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社在原有出版领域不断深化选题,做精做细,争夺国内出版领域的同时,还必须向外拓展,对外输出版权,并把出版社放在全球市场上,按照国际市场规划运作。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经过多年的开拓与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以版权输出、成品书出口和国际化市场经营作为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引进,转变为规模型的输出;从过去单一的版权贸易,转变为多元化出口,版权输出和成品出口地区从过去单纯的港台地区扩展到了新加坡、德国、印度、韩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2004年到2006年辽科社以包括成品书出口、贴牌出口、来题加工、共版合作等形式的图书出口达58.66万册,累计品种194种,出口码洋7004万元人民币,创造利润480万元。
辽科社最初选择的突破口是建筑设计类图书,内容涉及建筑、景观、室内、平面设计等,这也是出版社里的支柱领域,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并且建筑设计类图书是以图片为载体,国外读者阅读时语言障碍比较少,加上审美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比较容易被外国读者理解,特别是辽科社策划出版的设计类图书,大多采用中英双语,这就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同时,辽科社出版设计类图书还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图书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成本优势也是国外书商选择的因素之一。
基于这些优势,辽科社以设计类图书为强势切入,对新策划出版的设计类图书,从选题上就将其定位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经过努力,一批深受读者欢迎的设计类图书如《中式餐厅》、《中式风格》、《中式茶楼》、《中式国风》等,相继出版并引起了国外出版商和发行商的关注,并由此引来了很多长期合作的意向者。
事实证明,成功与否,全在于“势”。“势”对科技图书版权输出来说,主要表现在特色上,特色决定强势,有了特色切入,也就有了强势突破。
而版权输出除了需要强势切人,更需要多元驱动。出版社要不断借鉴各行各业出口方面的成功做法,瞄准不同方向,采取不同方式,不断开拓版权输出的路径。不要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中医、菜谱等传统图书,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首先,要根据国外读者需求,优化国内原创选题,对国内原创选题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在价值取向与文化取向中找寻新的增长点。如辽科社将传统与时尚结合策划出版的《中国风》、《中国红》系列图书,虽然不能引导时尚潮流,但可以跟随潮流,然后结合中国的传统概念开拓出了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在图书出版的最初阶段,就与国外出版商或外籍作者一起进行选题策划,确定选题后,几种文字共用一个版进行印刷。另外,也采取国外出选题及来题委托方式,这通常是外商利用中国稿酬及印刷成本优势提出的选题。辽科社出版的《购物袋设计精选》、《东方图案》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合作出版的。
还有一种合作方式,就是贴牌出口。在保证国内版权的前提下,将外方选中的图书同时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制作不同的版本然后直接批发给国外出版公司,由外国出版公司包销。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国外出版公司的发行渠道,直接进入海外出版物主流批发市场,同时还可以通过前期的编辑流程沟通,了解外商对图书制作的要求和经营理念,从而提升了国内出版社在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力。尽管目前这种方式在国际市场获利不高,但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版权输出不仅要对“走出去”的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同时还要在人员组织上进行大胆地调整和不断地创新。辽科社为了更好地实施版权输出战略,及时成立了国际图书出版中心,并且还专门聘请了国外的专业编辑,在全国首开了洋人为国内出版社打工的先河,从而增强了国际图书出版中心的力量,夯实了持续输出的基础。出版社的研发、制作、推广都统一在一个部门,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门槛上进军国际图书市场。
在销售做法中,辽科社充分利用书展,这也是最好了解各国的最好渠道。同时,出版社也有目标性地参加一些大型的国际专业书展,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标准,有针对性地接触更多的目标客户。展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出版社应该打破展会作为福利的惯例,集中、固定人员参加,这样有利于海外工作的拓展。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开展网上推广活动,为此,辽科社成立了专门针对海外的全英语网上销售,建立了无国界的沟通桥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经过多年的开拓与尝试,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以版权输出、成品书出口和国际化市场经营作为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引进,转变为规模型的输出;从过去单一的版权贸易,转变为多元化出口,版权输出和成品出口地区从过去单纯的港台地区扩展到了新加坡、德国、印度、韩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2004年到2006年辽科社以包括成品书出口、贴牌出口、来题加工、共版合作等形式的图书出口达58.66万册,累计品种194种,出口码洋7004万元人民币,创造利润480万元。
辽科社最初选择的突破口是建筑设计类图书,内容涉及建筑、景观、室内、平面设计等,这也是出版社里的支柱领域,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并且建筑设计类图书是以图片为载体,国外读者阅读时语言障碍比较少,加上审美是相通的,书中的内容比较容易被外国读者理解,特别是辽科社策划出版的设计类图书,大多采用中英双语,这就更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同时,辽科社出版设计类图书还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图书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成本优势也是国外书商选择的因素之一。
基于这些优势,辽科社以设计类图书为强势切入,对新策划出版的设计类图书,从选题上就将其定位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经过努力,一批深受读者欢迎的设计类图书如《中式餐厅》、《中式风格》、《中式茶楼》、《中式国风》等,相继出版并引起了国外出版商和发行商的关注,并由此引来了很多长期合作的意向者。
事实证明,成功与否,全在于“势”。“势”对科技图书版权输出来说,主要表现在特色上,特色决定强势,有了特色切入,也就有了强势突破。
而版权输出除了需要强势切人,更需要多元驱动。出版社要不断借鉴各行各业出口方面的成功做法,瞄准不同方向,采取不同方式,不断开拓版权输出的路径。不要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中医、菜谱等传统图书,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首先,要根据国外读者需求,优化国内原创选题,对国内原创选题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在价值取向与文化取向中找寻新的增长点。如辽科社将传统与时尚结合策划出版的《中国风》、《中国红》系列图书,虽然不能引导时尚潮流,但可以跟随潮流,然后结合中国的传统概念开拓出了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在图书出版的最初阶段,就与国外出版商或外籍作者一起进行选题策划,确定选题后,几种文字共用一个版进行印刷。另外,也采取国外出选题及来题委托方式,这通常是外商利用中国稿酬及印刷成本优势提出的选题。辽科社出版的《购物袋设计精选》、《东方图案》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合作出版的。
还有一种合作方式,就是贴牌出口。在保证国内版权的前提下,将外方选中的图书同时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制作不同的版本然后直接批发给国外出版公司,由外国出版公司包销。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利用国外出版公司的发行渠道,直接进入海外出版物主流批发市场,同时还可以通过前期的编辑流程沟通,了解外商对图书制作的要求和经营理念,从而提升了国内出版社在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力。尽管目前这种方式在国际市场获利不高,但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版权输出不仅要对“走出去”的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同时还要在人员组织上进行大胆地调整和不断地创新。辽科社为了更好地实施版权输出战略,及时成立了国际图书出版中心,并且还专门聘请了国外的专业编辑,在全国首开了洋人为国内出版社打工的先河,从而增强了国际图书出版中心的力量,夯实了持续输出的基础。出版社的研发、制作、推广都统一在一个部门,站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门槛上进军国际图书市场。
在销售做法中,辽科社充分利用书展,这也是最好了解各国的最好渠道。同时,出版社也有目标性地参加一些大型的国际专业书展,由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标准,有针对性地接触更多的目标客户。展示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出版社应该打破展会作为福利的惯例,集中、固定人员参加,这样有利于海外工作的拓展。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开展网上推广活动,为此,辽科社成立了专门针对海外的全英语网上销售,建立了无国界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