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过于注重和发展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职校教学冷落,致使我国职校教学模式陈旧,职校学生素质低下。……
如果将现在的大学生比作第四代战斗机,那么目前的职校学生就只能算作是一二代的喷气机。管理、决策、研发型人才和操作实践型人才出现了“代差”。……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模式人力资源操作工人专业设计国民素质代差改革时间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9(c)-0000-00
自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我就在不断思考。职业技术学校价值何在?
两年的职校生活,三年的工作实践,终是小有体悟。
1、职校现状
职业技术学校是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从规格上看,有“中等”和“高等”之分;从性质上看,有“公办”和“私立”之分。这是百度百科里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定义。
就我所知,目前“中等职业技校”等同于“普通高中”,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高于“普通高中”却低于“大学本科”。就社会认知来看,很多人都会把“中等职业技校”归入高于“初中”而低于“普通高中”的中间层。如此的划分,也确实无可反驳。毕竟从整体素质看,确是无法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相提并论。
就以学科成绩来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根本不是一个当量级的。在中专时许多老师都说,我们注重的是实践,而非理论。实际是否如此呢?理论和实践需要有机的结合。理论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面。具有广泛性。比如说化学学科,我们所学的一定不仅仅只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其间同样涉及到数学、物理,更离不开文字的理解,需要种种学科的相融才能形成理论。而实践操作是点和线。在中专的学习中我们确实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实践操作。但实践具有专一性。搞分析的就是搞分析的,你可以搞仪器分析,也可以用试剂分析。但不管怎么搞,就是分析一大类中的。我是学习化学分析的,那么我对滴定管、移液管等等这些分析工具的操作相对来说自是得心应手。问题在于有多少人甘于去从事基层分析员?社会又需要多少这样的基层分析员?当我们不再从事该专业的操作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优势。
而相反的通过普高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或者本科生,由于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作导向。虽然从未有实践操作的经验,只要肯钻研,掌握一项陌生的技能并不十分困难。
在一次聚餐中有位厂长如此说到:“招人就要招大学生。这些人理解能力强,学的快啊!”确实,对于效益至上的企业而言大学生较强的适应性和快速的学习能力,能更快、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相较之下技能单一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是没有可比性。
民工或者打工者呢?说句实话,曾经我也以为我们和他们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进入社会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相对于大学生,他们是廉价劳动力。其次,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他们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在我曾经待过的工厂里,许多外地打工者能在70℃的反应釜边一个人作业(将25公斤的活性炭倒入反应釜内)。他们从事的大多都是有高危险性的工作。而我们之中的多数都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至少从体质和耐受能力上来说是大大的不如。再有,现在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搞社会培训,可以说这些打工者或多或少也总是有些技能在身的。并且其实践的时间也未必比我们少。
如此比较之下职业技校的学生尽无优势可言,竟是成了“鸡肋”!
在我国民间有许多偏激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由中西方文化不成熟的交融所引起。一方面,国人对历来的儒家思想未能理解透彻,过分的追求仕途,文职。说白点就是要坐办公室的。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许多父母都经常会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出人头地,不要像我做工人,累死累活,还就那么点钱。”至今,报考公务员,求职事业单位仍是一大热门。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拜金主义的盛起。在钱,才是王道的主流社会,许多人会以钱多钱少来衡量所有,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病态的认知!
非常不幸!职业技校毕业的学生刚好于两者失之交臂。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如果不是另辟途径,一般都是基层的操作工人。而这于“坐办公室”可谓大相径庭。再者企业里实行的是金字塔模式,基层工作人员就是金字塔的基底,由于其基数庞大,个体所得自是无法于塔尖的人物相提并论。
素质文化上的差距、偏颇的认知使得职业技术学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轻视。
2、注重职校教学
就我个人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理解,职业技术学校因是培养拥有精熟操作技能的基层操作工人的园地。在一些地方职业技术学校的全称就叫“职工技术学校”。
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基数最为庞大的就是基层操作工人。他们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石,更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动力源。如果说实践是人类应证理论的唯一途径,那么基层操作人员就是将理论批量实现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教育的普及,“农民工”这种历史过渡的产物必将淡出历史舞台。而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国家急需大批拥有高素质,精技能的操作人才。据网上一些资料显示,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比例的20%—40%,而我国还不到4%,缺口达上千万人。这些人才就来自于职校的培养。职业技校的价值不言而喻!
