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牟晓勇是一名深耕医疗行业的连续创业者,从2007年到2020年,他先后创立了三家医疗器械公司。医疗行业的复杂性导致闭环很长,需要不停深挖,但是一旦突破,长期回报非常稳定。他相信,“医疗创业是跑马拉松,是值得长期做的事情”。
创业之前,牟晓勇曾在大型国企工作,参与组建了全新的事业部,主要通过剖析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来独立自主研发核磁共振的核心软硬件部件和第一代全国产化整机。新千年伊始,国内大型医疗器械自主研发刚刚起步,基本没有对口的研发人员,牟晓勇从清华、北大、科学院等院校招聘了一批研究生,笑称这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来做国家级的创新项目”。经过几年的耕耘,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到如今,相关人才越来越多,医疗设备行业也逐渐进入了爆发期。
“国内在医疗器械领域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难度很大,在其中寻找到突破口,把学习到的国外技术慢慢转化成自主创新,就是我进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初衷。”牟晓勇说。
2007年,牟晓勇决定创业,继续在医疗影像大型设备行业深耕。起初,几个合伙人一起凑了起始资金,在北京开了两个工厂,渐渐地,他发现重型产业并不适合初创公司。首先,缺乏国家支持,其次,竞争者都是行业领先的巨头,比如西门子、飞利浦等,与这些传统大型设备公司同台竞技,初创企业很难冲出来。
因此,牟晓勇希望找到新的切入点。他发现,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有几个问题:第一,尽管市场需求量大,但国产品牌未拿到足够的市场份额,不能与巨头正面PK;另外,大型设备价格高昂,动辄几百上千万,基层医院难以负担;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是,医疗影像设备操作起来专业程度很高,国内缺乏专业医生,往往医院买得起设备,请不到合格医生。于是,牟晓勇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一个在线培训专业医疗影像医生和技师的平台,但是发现效率不高;后来又尝试用在线会诊的方式缓解专业医生不足的情况,但是有时间、有意愿、有能力通过远程会诊实现诊断的医生非常少。
牟晓勇不愿放弃,他想,专业人士的缺乏导致了设备的增量受到了限制,而培训专业医生又是一个过于漫长的过程,那么为何不反过来,试着改良设备本身呢?尤其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复杂的影像设备智能化、便携化成为可能。于是,新名医的手持超声设备诞生了。产品利用AI技术降低医生使用门槛,提高影像设备便携化、易用性和诊断质量,普及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场景,构建智能便携影像设备、AI云平台和医生集团三位一体的智慧医联体和即时医疗服务网络。传统的超声检查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做,医生首先非常清楚自己要“找”什么,找到目标位置后,要对图像进行识别,观察是否有异常。传统超声设备有很多按键,测量操作复杂,以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举例, 传统超声需要十几个步骤, 而新名医的手持超声提供一键测量,只需一键启动PW即可完成PSV、RI、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牟晓勇和团队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医疗设备的硬件制造很有信心,其中,将硬件做小、将功耗降低,适应手机屏幕来实现图像的优化并达到临床应用的程度都是降维工程化。真正的挑战存在于智能化方面:要实现普通人的操作,流程必须全自动完成。2015年开始,牟晓勇和团队开始研究其中的算法,自动识别人体组织的病灶。超声本就是医学影像里较为特殊的存在,图像实时性高、分辨率低、边缘模糊、受操作医生手法影响很大,对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但是一旦攻克超声AI的难题,因为超小型手持超声的成本是普通超声设备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大量普及,惠及更多人群,像听诊器、血压计一样,在医院、诊所甚至药店随处可见,甚至普及到家庭。
超声作为四大影像之一,是很多无创检测的第一标准。超声的信息量很大,可以看到人体内从心脏到腹部的浅表、乳腺、甲狀腺、胎儿,甚至包括周边的肌肉骨骼等,超声检查能覆盖大量的疾病,因此在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机会。目前,新名医的手持超声产品已经拿到了医疗产品的注册证,通过了国家的检测。
