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绽放光芒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只要教师能够做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张扬个性,让学生大胆创新;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真情;合作分享,让学生共同提高,相信作文教学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
  [关键词]:作文 兴趣 创新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作文始终是小学生最头疼的课程,每堂习作课上,学生感觉不到习作的乐趣。如何让学生愿写、乐写,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将习作的火花在每个学生心中点亮,能触动学生的感情神经,相信作文教学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优秀的习作指导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尽管我们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接触写话、写段,许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到了高年级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只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使他们愿写乐写,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树立写作信心,让学生坚信——我能写。习作课上,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进行习作指导。如命题作文,可以让命题范围宽泛一点,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还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的”“身边的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难,逐步树立起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教师在学生习作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从而有效地点燃学生的习作兴趣之火。
  其次,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明确——我会写。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教师要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可引导学生多看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还让他们感到作文我也会写。
  第三,创设习作情境,让学生明确——我要写。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因为只有在愉悦的情境之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才会得到全面地施展,才能让学生愉悦地完成习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一文时,可采用作品欣赏的方法来创设习作情境。首先可从范文入手,让学生欣赏,体会别人写的心里话是什么,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在看了范文之后,会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那么你最想对谁说心里话?为什么想对他(她)说?”此时的学生像开了闸门的洪水,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倾吐出来。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明确写法,完成习作,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在此次习作过程中,学生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了。
  给学生创设情境,还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例如描写春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春游和春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
  
  二、张扬个性,让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中明确指出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小学生写富有个性的作文。只有充满个性的作文,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传统作文训练环境压抑、沉闷,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写作情绪,导致小学生创新灵感的泯灭。首先,作文教学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大胆创新,要克服以教師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自由写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其次,设计开放性的作文命题,把命题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第一,作文教学要在开阔学生写作思路和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上下功夫,多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示自己所要说的意思,在写作的时间、空间和任务上多些自由和弹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抒已之见,达我之情,写出有血有肉具有独创性的作文来。第二,参与实践为学生提拱创新的素材。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自由天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会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更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创新作文提供保障。如作文《我好想玩》,习作前让学生自由地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开心就行,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再让学生自由地谈谈玩的感受,有的说玩中有乐,有的说玩能益智,有的说玩能健身,还有的说玩有学问等。这时的教师要大力鼓励有独特感受的学生,让学生尽情地放飞心灵之鸟,写出有独特个性的作文来。
  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写出来的习作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作文《他站起来了》,不少学生都这样写:某一位过路的老奶奶或老爷爷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正巧被一位同学看到,便立刻跑上去将他(或她)扶起,当对方站起来要向他(她)表示感谢的时候,他(她)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而有一位学生却这样选材:他的爸爸曾经因为拦路抢劫罪被劳改,刑满释放后,他决心改邪归正,凭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上的富足,终于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看后当众大加表扬了这位学生,显然这位学生的习作在取材上与众不同,很有新意。
  
  三、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现象),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句话说明了写作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而在现实教学中,小学生作文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作文脱离实际,内容空洞,抄袭模仿现象更是到处可见。如何让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观察是认识的前提,世界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让学生学会辨别人间的真、善、美,寻求做人的真谛,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性情,启迪生活的哲理。写作的素材,就可以从这永不枯竭的生活源泉中取得。细致的观察,可以使作文平中见奇、见微知著。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其次,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生活。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他们蕴藏着各种天赋,需要我们去精心开发。组织各种活动,可以开阔眼界,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作文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拓展视野,获取了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素材均来自于生活。所以,我们应尽力帮助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作文走向生活,让作文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那么,学生才可以轻松愉快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
  
  四、合作分享,让学生共同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当学生写完作文初稿以后,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的习惯,使他们在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共同提高评改作文的能力。
  传统的作文讲评,往往只是教师一言堂,教师批阅作文以后,列出该次作文的一大堆优点,一连串毛病,一一向学生通报。学生听后,有优点者得意,犯毛病者垂头,无优点无毛病者,则不痛不痒。有时,教师还将自己的喜怒忧愤带入讲评,把师生之间本应十分融洽的关系弄得很尴尬,学生未必有所收获。因为这样的讲评,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在脑中无法打下烙印。而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学生与老师一起参与讲评,共同探究。这种方法由过去传统的教师说教,变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能够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合作,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使我认识到:学生相互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整个习作课堂教学洋溢着融融乐乐、愉悦合作的氛围。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并非难事,只要教师能想出各种方法,采用不同形式,讓作文妙趣横生,相信学生会变“厌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燕麦荞麦加工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科学的饮食选择与指导。方法: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测其空腹血糖值后,进食含有50 g碳水化合物
数字生活的多样性,赋予了智能手机更多内涵。从电子阅读到视频聊天,从游戏到商务,智能手机随行所需的优点变得更加新颖、独特,在出游、出差时,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即可为随行、随
学习者自主是指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材料、自我评估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态度和模式。"学习者自主"这一概念最早由Henri
素质教育广泛实施,要求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摘要:“学不致用”和“学不能用”是“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二个问题;一些毕业生“学不致用”的实情,迫切需要我们对培养对象进行划分,实施“自然分材教学”,即在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之间做一个取舍;如果实施专才教育,则应该注重应用能力培育,在保证“实验课”课时的前提下,以实际应用为教学内容,着重发展学生的“四会”能力,从而彻底解决“学不能用”的问题。  关键词:程序设计;工具能力;自然分材教学;能力培育  
城市自来水管网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城市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城市自来水管网的档案资料信息现代化管理。
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能够引起人的情绪、情感反应,并通过这些反应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音乐治疗与钢琴演奏在音乐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钢琴演奏在音乐治疗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