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跑人名片
华泽峰,江苏省常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常州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电化教育工作,曾制作《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江苏省特级教师电视实况课》等电视教材,创办常州《教育时空》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多部电视作品获奖。2004年起受聘为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委员会成员、常州市信息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担任央馆“十一五”重点课题《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自贵人,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
自2005年以来,常州市一直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化,启动了以送优质资源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春晖工程”。三年来,共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开发“新课程资源包”、“精品课资源库”,建设“春晖工程”网络平台,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我们将在深入学校调研的基础上,为100所“春晖工程”项目学校提供信息技术菜单式服务,开展送资源、送培训下乡活动;做好精品课拍摄,与教研室协作完成春晖精品课200节,使精品课资源库总数达800节;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学科教师远程研修,对项目学校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完善“春晖工程”网上服务平台,强化网上协作学习功能,可以让项目学校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完成网上学习、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等教学过程;为项目学校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教师个人博客、功能丰富的论坛、个性化主页订制,让每个教师都能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教育心得,将其中的优秀文章集中成册,形成电子报刊,以邮件或文件下载形式发布,帮助更多的教师提升课堂观察和分析能力;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举行“春晖工程”项目学校资源应用现场会,促进项目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2009年,我们将以开展“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为核心,以常州教师专业成长网和“春晖工程”网上服务平台为载体,提倡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制定《多媒体学科教学软件评审标准》(试行),重点做好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网络课程、学科网站和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市电教馆、市区电教机构和部分有实力的学校联动,形成资源研发联合体,加大资源研发力度,加强与出版社、远程教育机构、新华书店和远程教育机构的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2009年,常州市将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重点做好地区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维护、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将完成常州教育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合并常州教育信息网和常州教育政务网,增加网上服务的项目,提高服务的质量。发挥常州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参与市、辖市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的立项论证、方案评审、技术鉴定等工作,开展信息技术交流活动,制定《校园网络安全标准》(试行),组织网络管理人员技能竞赛,提高校园网应用水平。
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我们将以培养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学科骨干教师的资源研发能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着力做好2009年的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提高常州地区教师的信息素养。
电教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工程项目实施、资源建设、人员培训、课题研究、技术支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州市各级电教机构2009年将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密切配合,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深入思考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业务发展方向,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一线呼声
地方电教馆是一线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直接领导,信息技术教育的好坏与地方电教馆的监管有直接关系。地方电教馆要定期检查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技能比赛来检查和促进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同时要摸清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找出差距与不足,利用周末或暑假“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或资历比较深、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这对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河北教师 张学军
对地方电教馆的呼吁——两个改变。
第一,改变原来只见技术、不见教学的培训方式,将技术培训与教学实例相结合。让教师学以致用,真正运用于课堂教学。另外,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信息时代,媒体设备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如果培训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还没怎么使用就面临淘汰的命运,这就是高投入低产出。所以我认为“培训”不仅仅是培训相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训教师的使用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面临设备淘汰的情况下,仍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技术,为优化课堂而努力。
第二,改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竞赛对技术水准的高要求,将整合的有效性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激励更多的老师加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行列,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
——江苏教师 姚美芳
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希望地方电教馆能多开放资源,多进行新技术的培训。
——北京教师 金慧莉
华泽峰,江苏省常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常州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电化教育工作,曾制作《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江苏省特级教师电视实况课》等电视教材,创办常州《教育时空》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多部电视作品获奖。2004年起受聘为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委员会成员、常州市信息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担任央馆“十一五”重点课题《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自贵人,致力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
自2005年以来,常州市一直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化,启动了以送优质资源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春晖工程”。三年来,共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开发“新课程资源包”、“精品课资源库”,建设“春晖工程”网络平台,帮助广大农村中小学和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年,我们将在深入学校调研的基础上,为100所“春晖工程”项目学校提供信息技术菜单式服务,开展送资源、送培训下乡活动;做好精品课拍摄,与教研室协作完成春晖精品课200节,使精品课资源库总数达800节;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学科教师远程研修,对项目学校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完善“春晖工程”网上服务平台,强化网上协作学习功能,可以让项目学校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完成网上学习、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等教学过程;为项目学校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教师个人博客、功能丰富的论坛、个性化主页订制,让每个教师都能在网站上发布自己的教育心得,将其中的优秀文章集中成册,形成电子报刊,以邮件或文件下载形式发布,帮助更多的教师提升课堂观察和分析能力;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举行“春晖工程”项目学校资源应用现场会,促进项目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2009年,我们将以开展“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课题《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为核心,以常州教师专业成长网和“春晖工程”网上服务平台为载体,提倡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制定《多媒体学科教学软件评审标准》(试行),重点做好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网络课程、学科网站和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市电教馆、市区电教机构和部分有实力的学校联动,形成资源研发联合体,加大资源研发力度,加强与出版社、远程教育机构、新华书店和远程教育机构的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2009年,常州市将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重点做好地区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维护、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将完成常州教育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合并常州教育信息网和常州教育政务网,增加网上服务的项目,提高服务的质量。发挥常州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参与市、辖市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的立项论证、方案评审、技术鉴定等工作,开展信息技术交流活动,制定《校园网络安全标准》(试行),组织网络管理人员技能竞赛,提高校园网应用水平。
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我们将以培养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学科骨干教师的资源研发能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着力做好2009年的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提高常州地区教师的信息素养。
电教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工程项目实施、资源建设、人员培训、课题研究、技术支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州市各级电教机构2009年将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密切配合,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深入思考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业务发展方向,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一线呼声
地方电教馆是一线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直接领导,信息技术教育的好坏与地方电教馆的监管有直接关系。地方电教馆要定期检查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技能比赛来检查和促进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同时要摸清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找出差距与不足,利用周末或暑假“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或资历比较深、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这对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河北教师 张学军
对地方电教馆的呼吁——两个改变。
第一,改变原来只见技术、不见教学的培训方式,将技术培训与教学实例相结合。让教师学以致用,真正运用于课堂教学。另外,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信息时代,媒体设备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如果培训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还没怎么使用就面临淘汰的命运,这就是高投入低产出。所以我认为“培训”不仅仅是培训相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训教师的使用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面临设备淘汰的情况下,仍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技术,为优化课堂而努力。
第二,改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竞赛对技术水准的高要求,将整合的有效性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激励更多的老师加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行列,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
——江苏教师 姚美芳
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快,希望地方电教馆能多开放资源,多进行新技术的培训。
——北京教师 金慧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