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读”可以整体感知文本,培养语感,并且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读”领风骚,只有以“读”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朗读教学现状——如雁掠过,雁过无痕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朗读方式往往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伴随着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单调生硬等问题。例如,有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在新授阅读课时爱说一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或者“读出某某的语气”,像这样隔靴搔痒的做法,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无病呻吟”,又怎能将朗读与感悟融为一体?好多时候,教师即使指导也抓不住朗读的核心内容,只关注声音和形式,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只注重朗读的技巧,却忽略了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把某个字、某个词,读得轻些或者重些,把某个句子读得慢些或快些,却没有关注到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从而导致许多学生遇到那些看上去感情比较浓烈的句子,就认为应该读重。长此以往,学生根本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感情有可能更强烈。
“读”往往有很多层境界,不过到了学生那里,能把文章读通读顺就很不容易了。有些学生读起书来字音张冠李戴、句序颠三倒四、多处滞涩不畅,真正能做到声情并茂感染他人的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自信地朗读,那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难言的喜悦与安慰。而现状是,更多时候学生是磕磕巴巴地读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许多学生读得太少,读不得法,最终并没有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朗读教学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掌握生字生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要靠“读”,领会语感、感悟文章主题要靠“读”,至于学生感情的融化、文章角色的融入更要靠“读”。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读”中才能学会“读”,这是一个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道理。让“读”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动脑动口自在读,入耳入心品悟读,学生只有进入文本才能深入感悟。让学生将“读“变成爱好,让学生将读后感悟和读后表达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教室里的朗朗书声,自然就会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学生会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从而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可以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既然朗读教学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读”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领风骚”呢?
三、朗读指导策略——口诵心惟,化物有声
1.形象再现,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学生如果能身临其境,就能更好地调动情感,激起内心的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对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理解透彻,知文意、识文理、悟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临的氛围中,走进作者心田,领悟其内心情感。
如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时,就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创设情境,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翩翩起舞。在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己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联系实际,体验生活指导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一部分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在有的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体现,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这是因为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课文《祖父的园子》时,就将文中的“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这几句话作为课文的切入点。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小时候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泼水的场景,我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浇水的情景,然后请学生尽情地表演读,并且亲切地告诉他们,此时,你就是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地泼水。孩子们便放开了,配合着动作尽情地朗读着。我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读”尽情领风骚!
3.思前想后,抓住对比指导朗读。
课文是一个整体,脱离了这个整体,过多地对其进行肢解分析,往往会事倍功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课文中对比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将课文前后联系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则往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令人叫绝。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螳螂捕蝉》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吴王的话进行前后对比,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指名前后对比读。(2)全班对比读。(3)师生合作对比读。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对比朗读,不用对课文做过多的讲解,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比画情节,动作演示指导朗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动作演示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方法。教学中,富有情趣的比画往往能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如我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中的“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一句时,提出问题:文中的小鱼儿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谁能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演示?此刻,学生很容易就找出:“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在读这一句话时,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还一边读,一边叉着腰。在学生自读第一遍后,我说:“让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我读关于北风的句子,你们读关于小鱼的句子,注意用动作来演示演示。”然后师生配合,将刚才的句子又演读了一遍。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小鱼儿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演示,朗读过程中,学生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很好地诠释了“鼓起圆圆的眼睛”,还有的学生用“叉着腰”来表示鱼儿的“不怕”。这种比画演示,使学生的朗读充满了情趣,语感得到了强化,也提高了朗读的效果。