前段时间关于高考改革的问题许多专家都在网上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高考改革固然重要。不过,个人以为改革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自加入WTO,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国际同类型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应对这种压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导向。但落实呢?过于注重和发展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职校教学冷落,致使我国职校教学模式陈旧,职校学生素质低下。
当大学生学习着计算机编程的时候,我们还在重复着初中生高中生的基础应用软件操作,苦练着打字速度;当大学生在攻克高等数理化的时候,很多中专生甚至连基本的代数,函数都搞不清,甚至连许多理化常识都会混淆。
在我曾经待过的工厂发生过一次爆炸。依照规程消防人员需对现场的人员进行笔录。当时在作业的一共四人,两人由于受伤被送往医院,余下我和另一位同事做笔录。和我一样他也是职校毕业,只是并非毕业于化工专业。就在笔录的时候他居然把工作用盐酸说成了硫酸。我并非嘲笑之意。基此只是想证明我们于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工业三酸两碱都会是常识,而再对照职校学生呢?就算工作两年之久,居然还是将盐酸和硫酸搞混。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将现在的大学生比作第四代战斗机,那么目前的职校学生就只能算作是一二代的喷气机。管理、决策、研发型人才和操作实践型人才出现了“代差”。
这种素质上的“代差”严重桎梏着我国整体的生产发展。许多生产中的操作规程正是由于素质“代差”而造成操作者的难以理解或一知半解,以致难以完全贯彻实施。
就比如现在许多企业在操作中都会要求操作员记录下一些操作数据。一是为监测操作设备是否正常运作,二是为在出现情况时有数据可以参照对比,三是将这些庞杂的操作数据总结以期寻求工艺提升的方法。然而很多操作者都并不明了其重要性。面对这些重复单一的数据,多数操作人员都会草草应付,甚至由于遗忘而刻意捏造。由此带来生产上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需推拉兼济,双管齐下。如果说大学建设是一项重点,那么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则是另一个关键!
改变职校教学模式
用我母校一位老师的话说,“现在的职校过于急功近利,教学时间过短”。就以我自己来说。我在2005年9月入学,2007年4月20日就以进入工厂实习,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不到四个学期。在我们班,最晚入厂实习的也就只学满四个学期。并且每个学期期间的节假日基本都长于普高。这与普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学习模式,形成鲜明的反差。虽然我并不喜欢现高中的这种模式。可必需说明,在职校这不到两个学年的学习,我们必需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相关的高等理论,并且还要相应的学习常识性的理论比如语、数、外。而与此相对的高中用满满三个学年的时间,这还不计平时“加班加点的时间,仅仅只需学习常识性理论,将这些常识性理论深化,为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打下基础。显见,职校教育时间的不足。由于教学时间的窘迫,职校的许多非专业课目不得不进行缩水。由此使得原先理论基础本就薄弱的职校学生,素养更加低下。
其次,职校专业设计并不科学,与社会生产企业脱节严重。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我们生物制药班54个同学。主要学习化学分析。到目前,从事药业工作分析的人几乎没有。而从事其他各类分析的也不到5个。大多数人都进行了转业。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这些中职学生的个人问题,如嫌工资较低或者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等等原因。另一方面是学校和厂方的问题。学校长期单一的培训,与厂方生产的脱节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许多厂方为使所谓的物尽其用,在许多轻靠岗位的安排上对男生是非常吝啬的。我们班15个男生,在实习期间仅仅只有两到三个从事过分析工作,仅有一人从事分析工作超过1年。大部分都是进入企业就作为一线的基层操作工人。让职校学生放弃其专业优势,去重新熟悉新的操作规程,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荒废
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计华而不实。以我的母校为例。我的母校设有建工、化工、英语、财会、机电、计算机等等学区。下,再设各种班级。班级名称每年进行调整。一是想用新异的班级名称吸引生源,一是为了呼应社会的更变。但实际换汤不换药。我是05届生物制药班的学生,所学,是一些基础的化学分析。而我的上一届04精细化工班,他们所学的居然也是基础的化学分析。两者的实践学习课目如出一辙。如果说精细化工学习化学分析的操作实践,尚能理解接受。那生物制药仅仅只学习化学分析就略显粗浅了吧!
