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研究性学习)。这几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全转位。
一、 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
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讲,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往往一个模块的教学时数(36学时)用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没有讲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领会,仍然沿续“教教材”的老办法,而没有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所致。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新课改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课本中的哪些内容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
二、 由“全方位指导”到“适时指导”转变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学习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授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时间(一节课45分钟)。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6-7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早地处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三、由“学生倾听教师”到“教师倾听学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紧跟教师的教,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不教的知识,学生不学。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变“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那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四、 由“教材研究”到“教材、学生双研究”转变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 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所以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度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变“教材、学生双研究”。
五、 由“关注学生整体”到“关注学生个体”转变
教学组织形式是“涉及教学过程诸因素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影响教学时空条件的有效控制和利用,以‘多快好省为原则’,具有综合和集结的性质,体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个别到统一的过程,即从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发展成为班级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这种演变虽然是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但是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大一统教学组织形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过于整体划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弊端逐渐地成为了阻碍学生发展、阻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养成是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状况,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与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鼓励他们多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更应该给与适当的鼓励与赞赏,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否定,教师必须处理好新、旧教学方式的关系,使之整合于个人的教学工作之中。
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全转位。
一、 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
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讲,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往往一个模块的教学时数(36学时)用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没有讲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领会,仍然沿续“教教材”的老办法,而没有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所致。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新课改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课本中的哪些内容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内容。
二、 由“全方位指导”到“适时指导”转变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学习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授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时间(一节课45分钟)。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6-7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早地处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三、由“学生倾听教师”到“教师倾听学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紧跟教师的教,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不教的知识,学生不学。学生整天忙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变“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那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四、 由“教材研究”到“教材、学生双研究”转变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 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所以,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所以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度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变“教材、学生双研究”。
五、 由“关注学生整体”到“关注学生个体”转变
教学组织形式是“涉及教学过程诸因素的组合和相互关系,影响教学时空条件的有效控制和利用,以‘多快好省为原则’,具有综合和集结的性质,体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个别到统一的过程,即从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发展成为班级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这种演变虽然是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但是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大一统教学组织形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过于整体划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弊端逐渐地成为了阻碍学生发展、阻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养成是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状况,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与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鼓励他们多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更应该给与适当的鼓励与赞赏,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面否定,教师必须处理好新、旧教学方式的关系,使之整合于个人的教学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