25届大会(1991,伦敦)所持论点不谋而合。该教学法在全国不少大、中学校外语教育中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印证了“立体化教学法”的“环境学说”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然而,各实验成果反映中并未以语境思路对教学实验进行全面的科学理论概括。
  在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以理论基础加以概括可分为语言学派、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但是,三者任一派都利用其他二派的理论,如直接法利用联想主义心理学和索绪尔语言、言语二分理论,听说法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听说读写顺序的主张。因而,从外浯教学的理论实质来看,我们认为现代外语教学必须同时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80年代兴起的交际教学理论把语言的交流功能与其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这使目的语教学不得不考虑语言的使用环境,因而在教学中进行模拟交际不得不考虑学生所在的课堂、学校环境。与社会语境相关,文化教学突破了以目的语民族文化为范围的局限,在处理教学所在地区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人们就不能不重视学生所在社区的目的语价值观以及学生身上来自民族及地域文化影响的特点。
  
  2.语境意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人们要问,在课堂教学语境中能培养出学生的交际能力吗?桂诗春(2001)在《应用语言学》中指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如句型练习、背诵课文、学习讨论、学生表演、回答老师的问题等都不是交际能力,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海姆斯也持这种观点,他说:“交际能力是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获得的。一个人从无知无识的生物个体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学习那个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个过程就叫做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一般要通过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以及更广阔的社会来实现。”(转自祝畹瑾,2001:35-36)克拉申的“监察理论”强调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作用,语言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接收;另一种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里学习外语。前一种学习是潜意识的,而后一种学习却是有意识的。“克拉申认为有意识学习语言规则对语言习得和语言的口语运用作用不大,只有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社区中才能学好外语。”(桂诗春,2001:197-198)“教师讲授充其量能使学生懂得哪些能力对于人的工作与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知道这些能力结构和形成条件等等,但这些也不等于能力的提高。”(丛立新,20,02:221)这就给我国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理论问题:我们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我们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能培养出学生的什么能力?
  根据学者休•科林根(Hush Corrigan)在The Brain(1981)中的说法:“Some recent research also suggests that we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We may not be able to recall this information, but it is all stored in our brains.”学生所学过的知识都存在大脑中,学生不能用英语交际是由于他们不能再现有关语言知识。在教学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跟学生交际时,学生英语讲得结结巴巴,有时甚至停下来,紧皱眉头,努力再现大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如果再现成功,交际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再现失败,交际就此终止。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提示,学生会很快地再现成功,交际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再现能力的培养与最终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它们是一致的。再现能力具有一定的交际性,是英语运用的初级阶段。交际能力由再现能力在社会语境中发展而来,是英语运用的高级阶段。
  
  3.语境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强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揭示目的语的内部规律和将语言学习与外部语境相联系的主体,学生是对所学语言规律和利用目的语对个体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认知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学会目的语,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学到怎样的水平等等,都受到教学语境和环境开发程度的制约。教学语境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把各种成功的或不尽人意的外语教学放到特定的教学语境中去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同时要求我们从一定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去探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途径、模式和具体的方法与手段。
  外语教学语境可框化为宏观调控环境和微观教学环境: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外语教育政策与大纲、考纲以及规定的课时等构成外语教学的宏观环境,它属国家宏观导向和监控;学校所处社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社区的教育观,社区的外语观,社区环境对外语教学产生较直接的影响;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采用的教材,用于教学的设备,构成班级/年级的生源的整体认知水平等组成微观教学环境。
  微观教学语境还应包含课堂心理环境,即班级社会群体对班级成员的学习产生潜在影响的气氛和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涉及的是教学语境中比较模糊的一个方面,因此判断的依据往往来自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学生主观感受。调查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应包括:班级之中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对学生完成学习的影响;以及班级中隐蔽的和明显的规则体系与组织。此项工作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描述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范围;②讨论课堂心理环境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③综述心理环境和学习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大环境对外语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中已得到充分反映。近十年来,全民学习外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学校教育的外语环境也得到大大的改观。
  教学语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动机的激励。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班级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存在差异,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这种差异是教学语境不同而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这种现象反映出在不利教学环境下工作的教师的教学更艰苦、担子更沉重(M•韦斯特曾提出在困难环境中如何教学英语的问题)。要在不利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就更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研究环境,开发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去调整教学,尽可能减少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
  
  4.外语教学原则中的语境创造因素。教学原则是教学操作的语境意以反映,体现了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操作能动性。在教学操作中,坚持用目的语组织教学的目的是在外语教学这个小语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体现了对外语教学的历史总结,也考虑了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外语教学是单语教学不是双语教学或依靠母语进行外语教学的观点,反映了外语教学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路线。
  在教学中坚持用目的语教目的语,是把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客体(目的语)和语境三要素维系起来的一条纽带。在外语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是中介,教师与学生使用目的语正好构成了最基本的语言环境,在有目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用目的语教目的语给学生一种自然有效地习得所学语言的机会,浓厚的目的语教学气氛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这个小环境中养成用所学语言交际的习惯,从而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处于活跃地位。用目的语教目的语还有利于化解讲练的矛盾,教师的讲实际上也是学生的练(听)。在实践操作中,教师使用简明易懂的目的语,辅之以适当的非语言手段,围绕教材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全面训练,这样做,使课堂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用目的语教目的语并不排斥使用母语。“适当利用母语”并不仅是指母语的言语表达,而应包含通过母语获得知识和运用学习母语的方法。
  