由于设施,费用,安全等等因素的制约,现职校所授专业技能单一,大部分的技能训练都无法直接于企业生产对接。就算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技校其技能训练也很是片面。我母校的化工学区拥有气象色谱,分光光度,电子天平等等先进的分析仪器。可以说在化工分析这一项省市都算首屈一指。但对于化工企业的仪表,阀门,管线完完全全就是陌生。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更甚。我在曾经的工厂里认识了许多来自陕西的职校学生。从他们口中得知在陕西由于资金,设施的短缺,他们许多的实践课程都仅仅只是去短暂的体验了一下,很多完全只能是以理论的方式带过。
职校改革,首要就需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摒弃“中高之分”,将职校教学归入高等教学行列。职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至少延长至五年。用前2至3年学习大学生在高中所学的基本数理化,并将其巩固。后两年学习相关专业高等理论。同时兼修实践操作。如此是使职校学生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理论以便和实践更好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所学。而“摒弃‘中高之分’,将职校归入高等教学”是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使社会实践人才和研发人才达到和谐平衡。
关于职校教学模式这方面德国的职校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值得借鉴。不过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职校的教学模式自也需有中国特色。在近几年,国家对职校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前几日就听闻国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职校建设。职校的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我的母校甚至已经有了模拟工厂工艺路线的仿真教室,这就为企业直接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企业研发一种新产品必须进过小试,中试,大试而后才能够进入批量生产。但对于企业而言特意空出一条生产线,去用于产品研发显然不符合其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这就为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空间。职校的仿真教室可成为企业产品研发“中试”的场所,并且职校可提供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试验中充当操作员。企业仅仅只需支付一定的场地设备使用费,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指导。
如此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各种生产资源,并且同时还训练了一批操作人员。虽然说“中试”和量产尚有区别,但大方向既定,再次上手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和企业合作可使其专业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其实践更有价值,并且企业付费,再也无需顾忌设备运行费用的昂贵。
当然这种合作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考虑,比如原料的运输,人员的安全等等。尚需各方协调。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入世未深,阅历浅薄。文中偏激无知处,海涵!
参考文献:
[1] 赵必华,刘孝友. 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
[2] 熊耕. 试析美国高等院校认证标准演变的逻辑——以中北部地区大学与中学协会的认证标准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 2004,(07)
[3] 毕菁华.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2) .
[4] 刘晓红.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 孟晴. 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6] James L.Ratcliff,Edward S.Lubinescu,Maureen A.Gaffney. Two Continuums Collide:Accreditation[J] .Inter Science, 2001,113, (113) .
如果将现在的大学生比作第四代战斗机,那么目前的职校学生就只能算作是一二代的喷气机。管理、决策、研发型人才和操作实践型人才出现了“代差”。……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模式人力资源操作工人专业设计国民素质代差改革时间
中图分类号: 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9(c)-0000-00
自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我就在不断思考。职业技术学校价值何在?
两年的职校生活,三年的工作实践,终是小有体悟。
1、职校现状
职业技术学校是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从规格上看,有“中等”和“高等”之分;从性质上看,有“公办”和“私立”之分。这是百度百科里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定义。
就我所知,目前“中等职业技校”等同于“普通高中”,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高于“普通高中”却低于“大学本科”。就社会认知来看,很多人都会把“中等职业技校”归入高于“初中”而低于“普通高中”的中间层。如此的划分,也确实无可反驳。毕竟从整体素质看,确是无法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相提并论。
就以学科成绩来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根本不是一个当量级的。在中专时许多老师都说,我们注重的是实践,而非理论。实际是否如此呢?理论和实践需要有机的结合。理论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面。具有广泛性。比如说化学学科,我们所学的一定不仅仅只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其间同样涉及到数学、物理,更离不开文字的理解,需要种种学科的相融才能形成理论。而实践操作是点和线。在中专的学习中我们确实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实践操作。但实践具有专一性。搞分析的就是搞分析的,你可以搞仪器分析,也可以用试剂分析。但不管怎么搞,就是分析一大类中的。我是学习化学分析的,那么我对滴定管、移液管等等这些分析工具的操作相对来说自是得心应手。问题在于有多少人甘于去从事基层分析员?社会又需要多少这样的基层分析员?当我们不再从事该专业的操作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优势。
而相反的通过普高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或者本科生,由于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作导向。虽然从未有实践操作的经验,只要肯钻研,掌握一项陌生的技能并不十分困难。
在一次聚餐中有位厂长如此说到:“招人就要招大学生。这些人理解能力强,学的快啊!”确实,对于效益至上的企业而言大学生较强的适应性和快速的学习能力,能更快、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相较之下技能单一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是没有可比性。
民工或者打工者呢?说句实话,曾经我也以为我们和他们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进入社会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相对于大学生,他们是廉价劳动力。其次,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他们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在我曾经待过的工厂里,许多外地打工者能在70℃的反应釜边一个人作业(将25公斤的活性炭倒入反应釜内)。他们从事的大多都是有高危险性的工作。而我们之中的多数都无法做到像他们那样。至少从体质和耐受能力上来说是大大的不如。再有,现在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搞社会培训,可以说这些打工者或多或少也总是有些技能在身的。并且其实践的时间也未必比我们少。
如此比较之下职业技校的学生尽无优势可言,竟是成了“鸡肋”!
