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发展的调查分析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日益得到广大高校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以A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现阶段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及实践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探究,并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导师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交流平台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与高校愈发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尝试引进和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为“导师制”)是一种起源于牛津大学的现代教育制度,主要特点是要求师生加强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导师在学业、生活、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帮助。A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近三年,以学业指导作为导师制的主要定位,包括学业规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那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三年来,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尚有待规范和改进?带着这样的问题,2016年11月,课题组在A大学5个宿舍区以随机拦截方式发放了有关导师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有效问卷751份,有效问卷率为93.87%。课题组在整理分析问卷的基础上,给出结论归纳。
  一、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强调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别指导,其推行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被调查者中有约82.15%的人认为导师制有实施的必要,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导师制是认可的,但也有17.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另外,如图2所示,调查者对当前导师制实施持满意态度的占57.82%,持一般态度的占27.21%,不满意的占14.96%,这样的结果表明,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规范。
  二、导师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导师制了解程度不够
  调查者对导师制的起源、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3.42%的人对导师制比较了解,63.08%的人对导师制略有了解,还有23.5%的人对导师制根本不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制的功能,不了解导师制到底对自己会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这是学生导致态度不积极的根本原因。
  (二)师生双向选择信息匮乏
  在调查师生互选环节时,有约58%的调查者表示师生互选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于师生互选前学生获得导师信息的主要渠道,约有33.56%的被调查者主要依据导师自我介绍,36.24%的学生主要依据辅导员老师或其他熟悉老师的介绍,19.46%的学生则主要是通过本专业高年级学生获取导师信息,另有10.74%的学生是依据学校或学院网站资料获取信息。一方面,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学生反映导师的网上信息比较少,有些导师还缺席师生见面会,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不了解,因此,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拉郎配”的现象,希望获得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选择了擅长科研的导师,而立志考研的学生却又选择了擅长社会实践的导师;另一方面,在与导师访谈中,课题组了解到,导师对学生其实更加也不了解,网上仅有考生来源地、爱好等极其有限的信息。因此,师生信息的匮乏导致师生互选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师生互选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在调查学生选择导师过程中最看重的方面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最看重导师的教学成果和导师性格两项,其次比较关心导师的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等,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注重导师的年龄。这说明,学生选择导师还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机制、平台等的限制,导师无法把自己的总体情况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由此说明,导师制网络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关导师和学生的信息部分。而对导师性格看重比例较高,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情商较高、易于沟通交流的导师,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学生在主观上希望借助导师制平台获得更多有效帮助的愿望。
  (三)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次数少
  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一学期与导师交流仅1-2次的占比最高,为45.73%,其次为交流3-4次的约为17.1%,交流5次以上的仅占5.81%,而一学期没有和导师有过交流的竟高达31.40%,如图3所示。由此表明,学生与导师实际交流的次数总体上看是相对较少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导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也因此而无法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帮助。
  (四)学生与导师存在距离感
  在交流主动性上,调查表明,师生双方都不主动的占比为45.12%,而双方都主动的仅为17.85%;在交流意愿上,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应该主动找老师的约占总人数的64.43%,而认为导师应该主动找学生的仅为35.23%。但调查数据表明,老师主动找学生的占比为23.91%,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则仅为13.13%。从学生交流意愿與学生实际主动与导师交流比例之间的落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存在交流障碍。进一步调查发现,有约40%的学生不敢或不好意思找导师,与导师的距离感很强;有约28.4%的学生认为没问题需要请教,缺乏和导师进行交流的内在需求;由于导师态度不够积极而不敢进一步交流的占16%。由此可见,学生不了解导师职责、不清楚应该向导师咨询哪些方面的问题、距离感较强等,成为了制约导师制有效施行的主要因素,其次导师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意愿和行动。
  三、促进导师制发展与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和学院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调查分析表明,有很多的学生对导师制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所以学校和学院应向学生大力宣传这项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新生入学阶段,重点介绍导师制的起源、明确导师制的定位和目的、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让学生真正重视导师制,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导师制交流平台建设
  师生互选过程中,导师制交流平台必须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所有导师的相关信息,包括导师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导师的教学课程、教学效果、科研课题和科研论文,此外,还要提供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特点、风格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而对于学生信息的介绍也要尽可能全面与真实,包括学生的高考情况、志愿填报、选课前大学课程成绩、兴趣爱好,尤其是学生的学业规划和今后的发展设计等。通过健全师生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针对性更强的师生互选,可以充分发挥导师个性和特长,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使学生得到更加有效的指导。
  (三)规范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质与量
