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迁安 064400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技能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上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牢固的职业思想。笔者从事多年《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中职教学上的创新。《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从以往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一是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是分开进行不利于掌握知识;三是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没有结合,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四是课时分配少,很难系统完成教学任务。理论教学教法单一,只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理论和实践结合少,缺乏实物的展示,难于理解,原理的分析单调,教学气氛沉闷,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难于真正消化掌握。在实习操作时,理论知识又过了“保质期”要从头学起,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我经过多年电工班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摸索与反复类比认为,在目前生源与职业学校现状下,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实践—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专业基础为主线、以培养技能为中心、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新教学方式。目前这种教学方法成为中职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
2.新教法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应用。
2.1 新教法简介。新教法是在学习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培养、激发了兴趣、好奇心后,再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学生通过系列兴趣性制作,再配合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有计划的理论引申教学,使学生在稳固形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性实验去促进基础知识教学,把“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变为“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同时也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
中职学生具有对实验的兴趣远高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兴趣的特点,根据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将基础知识教学渗透到实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愉快的动手实验中理解与接受基础理论,同时训练技能技巧,手脑并用,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先动手实践,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比较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能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兴趣。
2.2 新教法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何实施在动手过程中学理论?如何将基础理论教学融于趣味性实验之中?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精心设计相应的趣味性问题,把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到问题中去。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与顺序连贯性,所设计的问题要形成一个系列,与教材相配合。同时,使电路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吸引力,电路要精心设计,反复试验,并做出样品,使学生对电路的功能坚信不疑,学生做了成功率要高。这样可以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创造轻松愉快的心境,教师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渗透到这种兴趣性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深有体会地说:“课堂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的理论知识,我记忆尤深,有些恐怕一辈子都忘不了。”可见,实践活动中的兴趣状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并把握这种时机,见缝插针,随时挖掘实验中蕴含着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引申讲解,使学生在获得技能技巧的同时,牢固掌握基础理论。
例如: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四单元课题四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灯具、开关以及插座的安装方法和步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设计所在教室的照明线路,要求一只开关控制多盏灯。由于这样的电路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涨,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结果同学们设计的方案五花八门,但哪个是正确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控制板上实施他们的方案。安装过程中,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开關、灯座和插座不知道如何接线,这时我恰如其分地插入话题,告诉他们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和应用,及该注意哪些问题,他们恍然大悟,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然后他们开始接线,有的同学很快就把线接好了,但有的同学却不知道火线、零线该怎么走线,有的同学不知道电源在哪里,有的同学用开关控制零线,问题又接二连三的出来。但学生一点也不气馁,他们互相帮助,互相讨论,接线时不停的出现问题,有的原因他们自己找到了,有的原因找不到,我就带着他们找,并提醒学生在接线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同学们的努力和我的指导下,他们独立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当同学们向我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时,看到车间明暗不同的照明灯,同学们知道了,所有的灯具要正常工作,必须满足额定电压要求,灯具并联是正确的。我看到同学们脸上获得知识后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充满自信。
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忽视与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反而促进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不同的只是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是通过“启发性系列问题或电路”这座桥,沟通了“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两个环节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双丰收,达到“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统一。
2.3 新教法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教法使初学者容易入门,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工的那种神秘而高不可攀的感觉。学生通过实践兴趣倍增,多数能轻松、快速地迈入电工世界的大门,很多学生将大部分课外时间都投入到电工实践上,那种求知欲和班级学习的气氛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学习,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子装接课题的实习时,同学们像走火入魔一样,有把自己的小充电器拿来修理的,有探讨电路排故方法的,有把家里坏了的小台灯拿来修理的,学习生活比较充实,原来的那种职业学校学生闲得无聊的现象不见了。起初是教师为学生组织实习,一个周期下来,多数学生能课外自行搜寻与设计其它实用性小电路并进行操作。并且发现,电子线路在调试过程中,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在应用与探讨中搞懂了不少,并且理解得比较透彻。在操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外,还发现学生经常会自行翻书找资料寻找答案。显而易见,学生爱上了维修电工课!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新教法深受学生喜欢。
