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质学概念中,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此后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有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而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就是这样一个略显神秘又寓意生机勃勃的名字,在AI芯片行业,因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寒武纪-U,688256.SH①)的成立,又有另一番诠释与表现。
芯片龙头股
根据上交所公告,自2021年3月15日起,寒武纪-U调入科创50指数样本。
时针拨回一年前。2020年3月26日,寒武纪-U提交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4月10日进入问询阶段,6月2日上会,6月23日注册生效,7月8日正式新股申购,7月20日敲钟上市,整个过程仅用时118天。
成立于2016年的寒武纪-U,其创始人“陈氏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均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哥哥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时,已是当时中国第一块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而现任寒武纪-U董事长、总经理的陈天石,毕业后曾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
兄弟二人中,陈云霁主攻芯片研究,陈天石则聚焦于人工智能,当人工智能遇上芯片设计,这样的交叉研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13年,他们一起主导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并为其命名为“寒武纪”。
随后几年,从全球首个多核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到全球首个神经网络指令集“电脑语”,一步步突破和积累,让陈氏兄弟及其团队早在寒武纪-U正式创立之前,便已在“深度学习芯片”的各维度构建起技术壁垒。
蛰伏一年后,寒武纪-U于2017年10月声名鹊起。当时,华为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手机”的新机,其中搭载的全球首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正是来自寒武纪-U。
前有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底气,后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的青睐,寒武纪-U自身的科研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敲钟上市后,寒武纪-U成为科创板第一家纯AI芯片设计公司。
科技力
过硬的科技创新能力,毫无疑问,是公司冲击科创板的最大王牌。
142.93%——这是寒武纪-U在2017年-2019年三年內累计研发投入费用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报告期三年内,其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0.30亿元、2.40亿元和5.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0.73%、205.18%、122.32%。
研发费用占比高企,寒武纪-U表示,前期主要是因为公司处于起步阶段,营业收入较低,导致研发费用率占比较高;之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发人员薪酬、测试化验加工费等快速增加,导致研发费用和占比较高。
高昂的研发投入下,寒武纪-U在AI芯片领域不断交出新成绩,例如:研发出全球首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中国首款高峰值云端智能芯片思元100等。在专利方面,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U已获授权境内专利50项、境外专利15项,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120项。其中,在境内外共计65项专利中,仅有1项属于继受取得,其余64项均为原始取得;已获2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原始取得比例为100%。高度的自主研发能力为寒武纪-U筑起专利技术的护城河。
对于寒武纪-U而言,除了硬性的研发指标,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化的知识产权布局、强大的研发团队,也是其得以崭露头角、并成功登陆科创板的重要因素。
在主打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的初创企业中,寒武纪-U是目前少数已实现产品成功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之一。据招股书,寒武纪-U当前的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的人工智能核心芯片,以及相配套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寒武纪-U表示,这一套基础系统软件打破了不同场景之间的软件开发壁垒,也使得公司成为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能够全面系统掌握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从单一产品到一站式服务,从环节到生态,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与波动中,避免因经营范围和产品线过于单一而过分依赖某一市场需求,或产品性能滞后而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对于这一点,寒武纪-U想必有切身体会。
成立之初,寒武纪-U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产品单一以及客户集中度高成了寒武纪-U潜在的经营风险。随着产品渐渐进入生命周期末尾,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占比也随之骤降。
得益于敏锐捕捉到市场新需求以及新业务增长点,寒武纪-U及时推出了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等新业务,保证自身经营的正常化。
财务账
2021年2月25日,寒武纪-U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寒武纪-U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4.36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63.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6.6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扩大75.15%。
对于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指标,寒武纪-U解释道,因产品迭代升级需要导致研发费用增加,因销售服务团队、人员规模的扩充,亦导致整体人力成本等增加,因而亏损持续扩大。
比起亮眼的芯片研发成果,寒武纪-U成立以来的经营状况难以令市场及投资者感到安心,但“成本前置,收益后置”,是芯片行业的特点。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寒武纪-U的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0.0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44亿元。就寒武纪-U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而言,其在内外环境承压的情况下,同样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小幅提升。尽管处于亏损状态,但公司的业务规模及产业化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寒武纪-U的业务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17年、2018年寒武纪-U主营业务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分别为0.08亿元和1.17亿元,占比达到98.95%和99.69%。而2019年,寒武纪-U主营业务收入则绝大部分来自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两个板块,占比分别为17.77%和66.72%,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收入占比僅剩15.49%,一定程度上已经规避产品线高度集中的风险。
在新客户方面,寒武纪-U同时拓展了包括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西安沣东仪享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内等新客户,2019年,新客户为其贡献了销售收入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1.1%。
寒武纪-U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2017-2019年)
在招股书中,寒武纪-U对于自身经营风险所在已有明确的阐述,例如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持续亏损、IP业务无法持续发展、客户集中度较高等等。
但就科创板的定位以及各款具体的上市条件可以看出,企业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非不可跨越的阻碍,且相对让位于关键核心技术、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成长性等综合因素。
2020年7月6日,寒武纪-U发布公告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64.39元,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0.84亿元(不含税)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24.98亿元,不及预期的拟融资金额28.01亿元;发行后股本总额为4.001亿股,公司市值为257.62亿元。
寒武纪-U表示,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资于与主营业务以及核心技术相关的项目,致力于弥补市场上有关技术方案的空白,为公司储备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以技术驱动业务发展战略;并补充流动资金,减少债务性融资,以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我们取‘寒武纪’这个名字,是希望看到在人工智能时代也能出现各种技术大爆发。”陈天石曾如此解释公司名字的由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5亿元。市场需求面、政策面频频向AI芯片行业传来利好,芯片企业也迎来了爆发。而寒武纪-U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但其是否如愿,还需时间证明。
①注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U”;发行人首次实现盈利的,该特别标识取消。发行人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W”;上市后不再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该特别标识取消。《关于科创板股票及存托凭证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上证发〔2019〕71号)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观点、结论等内容仅供投资者决策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文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在决定投资前,务必要审慎。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