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被期望”的氛围
经过上一个学年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太突出,考试成绩也不尽理想。在进行自我反省时,联想到如果在教学中使用著名的教育法则“罗森塔尔效应”能否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并提高学习成绩?我决定一试。于是,在本学期之始,我在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促进师生交流的主题班会,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难。经过交谈,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趁着这个机会,我便在全班同学面前高声宣布:“老师有许多办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对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而且有预感每一位同学在本学期都能很大的进步!”话声刚落,一位学生大声说:“我也有信心!”抓住这个时机,我接着问一句:“其他同学呢?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果不其然,其他同学也应声高呼:“有信心!”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为我班的同学在学期之初鼓足了士气,并且明确了老师对他们给予的很高的期望。由此,在全班形成了一种“被期望”的学习氛围。
二、从行动上积极指导、鼓励学生,转化为学习“内驱力”
在《孩子,我并不完美,我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可见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帮助和指导。在学生得知老师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有了变化。有一次,一位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来问我一句课文中英语句子的翻译,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指着那个单词去询问他,再鼓励他试着把每个单词的中文都串连起来,组成一句符合我们平时说话逻辑的话语。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很高兴掌握了知识。由此,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紧紧局限于某个“答案”,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除此以外,我还每天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三个问题,可以是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学习上不懂的知识点都可以向老师发问,一方面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变得更为主动,逐渐转化为一种自我的学习“内驱力”。
三、设定因人而异、具体可行的考试计划和期末目标分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因此,教育也要因人而异。结合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他们还不会如何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时候,就要老师去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每天的任务都具体化,再结合平时的学习成绩,给每一位同学都设置一个期末目标分。这个期末目标分都比他们原有的考试水平要高三至五分。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小测验,学生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分去努力。在每次小测验中,学生都可以拿自己的成绩与期末目标分作对比,对和期末目标分还有一定差距的同学,我会在班里开展“手拉手”的学习活动,即优生一对一帮助后进生,两位同学结成小师徒的关系,小老师要在学习上带动小徒弟,共同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开展,在期末考试时,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达到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期末目标分,更有十一位同学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满分率提高了百分之五百!可见设置目标分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性。
四、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
适度的奖励和竞争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在班里,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堂课都进行小组之间的PK,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在课后都可以获得一个由老师奖励的“期望印章”,“期望印章”代表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又高了一点。每天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其他科任老师表扬的同学都可以奖励期望印章,在期末的时候每位同学都统计自己印章的数量,每集满20个期望印章的学生都可以来老师这里换取一份学习文具。学生都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使用这个方法,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学习都变得更积极,在课堂上也变得更加踊跃发言。
实践证明,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鼓励和指导,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如果只是口头上的抽象的些许承诺是不够的,其影响也只能是短暂的。因此,要使学生产生较大的长远的罗森塔尔效应,就要通过教师的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受到这种期望所带来的温馨、情感的支持和切实指导的关爱,特别是真诚的鼓励。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把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形成一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并能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上一个学年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太突出,考试成绩也不尽理想。在进行自我反省时,联想到如果在教学中使用著名的教育法则“罗森塔尔效应”能否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并提高学习成绩?我决定一试。于是,在本学期之始,我在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促进师生交流的主题班会,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难。经过交谈,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学习方法掌握不到位。趁着这个机会,我便在全班同学面前高声宣布:“老师有许多办法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对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而且有预感每一位同学在本学期都能很大的进步!”话声刚落,一位学生大声说:“我也有信心!”抓住这个时机,我接着问一句:“其他同学呢?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果不其然,其他同学也应声高呼:“有信心!”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为我班的同学在学期之初鼓足了士气,并且明确了老师对他们给予的很高的期望。由此,在全班形成了一种“被期望”的学习氛围。
二、从行动上积极指导、鼓励学生,转化为学习“内驱力”
在《孩子,我并不完美,我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可见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帮助和指导。在学生得知老师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有了变化。有一次,一位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来问我一句课文中英语句子的翻译,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指着那个单词去询问他,再鼓励他试着把每个单词的中文都串连起来,组成一句符合我们平时说话逻辑的话语。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学生很高兴掌握了知识。由此,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紧紧局限于某个“答案”,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漁”。除此以外,我还每天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三个问题,可以是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学习上不懂的知识点都可以向老师发问,一方面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变得更为主动,逐渐转化为一种自我的学习“内驱力”。
三、设定因人而异、具体可行的考试计划和期末目标分
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和休斯在研究中发现,外来的刺激(如奖励、工作反馈、监督的压力)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动机的。目标能引导活动指向与目标有关的行为,使人们根据难度的大小来调整努力的程度,并影响行为的持久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因此,教育也要因人而异。结合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他们还不会如何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时候,就要老师去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每天的任务都具体化,再结合平时的学习成绩,给每一位同学都设置一个期末目标分。这个期末目标分都比他们原有的考试水平要高三至五分。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小测验,学生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分去努力。在每次小测验中,学生都可以拿自己的成绩与期末目标分作对比,对和期末目标分还有一定差距的同学,我会在班里开展“手拉手”的学习活动,即优生一对一帮助后进生,两位同学结成小师徒的关系,小老师要在学习上带动小徒弟,共同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开展,在期末考试时,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达到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期末目标分,更有十一位同学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满分率提高了百分之五百!可见设置目标分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性。
四、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
适度的奖励和竞争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在班里,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堂课都进行小组之间的PK,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在课后都可以获得一个由老师奖励的“期望印章”,“期望印章”代表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又高了一点。每天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其他科任老师表扬的同学都可以奖励期望印章,在期末的时候每位同学都统计自己印章的数量,每集满20个期望印章的学生都可以来老师这里换取一份学习文具。学生都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使用这个方法,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学习都变得更积极,在课堂上也变得更加踊跃发言。
实践证明,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肯定、表扬、鼓励和指导,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如果只是口头上的抽象的些许承诺是不够的,其影响也只能是短暂的。因此,要使学生产生较大的长远的罗森塔尔效应,就要通过教师的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受到这种期望所带来的温馨、情感的支持和切实指导的关爱,特别是真诚的鼓励。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把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形成一种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并能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