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快速提升,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都得到了普及,推动教育工作发展至今。微课是众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代表,它以强有力的优势很快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但是由于我国微课教学的起步较晚,教学理论还不完善,因此在课堂上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微课教学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论述了微课的概念,提出了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微课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新课程改革理论在课堂中的体现,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彻底颠倒,成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性手段。目前,以微课教学为核心的教研工作火热开展,教师都希望能够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端,利用这样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全面的了解微课,而不是盲目的去实践。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微课是由美国“一分钟课程“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认为微课是进行知识挖掘的重要工具。近些年,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微课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和准确,从开始由视频长短和知识点大小来评论微课,发展到由知识点的粒度、联接度和系列化来来分析和界定。本研究对微课的界定是指,按照新课程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传递――诊断――内化的基本教学结构,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新知的学习,课中通过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而这个过程中传递――诊断――内化进行实质归结就是,微课传递新知,前置性联系诊断学习难点、导向性课程活动内化知识[1]。微课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如微课网等优秀的微课视频;二是,教师自行制作微课,微课的录制要尽量精简,只录制声音和板书,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内容设计1-2个知识点。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抓住教学重点
应用微课教学,切忌随意性过强。因为它的重要特征和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并不是一種常规化的学习模式。那么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时就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再使出这一“杀手锏”。
以《静夜思》的教学为例,诗人李白在诗中描绘的景物“月亮”正是这首诗文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显示,多数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抽象的月亮所代表的形象,无法进一步感悟月亮这一普通的景象所包含的深刻含义[2]。对此,教师就应该利用微课进行集中的讲解。在微课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思考诗人描绘的具体景象,并进一步分析这首古诗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于探究“月亮”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景物上,展示更多带有月亮这一景物的诗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借助微课内容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成为导学工具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霸占课堂上的发言权,自主与合作应成为微课程下的主要学习模式,这才能充分体现出微课教学对于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原则,扮演好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让微课成为导学的有力工具。此时,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播放微视频,提出引导性问题,发现学生在自主、合作期间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故事分段讲解和关键字词分析的讲授法,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其中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是:遇到鸭妈妈时,小蝌蚪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用图表示。给予学生10-15分钟的合作学习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是情境表演的方式,可以是对话的方式,但是要求分析小蝌蚪在遇到鸭妈妈时的心理活动。借助这样的方式促进组间的交互学习,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提问,由展示小组进行解答。教师只是在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及小蝌蚪不断长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知识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的[3]。
(三)构建动态课堂
微课是以形象和动态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这无疑是小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对于理解能力尚处于基础层面的他们来说,课本中的文字性叙述无法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相应的画面。而微课打破了这一问题,通过直接传递影像画面,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动”了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也更加的立体化了,学习顿时变为了一件轻松有趣的事。
我曾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制作了微课《荷花》,课文中精美的插图“动”了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在观赏荷花池美景时,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使教学效果由低效上升为高效。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显著优势和特征足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使教学因为有了丰富化、动态化的内容而更具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就要求众多教师不断总结与交流,在实践中发现微课的优势,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微课教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龙,王燕.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15,Z1:67-68.
[2]李凌.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5,03:34-35.
[3]陈锦波,梁丽燕.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有效性探讨――以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2015,04:25-27+21.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微课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新课程改革理论在课堂中的体现,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彻底颠倒,成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性手段。目前,以微课教学为核心的教研工作火热开展,教师都希望能够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端,利用这样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全面的了解微课,而不是盲目的去实践。
一、微课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微课是由美国“一分钟课程“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来的,认为微课是进行知识挖掘的重要工具。近些年,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微课的理解也更加多元和准确,从开始由视频长短和知识点大小来评论微课,发展到由知识点的粒度、联接度和系列化来来分析和界定。本研究对微课的界定是指,按照新课程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微课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传递――诊断――内化的基本教学结构,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新知的学习,课中通过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而这个过程中传递――诊断――内化进行实质归结就是,微课传递新知,前置性联系诊断学习难点、导向性课程活动内化知识[1]。微课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选取网络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如微课网等优秀的微课视频;二是,教师自行制作微课,微课的录制要尽量精简,只录制声音和板书,每个视频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内容设计1-2个知识点。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抓住教学重点
应用微课教学,切忌随意性过强。因为它的重要特征和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并不是一種常规化的学习模式。那么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时就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再使出这一“杀手锏”。
以《静夜思》的教学为例,诗人李白在诗中描绘的景物“月亮”正是这首诗文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显示,多数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理解抽象的月亮所代表的形象,无法进一步感悟月亮这一普通的景象所包含的深刻含义[2]。对此,教师就应该利用微课进行集中的讲解。在微课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思考诗人描绘的具体景象,并进一步分析这首古诗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于探究“月亮”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景物上,展示更多带有月亮这一景物的诗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借助微课内容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三)成为导学工具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霸占课堂上的发言权,自主与合作应成为微课程下的主要学习模式,这才能充分体现出微课教学对于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原则,扮演好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让微课成为导学的有力工具。此时,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播放微视频,提出引导性问题,发现学生在自主、合作期间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故事分段讲解和关键字词分析的讲授法,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其中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是:遇到鸭妈妈时,小蝌蚪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用图表示。给予学生10-15分钟的合作学习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是情境表演的方式,可以是对话的方式,但是要求分析小蝌蚪在遇到鸭妈妈时的心理活动。借助这样的方式促进组间的交互学习,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提问,由展示小组进行解答。教师只是在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及小蝌蚪不断长大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知识是由学生自主建构的[3]。
(三)构建动态课堂
微课是以形象和动态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这无疑是小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对于理解能力尚处于基础层面的他们来说,课本中的文字性叙述无法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起相应的画面。而微课打破了这一问题,通过直接传递影像画面,使原本沉闷的课堂“动”了起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也更加的立体化了,学习顿时变为了一件轻松有趣的事。
我曾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制作了微课《荷花》,课文中精美的插图“动”了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在观赏荷花池美景时,通过播放课件,使学生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使教学效果由低效上升为高效。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显著优势和特征足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使教学因为有了丰富化、动态化的内容而更具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这就要求众多教师不断总结与交流,在实践中发现微课的优势,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微课教学,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龙,王燕.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15,Z1:67-68.
[2]李凌.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5,03:34-35.
[3]陈锦波,梁丽燕.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有效性探讨――以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2015,04:25-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