在我国民间有许多偏激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由中西方文化不成熟的交融所引起。一方面,国人对历来的儒家思想未能理解透彻,过分的追求仕途,文职。说白点就是要坐办公室的。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许多父母都经常会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出人头地,不要像我做工人,累死累活,还就那么点钱。”至今,报考公务员,求职事业单位仍是一大热门。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渗透,拜金主义的盛起。在钱,才是王道的主流社会,许多人会以钱多钱少来衡量所有,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这是一种病态的认知!
非常不幸!职业技校毕业的学生刚好于两者失之交臂。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如果不是另辟途径,一般都是基层的操作工人。而这于“坐办公室”可谓大相径庭。再者企业里实行的是金字塔模式,基层工作人员就是金字塔的基底,由于其基数庞大,个体所得自是无法于塔尖的人物相提并论。
素质文化上的差距、偏颇的认知使得职业技术学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轻视。
2、注重职校教学
就我个人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理解,职业技术学校因是培养拥有精熟操作技能的基层操作工人的园地。在一些地方职业技术学校的全称就叫“职工技术学校”。
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基数最为庞大的就是基层操作工人。他们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石,更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动力源。如果说实践是人类应证理论的唯一途径,那么基层操作人员就是将理论批量实现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教育的普及,“农民工”这种历史过渡的产物必将淡出历史舞台。而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国家急需大批拥有高素质,精技能的操作人才。据网上一些资料显示,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比例的20%—40%,而我国还不到4%,缺口达上千万人。这些人才就来自于职校的培养。职业技校的价值不言而喻!
前段时间关于高考改革的问题许多专家都在网上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好不热闹。高考改革固然重要。不过,个人以为改革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自加入WTO,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国际同类型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应对这种压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导向。但落实呢?过于注重和发展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将职校教学冷落,致使我国职校教学模式陈旧,职校学生素质低下。
当大学生学习着计算机编程的时候,我们还在重复着初中生高中生的基础应用软件操作,苦练着打字速度;当大学生在攻克高等数理化的时候,很多中专生甚至连基本的代数,函数都搞不清,甚至连许多理化常识都会混淆。
在我曾经待过的工厂发生过一次爆炸。依照规程消防人员需对现场的人员进行笔录。当时在作业的一共四人,两人由于受伤被送往医院,余下我和另一位同事做笔录。和我一样他也是职校毕业,只是并非毕业于化工专业。就在笔录的时候他居然把工作用盐酸说成了硫酸。我并非嘲笑之意。基此只是想证明我们于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工业三酸两碱都会是常识,而再对照职校学生呢?就算工作两年之久,居然还是将盐酸和硫酸搞混。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将现在的大学生比作第四代战斗机,那么目前的职校学生就只能算作是一二代的喷气机。管理、决策、研发型人才和操作实践型人才出现了“代差”。
这种素质上的“代差”严重桎梏着我国整体的生产发展。许多生产中的操作规程正是由于素质“代差”而造成操作者的难以理解或一知半解,以致难以完全贯彻实施。
就比如现在许多企业在操作中都会要求操作员记录下一些操作数据。一是为监测操作设备是否正常运作,二是为在出现情况时有数据可以参照对比,三是将这些庞杂的操作数据总结以期寻求工艺提升的方法。然而很多操作者都并不明了其重要性。面对这些重复单一的数据,多数操作人员都会草草应付,甚至由于遗忘而刻意捏造。由此带来生产上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需推拉兼济,双管齐下。如果说大学建设是一项重点,那么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则是另一个关键!
