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及诗人,在我国文坛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浓厚。全文希望通过其平凡真实的细节描写、不重情节的现实化散文结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三方面探寻其现实主义路径。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细节 结构 人物塑造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个人,看似神秘,实则仍可从其细微末稍处窥探一二。郁达夫的每部作品在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极其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也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倾向。全文希望通过其平凡真实的细节描写、不重情节的现实化散文结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三方面探寻其现实主义路径。希望全文研究让我们从现实层面找出一条郁达夫的文学轨迹。
一、平凡真实的细节描写
郁达夫所有作品的细节描写大致体现在主人公情绪剖析和心理刻画上。可以这么说,有很大一部分读者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冲着他的细节描写而来,因为其细节微小而逼真。他没有去直观的描绘社会,也没有去大肆渲染背景,却喜欢选择从一些心境细节着手,让我们看得出其认真、专业和耐心。更难能可贵是让身为读者的我们常常有身临其境之感,超现实细节往往让我们的心跟随主人公遭遇而起伏不定。特别是在以下二部作品里,细节描写堪称经典。
(一)春风沉醉的晚上
此部作品情节简单之极,描述的只是烟厂女工陈二妹和男主人公“我”认识的小故事。可作品中对于陈二妹言语情态描写极具现实性,让人联想起现在一群因家境贫困而去异地的打工妹。作品中陈二妹言语情感现实语境极强,仿佛跃然纸上。文中既有陈二妹的防人之心,又有对主人公“我”的怜惜之情。作品中多次直接表露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再现了人物复杂而又深刻的精神世界。作品中曾写陈二妹多次劝“我”的内心活动:“我知道这是她为怨恨N工厂而滴的眼泪,但我的心里,怎么也不许我这样的想,我总要把它们当作因规劝我而洒的。”从这一细节真实呈现了作品中主人公“我”因烟厂女工的告诫而产生矛盾的心灵世界。
(二)《茑萝行》
此部作品也是郁达夫小说中现实感较强的一篇。该作品以书信体方式描述了主人公”我”的内心活动为主线,体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境遇。细节描写生动、详实,特别是在异地的“我”久别回家时的情景,让人联想起现实生活中异地恋夫妻过年团聚的情景。这部作品细节刻画尽管很平凡,但平凡中透露着丝丝情真。
二、不重情节的现实化散文结构
郁达夫的小说作品在文学界有诗性散文小说的特色,而这种特色让现实主义风格表露无疑。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散文诗般地现实主义情境
在传统的小说作品中,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叙事,看小说犹如在读故事,而在郁达夫小说中,这一情况却明显不同,不仅看不到横贯全文的故事线索,亦找不到生动曲折的情节,有的是描述一个个悲催主人公的苦闷状态。如《沉沦》中“他”说他所要求的,就是爱情。即便作品中的境遇不是郁达夫的写照,他通常会通过“制作”一个“我”来表达情感。如《薄奠》中的主人公似乎是人力车夫,但人力车夫的情感是透过“我”传达出来的,他的悲剧命运是通过“我”诅咒现实咒骂时代来表露的,“我”就是这个抒情主人公。这就是郁达夫的艺术创作风格,每篇小说总有一个“我”在那里抒露情感,既映射出作家的内心真实,又表露出他的灵魂的最深之处。这样一种结构表达方式,形散而意不散,再现性转化为现实性,让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自然。
(二)下笔行文更具现实性
郁达夫作品中还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取材很多来自个人经历,或许正因为这一点,让其下笔行文更具现实性。如《沉沦》中描写的乡村景色、大自然的花草,都可透露出郁达夫对自然美的陶醉,主人公呆呆地看了好久,“他”猛然感觉身上有一股紫色的气息吹来,还伴随着一声巨响,路边的一个小草颠摇不已,飘来一阵带着紫罗兰的气息的和风。这些景物描写并不是纯粹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映衬主人公的心境,从而达到一种寄情于景的现实主义描写效果。郁达夫本人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在日本留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并被这场景所深深吸引。
三、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
纵观郁达夫所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都独树一帜,但却没有丝毫假道学气味。我们都可以从他作品中人物塑造上找寻自己或他人的影子。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大家“身边人”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纠结。 如在《沉沦》、《茫茫夜》、《南迁》、《银灰色的死》等小说中有很多为世人批评甚至谩骂的不被世俗认可的情感道德行为的描写,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启蒙,现在已经广泛的被人们接纳认可。《沉沦》中,在日本留学的年轻人自轻自贱,窥视房东女儿洗澡,心中惶恐不安充满内疚感。他所渴望的爱情得不到,更为甚者,遭受到异族的白眼与欺凌,最后绝望,跳海自尽。“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如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等等这些郁达夫经典作品中都能体现其主人公人生的现实性和残酷性。
四、结束语
