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大劫难暴露出了一个实时超互联全球经济的内在脆弱性,撤出全球化似乎越来越不可避免。虽然该举措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取的,但如果想取得积极成果则有赖于一个深度、包容且高效的多边主义行动。
去全球化的其中一个最强大推手源自于现行生产模式的脆弱性,这些模式都构建于那些冗长复杂、为了短期效率和低成本不惜牺牲稳健和弹性的全球供应链之上。由于许多企业和行业要仰仗位处遥远异国的供应商——而且缺乏任何替代方案——这种价值链处于一损俱损的状态。而正如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所表明的那样,谁也不知道哪些部分会在什么时候停摆。
中国这个全球供应链中心尤其符合这种状况。该国是手机、电脑和家庭用品等各种日用消费品的制造核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活性药物成分供应国,如果出现一场影响中国生产的危机,那么全球医疗用品供应也会遭到波及。
不出所料,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封锁措施也迅速影响到了全球生产。所幸中国似乎已经控制住了病毒的蔓延,国内的经济活动也逐步恢复正常,因此本轮生产中断的影响程度有限。
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下,没人能保证下一次中断不会更为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这种中断可能以另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或自然灾害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来自于一个政治决定——即政治学家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ll)和亚伯拉罕·L·纽曼(Abraham L. Newman)所谓“相互依存状态武器化”。
这点甚至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引发了忧虑,当时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并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和从美国供应商处采购。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在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降低触发限制行动的门槛,增加所谓战略性行业的数量,并努力让这些领域的生产回迁本国。
许多气候活动家也在呼吁增加本地生产。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2012年全球航运业排放了7.96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当年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2%。缩短货物运输的距离确实有助于推动世界减排目标的实现,但这样做又必须付出多少代价呢?
防止 “碳泄漏”——就是企业将生产从已实施强有力减排措施(如碳价,排放上限和交易机制或是严格法规)的国家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努力也将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去全球化。已经有一些人开始鼓吹征收碳边境税来遏制这类现象——该措施也会增强在本地生产的激励因素。
上述这些都表明,强调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的某种程度去全球化既不可避免,也是可取的。但这一进程可能引发从生产成本飙升到地缘政治冲突在内的严重风险。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各国努力实现自身供应链多样化并在其中构建更多的冗余产能,一定程度的生产成本增加将不可避免。那些大型经济体或许能承担多样化生产的成本,而中小型经济体则可能难以承受。试图储存重要物资供应的国家也会遭遇各项成本限制。
气候关切和碳边境税可能会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因为它们会刺激各方陷入相互报复的死循环并加剧国际贸易压力。同理,以国家安全为名减少贸易和外国投资实质上会加剧政治紧张局势,并在各方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之下使经济陷入螺旋式下降。
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的两个大型多元化集团的出现可以降低一些去全球化的经济成本,但这也会削弱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们会被迫站队),致使全球经济进一步政治化并削弱国际秩序的合法性。此外由于构筑了不稳定的长期竞争态势,这也会对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就算增加一个由欧盟和其他合作导向型经济体组成的第三集团也难以抵消这些不利因素。
更好的办法则是基于各类有效形式的多边和全球合作。比如为了确保充分的疫情防御工作,世界应建立一个具备更大格局的共同预警系统,并同意在世界卫生组织监督下于各区域中心储存医疗设备,同时制定费用分担政策和灵活部署计划,还应商定(并不断更新)针对快速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协议和融资。这将使世界在应对大规模疾病爆发方面比各国自扫门前雪的做法更具优势。
在国家安全领域,各国应共同努力,为网络空间、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制定一套实质上的“军控条约”,从而防止出现将新技术武器化的危险竞赛,同时鼓励促进人类福祉和安全的创新。
在气候变化方面则需要制定更大手笔的政策以实现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全球目标——这也是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中的规定。光有意向声明和或者给同侪施加压力是不够的。作为包含对欠发达国家财政支持的国际商定框架的一部分,碳边境税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同时还能排除掉那些临时措施所附带的负面影响。
雖然世界银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最近忧心忡忡地宣称说:“新型冠状病毒是全球化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但某种程度上的去全球化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灾难。在有效的新型全球合作之下这一进程的成本是可控的,而收益——稳健、安全和可持续性——则可以实现最大化。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主义并不容易,甚至看起来不太现实(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合作的漠视之下),但美国迟早会选出一个新政府。考虑到其他替代方案所带来的风险,我们无论如何都得尝试一下。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0.)
