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留白”,构建和谐精神家园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原因入手,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努力探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切实有效的新途径,使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德育渗透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在重视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
  
  精神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高考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像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真,消解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由“人”而为“非人”,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受教育者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
  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德育渗透的思路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数理化学科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课堂——让“空白”来丰富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是学生精神的家园。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没有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三)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在教育形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教育形式的单调和封闭,也是影响中学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语文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神圣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尽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想意识总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框架之内。中学生是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各方面进行着广泛的接触,思想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加以肯定或者引导,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也让课堂充满灵动的色彩。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如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锻炼了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
  2.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道理的灌输,而忽视素质的培养和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做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3.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如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1.《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章的思想美,打开了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内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情感熏陶,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荷塘月色》教学价值的定位,争论不一,对该文主题、情感、思想等的分析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篇经典美文,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荷塘月色》和作为教学文本的《荷塘月色》在实际的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学生面对文本的接受心理、认知层次等,这个问题就更突出。  一、对其主题的定位与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荷塘月色》一文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其主题的思考上。最早的便是政治附会说,这种解读不是从文本入手
小男孩琪琪是一个特别的养鸟人,他养的鸟儿不受拘束。他每天去遛鸟,骑上宽阔的鸟背,跟着风一起飞翔。  但有一天,一只鸟儿和琪琪说:“琪琪,我要离开城市,回到我的家乡去了。”  “为什么要离开呢?你在这儿难道不快乐吗?”琪琪吃惊极了。  “城市里的树越来越少了,我想要一棵属于自己的树。”鸟儿忧伤地说。  是的,城市里的大楼越建越高,树也越来越少,连公园也越来越少了。  “你不要走,我会有办法。”琪琪说
主体段一般为三段,高考作文必须写好三个重点段。“写三段”的方法简捷易行,可以称之为“高考作文必胜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一是聚集了各种优秀段落的特点;二是将各种优秀分析段的特点模式化;三是一学就会,一做就有提高;四是经过了高考学生的应试实践,效果很好。  对一篇议论文而言,主体段的写作应是提出分论点并论证的过程,字数可控制在300字左右为宜。其构成模式是“主旨句 过渡句 材料句 分析句”:  ①
第五届“国际研究生奖学金会议”于2009年10月16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美国“积极行动博士研究生”组织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三方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持续投入与紧密合作”。清华大学等20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所美国一流高校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摘 要:托雷·赫尔(Tore Hoel),挪威奥斯陆大学图书馆研究员,主要主持一个由多个北欧国家参与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协调北欧国家的开放教育资源,研究欧盟的学习分析和开放教育,并且在学习技术标准化领域有超过10年的从业经验。2011年,赫尔教授应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24届教育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2013年,赫尔教授出席2013年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目前,赫尔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9年5月22日消息,5月22-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质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国际化区域领导论坛(UNESCO Regional Leadership Forum for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Asia-Paci
小朋友偶爾喜欢在墙面上画画,其实设计师也会巧妙地结合建筑形状和颜色,在上面画出有趣的画。大家走在路上的时候,会为设计师的创意会心一笑呢!
摘 要: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发展早且较为成熟,其中以悉尼大学的孵化机制最具有代表性。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由“创始项目”和“孵化项目”两大部分构成,具有依托高校品牌价值、多种孵化方式结合、创新创业理念先进等特点。文章分析了悉尼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机制的理念和实践,提出我国高校应结合实际塑造独特的品牌价值、丰富创业孵化方式、革新创新创业理念。  关键词: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与好坏,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特别是材料选取的水准。因为材料关系到情节的曲折程度,关系到主题的开拓和深化程度,关系到习作的创新程度。我们要在冷与热、新与旧、实与虚、大与小等方面仔细权衡,巧妙选材。  【关键词】记叙文 选材 创新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如同产品制造的优
【摘 要】博客的出现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平台。博客不仅是教师主体意识萌动的载体,也可以成为师生之间的写作平台、对话平台及分享积累的平台。  【关键词】网络 博客 专业化成长 交流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学生中熟悉网络、使用网络的也不在少数。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利用这个资源,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博客,不失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