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以蛰(1892-1973),安徽怀宁县人,清代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与同时代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享有“南宗北邓”的美誉。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他的书画美学思想有着较深的研究和极大的成就。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著有《画理探微》、《六法通铨》、《病余录》等。其论文集《艺术家的难关》于中华民国十七年二月在北京古城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他八篇文艺评论文章,大都在晨报上发表过的。包括:一,《艺术家的难关》、 二,《诗与历史》、 三,《戏剧与道德的进化》、 四,《戏剧与雕刻 》、五,《中国绘画之派别及其变迁》、 六,《观林风眠的绘画展览会因论及中西画的区别 》、七,《对于北京音乐界的请求》、 八,《民众的艺术》。可以看出邓以蛰在艺术方面的学识渊博,见解独特,显示出其在中国近代美学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邓以蛰;书画美学;民众的艺术
引 言
本文意在探讨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中收录的第八篇文章《民众的艺术》-(为北京艺术大会作)。邓以蛰主张“民众的艺术”其背景是五四运动后,西学兴起,一批有识之士留学归来并带来西方先进理论,冲击着中国传统美学体系。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其思想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国外的受到了席勒、黑格尔、克罗齐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以鲁迅、梁启超、蔡元培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通过美育来改造国民性的影响。此文是邓以蛰针对当时文艺界充斥的多种思想而发出的独特声音,对当时时弊的矫正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当今艺术界存在的各种现象仍有很重要的意义。故温故而知新!
一,什么是民众的艺术
“所谓民众的艺术,是指民众创造的艺术呢?还是为民众创造艺术?这种疑问在心头冲击着一时不得着落。题目既能惹起两种解释,索性就从两方面来讲罢”。邓解释什么是民众的艺术,从民众创造的艺术和为民众创造艺术两个方面来回答。然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谈论,毋庸置疑的是两者都肯定了艺术与民众的关系。这是贯穿他思想的一根中轴线。
谈到民众的艺术首先要先给艺术下一个定义,那么怎么给艺术下定义呢,邓通过回顾艺术的变迁历史来了解艺术。“大概艺术自始就未同生命分开,更说不上艺术与民众有成两回事的理由。” 说明艺术与生命生生相息,艺术与民众生生相息。
“艺术哪一件不是民众创造的?哪一件又不是为民众创造的?历史尽管为功臣名将的名字填满了,宫殿华屋尽管只是帝王阔人住居的,哪一点又不是民众的心血铸成的?艺术根本就是民众。” 邓以蛰在这里回答了民众的艺术这个定义,指出民众创造的艺术与为民众创造艺术根本是一回事,即艺术就是民众,民众就是艺术。
那么民众怎么创造的艺术呢?或者如何为民众创造艺术呢?“我要有一天的存在,必要有一天的工作。” 指出既然艺术与生命生生相息,那么光有生命并不能创造艺术,人还需要有工作,在工作中创造艺术。
二,为民众的艺术与为了艺术的艺术
在谈到为民众的艺术时邓以蛰提到了为了艺术的艺术,“对于艺术的艺术却是可以行方便的,因为它是艺术整个变迁的最近的情形,最近的情形都在大家的眼前。所以能一言断定,现在所谓艺术的艺术不是民众的艺术。”“为了艺术的艺术”是十九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文艺观念之一。实际上是对康德與席勒美学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宣扬艺术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他所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将艺术与生活脱离,“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例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画面没有具象的物体,有的只是线条和色彩,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美。
