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现在及将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幼儿最初、也是接受教育最持久的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对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家庭因素,提出了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关键字: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
1.家长在思想上重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大部分家长认为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为学习知识和才艺是最重要,社会交往能力无所谓。
2.家长在行动上缺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从行动上采取策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幼儿存在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例如:交往机会少、自私、自卑、孤僻、不被同伴接受、欺负别人、没有安全感等,还有些幼儿存在自闭、恐惧、攻击性行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以解决,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危害。
二、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家庭因素
1.客观方面
(1)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首先,父母培养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祖父母培养的幼儿。祖父母容易溺爱幼儿,幼儿会出现自私的问题,而且由于祖父母在年龄、思想等方面与父母有所不同,易出现教育不一致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其次,有兄弟姐妹的幼儿比独生子女更能够懂得照顾、宽容他人。“二胎”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但家长需注意对幼儿应公平对待、因材施教。
(2)家庭结构主要包括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低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部分单亲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低的原因有: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出现胆小、不自信、恐惧、暴力等问题;婚姻的不幸使父母脾气焦躁、易怒烦躁、批评幼儿;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会对幼儿有更高的期望,幼儿会出现压力大、自卑等问题。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单亲家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都偏低。
(3)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丰富的智力投资、社会实践,但需注意家庭经济条件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盲目地给幼儿提供优越的条件,将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主观方面
(1)家庭关系包括各成员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亲子关系较和谐的家庭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家庭存在各种矛盾的幼儿。
(2)家庭教养方式包括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专制型。民主型教养方式培养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放任型、溺爱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培养的幼儿。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具有有分寸、有礼貌、乐于助人、独立性强等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3)父母的社会交往习惯有好坏之分。当今有很多年轻父母,他们本身就有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这将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如果家长社会交往习惯较好,就能从生活点滴中影响幼儿。
三、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1.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和谐、婆媳关系好、孝敬老人、父母恩爱、亲子关系好等,都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幼儿才懂得如何接受爱、付出爱,才会有信任感、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才会提高。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首先,家長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更要从行动上采取策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实施教育;其次,家长要担起自己培养幼儿的责任,尽量自己培养幼儿,实在没时间要及时与长辈进行沟通;第三,尽量避免家庭不良结构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
3.运用恰当的教育艺术
(1)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家长要运用谈话、讲解、示范等方法,学会评价。评价应恰当具体、及时,表扬多用口头表扬,少用或不用物质奖励。批评时,要以理服人,不能采取过激的方式。
(2)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合作”。家长应该有正确的家园合作观念,主动与教师沟通,制订个性化的合作方案,共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4.用心教育,从自身做起
家长要不断更新知识,摒弃不好的社会交往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总之,社会交往能力将影响幼儿的一生,家长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家校要分析原因,采取策略,发挥家庭的关键作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刘黔敏.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圣涛.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关键字: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现状
1.家长在思想上重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大部分家长认为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为学习知识和才艺是最重要,社会交往能力无所谓。
2.家长在行动上缺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从行动上采取策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幼儿存在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例如:交往机会少、自私、自卑、孤僻、不被同伴接受、欺负别人、没有安全感等,还有些幼儿存在自闭、恐惧、攻击性行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以解决,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危害。
二、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家庭因素
1.客观方面
(1)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首先,父母培养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祖父母培养的幼儿。祖父母容易溺爱幼儿,幼儿会出现自私的问题,而且由于祖父母在年龄、思想等方面与父母有所不同,易出现教育不一致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其次,有兄弟姐妹的幼儿比独生子女更能够懂得照顾、宽容他人。“二胎”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但家长需注意对幼儿应公平对待、因材施教。
(2)家庭结构主要包括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低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部分单亲家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低的原因有: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出现胆小、不自信、恐惧、暴力等问题;婚姻的不幸使父母脾气焦躁、易怒烦躁、批评幼儿;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会对幼儿有更高的期望,幼儿会出现压力大、自卑等问题。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单亲家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都偏低。
(3)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丰富的智力投资、社会实践,但需注意家庭经济条件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盲目地给幼儿提供优越的条件,将不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主观方面
(1)家庭关系包括各成员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亲子关系较和谐的家庭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家庭存在各种矛盾的幼儿。
(2)家庭教养方式包括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专制型。民主型教养方式培养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高于放任型、溺爱型、专制型教养方式培养的幼儿。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具有有分寸、有礼貌、乐于助人、独立性强等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3)父母的社会交往习惯有好坏之分。当今有很多年轻父母,他们本身就有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不负责任等不良习惯,这将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如果家长社会交往习惯较好,就能从生活点滴中影响幼儿。
三、家庭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1.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和谐、婆媳关系好、孝敬老人、父母恩爱、亲子关系好等,都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幼儿才懂得如何接受爱、付出爱,才会有信任感、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才会提高。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首先,家長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更要从行动上采取策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实施教育;其次,家长要担起自己培养幼儿的责任,尽量自己培养幼儿,实在没时间要及时与长辈进行沟通;第三,尽量避免家庭不良结构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
3.运用恰当的教育艺术
(1)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家长要运用谈话、讲解、示范等方法,学会评价。评价应恰当具体、及时,表扬多用口头表扬,少用或不用物质奖励。批评时,要以理服人,不能采取过激的方式。
(2)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合作”。家长应该有正确的家园合作观念,主动与教师沟通,制订个性化的合作方案,共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4.用心教育,从自身做起
家长要不断更新知识,摒弃不好的社会交往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总之,社会交往能力将影响幼儿的一生,家长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家校要分析原因,采取策略,发挥家庭的关键作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剑梅,刘黔敏.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圣涛.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