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如果我们对医院内感染认识不足,滥用抗生素,护士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无菌操作,则会导致医院感染情况严重,延长住院天数,致使患者产生严重后果;儿科门诊做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因此严格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对保护儿童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并提出了防治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儿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与控制措施
儿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加强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儿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对保护儿童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将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汇总如下。
1、医院的感染因素
1.1 环境布局造成的感染:儿科门诊就诊按医生的职称坐诊,而不是按照预检分诊将患儿的疾病进行分诊处理,所有的患儿都在一起,这是造成患儿之间交叉感染的最大隐患之一。由于儿科门诊面积小,感染与非感染患儿不能分开,成人与儿童诊区在一处,无预检分诊等,增加了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率。
1.2 诊疗器械造成的感染:患儿数量大,门诊常用的听诊器、压舌板、垫巾等应用频率非常高,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患儿所接触的医疗用品,如点滴架、输液小车等不能及时消毒处理,这也造成了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1.3 医务人员的手感染: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之一,由于工作量很大,医护人员频繁接触各种患儿及其污染的物品,医护人员未能做到一患一洗手及各项操作前后洗手,形成了接触一污染一携带一传播的过程,增加了医院感染概率。
1.4 空气不流通造成的感染:患儿数量大,就诊和输液的地方有限,医院内感染部位最多见于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由于患儿多,空气污染严重,通风及空气消毒不足所致,造成呼吸道交叉感染。小儿由于发热、出汗、腹泻等,开窗通风减少,造成空气不流通污浊,导致儿科门诊空气内含菌量增加,加大了患儿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1.5 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感染:现在患儿只要患病,无论大病小病,不说医生开药情况,家属首先都要求打些消炎药,使患儿的病情好快些好。这样就使医院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滥用情况,从而致使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容易引发二次感染。
2、防止医院感染的措施
2.1 合理的布局及一站式就诊流程
医院单独设立儿科门诊,独立的区域,与其他科室门诊分开;实行预检分诊制度,按感染区、非感染区就诊,设独立的儿科处置室、儿科输液室、儿科胃镜室、儿科肺功能检查室等,按照疾病的种类分别设置候诊室区、诊断室、治疗区以及健康咨询候诊区,以防止不同疾病患儿间交叉感染。在各候诊室区、诊断室及治疗区内配置动态空气消毒机,随时对区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消毒以保证空气质量的安全性。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候诊区及治疗区内配备洗手池和快速洗手消毒剂,提供给患儿及家属,让其有效的进行手卫生、清洗奶具、玩具等。
2.2 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及加强健康教育建立严格的
分诊候诊制度,派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承担儿科门诊分诊工作和候诊次序维护工作。在候诊区及治疗区内张贴手卫生、疾病预防、儿童营养等有关健康教育图片和动画,并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的特点进行更换。
2.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首先是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执行操作规程,做到遵守法规,提高依从性和自觉性。在门诊普及推广非接触式水龙头,配置洗手池、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等。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除了受手卫生设备配置的限制外,良好和谐的就诊环境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提供手卫生设备和快速手消毒剂的基础上保证“一室一医一患一陪”为医师创造良好的诊断环境。
2.4 诊疗用具消毒
采用一次性的诊疗用具,如压舌板、垫巾等,不能用一次性的按就诊人次配置诊疗用具,用后随时消毒。体温计随时浸泡于8.4消毒液中,听诊器每次用浸有8.4 消毒液的毛巾擦拭。滴架、输液小车等要及时消毒处理。
2.5 环境的清洁消毒
由于儿科门诊患儿流动性大、机体抵抗力低、自我防护意识差,因此加强用后诊疗设备和污染环境物品的随时消毒,按就诊人次配置足量的诊疗用具保证周转和消毒时间对儿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医院门诊是中央空调,采用空气净化系统。儿科门诊每日两次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不适宜紫外线照射或就诊高峰时段多采用空气消毒机随时消毒。2)地面、物体表面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保洁员,按消毒标准负责消毒清洁处理,确保不同区域用不同的毛巾擦拭消毒,不同的诊区用不同的拖布进行拖地消毒,医疗废物每日两次清除,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要求进行处理,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2.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务人员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根據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来使用抗生素,以窄谱抗生素为主,减少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能口服给药就不选择使用静脉输液,尽量降低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问题。
总之,儿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定期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加强监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提高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并及时有效地发现门诊感染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儿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永弘,陆权.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细菌.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2):719-720.
[2] 黄德珉,章笑梅.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8.