去全球化的其中一个最强大推手源自于现行生产模式的脆弱性,这些模式都构建于那些冗长复杂、为了短期效率和低成本不惜牺牲稳健和弹性的全球供应链之上。由于许多企业和行业要仰仗位处遥远异国的供应商——而且缺乏任何替代方案——这种价值链处于一损俱损的状态。而正如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所表明的那样,谁也不知道哪些部分会在什么时候停摆。
中国这个全球供应链中心尤其符合这种状况。该国是手机、电脑和家庭用品等各种日用消费品的制造核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活性药物成分供应国,如果出现一场影响中国生产的危机,那么全球医疗用品供应也会遭到波及。
不出所料,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封锁措施也迅速影响到了全球生产。所幸中国似乎已经控制住了病毒的蔓延,国内的经济活动也逐步恢复正常,因此本轮生产中断的影响程度有限。
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下,没人能保证下一次中断不会更为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这种中断可能以另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或自然灾害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来自于一个政治决定——即政治学家亨利·法雷尔(Henry Farrell)和亚伯拉罕·L·纽曼(Abraham L. Newman)所谓“相互依存状态武器化”。
这点甚至在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引发了忧虑,当时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并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和从美国供应商处采购。许多国家的政府也在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降低触发限制行动的门槛,增加所谓战略性行业的数量,并努力让这些领域的生产回迁本国。
许多气候活动家也在呼吁增加本地生产。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2012年全球航运业排放了7.96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当年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2%。缩短货物运输的距离确实有助于推动世界减排目标的实现,但这样做又必须付出多少代价呢?
防止 “碳泄漏”——就是企业将生产从已实施强有力减排措施(如碳价,排放上限和交易机制或是严格法规)的国家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努力也将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去全球化。已经有一些人开始鼓吹征收碳边境税来遏制这类现象——该措施也会增强在本地生产的激励因素。
上述这些都表明,强调稳健性和可持续性的某种程度去全球化既不可避免,也是可取的。但这一进程可能引发从生产成本飙升到地缘政治冲突在内的严重风险。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各国努力实现自身供应链多样化并在其中构建更多的冗余产能,一定程度的生产成本增加将不可避免。那些大型经济体或许能承担多样化生产的成本,而中小型经济体则可能难以承受。试图储存重要物资供应的国家也会遭遇各项成本限制。
气候关切和碳边境税可能会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因为它们会刺激各方陷入相互报复的死循环并加剧国际贸易压力。同理,以国家安全为名减少贸易和外国投资实质上会加剧政治紧张局势,并在各方以牙还牙的报复行动之下使经济陷入螺旋式下降。
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的两个大型多元化集团的出现可以降低一些去全球化的经济成本,但这也会削弱大多数国家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们会被迫站队),致使全球经济进一步政治化并削弱国际秩序的合法性。此外由于构筑了不稳定的长期竞争态势,这也会对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就算增加一个由欧盟和其他合作导向型经济体组成的第三集团也难以抵消这些不利因素。
更好的办法则是基于各类有效形式的多边和全球合作。比如为了确保充分的疫情防御工作,世界应建立一个具备更大格局的共同预警系统,并同意在世界卫生组织监督下于各区域中心储存医疗设备,同时制定费用分担政策和灵活部署计划,还应商定(并不断更新)针对快速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协议和融资。这将使世界在应对大规模疾病爆发方面比各国自扫门前雪的做法更具优势。
在国家安全领域,各国应共同努力,为网络空间、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制定一套实质上的“军控条约”,从而防止出现将新技术武器化的危险竞赛,同时鼓励促进人类福祉和安全的创新。
在气候变化方面则需要制定更大手笔的政策以实现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全球目标——这也是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中的规定。光有意向声明和或者给同侪施加压力是不够的。作为包含对欠发达国家财政支持的国际商定框架的一部分,碳边境税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同时还能排除掉那些临时措施所附带的负面影响。
雖然世界银行新任首席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最近忧心忡忡地宣称说:“新型冠状病毒是全球化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但某种程度上的去全球化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灾难。在有效的新型全球合作之下这一进程的成本是可控的,而收益——稳健、安全和可持续性——则可以实现最大化。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主义并不容易,甚至看起来不太现实(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合作的漠视之下),但美国迟早会选出一个新政府。考虑到其他替代方案所带来的风险,我们无论如何都得尝试一下。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