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鸿门宴上刘邦能全身而退,除了他本人能屈能伸、机智狡诈,张良的足智多谋、冷静老练外,樊哙也功不可没。本文从忠、勇、智三方面就樊哙展开分析,以说明鸿门宴上樊哙护主御敌的功劳。
关键词: 鸿门宴 樊哙 忠 勇 智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的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鸿门宴上杀机四伏,刘邦却能全身而退,其中除了他能屈能伸、机智狡诈,张良足智多谋、冷静老练外,还有一个功不可没的人物——樊哙,他担负着卫主的重大使命。
鸿门宴上虽是觥筹交错,却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危急关头。此刻张良出来,还未等他说话,樊哙开口便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樊哙很是替自己的主公刘邦担心。而通过张良之口得知情况危急后,樊哙“请入,与之同命”的舍生忘死,再次表明他对刘邦的忠诚。随后,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本无资格与会,况又在项羽的营帐之前,未经召唤,岂可擅入,甚至于带剑拥盾。可此时的樊哙护主心切,哪里还有这许多的顾忌。昔日荆轲刺秦王以挽救天下之时,还有一个随从秦武阳,一把经过巧妙伪装的徐夫人匕首,樊於期的人头和一份作为诱饵的地图来麻痹秦王嬴政,而今樊哙救主所凭不过一人、一剑、一盾。樊哙之忠可昭日月。
面对卫士的阻拦,樊哙“侧其盾以撞”,于是“卫士仆地”。可以想见,项羽那些守军门的卫士,自然不会是老弱病残之辈,强强对抗却如此不堪一击。此句非常简练地写出了冲突双方对抗的经过、结果,更映衬出樊哙之勇,看似轻巧,实为出神入化之笔。就这样,樊哙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项羽营帐。似乎本当刀光剑影,可他却“披帷西向立”,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如此沉着,必定是看到了主公刘邦还安然无恙地坐着,不能因情况紧急而乱了方寸。而“西向”二字更清楚地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凭他的身份、地位,都不及张良,更何况项羽、项伯、范增和刘邦。按古代宴席上的礼仪,“西向”是最卑之位,所以樊哙“西向立”,与张良在一起,也就更无“坐”位。另外,“西向立”恰好与项羽的“东向坐”形成对峙。刚才的强行闯帐,是情急所致;而如今的“西向立”却是静观其变。进帐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和“西向立”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樊哙之智。
樊哙站着时“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愤怒之举令项羽不得不有所戒备。他“按剑而跽”,问:“客何为者?”此时,鸿门宴上矛盾转入高潮,紧张的气氛达到极点。但由项羽的问话,我们不难发觉,项羽想知道到底谁有如此胆略,对樊哙的赞赏之意初见端倪。鸿门宴上明里杀机四伏,实已局势稍缓。而项羽的问话,樊哙不得不答,但又不便作答,于是张良介绍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参乘”是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官长警卫的人,即车右侍卫。樊哙既为“参乘”,当然有护主之责,为人杰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忠贞不贰,项羽既为豪杰又非无情之人,异地而处,自然能够体谅樊哙的忠心,无形中暗示了樊哙的强行入帐情有可原。
项羽说:“壮士!赐之卮酒。”可见项羽对樊哙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武将的共同特点已使项羽原谅了贸然闯帐的樊哙,并对他礼遇有加,鸿门宴上的气氛逐步缓宕下来。左右的人就“与斗卮酒”。“斗”是大酒具,意为“一大杯”。樊哙之举虽已得到了项羽的原谅,可“斗卮酒”则明显为左右之人有意刁难樊哙。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可见樊哙颇知进退,对项羽之赏,行礼接受。
项羽说:“赐之彘肩。”“彘肩”是猪的前腿。项羽不只对樊哙赐酒,进而赐食,可见项羽对他是非常赞赏。左右的人就“与一生彘肩”。“生”是不熟。项王赐酒已引起左右的不满,何况还要赐“彘肩”,于是给樊哙一条“生彘肩”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奇怪的是,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本为武将,吃东西怎还如此斯文?他完全可以接过“生彘肩”,用手撕开来吃,以樊哙刚才仅“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的勇猛来看,应当并非难事,而且符合武将的吃法。实际表现是樊哙不但要为他所受的“生彘肩”找一个器具来盛上,而且居然要拔剑切着吃,如谦谦君子一般,可其用剑切着吃“生彘肩”的方法似乎又显得不伦不类。樊哙,来此何为?护主也,所凭一人、一剑、一盾。如今鸿门宴上气氛虽暂趋缓和,但危机并未解除,所以樊哙的护主之责并未完成,又怎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易将自己的武器放下。趁此机会,樊哙又顺势拔出剑以备非常之变。“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看似与樊哙身份不符,极为可笑,实为聪明之举。樊哙的行为不但没有引起项羽反感,反而更加使项羽对他另眼相待。