  调查分析表明,在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师生之间定期交流,而在交流方式的选择上,约51.68%的被调查者希望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因此,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制规定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次数,并通过交流记录、交流成果等方式监督师生交流的执行情况与效果,为学生创造与导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培养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在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也提倡以微信、QQ等信息化的方式为辅助进行实时交流。鼓励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与方案,鼓励学生在了解导师科研课题的情况下,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四)强调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基础上的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案。针对大一学生,应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高中与大学的顺利过渡,根据学生特点帮助其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二学生,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以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社团实践活动;针对大三学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职业规划,对打算毕业工作的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大学生训练项目,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对打算考研的学生,指导其参加导师课题,获得学术、科研活动经验,鼓励其考研备战;针对大四学生,有针对性开展考研冲刺、就业指导和论文指导等工作。
  (五)建立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激励和考核机制
  导师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不同的导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导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压力比较大,往往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中。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导师在这项工作中增加投入,可以根据师生见面数、交流记录与成果、学生评价、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竞赛时接受的导师指导情况等,给导师核算一定的工作量和课时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把学生参加导师制活动纳入学分体系和评价、评优体系,根据导师对学生的评分等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4010587)]
  参考文献:
  [1] 任春娇.英国导师制的经验对我国硕士导师的启示[D].东北大学,2010
  [2] 毕强.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益促进[J].经济师,2012(8)
  [3] 王珍曙.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培养途径的创新——以导师制平台为个案分析[J].經济师,2015(9)
  [4] 马靖.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变革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通讯作者简介:郝立丽,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采用实地调研、网站体验与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新业务、新模式的体系构建,提出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研究对解决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对提高企业资金结算效率,推进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合作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西
期刊
摘 要:“协同创新”是目前许多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等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它有助于科技兴国、实现教学理论向工厂产品的转化。文章对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以佳木斯大学的工科教育为载体,进行了协同创新的应用研究,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协同 创新 实践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对高校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面临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文章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学档案 管理 信息化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在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企业及工商管理毕业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对20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访谈,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生 就业竞争力 双轨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F41;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
期刊
摘 要:工学交替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时代的变革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工学交替活动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契机。文章以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双十一”线上客服项目为例,对“互联网+”环境下市場营销专业学生的工学交替模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了集中型工学交替模式,并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工学交替 市场营销专业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深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优劣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考核。这不仅是研究性教学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的发展及普及,同时对于提高高校整体教育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课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平台,校园坏境如何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校园的建设,还可以注重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对以后的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指导性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还能保证学生拥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具备更好的社会能力。  关键词:校园文化 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不及格现象客观存在,高数等较有难度的科目不及格率甚至高达50%。文章通过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近年来一年级核心课程挂科情况的数据,从辅导员“教育管理”视角着眼,联结学生角度,教学角度及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而去探讨影响一年级学生挂科的因素。旨在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尽量降低不及格率。  关键词:一年级核心课程 影响因素 不及格率 学风建设 
期刊
摘 要:随着2016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互联网+政务服务”问题举国关注,已被列入重要政策议程。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公共服务问题。文章在分析政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内容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对广东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初期实践探索的分析,总结了几种主要
期刊
摘 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无机材料工业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问题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满足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设置“无机材料技术经济”作为专业课程。针对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无机材料技术经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