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说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些途径。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习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培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需的学习兴趣,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坚强学习意志。结合乡村教学从教经历,展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让学生都达到想学、爱学、会学英语。
关键词:自学能力;英语教学;兴趣;自信心;意志;情感交流
激发学习英语兴趣是关键,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需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志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想学、爱学、会学英语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授与学生基本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可以学”。斯大林语:“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正确的动机因素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内需才有动机。
我在教初一年级时,让学生认真地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与读音,讲授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在字母的拼读与书写上,会感觉到英语学习的轻松与容易,并会出现马虎的现象。这时的英语教学要把教学进度加快,但书写的练习不能停止,并在半学期后,教与学生26个英文字母音标的拼读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后能默写26个字母,并且过渡到默写字母的音标拼写。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字母名称学习中初步接触英语的部分音素。慢慢实现由字母到音素的过渡,为后来对48个音标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要进行不间断的练习与检查学生掌握音标的情况,通过,“集中一分散一归纳”的方式,利用字母、音素和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交叉训练进行语音的立体教学。利用1—2个学期识记完48个音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要注意指导学生发现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并且引导学生根据音标记忆英语词汇。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音素知识去拼读新的英语单词,时时注意引导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扩大词汇的读音能力。只有“师傅领入门后,才会有徒弟的修为”可言,也就是“自学”的可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英语。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亲近所学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陌生”转变为“熟悉”,由“乏味”转变为“趣味”,从而留下良好的英语印象。
1.用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教学风格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其独特性。其共性之一就是英语思维方式,其独特性就是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模式,语言风格,情感评价等的唯一性。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运用一定的手段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奋发进取、平易近人的人。教师要把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来,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便捷不断冲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我们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形、声、色、光有机的结合起来,绘声绘色的将书本上原本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而迅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能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又能为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启迪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使学生“坚持学”。鲁迅说:“只要坚忍、认真、韧长,总会做出成绩来的”。“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只有不畏劳苦,遇到困难能够努力克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经常反复“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学习肯定是有困难的,那么,作为学习者,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能坚持克服困难的人犹如赤金。通过多年的教學实践,总结出学生英语成绩差或是不想学英语的学生主要原因是缺乏毅力和自信。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由“英语难学”转变为“我能学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不仅在学识上符合师道,还要在做人上是师表。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在课堂上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为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出现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并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总之,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的学习之心,变成学习的内需之心;让学生懂得感恩,将耐心转变为恒心,形成持之以恒的毅力。
本人在乡村初中任教了15年,深知乡下中学教学条件有限,要在比较乏味的语言课堂中不让学生睡觉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过去长达10年的实践里,一个班50个学生,睡倒一半的学生是经常有的现象;后来通过课改,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睡觉的学生控制在3-5个,甚至没有,班级平均分也比原来高出了5-8分。
关键词:自学能力;英语教学;兴趣;自信心;意志;情感交流
激发学习英语兴趣是关键,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需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志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达到想学、爱学、会学英语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授与学生基本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可以学”。斯大林语:“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正确的动机因素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有内需才有动机。
我在教初一年级时,让学生认真地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与读音,讲授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在字母的拼读与书写上,会感觉到英语学习的轻松与容易,并会出现马虎的现象。这时的英语教学要把教学进度加快,但书写的练习不能停止,并在半学期后,教与学生26个英文字母音标的拼读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后能默写26个字母,并且过渡到默写字母的音标拼写。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的字母名称学习中初步接触英语的部分音素。慢慢实现由字母到音素的过渡,为后来对48个音标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要进行不间断的练习与检查学生掌握音标的情况,通过,“集中一分散一归纳”的方式,利用字母、音素和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交叉训练进行语音的立体教学。利用1—2个学期识记完48个音素。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要注意指导学生发现字母组合发音的规律,并且引导学生根据音标记忆英语词汇。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音素知识去拼读新的英语单词,时时注意引导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扩大词汇的读音能力。只有“师傅领入门后,才会有徒弟的修为”可言,也就是“自学”的可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近”英语。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深感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亲近所学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陌生”转变为“熟悉”,由“乏味”转变为“趣味”,从而留下良好的英语印象。
1.用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教学风格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其独特性。其共性之一就是英语思维方式,其独特性就是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模式,语言风格,情感评价等的唯一性。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运用一定的手段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奋发进取、平易近人的人。教师要把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来,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便捷不断冲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我们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形、声、色、光有机的结合起来,绘声绘色的将书本上原本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而迅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能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又能为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启迪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使学生“坚持学”。鲁迅说:“只要坚忍、认真、韧长,总会做出成绩来的”。“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只有不畏劳苦,遇到困难能够努力克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经常反复“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学习肯定是有困难的,那么,作为学习者,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能坚持克服困难的人犹如赤金。通过多年的教學实践,总结出学生英语成绩差或是不想学英语的学生主要原因是缺乏毅力和自信。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由“英语难学”转变为“我能学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不仅在学识上符合师道,还要在做人上是师表。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在课堂上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为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出现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并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总之,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的学习之心,变成学习的内需之心;让学生懂得感恩,将耐心转变为恒心,形成持之以恒的毅力。
本人在乡村初中任教了15年,深知乡下中学教学条件有限,要在比较乏味的语言课堂中不让学生睡觉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过去长达10年的实践里,一个班50个学生,睡倒一半的学生是经常有的现象;后来通过课改,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睡觉的学生控制在3-5个,甚至没有,班级平均分也比原来高出了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