项羽说:“壮士,能复饮乎?”项羽的如此礼遇是樊哙所不能不答的。樊哙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在鸿门宴上就说了这七句话,句句有所指。第一句既回答了项羽的问话,又暗含誓死卫主之心;第二句指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为下文作一个铺垫;第三句点出“入咸阳者王关中”是盟约所定;第四句进一步指出刘邦虽先入咸阳,却无意做关中王;第五句再次说明刘邦把守函谷关,不是防备项王,而是替项王守城。由第四、五两句顺势推导出第六句的刘邦劳苦功高,并质问项羽为何未有封赏,且欲诛有功之人,与第二句相呼应,暗示项羽如此做法必将重蹈秦王朝的覆辙。第七句补充说明自己完全是站在项羽的角度为项羽打算的。樊哙的回答,既借机讥讽项羽,又替刘邦邀功请赏,还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七句话看似锋芒毕露、凶险万端,实则步步为营、无懈可击。至此,樊哙之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面对樊哙的质问,项羽“未有以应”,只得说:“坐!”显然,项羽已被樊哙的话打动,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此时心中已全无杀机。
樊哙“从良坐”,只片刻,刘邦“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上暂时风平浪静,但只要仍在项羽大营就不能认为安全了。刘邦非常善于抓住时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刘邦出来后,项羽让都尉陈平找他。刘邦一时没了主意,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斩钉截铁地劝告他:“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当前的形势,提醒刘邦应该做大事、讲大礼,彻底打消了刘邦的顾虑。这两句为樊哙之智做了一个完美的收束。他们就这样安全离开了项营。
鸿门宴上正是由于樊哙的忠、勇、智才使得刘邦能够转危为安,也因此使灭秦之后刘邦在与项羽长达五年的斗争开端之时由被动转主动,奠定了日后汉王朝的基业。
参考文献:
[1]陶晓跃,陆小红主编.新课标·高中文言文详解一本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2]丁帆,杨九俊主编.《史记》选读·刺客列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蓓蕾.《鸿门宴》中樊哙所起的关键作用.文学教育,2008,(5).
[4]成龙.好一个参乘樊哙.阅读与鉴赏:高中,2008,(6).
关键词: 鸿门宴 樊哙 忠 勇 智
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的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鸿门宴上杀机四伏,刘邦却能全身而退,其中除了他能屈能伸、机智狡诈,张良足智多谋、冷静老练外,还有一个功不可没的人物——樊哙,他担负着卫主的重大使命。
鸿门宴上虽是觥筹交错,却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危急关头。此刻张良出来,还未等他说话,樊哙开口便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樊哙很是替自己的主公刘邦担心。而通过张良之口得知情况危急后,樊哙“请入,与之同命”的舍生忘死,再次表明他对刘邦的忠诚。随后,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本无资格与会,况又在项羽的营帐之前,未经召唤,岂可擅入,甚至于带剑拥盾。可此时的樊哙护主心切,哪里还有这许多的顾忌。昔日荆轲刺秦王以挽救天下之时,还有一个随从秦武阳,一把经过巧妙伪装的徐夫人匕首,樊於期的人头和一份作为诱饵的地图来麻痹秦王嬴政,而今樊哙救主所凭不过一人、一剑、一盾。樊哙之忠可昭日月。
面对卫士的阻拦,樊哙“侧其盾以撞”,于是“卫士仆地”。可以想见,项羽那些守军门的卫士,自然不会是老弱病残之辈,强强对抗却如此不堪一击。此句非常简练地写出了冲突双方对抗的经过、结果,更映衬出樊哙之勇,看似轻巧,实为出神入化之笔。就这样,樊哙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项羽营帐。似乎本当刀光剑影,可他却“披帷西向立”,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如此沉着,必定是看到了主公刘邦还安然无恙地坐着,不能因情况紧急而乱了方寸。而“西向”二字更清楚地说明他有自知之明,凭他的身份、地位,都不及张良,更何况项羽、项伯、范增和刘邦。按古代宴席上的礼仪,“西向”是最卑之位,所以樊哙“西向立”,与张良在一起,也就更无“坐”位。另外,“西向立”恰好与项羽的“东向坐”形成对峙。刚才的强行闯帐,是情急所致;而如今的“西向立”却是静观其变。进帐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和“西向立”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樊哙之智。
