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画合璧 曲美情深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TV《望月》(郎昆创意,宋祖英演唱,中央电视台录制)是近年来电视文艺领域内的新收获。它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它感人至深的动人旋律,它简洁生动的画面构图及歌唱家近乎完美的诠释,给观众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在凝神观听之余,纷纷叹赞它:声画合璧,曲美情深。
  MTV是音乐与电视画面相结合的艺术新品种,声音(即音乐)是画面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完美统一地表达同一主题。因此,选用一首好的歌曲作为基础,是MTV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独唱《望月》(国风词,印青曲)2007年春季,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文艺晚会上首次演唱时,就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引起轰动。而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光荣获奖,与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亮剑》同登领奖台。独唱曲《望月》的成功,为拍摄MTV《望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望月》的歌词写得概括、含蓄,寓意深远。它以星空下仰望明月、思念亲人这一特定环境作为切入点,表达思念海外亲人的主题。歌词中虽没有将“海外亲人”写得很具体,但我们从“你在天涯,我在海角”的词句中,可以理解为是思念一切在海外为了祖国的强大、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和学习的亲人。这既是亲人的思念,更体现了祖国母亲对海外儿女大爱无疆的理念。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歌曲创作,反映具体的如思念台湾同胞的歌曲有之,如《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铁源词,钊邦曲),反映香港同胞回归祖国的歌曲有之,如《归航》(朱连璋词,孟庆云曲),但反映思念面更宽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海外亲人的歌曲却几近空白。而今《望月》的歌词内容突破了这个瓶颈,填补了这一空白,在歌曲创作的题材、内容、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
  《望月》是一首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歌曲,图示为:││:A:││:+││B:││+A’,第一乐段(A)旋律从调式属音开始,大都在中低音区回旋低吟,内敛而舒展,具有叙述的性质,是对海外亲人的深情倾诉;第二乐段(B)一开始音程陡然八度大跳,旋律逐渐向上级进至全曲最高音#g2,配合切分节奏和强(f)的力度,与第一乐段(A) 情绪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海外亲人激情的迸发。两个乐段的对比因素是音高,力度,节奏,全曲先抑后扬,分别展示情感的一个侧面。第三乐段A’是第一乐段的反复,歌曲结尾时多次重复第一乐段的尾声,但速度一步步放慢,音量一步步缩小,力度逐渐转弱,最后,歌声在徐缓中结束,形象地表达了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MTV《望月》根据独唱曲《望月》本身的内容、结构、情感,成功地运用各种声、光、电、色彩等电视、特技手段,将音乐形象系统、歌词表意系统创作构思成一个视觉形象系统,组成一种独特的画面结构形式,使画面与音乐融为一体,形成强大而极具视听冲击力的立体形象。笔者认为有两大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根据歌曲的结构内容和运行态势,设计相应的画面板块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乐思与内容在时间的流淌中展开,画面如不留下它独具特色的“身影”,它将转瞬即逝。MTV《望月》的编导根据歌曲《望月》A+B+A’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表现的侧重点,板块之间又有内在有机的联系,合拢来形成一个内容完整、构图布局合理、运动张弛有序的整体画面形象。
  首先,在以小提琴为主奏乐器的前奏中,画面上出现歌者身着中式小棉袄,手持双眼面罩的特写镜头,既时尚、又传统,别有情趣,鲜红的中国结及写有“平安”二字的小饰物,具有象征的意义,营造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氛围,为歌曲表现进行前期铺垫。第一乐段(A及其反复)是歌曲中陈述内容的主要乐段,歌词中抒发的至真至亲的思念之情令人为之动容。委婉深情的歌声中,画面上出现月光下朦胧的夜色,远处的山峦,伸向河中央的小木桥,大河的出口,歌者身着披肩,仰望月亮,思念远方的特写镜头……这是MTV《望月》中编导独具匠心构建的一组经典画面,具有雕塑般的震撼力,深深地铭刻在观众的脑海中,它起着点明主题,描绘作品深邃幽远的意境,揭示歌曲气质内涵和节奏韵律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辅助画面,在歌曲中多次出现,使画面与音乐内容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第二乐段(B及其反复)音乐情绪有所变化,它是激情的宣泄,与第一乐段相比,旋律显得激越而高亢。画面上,弯月与圆月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轮回,欧陆风情的尖顶教堂式建筑与大圆柱宏大建筑的画面交相叠印,让人们的思绪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将现实与虚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视觉上产生不同地域的无尽联想。它与第一板块的经典画面既是相对应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歌曲的内容进行阐释和再塑、延伸。在拍摄方式上采用了仰拍、俯拍、平拍,特写、中景、远景的交替更迭,使整个画面节奏流畅,精彩纷呈。特别是其中有两句歌词与画面类似解说的配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歌曲中唱到“月亮再高,也比不过天呵”时,画面立即出现高耸屹立的尖顶建筑和天空中皎洁的月亮;当歌者唱到最令人激动的核心乐句:“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恋”时,歌者由室内乳白色灯光下的思念特写镜头,立即转入“朦胧月光下,伫立在大河出口处的小木桥上,凝神向着远方”的画面,音乐内容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情与景的和谐交融,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第三乐段(A’)是第一乐段(A)的重复,但在尾声中稍有变化。画面色彩由原来凝重的黑色基调转向偏暖的色调。画面上相继出现山坡上五彩斑斓的花木,公园中纷飞的各色树叶,歌者雨中撑着小花伞散步的场面……使画面在构图上点面结合,在统一的格调下又不失其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在歌曲的尾声中,再现片中开始时的经典画面,既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电视《望月》的主题,又使画面首尾相连,全曲在统一中完美结束。
  
  二、突出歌者的主体空间画面形象
  
  在MTV中,歌手的形象是音乐电视主要的形象,是各种形象设计中的重中之重。音乐电视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推出歌手。因此,歌手的形象、服饰、气质、动作……必须与歌曲反映的内容相吻合,如果内容与形象不统一,就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在MTV《望月》中,编导根据歌词内容,从发式、着装形式、服饰色彩等诸方面共同塑造歌手宋祖英端庄、高雅的知识女性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她拍摄的MTV《辣妹子》中着红衣、扎长辫的美丽村姑形象,也不是她拍摄的《大地飞歌》中头戴苗家银头饰,身着各种漂亮舞蹈服装翩翩起舞的舞蹈演员形象,而是MTV《望月》中独具特色个性的形象,形象与作品内容十分吻合。MTV《望月》是属于情绪型的作品,它没有过多的情节,歌者的画面形象及各种表情是推动内容展开的主要艺术元素之一,为此,编导分别为歌者设计着各种样式的风衣,或穿有披肩的衬裙,或在雨中打伞散步,或月夜下伫立于小木桥眺望远方的中景、远景,画面上多次出现歌者沉思、想念的面部特写来突出歌手的主体空间,歌手的艺术形象穿插在整首歌曲的各个流程之中,使她美丽端庄的形象随着歌曲内容的展衍深刻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广大观众在她优美深情的歌声与生动传神的画面中获得美的熏陶与愉悦的享受。