新名医的手持超声产品的一个重点功能是做颈动脉的超声筛查。目前,中国的头号杀手就是心血管疾病,去年,心梗、脑梗疾病导致360多万人死亡。因为高死亡率,从2018年开始,我国在全国全面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病人发病后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快速送到医院治疗,否则非常危险。针对心血管疾病,颈动脉是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度关联的指标,但是目前专业检查颈动脉的高端设备都很昂贵,且程序复杂,而有些检查方式则过于初级,不能真正筛查出高危病人。目前,全国有超过2.6亿的老年人群需要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新名医的手持超声能作为便捷的筛查工具,针对大规模的人群到社区进行广泛筛查,早发现,早干预,通过控制病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健康管理手段来降低心梗和脑梗的发生概率。新名医希望通过手持超声设备对大病的攻克做出贡献。2020年,新名医团队将实现一键出诊断报告的功能,并且达到百万级别设备的标准。
传统医疗器械的利润非常高,其中暴利主要体现在中间环节,新名医希望通过手持超声设备普及超声筛查的服务,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新名医目前主要通过设备投放的方式进行服务,将手持超声设备投放到医院、诊所、药店,场所只需交纳押金,新名医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服务,消费者只需交纳68元,相当于医院超声检查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服务费,就可以获得超声检查和详细的报告。对医院来说,在基层和医疗终端用小型设备筛查出高危人群后,可迅速送诊至大医院,获取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方案,方便患者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效率。
通过设备的智能化,先解决单点问题,比如颈动脉筛查,再通过数据的积累来扩充疾病门类和诊断精度,目前已经能筛查和在研的包括30余种疾病,包括臂丛神经及周围组织,颈动脉血管、斑块和频谱、甲状腺肿瘤、妇产和辅助生殖、麻醉和疼痛等等。日后,随着越来越多数据的收集和积累,设备性能会越来越强。
新生事物在萌芽之际总会遭到质疑,也有很多消费者对手持超声设备的准确性存疑。“一些医生说他们还是习惯大型设备,但是通过颈动脉超声的临床测试,我们的小型设备的测量数据和百万级设备基本一致。”从而获得了医生的信任,又通过三甲医院医生的背书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向老百姓推广也需要一定过程,新名医采取了义诊的方式,在社区进行筛查。比如,有一位患者检查出来问题,去三甲医院检查后发现诊断结果一致,于是现身说法,口口相传,打造出了新名医的口碑。
超声能量安全、无辐射,是四大影像里最安全的探测技术,拥有很强的可扩展性,然而超声诊断学中有着非常复杂的诊断过程,新名医团队正在通过智能化来降低超声检查对稀缺的超声执业医师的依赖,减少人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和误差,从而降低使用超声的门槛。
创业之前,牟晓勇曾在大型国企工作,参与组建了全新的事业部,主要通过剖析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来独立自主研发核磁共振的核心软硬件部件和第一代全国产化整机。新千年伊始,国内大型医疗器械自主研发刚刚起步,基本没有对口的研发人员,牟晓勇从清华、北大、科学院等院校招聘了一批研究生,笑称这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来做国家级的创新项目”。经过几年的耕耘,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多成果。到如今,相关人才越来越多,医疗设备行业也逐渐进入了爆发期。
“国内在医疗器械领域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难度很大,在其中寻找到突破口,把学习到的国外技术慢慢转化成自主创新,就是我进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初衷。”牟晓勇说。
2007年,牟晓勇决定创业,继续在医疗影像大型设备行业深耕。起初,几个合伙人一起凑了起始资金,在北京开了两个工厂,渐渐地,他发现重型产业并不适合初创公司。首先,缺乏国家支持,其次,竞争者都是行业领先的巨头,比如西门子、飞利浦等,与这些传统大型设备公司同台竞技,初创企业很难冲出来。
因此,牟晓勇希望找到新的切入点。他发现,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有几个问题:第一,尽管市场需求量大,但国产品牌未拿到足够的市场份额,不能与巨头正面PK;另外,大型设备价格高昂,动辄几百上千万,基层医院难以负担;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是,医疗影像设备操作起来专业程度很高,国内缺乏专业医生,往往医院买得起设备,请不到合格医生。于是,牟晓勇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一个在线培训专业医疗影像医生和技师的平台,但是发现效率不高;后来又尝试用在线会诊的方式缓解专业医生不足的情况,但是有时间、有意愿、有能力通过远程会诊实现诊断的医生非常少。