  5.外语教学语境的发展。随着外语教学和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理论指导教学的英语学习实践的发展,21世纪我国外语教学语境的变革可作如下设想:
  5.1 教师本身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构成语境因素,而且是外语教学这个系统中的内部稳定状态的维系者。其任务是平衡学生、教材和语境的交互作用。在普及外语教学和进行素质教育的教育定格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必须最大可能地得以加强。本世纪学生思路更加开阔,知识结构将进一步扩充,精神和物质文化内涵将进一步丰富,而学生的生活层面将进一步拓宽、加厚,所以教学内容要求更适应于学生在生活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外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尤其要获取有关科技的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点,研究国家外语政策和本地区的文化状况以及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路子,还要走出纯语言文学的圈子,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进行多层次教学体系实践。
  5.2 由于教师是教学语境中最活跃因素,所以笔者有个大胆设想:如果所有大中院校外语教师定期由外教轮训,那么,外语教师教授应用语境的能力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整个国家的外语教学会接近实用。
  5.3 扩大使用现代化媒体而又限制现代化教学手段取代智力劳动。21世纪的外语教学将运用更多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并将不断更新。但是,我们又必须同时限制其范围,比如,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去取代学生的脑力劳动则会吞掉后一代的智慧。现代各国的教育调查研究说明,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说、写、算等的基本训练应更加扎实,了解本国历史和地理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知识不但不能偏废,而且应该增强。
  5.4 母语的教学要进一步增加。因为母语是发展思维和发展逻辑的工具,也是学习外语的基础。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适当利用不能停留在比较两者的结构和语义,而应拓宽到认知心理过程和语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结束语:多年来,我们强调“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体系”,在探索中,我们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突出我国外语教学实践尚待解决的问题,教学理论与操作技巧互补内涵,走着我国外语教學自己的道路。现在,我们将围绕外语教学的诸多因素的开发归总为外语教学语境研究,建立一种思维模式,这应是一种趋势。在今后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应该宏观把握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微观教学中的环境研究去促进环境的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从而去影响国家外语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应以微观入手,对外语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的发展性研究,我们应该走一条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的实施路线,去研究环境、开发环境、创造环境、优化环境,以强烈的环境意识进行扎实的工作,使外语教学不断产生质的飞跃,建立独立体系,并将我国的外语教育科学融于国际外语教学发展研究之中。
其他文献
河北省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迁安 064400       在指导职中生作文时,我注重了利用作文指导课,引导他们冲破“言之无物”的误区,使他们在作文时做到“言之有物”。  大千世界,浩瀚人海,是我们生活的空间,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情每景,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只要人们善于观察,多留心,都可以写出来,达到鼓舞人、教育人的目的。但学生写作文时,往往看着文题发呆,叫苦不迭,这种现象就是他们“不知道写什
期刊
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 珠海 519000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障碍,学习状态不良好,成绩偏差。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教学,本文进行一些策略探究,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指导;培养科学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渗透物理学科的精神财富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策略探究 知识与技能
期刊
辽宁省阜新市卫生学校 阜新 123000    【摘要】专业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文章阐述了我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以及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 发展规划 设想    Plan and imagin
期刊
河北省迁安市职教中心 迁安 064400    【摘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是中职学校电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中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自身习惯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让他们学好这门课程,要多下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教法,并要加大考核力度。  【关键词】激发兴趣 教法 考核     1.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多种困素,职业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 528200    【摘要】我校一直在开展《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题研究。应该怎样激发学习动机,实施高效教学呢?①创设适度的疑难情境;②给予学生殷切的期望;③及时反馈教学结果;④采取妥善、有效的奖惩;⑤组织合理竞争,保持适度焦虑;⑥引导正确的归因。  【关键词】疑难情境 期望 反馈 奖惩 竞争 归因    Arouse students’ learnin
期刊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金海路办事处中心小学 周口 4660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是师生的对话,是师生的互动,是师生的合作,是师生的理解。课程由此变为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对话”意味着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因此,“对话”教学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然而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对话,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虚假的
期刊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吉林 132102    【摘要】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情境教学模式对改善职校教学现状有很大帮助。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笔者从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情境教学 职校课堂 教学效果   
期刊
河北省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迁安 064400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技能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上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牢固的职业思想。笔者从事多年
期刊
河北省阳原县第二中学 阳原 075800     教學是科学,也是艺术。而语言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常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或规格。相对稳定的形态、判断完成目标明确的标准,即称之为教学结构。  但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如果只有科学的教学结构而无完好的课堂教学艺术,也是不行的。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情感与课文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期刊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 恩施 4450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动,带来了丰富而广阔的学习空间,不仅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而且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了方便,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