[3]蔡宝晶.儿科门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
【关键词】儿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与控制措施
儿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加强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儿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对保护儿童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将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汇总如下。
1、医院的感染因素
1.1 环境布局造成的感染:儿科门诊就诊按医生的职称坐诊,而不是按照预检分诊将患儿的疾病进行分诊处理,所有的患儿都在一起,这是造成患儿之间交叉感染的最大隐患之一。由于儿科门诊面积小,感染与非感染患儿不能分开,成人与儿童诊区在一处,无预检分诊等,增加了儿科门诊医院感染率。
1.2 诊疗器械造成的感染:患儿数量大,门诊常用的听诊器、压舌板、垫巾等应用频率非常高,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患儿所接触的医疗用品,如点滴架、输液小车等不能及时消毒处理,这也造成了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
1.3 医务人员的手感染: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之一,由于工作量很大,医护人员频繁接触各种患儿及其污染的物品,医护人员未能做到一患一洗手及各项操作前后洗手,形成了接触一污染一携带一传播的过程,增加了医院感染概率。
1.4 空气不流通造成的感染:患儿数量大,就诊和输液的地方有限,医院内感染部位最多见于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由于患儿多,空气污染严重,通风及空气消毒不足所致,造成呼吸道交叉感染。小儿由于发热、出汗、腹泻等,开窗通风减少,造成空气不流通污浊,导致儿科门诊空气内含菌量增加,加大了患儿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1.5 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造成的感染:现在患儿只要患病,无论大病小病,不说医生开药情况,家属首先都要求打些消炎药,使患儿的病情好快些好。这样就使医院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滥用情况,从而致使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容易引发二次感染。
2、防止医院感染的措施
2.1 合理的布局及一站式就诊流程
医院单独设立儿科门诊,独立的区域,与其他科室门诊分开;实行预检分诊制度,按感染区、非感染区就诊,设独立的儿科处置室、儿科输液室、儿科胃镜室、儿科肺功能检查室等,按照疾病的种类分别设置候诊室区、诊断室、治疗区以及健康咨询候诊区,以防止不同疾病患儿间交叉感染。在各候诊室区、诊断室及治疗区内配置动态空气消毒机,随时对区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消毒以保证空气质量的安全性。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候诊区及治疗区内配备洗手池和快速洗手消毒剂,提供给患儿及家属,让其有效的进行手卫生、清洗奶具、玩具等。
2.2 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及加强健康教育建立严格的
分诊候诊制度,派有丰富儿科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承担儿科门诊分诊工作和候诊次序维护工作。在候诊区及治疗区内张贴手卫生、疾病预防、儿童营养等有关健康教育图片和动画,并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的特点进行更换。
2.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首先是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执行操作规程,做到遵守法规,提高依从性和自觉性。在门诊普及推广非接触式水龙头,配置洗手池、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等。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除了受手卫生设备配置的限制外,良好和谐的就诊环境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提供手卫生设备和快速手消毒剂的基础上保证“一室一医一患一陪”为医师创造良好的诊断环境。
2.4 诊疗用具消毒
采用一次性的诊疗用具,如压舌板、垫巾等,不能用一次性的按就诊人次配置诊疗用具,用后随时消毒。体温计随时浸泡于8.4消毒液中,听诊器每次用浸有8.4 消毒液的毛巾擦拭。滴架、输液小车等要及时消毒处理。
2.5 环境的清洁消毒
由于儿科门诊患儿流动性大、机体抵抗力低、自我防护意识差,因此加强用后诊疗设备和污染环境物品的随时消毒,按就诊人次配置足量的诊疗用具保证周转和消毒时间对儿科门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医院门诊是中央空调,采用空气净化系统。儿科门诊每日两次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不适宜紫外线照射或就诊高峰时段多采用空气消毒机随时消毒。2)地面、物体表面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保洁员,按消毒标准负责消毒清洁处理,确保不同区域用不同的毛巾擦拭消毒,不同的诊区用不同的拖布进行拖地消毒,医疗废物每日两次清除,按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要求进行处理,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
2.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务人员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根據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来使用抗生素,以窄谱抗生素为主,减少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能口服给药就不选择使用静脉输液,尽量降低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问题。
总之,儿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通过改善就诊环境、定期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加强监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提高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并及时有效地发现门诊感染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为患儿提供清洁、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永弘,陆权.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耐药细菌.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2):719-720.
[2] 黄德珉,章笑梅.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8.
[3]蔡宝晶.儿科门诊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