樊哙站着时“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愤怒之举令项羽不得不有所戒备。他“按剑而跽”,问:“客何为者?”此时,鸿门宴上矛盾转入高潮,紧张的气氛达到极点。但由项羽的问话,我们不难发觉,项羽想知道到底谁有如此胆略,对樊哙的赞赏之意初见端倪。鸿门宴上明里杀机四伏,实已局势稍缓。而项羽的问话,樊哙不得不答,但又不便作答,于是张良介绍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参乘”是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官长警卫的人,即车右侍卫。樊哙既为“参乘”,当然有护主之责,为人杰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忠贞不贰,项羽既为豪杰又非无情之人,异地而处,自然能够体谅樊哙的忠心,无形中暗示了樊哙的强行入帐情有可原。
项羽说:“壮士!赐之卮酒。”可见项羽对樊哙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武将的共同特点已使项羽原谅了贸然闯帐的樊哙,并对他礼遇有加,鸿门宴上的气氛逐步缓宕下来。左右的人就“与斗卮酒”。“斗”是大酒具,意为“一大杯”。樊哙之举虽已得到了项羽的原谅,可“斗卮酒”则明显为左右之人有意刁难樊哙。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可见樊哙颇知进退,对项羽之赏,行礼接受。
项羽说:“赐之彘肩。”“彘肩”是猪的前腿。项羽不只对樊哙赐酒,进而赐食,可见项羽对他是非常赞赏。左右的人就“与一生彘肩”。“生”是不熟。项王赐酒已引起左右的不满,何况还要赐“彘肩”,于是给樊哙一条“生彘肩”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奇怪的是,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本为武将,吃东西怎还如此斯文?他完全可以接过“生彘肩”,用手撕开来吃,以樊哙刚才仅“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的勇猛来看,应当并非难事,而且符合武将的吃法。实际表现是樊哙不但要为他所受的“生彘肩”找一个器具来盛上,而且居然要拔剑切着吃,如谦谦君子一般,可其用剑切着吃“生彘肩”的方法似乎又显得不伦不类。樊哙,来此何为?护主也,所凭一人、一剑、一盾。如今鸿门宴上气氛虽暂趋缓和,但危机并未解除,所以樊哙的护主之责并未完成,又怎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易将自己的武器放下。趁此机会,樊哙又顺势拔出剑以备非常之变。“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看似与樊哙身份不符,极为可笑,实为聪明之举。樊哙的行为不但没有引起项羽反感,反而更加使项羽对他另眼相待。
项羽说:“壮士,能复饮乎?”项羽的如此礼遇是樊哙所不能不答的。樊哙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在鸿门宴上就说了这七句话,句句有所指。第一句既回答了项羽的问话,又暗含誓死卫主之心;第二句指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为下文作一个铺垫;第三句点出“入咸阳者王关中”是盟约所定;第四句进一步指出刘邦虽先入咸阳,却无意做关中王;第五句再次说明刘邦把守函谷关,不是防备项王,而是替项王守城。由第四、五两句顺势推导出第六句的刘邦劳苦功高,并质问项羽为何未有封赏,且欲诛有功之人,与第二句相呼应,暗示项羽如此做法必将重蹈秦王朝的覆辙。第七句补充说明自己完全是站在项羽的角度为项羽打算的。樊哙的回答,既借机讥讽项羽,又替刘邦邀功请赏,还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七句话看似锋芒毕露、凶险万端,实则步步为营、无懈可击。至此,樊哙之智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面对樊哙的质问,项羽“未有以应”,只得说:“坐!”显然,项羽已被樊哙的话打动,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此时心中已全无杀机。
樊哙“从良坐”,只片刻,刘邦“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上暂时风平浪静,但只要仍在项羽大营就不能认为安全了。刘邦非常善于抓住时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刘邦出来后,项羽让都尉陈平找他。刘邦一时没了主意,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斩钉截铁地劝告他:“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樊哙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点明了当前的形势,提醒刘邦应该做大事、讲大礼,彻底打消了刘邦的顾虑。这两句为樊哙之智做了一个完美的收束。他们就这样安全离开了项营。
鸿门宴上正是由于樊哙的忠、勇、智才使得刘邦能够转危为安,也因此使灭秦之后刘邦在与项羽长达五年的斗争开端之时由被动转主动,奠定了日后汉王朝的基业。
参考文献:
[1]陶晓跃,陆小红主编.新课标·高中文言文详解一本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2]丁帆,杨九俊主编.《史记》选读·刺客列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蓓蕾.《鸿门宴》中樊哙所起的关键作用.文学教育,2008,(5).
[4]成龙.好一个参乘樊哙.阅读与鉴赏:高中,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