“中国现今的艺术只是艺术家的艺术,不是民众的艺术了。何以言之?因为它只是艺术的艺术,一切用艺术的眼光来批评都是对的。”邓以蛰说现今的艺术是为了艺术的艺术,而与民众脱离。“欧洲此刻也正提倡为艺术而有艺术,不是为别的。所以有未来派,立体派种种运动。立意虽高,也只是特殊的了。无论东西艺术越到最近越发特殊的利害,仿佛同民众斗气的一般。” 邓以蛰在这里讲当时东西方两种论点,即为民众的艺术与为了艺术的艺术相比较,指出为艺术的艺术只是观点特殊而已,或只是艺术长河中的昙花一现。而为民众的艺术是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祖先们,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有生命的时候。这说明为民众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的起考验并在未来也将一直是主流。因此邓以蛰在这里明确主张艺术是为民众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
三,拿什么艺术给民众
“请到博物馆里去试试瞧,无论某一件器皿,只要你同我们祖先制作它的时候一样的细心玩味与推敲,看能引起你的感情不能?人与我的感情结合起来的工作所产生出来的无往而不是艺术:一件陶器斧璧的形状必定是做的人的感情与用的人的感情参合起来决定的,这样艺术才是民众的艺术。”邓以蛰在这里说民众的艺术是创造者的感情与使用者的感情的一致,而这里无论是创造者还是使用者都先要是民众,也更深一层的强调了艺术与民众的关系。
“民众的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给自己受用的,不是为艺术而有艺术的艺术家所能创造的,所能强迫他受用的。民众所要的艺术,是能打动他的感情的艺术。要能打动他的感情,非从工作—自由自主的工作起不可。”邓以蛰在回答拿什么艺术给民众这个问题时,首先回答的是民众需要的是什么艺术,而民众只有在他自由自主的工作时,才能产生创造艺术的感情,才会有民众的艺术。
“民众的艺术,必得民众自己创造的,给民众自己受用的才是呢。”也就是说只有民众自己才能创造出艺术。
四,将来民众的艺术
“至于将来民众的艺术究竟怎么样,我不是预言家,我不敢说出:说对了呢,恐怕不是艺术之福,只看近年来北京城摧毁到了如何地步!”“书中虽没有直接宣扬形式主义,总有些在那上面绕圈子,所以一般地也是脱离实际的。间或接触到实际的地方也只是反映当时北京艺术空气的黯淡。”在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实在糟糕,以至于邓以蛰觉得为民众的艺术脱离了实际而不敢谈,更不敢设想它的未来。邓以蛰对将来民众的艺术的发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对当时艺术发展的种种扭曲现象的描述,来表示对民众艺术发展的深深担忧。
结 语
通过对邓以蛰的“民众的艺术”的学习与分析,我不禁的为邓先生对民众的忧思和关心表示深深的敬意。他把艺术与民众联系起来,提出艺术应该为民众创造,民众也是艺术的创造者,艺术与民众从古至今都是紧密相连的。同时邓以蛰也表示出对未来民众艺术前途堪忧。而当今中国艺术的一大困境就是艺术家与民众生活渐行渐远,出现了一些诟病,比如艺术作品晦涩难懂,不关心群众,让普通民众难以欣赏和理解,而使一些普通人觉得艺术高高在上,无法企盼。而那些艺术家又标榜自己创造了“新艺术”,而似乎并不在乎民众是否理解。而艺术走向市场无疑又给我们一个巨大冲击,艺术家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艺术品沦为商业产品。
邓以蛰的思想对我们当今艺术的发展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启示了我们:艺术不能脱离民众,当代艺术家应贴近普通民众,回归现实生活,体会人民饱暖。但同时也有很多其他问题的出现,使我们迷失在当今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里,如何保持冷静是当今艺术家们必须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著作部分:
[1]. 邓以蛰.《艺术家的难关》[M].北京:古城书社,1928.2月版。
[2]. 邓以蛰.《邓以蛰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
【关键词】:邓以蛰;书画美学;民众的艺术
引 言
本文意在探讨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中收录的第八篇文章《民众的艺术》-(为北京艺术大会作)。邓以蛰主张“民众的艺术”其背景是五四运动后,西学兴起,一批有识之士留学归来并带来西方先进理论,冲击着中国传统美学体系。邓以蛰的《艺术家的难关》其思想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国外的受到了席勒、黑格尔、克罗齐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以鲁迅、梁启超、蔡元培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倡通过美育来改造国民性的影响。此文是邓以蛰针对当时文艺界充斥的多种思想而发出的独特声音,对当时时弊的矫正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当今艺术界存在的各种现象仍有很重要的意义。故温故而知新!
