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1023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增强学习效果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运用不当,也会为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多媒体运用需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44-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的画面、直观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来传递教学信息,这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化解了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间的矛盾,更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巨大的教学优势与不足。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数学教学更精彩,这是教师所重点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更好地驾驭多媒体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同时是课件的制作者与操作者。可以说教师的信息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课件的质量与教学的进程。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以制作出更好的课件,并更好地驾驭课件。
  1.1 提高制作水平
  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特色的课件才是成功的课件。许多教师忽视课件的制作,甚至有的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这样的课件或许针对某个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成功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教学进程,增强教学效果。但是不同地区,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学校不同班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课件针对不同的班级需要体现出不同。对待其他教师成功的课件不能机械照搬,而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改进。课件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将这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材料进行优化与组合,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制作出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课件。
  1.2 提高操作水平
  有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在课上教学时往往会因操作不当造成课件无法显示,或者电脑出现问题等,教师不能灵活处理,但是又没有纸质教案,而无法继续教学,往往是不得不改成自习课或复习课。因此,教师要提高操作水平,要能处理常见问题,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2 莫让数学教学丧失“数学味”
  多媒体的优势是广大师生有目共睹的。但许多教师在运用时片面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片面认为多媒体愈精美愈好,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追求课件的外在,对于图片、图像、文字材料的选择追求华丽与优美,而无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一堂数学课上成了优美图片与图像的欣赏课,使得数学课没有了“数学味”。这样的课还能称得上是一堂数学课吗?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要兼顾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的统一,对于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的选择要科学、合理,要与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加强选择的简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多媒体教学下的数学教学更具“数学味”,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在学生与教学内容间找好平衡点,课件所选择的材料既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又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能够实现学生兴趣与思维的顺利转移,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真正实现多媒体的桥梁作用,带着学生走进美丽而神秘的数学世界,让学生享受“数学大餐”。
  3 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加强教学互动性
  教学是师生双方多向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体,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而在多媒体的运用中,许多教师忽视这一点,教师是课件的播放者,学生只是看客,是欣赏者,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以教师操作电脑为中心,仍旧是单方面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演变成了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弱化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缺失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败。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要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学。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是学生探究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自主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教学的多向互动。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时,笔者并没有机械地照搬教案进行课件的讲解,而是适时用课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告诉学生这原本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但由于受损,只剩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现在请学生帮忙把这个图形复原。这样的问题以多媒体来呈现,更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与学生的认知相矛盾,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来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变教师的单向传递为师生间的多向互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拥有者。
  4 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许多教师追求形式的现代化,只注重运用多媒体,而盲目排斥其他的教学手段,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个统一体,是共同为教学服务的。
  每一种教学手段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其优势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代替的。
  多媒体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减轻教师的板书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知识的讲解,扩大知识容量;可以立体动态地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并由此上升为理性认识,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增强识记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虽然存在很大的教学局限性,但是也具有多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传统教学可以完整地展现解题思路与推导过程,更能体现教学的完整性与流畅性,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可以实现师生间的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
  因此,教学在教学中不能单独地采用其中一种教学手段,而将其他教学手段排斥在外,而是要对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活跃教学氛围,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与自觉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小结
  总之,运用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必然趋势,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科学对待、合理运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实现高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100,103.
  [2]董保艳.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12(2):159.
  [3]张珂.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学周刊,2012(4):36.
  [4]王东军.初中数学多媒体应用教学的误区[J].新华教育导刊,2009(5)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一股运用多媒体的浪潮。但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过多滥用,就会事倍功半。因而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学生达到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用英语进行交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技术已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极大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了知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大量教学仪器设备进入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进入部分学校的教仪产品质次价高,一些问题产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流入学校,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开展,浪费了教育经费,降低了装备效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
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云计算技术引入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给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有效地解决传统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现在日益减少的生源,许多职业院校面临招生问题。而该现象的本质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只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生源危机;吸引力  中
若能在数控加工的实操教学中适当、合理地渗入机床调试课程知识,仅在数控加工这一专业中,既填补了学生对机床维修调试知识需求的空白,同时也满足了对学校机床进行定期的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