朗读能舒展思想,朗读能绽放心情,朗读能沉淀情思,朗读能叩问心灵。儿童的情感有他的特殊性,在朗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融情于读,情入读出,“读”出心裁。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中熟悉文本,感悟内涵,在朗读中充分享受文学的魅力,让情感得以升华!愿我们的校园充满孩子的琅琅书声,用童真童趣的艺术光彩,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读”领风骚,读出语文的味道。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一、朗读教学现状——如雁掠过,雁过无痕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朗读方式往往显得过于简单,同时还伴随着朗读指导的机械匮乏、单调生硬等问题。例如,有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在新授阅读课时爱说一句“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或者“读出某某的语气”,像这样隔靴搔痒的做法,导致的后果必然是“无病呻吟”,又怎能将朗读与感悟融为一体?好多时候,教师即使指导也抓不住朗读的核心内容,只关注声音和形式,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只注重朗读的技巧,却忽略了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把某个字、某个词,读得轻些或者重些,把某个句子读得慢些或快些,却没有关注到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从而导致许多学生遇到那些看上去感情比较浓烈的句子,就认为应该读重。长此以往,学生根本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感情有可能更强烈。
“读”往往有很多层境界,不过到了学生那里,能把文章读通读顺就很不容易了。有些学生读起书来字音张冠李戴、句序颠三倒四、多处滞涩不畅,真正能做到声情并茂感染他人的更是凤毛麟角。如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自信地朗读,那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难言的喜悦与安慰。而现状是,更多时候学生是磕磕巴巴地读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许多学生读得太少,读不得法,最终并没有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朗读教学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掌握生字生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要靠“读”,领会语感、感悟文章主题要靠“读”,至于学生感情的融化、文章角色的融入更要靠“读”。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读”中才能学会“读”,这是一个已经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道理。让“读”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动脑动口自在读,入耳入心品悟读,学生只有进入文本才能深入感悟。让学生将“读“变成爱好,让学生将读后感悟和读后表达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教室里的朗朗书声,自然就会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学生会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从而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可以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既然朗读教学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读”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领风骚”呢?
三、朗读指导策略——口诵心惟,化物有声
1.形象再现,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学生如果能身临其境,就能更好地调动情感,激起内心的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对一篇文章(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理解透彻,知文意、识文理、悟文情,就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亲临的氛围中,走进作者心田,领悟其内心情感。
如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时,就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创设情境,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翩翩起舞。在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己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联系实际,体验生活指导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一部分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在有的课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体现,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这是因为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课文《祖父的园子》时,就将文中的“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这几句话作为课文的切入点。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小时候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泼水的场景,我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浇水的情景,然后请学生尽情地表演读,并且亲切地告诉他们,此时,你就是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地泼水。孩子们便放开了,配合着动作尽情地朗读着。我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读”尽情领风骚!
3.思前想后,抓住对比指导朗读。
课文是一个整体,脱离了这个整体,过多地对其进行肢解分析,往往会事倍功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课文中对比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将课文前后联系起来进行朗读指导,则往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令人叫绝。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螳螂捕蝉》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吴王的话进行前后对比,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指名前后对比读。(2)全班对比读。(3)师生合作对比读。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对比朗读,不用对课文做过多的讲解,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比画情节,动作演示指导朗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动作演示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方法。教学中,富有情趣的比画往往能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如我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中的“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一句时,提出问题:文中的小鱼儿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谁能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演示?此刻,学生很容易就找出:“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在读这一句话时,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还一边读,一边叉着腰。在学生自读第一遍后,我说:“让我们配合着来读一读,我读关于北风的句子,你们读关于小鱼的句子,注意用动作来演示演示。”然后师生配合,将刚才的句子又演读了一遍。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小鱼儿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演示,朗读过程中,学生眼睛睁得大大的、圆圆的,很好地诠释了“鼓起圆圆的眼睛”,还有的学生用“叉着腰”来表示鱼儿的“不怕”。这种比画演示,使学生的朗读充满了情趣,语感得到了强化,也提高了朗读的效果。
朗读能舒展思想,朗读能绽放心情,朗读能沉淀情思,朗读能叩问心灵。儿童的情感有他的特殊性,在朗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融情于读,情入读出,“读”出心裁。这样,学生才能在朗读中熟悉文本,感悟内涵,在朗读中充分享受文学的魅力,让情感得以升华!愿我们的校园充满孩子的琅琅书声,用童真童趣的艺术光彩,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读”领风骚,读出语文的味道。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