牟晓勇不愿放弃,他想,专业人士的缺乏导致了设备的增量受到了限制,而培训专业医生又是一个过于漫长的过程,那么为何不反过来,试着改良设备本身呢?尤其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复杂的影像设备智能化、便携化成为可能。于是,新名医的手持超声设备诞生了。产品利用AI技术降低医生使用门槛,提高影像设备便携化、易用性和诊断质量,普及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场景,构建智能便携影像设备、AI云平台和医生集团三位一体的智慧医联体和即时医疗服务网络。传统的超声检查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做,医生首先非常清楚自己要“找”什么,找到目标位置后,要对图像进行识别,观察是否有异常。传统超声设备有很多按键,测量操作复杂,以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举例, 传统超声需要十几个步骤, 而新名医的手持超声提供一键测量,只需一键启动PW即可完成PSV、RI、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量。
牟晓勇和团队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医疗设备的硬件制造很有信心,其中,将硬件做小、将功耗降低,适应手机屏幕来实现图像的优化并达到临床应用的程度都是降维工程化。真正的挑战存在于智能化方面:要实现普通人的操作,流程必须全自动完成。2015年开始,牟晓勇和团队开始研究其中的算法,自动识别人体组织的病灶。超声本就是医学影像里较为特殊的存在,图像实时性高、分辨率低、边缘模糊、受操作医生手法影响很大,对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但是一旦攻克超声AI的难题,因为超小型手持超声的成本是普通超声设备的几十分之一,可以大量普及,惠及更多人群,像听诊器、血压计一样,在医院、诊所甚至药店随处可见,甚至普及到家庭。
超声作为四大影像之一,是很多无创检测的第一标准。超声的信息量很大,可以看到人体内从心脏到腹部的浅表、乳腺、甲狀腺、胎儿,甚至包括周边的肌肉骨骼等,超声检查能覆盖大量的疾病,因此在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机会。目前,新名医的手持超声产品已经拿到了医疗产品的注册证,通过了国家的检测。
新名医的手持超声产品的一个重点功能是做颈动脉的超声筛查。目前,中国的头号杀手就是心血管疾病,去年,心梗、脑梗疾病导致360多万人死亡。因为高死亡率,从2018年开始,我国在全国全面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病人发病后需要在一个小时内快速送到医院治疗,否则非常危险。针对心血管疾病,颈动脉是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度关联的指标,但是目前专业检查颈动脉的高端设备都很昂贵,且程序复杂,而有些检查方式则过于初级,不能真正筛查出高危病人。目前,全国有超过2.6亿的老年人群需要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新名医的手持超声能作为便捷的筛查工具,针对大规模的人群到社区进行广泛筛查,早发现,早干预,通过控制病人的血压和血脂等健康管理手段来降低心梗和脑梗的发生概率。新名医希望通过手持超声设备对大病的攻克做出贡献。2020年,新名医团队将实现一键出诊断报告的功能,并且达到百万级别设备的标准。
传统医疗器械的利润非常高,其中暴利主要体现在中间环节,新名医希望通过手持超声设备普及超声筛查的服务,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新名医目前主要通过设备投放的方式进行服务,将手持超声设备投放到医院、诊所、药店,场所只需交纳押金,新名医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服务,消费者只需交纳68元,相当于医院超声检查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服务费,就可以获得超声检查和详细的报告。对医院来说,在基层和医疗终端用小型设备筛查出高危人群后,可迅速送诊至大医院,获取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方案,方便患者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效率。
通过设备的智能化,先解决单点问题,比如颈动脉筛查,再通过数据的积累来扩充疾病门类和诊断精度,目前已经能筛查和在研的包括30余种疾病,包括臂丛神经及周围组织,颈动脉血管、斑块和频谱、甲状腺肿瘤、妇产和辅助生殖、麻醉和疼痛等等。日后,随着越来越多数据的收集和积累,设备性能会越来越强。
新生事物在萌芽之际总会遭到质疑,也有很多消费者对手持超声设备的准确性存疑。“一些医生说他们还是习惯大型设备,但是通过颈动脉超声的临床测试,我们的小型设备的测量数据和百万级设备基本一致。”从而获得了医生的信任,又通过三甲医院医生的背书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向老百姓推广也需要一定过程,新名医采取了义诊的方式,在社区进行筛查。比如,有一位患者检查出来问题,去三甲医院检查后发现诊断结果一致,于是现身说法,口口相传,打造出了新名医的口碑。
超声能量安全、无辐射,是四大影像里最安全的探测技术,拥有很强的可扩展性,然而超声诊断学中有着非常复杂的诊断过程,新名医团队正在通过智能化来降低超声检查对稀缺的超声执业医师的依赖,减少人为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和误差,从而降低使用超声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