  音乐电视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发展很快,作品日丰,影响愈大。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队电视旗舰起到了独领风骚、勇开先河的作用。它举办的1993、1994、1995MTV大奖赛,《东西南北中》、《中国音乐电视》、《音乐电视60分》、《音乐电视精品廊》等音乐栏目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电视的发展,是实践和执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文化要“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指示的典范,为各级电视台作出了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如今,音乐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人们在品评赏析、自娱自乐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艺术素养的不断提高,这种潜移默化的功效,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音乐电视精品出现,音乐电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丹(编):《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高廷智:《电视音乐音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张凤铸等:《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摘要: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针对人们的麻木性自恋,他进一步阐发了“艺术家”的视角,以迎接电子媒介的挑战,体现了对人类生存本身的真切关怀。  关键词:媒介 讯息 电子媒介 艺术 艺术家    研究西方传播学、探讨现代传媒技术,马歇尔·麦克卢汉始终是一座绕不开的丰碑。1964年,他发表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开创了传播学的新纪元,在
期刊
互联网由于与生俱来的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优势,因此在应用之初就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新闻媒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Web2.
期刊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在我国首都北京的国家体育场内拉开帷幕。本次开幕式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分为进场仪式、文艺表演、运动员进场、致辞与宣布开幕、圣火点燃仪式、烟花表演以及压轴表演等环节。现场观众达9.1万多人,全中国8.5亿观众观看电视直播①,而全球观看电视转播的观众更高达40亿②。可谓万众瞩目,盛况空前。不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离不开成功的商业化运作
期刊
2008年国内大众传播伦理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大众传播伦理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伦理“两难”问题研究、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研究、大众传播与人道主义研究等方面。  大众传播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道德失范,是指大众传媒从业人员(主要指记者编辑)在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主观故意从事有违行业准则与新闻专业精神的职业行为及交往活动。就这一年的道德失范问题,大多研究把重心放在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和
期刊
同名刊物:《传媒观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月刊,江苏省南京市管家桥65号(210092)  2007年暑期,湖南卫视隆重推出了自制大片《又见一帘幽梦》(以下简称《又》)。《又》自推出后,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成为2007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电视剧之一。自2007年6月30日开播以来,《又》的收视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据索福瑞18个城市收视数据显示,该剧从开播后不到一周即登上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
期刊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不仅给中国奶粉市场带来空前危机,而且也危害了成千上万的儿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此同时,一封“三鹿公关公司写给三鹿危机公关的信”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对网络的客观、公正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怀疑,由此造成网络面对公信力下降的危机。潜伏着的网络公关以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的诸多思考。    网络公关的危害性    三鹿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上出现了“三鹿计划投
期刊
“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集团向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后,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王老吉消费热。不过,在消费者和网友为王老吉叫好的同时,却伴随着一场网络营销行动。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王老吉请了一大批网络推手在推波助澜地进行市场营销(见2008年6月15日《华西都市报》)。这样,王老吉捐款就染上了商业利益色彩,捐款就成了事件传播的手段,也就有了忽悠公众真挚感情的嫌疑。之后,没想到绝大多数网友依然
期刊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与此同时,各大媒体纷纷行动,在这其中,作为舆论骨干的重要力量,我国主要网络对外传播媒体——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本文选择中央六大新闻网站(中国日报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央视国际)的“神七”网络新闻专题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报道特色,作出一个详尽而精确
期刊
传媒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型和变革。我们曾经把这样的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①尤其当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上传播舞台之后,其强大的传播优势让传统媒体一度受到冲击。事实上,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在与网络传播展开竞争争夺受众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加速与网络传播的融合。新老传播方式经过多次较量,最终将达到共存共融,正如报刊、广播和电视最终达成的平衡一样,这也是一种趋势。②但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方
期刊
弗洛伊德把人们的心理层次划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将它们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潜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位,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潜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与此相联系,我们可以把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