采用本教学模式,大量增加了技能操作的课时比例,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动手机会,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动手中摸索、发现、理解原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主分析钻研,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由于采用的不是单纯的动手操作,是渗透着一定量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动手活动,因而在动手中也促进了学生基本素质和智力的发展。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社会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生存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也贯彻了“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践证明,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扭转了电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技能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上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牢固的职业思想。笔者从事多年《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中职教学上的创新。《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从以往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一是内容较多,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二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是分开进行不利于掌握知识;三是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没有结合,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四是课时分配少,很难系统完成教学任务。理论教学教法单一,只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理论和实践结合少,缺乏实物的展示,难于理解,原理的分析单调,教学气氛沉闷,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难于真正消化掌握。在实习操作时,理论知识又过了“保质期”要从头学起,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我经过多年电工班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摸索与反复类比认为,在目前生源与职业学校现状下,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实践—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专业基础为主线、以培养技能为中心、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新教学方式。目前这种教学方法成为中职多数教师钟情及探索追求的新领域。
2.新教法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应用。
2.1 新教法简介。新教法是在学习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培养、激发了兴趣、好奇心后,再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学生通过系列兴趣性制作,再配合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有计划的理论引申教学,使学生在稳固形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趣味性实验去促进基础知识教学,把“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变为“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同时也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
中职学生具有对实验的兴趣远高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兴趣的特点,根据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将基础知识教学渗透到实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愉快的动手实验中理解与接受基础理论,同时训练技能技巧,手脑并用,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先动手实践,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辅之以理论与原理,比较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能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兴趣。
2.2 新教法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如何实施在动手过程中学理论?如何将基础理论教学融于趣味性实验之中?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精心设计相应的趣味性问题,把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到问题中去。还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与顺序连贯性,所设计的问题要形成一个系列,与教材相配合。同时,使电路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吸引力,电路要精心设计,反复试验,并做出样品,使学生对电路的功能坚信不疑,学生做了成功率要高。这样可以提高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创造轻松愉快的心境,教师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渗透到这种兴趣性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深有体会地说:“课堂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的理论知识,我记忆尤深,有些恐怕一辈子都忘不了。”可见,实践活动中的兴趣状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并把握这种时机,见缝插针,随时挖掘实验中蕴含着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引申讲解,使学生在获得技能技巧的同时,牢固掌握基础理论。
例如: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四单元课题四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灯具、开关以及插座的安装方法和步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设计所在教室的照明线路,要求一只开关控制多盏灯。由于这样的电路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涨,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教学的服务者。结果同学们设计的方案五花八门,但哪个是正确的我并不急着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控制板上实施他们的方案。安装过程中,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开關、灯座和插座不知道如何接线,这时我恰如其分地插入话题,告诉他们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和应用,及该注意哪些问题,他们恍然大悟,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然后他们开始接线,有的同学很快就把线接好了,但有的同学却不知道火线、零线该怎么走线,有的同学不知道电源在哪里,有的同学用开关控制零线,问题又接二连三的出来。但学生一点也不气馁,他们互相帮助,互相讨论,接线时不停的出现问题,有的原因他们自己找到了,有的原因找不到,我就带着他们找,并提醒学生在接线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同学们的努力和我的指导下,他们独立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当同学们向我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时,看到车间明暗不同的照明灯,同学们知道了,所有的灯具要正常工作,必须满足额定电压要求,灯具并联是正确的。我看到同学们脸上获得知识后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充满自信。
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忽视与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反而促进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不同的只是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是通过“启发性系列问题或电路”这座桥,沟通了“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两个环节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双丰收,达到“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统一。
2.3 新教法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教法使初学者容易入门,消除了以往初学者对电工的那种神秘而高不可攀的感觉。学生通过实践兴趣倍增,多数能轻松、快速地迈入电工世界的大门,很多学生将大部分课外时间都投入到电工实践上,那种求知欲和班级学习的气氛为专业课的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大,便于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学习,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全班学生平时都忙了起来。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子装接课题的实习时,同学们像走火入魔一样,有把自己的小充电器拿来修理的,有探讨电路排故方法的,有把家里坏了的小台灯拿来修理的,学习生活比较充实,原来的那种职业学校学生闲得无聊的现象不见了。起初是教师为学生组织实习,一个周期下来,多数学生能课外自行搜寻与设计其它实用性小电路并进行操作。并且发现,电子线路在调试过程中,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已不知不觉地在应用与探讨中搞懂了不少,并且理解得比较透彻。在操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除了教师及时进行解答指导外,还发现学生经常会自行翻书找资料寻找答案。显而易见,学生爱上了维修电工课!学生能够自行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了,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专业学习气氛,新教法深受学生喜欢。
采用本教学模式,大量增加了技能操作的课时比例,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动手机会,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动手中摸索、发现、理解原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主分析钻研,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由于采用的不是单纯的动手操作,是渗透着一定量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动手活动,因而在动手中也促进了学生基本素质和智力的发展。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将来社会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生存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也贯彻了“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实践证明,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扭转了电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