改变职校教学模式
用我母校一位老师的话说,“现在的职校过于急功近利,教学时间过短”。就以我自己来说。我在2005年9月入学,2007年4月20日就以进入工厂实习,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不到四个学期。在我们班,最晚入厂实习的也就只学满四个学期。并且每个学期期间的节假日基本都长于普高。这与普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学习模式,形成鲜明的反差。虽然我并不喜欢现高中的这种模式。可必需说明,在职校这不到两个学年的学习,我们必需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相关的高等理论,并且还要相应的学习常识性的理论比如语、数、外。而与此相对的高中用满满三个学年的时间,这还不计平时“加班加点的时间,仅仅只需学习常识性理论,将这些常识性理论深化,为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打下基础。显见,职校教育时间的不足。由于教学时间的窘迫,职校的许多非专业课目不得不进行缩水。由此使得原先理论基础本就薄弱的职校学生,素养更加低下。
其次,职校专业设计并不科学,与社会生产企业脱节严重。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我们生物制药班54个同学。主要学习化学分析。到目前,从事药业工作分析的人几乎没有。而从事其他各类分析的也不到5个。大多数人都进行了转业。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这些中职学生的个人问题,如嫌工资较低或者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等等原因。另一方面是学校和厂方的问题。学校长期单一的培训,与厂方生产的脱节造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而许多厂方为使所谓的物尽其用,在许多轻靠岗位的安排上对男生是非常吝啬的。我们班15个男生,在实习期间仅仅只有两到三个从事过分析工作,仅有一人从事分析工作超过1年。大部分都是进入企业就作为一线的基层操作工人。让职校学生放弃其专业优势,去重新熟悉新的操作规程,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荒废
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计华而不实。以我的母校为例。我的母校设有建工、化工、英语、财会、机电、计算机等等学区。下,再设各种班级。班级名称每年进行调整。一是想用新异的班级名称吸引生源,一是为了呼应社会的更变。但实际换汤不换药。我是05届生物制药班的学生,所学,是一些基础的化学分析。而我的上一届04精细化工班,他们所学的居然也是基础的化学分析。两者的实践学习课目如出一辙。如果说精细化工学习化学分析的操作实践,尚能理解接受。那生物制药仅仅只学习化学分析就略显粗浅了吧!
由于设施,费用,安全等等因素的制约,现职校所授专业技能单一,大部分的技能训练都无法直接于企业生产对接。就算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技校其技能训练也很是片面。我母校的化工学区拥有气象色谱,分光光度,电子天平等等先进的分析仪器。可以说在化工分析这一项省市都算首屈一指。但对于化工企业的仪表,阀门,管线完完全全就是陌生。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更甚。我在曾经的工厂里认识了许多来自陕西的职校学生。从他们口中得知在陕西由于资金,设施的短缺,他们许多的实践课程都仅仅只是去短暂的体验了一下,很多完全只能是以理论的方式带过。
职校改革,首要就需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摒弃“中高之分”,将职校教学归入高等教学行列。职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至少延长至五年。用前2至3年学习大学生在高中所学的基本数理化,并将其巩固。后两年学习相关专业高等理论。同时兼修实践操作。如此是使职校学生具备更扎实的基础理论以便和实践更好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所学。而“摒弃‘中高之分’,将职校归入高等教学”是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使社会实践人才和研发人才达到和谐平衡。
关于职校教学模式这方面德国的职校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值得借鉴。不过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职校的教学模式自也需有中国特色。在近几年,国家对职校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前几日就听闻国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职校建设。职校的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我的母校甚至已经有了模拟工厂工艺路线的仿真教室,这就为企业直接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企业研发一种新产品必须进过小试,中试,大试而后才能够进入批量生产。但对于企业而言特意空出一条生产线,去用于产品研发显然不符合其追求最大利益的目标。这就为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提供了有力的空间。职校的仿真教室可成为企业产品研发“中试”的场所,并且职校可提供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试验中充当操作员。企业仅仅只需支付一定的场地设备使用费,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指导。
如此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各种生产资源,并且同时还训练了一批操作人员。虽然说“中试”和量产尚有区别,但大方向既定,再次上手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和企业合作可使其专业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其实践更有价值,并且企业付费,再也无需顾忌设备运行费用的昂贵。
当然这种合作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考虑,比如原料的运输,人员的安全等等。尚需各方协调。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入世未深,阅历浅薄。文中偏激无知处,海涵!
参考文献:
[1] 赵必华,刘孝友. 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
[2] 熊耕. 试析美国高等院校认证标准演变的逻辑——以中北部地区大学与中学协会的认证标准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 2004,(07)
[3] 毕菁华.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2) .
[4] 刘晓红.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5] 孟晴. 新时期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6] James L.Ratcliff,Edward S.Lubinescu,Maureen A.Gaffney. Two Continuums Collide:Accreditation[J] .Inter Science, 2001,113, (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