一,什么是民众的艺术
“所谓民众的艺术,是指民众创造的艺术呢?还是为民众创造艺术?这种疑问在心头冲击着一时不得着落。题目既能惹起两种解释,索性就从两方面来讲罢”。邓解释什么是民众的艺术,从民众创造的艺术和为民众创造艺术两个方面来回答。然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谈论,毋庸置疑的是两者都肯定了艺术与民众的关系。这是贯穿他思想的一根中轴线。
谈到民众的艺术首先要先给艺术下一个定义,那么怎么给艺术下定义呢,邓通过回顾艺术的变迁历史来了解艺术。“大概艺术自始就未同生命分开,更说不上艺术与民众有成两回事的理由。” 说明艺术与生命生生相息,艺术与民众生生相息。
“艺术哪一件不是民众创造的?哪一件又不是为民众创造的?历史尽管为功臣名将的名字填满了,宫殿华屋尽管只是帝王阔人住居的,哪一点又不是民众的心血铸成的?艺术根本就是民众。” 邓以蛰在这里回答了民众的艺术这个定义,指出民众创造的艺术与为民众创造艺术根本是一回事,即艺术就是民众,民众就是艺术。
那么民众怎么创造的艺术呢?或者如何为民众创造艺术呢?“我要有一天的存在,必要有一天的工作。” 指出既然艺术与生命生生相息,那么光有生命并不能创造艺术,人还需要有工作,在工作中创造艺术。
二,为民众的艺术与为了艺术的艺术
在谈到为民众的艺术时邓以蛰提到了为了艺术的艺术,“对于艺术的艺术却是可以行方便的,因为它是艺术整个变迁的最近的情形,最近的情形都在大家的眼前。所以能一言断定,现在所谓艺术的艺术不是民众的艺术。”“为了艺术的艺术”是十九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文艺观念之一。实际上是对康德與席勒美学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宣扬艺术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王尔德作为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他所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将艺术与生活脱离,“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外,不表现任何东西。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自己的路线发展。”例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画面没有具象的物体,有的只是线条和色彩,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但却能让人感受到美。
“中国现今的艺术只是艺术家的艺术,不是民众的艺术了。何以言之?因为它只是艺术的艺术,一切用艺术的眼光来批评都是对的。”邓以蛰说现今的艺术是为了艺术的艺术,而与民众脱离。“欧洲此刻也正提倡为艺术而有艺术,不是为别的。所以有未来派,立体派种种运动。立意虽高,也只是特殊的了。无论东西艺术越到最近越发特殊的利害,仿佛同民众斗气的一般。” 邓以蛰在这里讲当时东西方两种论点,即为民众的艺术与为了艺术的艺术相比较,指出为艺术的艺术只是观点特殊而已,或只是艺术长河中的昙花一现。而为民众的艺术是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祖先们,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有生命的时候。这说明为民众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的起考验并在未来也将一直是主流。因此邓以蛰在这里明确主张艺术是为民众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
三,拿什么艺术给民众
“请到博物馆里去试试瞧,无论某一件器皿,只要你同我们祖先制作它的时候一样的细心玩味与推敲,看能引起你的感情不能?人与我的感情结合起来的工作所产生出来的无往而不是艺术:一件陶器斧璧的形状必定是做的人的感情与用的人的感情参合起来决定的,这样艺术才是民众的艺术。”邓以蛰在这里说民众的艺术是创造者的感情与使用者的感情的一致,而这里无论是创造者还是使用者都先要是民众,也更深一层的强调了艺术与民众的关系。
“民众的艺术是民众自己创造的,给自己受用的,不是为艺术而有艺术的艺术家所能创造的,所能强迫他受用的。民众所要的艺术,是能打动他的感情的艺术。要能打动他的感情,非从工作—自由自主的工作起不可。”邓以蛰在回答拿什么艺术给民众这个问题时,首先回答的是民众需要的是什么艺术,而民众只有在他自由自主的工作时,才能产生创造艺术的感情,才会有民众的艺术。
“民众的艺术,必得民众自己创造的,给民众自己受用的才是呢。”也就是说只有民众自己才能创造出艺术。
四,将来民众的艺术
“至于将来民众的艺术究竟怎么样,我不是预言家,我不敢说出:说对了呢,恐怕不是艺术之福,只看近年来北京城摧毁到了如何地步!”“书中虽没有直接宣扬形式主义,总有些在那上面绕圈子,所以一般地也是脱离实际的。间或接触到实际的地方也只是反映当时北京艺术空气的黯淡。”在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实在糟糕,以至于邓以蛰觉得为民众的艺术脱离了实际而不敢谈,更不敢设想它的未来。邓以蛰对将来民众的艺术的发展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对当时艺术发展的种种扭曲现象的描述,来表示对民众艺术发展的深深担忧。
结 语
通过对邓以蛰的“民众的艺术”的学习与分析,我不禁的为邓先生对民众的忧思和关心表示深深的敬意。他把艺术与民众联系起来,提出艺术应该为民众创造,民众也是艺术的创造者,艺术与民众从古至今都是紧密相连的。同时邓以蛰也表示出对未来民众艺术前途堪忧。而当今中国艺术的一大困境就是艺术家与民众生活渐行渐远,出现了一些诟病,比如艺术作品晦涩难懂,不关心群众,让普通民众难以欣赏和理解,而使一些普通人觉得艺术高高在上,无法企盼。而那些艺术家又标榜自己创造了“新艺术”,而似乎并不在乎民众是否理解。而艺术走向市场无疑又给我们一个巨大冲击,艺术家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艺术品沦为商业产品。
邓以蛰的思想对我们当今艺术的发展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启示了我们:艺术不能脱离民众,当代艺术家应贴近普通民众,回归现实生活,体会人民饱暖。但同时也有很多其他问题的出现,使我们迷失在当今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里,如何保持冷静是当今艺术家们必须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著作部分:
[1]. 邓以蛰.《艺术家的难关》[M].北京:古城书社,1928.2月版。
[2]. 邓以蛰.《邓以蛰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