郁达夫作为我国文坛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其现实主义气息渗透在每部作品中,看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寻其影子。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但角度鲜明的现实性仍未过时。小说细节和结构现实性既承接故事载体,又让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也许就是其现实主义让我们看起来作如同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的原因吧!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桑逢康.郁达夫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3]郁达夫.郁达夫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细节 结构 人物塑造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一个人,看似神秘,实则仍可从其细微末稍处窥探一二。郁达夫的每部作品在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极其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也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倾向。全文希望通过其平凡真实的细节描写、不重情节的现实化散文结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三方面探寻其现实主义路径。希望全文研究让我们从现实层面找出一条郁达夫的文学轨迹。
一、平凡真实的细节描写
郁达夫所有作品的细节描写大致体现在主人公情绪剖析和心理刻画上。可以这么说,有很大一部分读者喜欢他的作品就是冲着他的细节描写而来,因为其细节微小而逼真。他没有去直观的描绘社会,也没有去大肆渲染背景,却喜欢选择从一些心境细节着手,让我们看得出其认真、专业和耐心。更难能可贵是让身为读者的我们常常有身临其境之感,超现实细节往往让我们的心跟随主人公遭遇而起伏不定。特别是在以下二部作品里,细节描写堪称经典。
(一)春风沉醉的晚上
此部作品情节简单之极,描述的只是烟厂女工陈二妹和男主人公“我”认识的小故事。可作品中对于陈二妹言语情态描写极具现实性,让人联想起现在一群因家境贫困而去异地的打工妹。作品中陈二妹言语情感现实语境极强,仿佛跃然纸上。文中既有陈二妹的防人之心,又有对主人公“我”的怜惜之情。作品中多次直接表露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再现了人物复杂而又深刻的精神世界。作品中曾写陈二妹多次劝“我”的内心活动:“我知道这是她为怨恨N工厂而滴的眼泪,但我的心里,怎么也不许我这样的想,我总要把它们当作因规劝我而洒的。”从这一细节真实呈现了作品中主人公“我”因烟厂女工的告诫而产生矛盾的心灵世界。
(二)《茑萝行》
此部作品也是郁达夫小说中现实感较强的一篇。该作品以书信体方式描述了主人公”我”的内心活动为主线,体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境遇。细节描写生动、详实,特别是在异地的“我”久别回家时的情景,让人联想起现实生活中异地恋夫妻过年团聚的情景。这部作品细节刻画尽管很平凡,但平凡中透露着丝丝情真。
二、不重情节的现实化散文结构
郁达夫的小说作品在文学界有诗性散文小说的特色,而这种特色让现实主义风格表露无疑。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散文诗般地现实主义情境
在传统的小说作品中,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叙事,看小说犹如在读故事,而在郁达夫小说中,这一情况却明显不同,不仅看不到横贯全文的故事线索,亦找不到生动曲折的情节,有的是描述一个个悲催主人公的苦闷状态。如《沉沦》中“他”说他所要求的,就是爱情。即便作品中的境遇不是郁达夫的写照,他通常会通过“制作”一个“我”来表达情感。如《薄奠》中的主人公似乎是人力车夫,但人力车夫的情感是透过“我”传达出来的,他的悲剧命运是通过“我”诅咒现实咒骂时代来表露的,“我”就是这个抒情主人公。这就是郁达夫的艺术创作风格,每篇小说总有一个“我”在那里抒露情感,既映射出作家的内心真实,又表露出他的灵魂的最深之处。这样一种结构表达方式,形散而意不散,再现性转化为现实性,让我们读起来倍感亲切、自然。
(二)下笔行文更具现实性
郁达夫作品中还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取材很多来自个人经历,或许正因为这一点,让其下笔行文更具现实性。如《沉沦》中描写的乡村景色、大自然的花草,都可透露出郁达夫对自然美的陶醉,主人公呆呆地看了好久,“他”猛然感觉身上有一股紫色的气息吹来,还伴随着一声巨响,路边的一个小草颠摇不已,飘来一阵带着紫罗兰的气息的和风。这些景物描写并不是纯粹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映衬主人公的心境,从而达到一种寄情于景的现实主义描写效果。郁达夫本人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在日本留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并被这场景所深深吸引。
三、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
纵观郁达夫所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都独树一帜,但却没有丝毫假道学气味。我们都可以从他作品中人物塑造上找寻自己或他人的影子。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大家“身边人”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纠结。 如在《沉沦》、《茫茫夜》、《南迁》、《银灰色的死》等小说中有很多为世人批评甚至谩骂的不被世俗认可的情感道德行为的描写,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启蒙,现在已经广泛的被人们接纳认可。《沉沦》中,在日本留学的年轻人自轻自贱,窥视房东女儿洗澡,心中惶恐不安充满内疚感。他所渴望的爱情得不到,更为甚者,遭受到异族的白眼与欺凌,最后绝望,跳海自尽。“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如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等等这些郁达夫经典作品中都能体现其主人公人生的现实性和残酷性。
四、结束语
郁达夫作为我国文坛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其现实主义气息渗透在每部作品中,看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寻其影子。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但角度鲜明的现实性仍未过时。小说细节和结构现实性既承接故事载体,又让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也许就是其现实主义让我们看起来作如同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的原因吧!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桑逢康.郁达夫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郁达夫.郁达夫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3]郁达夫.郁达夫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