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到大陆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aiy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添福是大陆影友最为熟知的台湾摄影家之一。熟悉林添福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搞摄影创作,还兼任桂林维纳斯婚纱摄影集团的董事长,可以说是事业、创作双丰收。最早,林添福在台湾的地理杂志从事摄影工作,期间就来过大陆,拍摄了长江三峡、云南、贵州等地的摄影专题;1989年,林添福辞掉了在台湾的稳定工作来到大陆创业,同时拍摄自己喜欢的人文摄影专题。在林添福20多年的摄影创作中,被人交口称赞的要数《半个世纪的爱》和《独龙族与马帮》这两个专题了。
  
  记者:《半个世纪的爱》这个专题在2011年在大理国际影会、平遥国际影展亮相,获得了不少好评。您是如何发掘到这个题材的?
  林添福:我一直对人文题材比较感兴趣。1987年,我还在台湾的地理杂志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我到山上的老部落采访台湾的泰雅族。由于当时台湾的相关部门想让他们迁移到平地来,因此人烟稀少。那天晚上整个部落里就只剩下我和一个记者以及当地的老头目夫妇,夫妇两人都是80多岁了,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很漂亮,曾遭到另一个部落的人抢婚,但她并不喜欢,经过很长时间的反抗,终于逃出来回到自己的部落,与心爱的人结为夫妻,并且共同生活到八十多岁。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萌生出做金婚夫妻的专题。
  1992年,美国PEOPLE杂志在台湾发行中文版,我被委任为特约摄影师,当时需要一个图文并茂并且有创意的专栏。就这样,我心中埋藏多年的《半世纪的爱》的创作计划开始复苏:锁定平常百姓中的金婚夫妇。一幅老夫妇的环境肖像,搭配千字左右的精彩感人的文字,《半世纪的爱》便在PEOPLE中文版创刊号上亮相了。创刊号中唯一被美国总社印象深刻并予以高度赞赏的,便是这个图文专题了。到现在为止,这个专题断断续续拍摄了20年,我总共拍摄了中国55个民族的金婚夫妇,其中包含54个少数民族,目前只差西藏的珞巴族还没有拍到。
  
  记者:有情之人能结为夫妻已属不易,共同走过五十年的金婚岁月就更不容易。您是怎么想到拍摄少数民族金婚夫妇的呢?
  林添福:刚开始我先从熟悉的人中找合适的人选,主要拍摄汉族夫妻,可是拍到近20对儿时,由于故事太过雷同,工作难以继续,于是又将镜头转向了少数民族夫妻,就这么一步步拍了下来,一拍就是20年。
  
  记者:拍摄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林添福:有一次,我到西南一个民族村寨去拍摄布依族。村子里的5对金婚夫妇,只有1对愿意接受拍摄。开始拍摄时很顺利,但问到老人过世的儿子时,老夫妻突然情绪失控,拒绝了拍摄。我只好放弃,开车三四个小时再到别村去找。
  其实在这20年间,有3次我真的拍不下去了,不想拍了,其中最长的一次停滞有近4年的时间。所有金婚老人的拍摄旅程都是我自费完成,除了在金钱上的耗费,这种长时间、同一主题的拍摄,让我在创作上遇到瓶颈。想想看,结婚满五十年的夫妻,最少年龄都超过70岁,有的甚至八九十岁,他们能够在镜头前的展现有限,有的甚至无法下床;而两人合照的单一表现形式,在拍摄手法上又有太多的制约。因此,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不断尝试着变化,从最初着力表现老夫妇的沧桑面容,到后来画面中出现大树、稻田等室外背景,显出明快、幸福的气息。
  唯一不变的是我一直坚持用胶卷拍摄黑白画面,而且这些底片都由我亲自带回台湾,自己冲洗。当我在暗房里看着图像渐渐浮现时,我感到每次拍摄的意义非凡,这促使我继续拍下去。
  
  记者:您认为这个专题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林添福:这些出生于20世纪上半个世纪的老夫妻,有的青梅竹马,有的父母包办,有的指腹为婚,有的童年结发,有的抢亲结婚,有的私奔逃婚,有的再结连理,有的相濡以沫,有的若即若离,有的甚至打闹了一辈子仍在一起,有的仅仅为了物质的交换而终身厮守……他们的婚姻生活几乎可以说就是中国上个世纪社会历史的缩影和见证。这些金婚夫妇经历了中国式的苦难和欢欣,古老的观念和传统,新与旧的交替,战争和饥荒,爱和恨,恩和怨,欢乐和痛苦,坦然和忧虑……一切的一切,都蕴涵在了他们整整半个世纪的婚姻生活之中。
  我觉得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他们的文化、生活习俗都在慢慢消失,而摄影可以作为一个记录的方式,把他们的现况、保有的特殊的民族文化拍摄下来,用影像的形式来记录和表达。在当今这个追求‘快餐爱情’,婚姻如夏天冰激凌的时代,带着相机走进这些老人漫长而离奇的婚姻世界,会让人看到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的东西。
  
  记者:《半个世纪的爱》您所使用的是传统的摄影记录方式,而在《独龙族与马帮》作品中,摄影师走入现场布局情景,企图引导对方面对镜头展露本性。是什么原因让您对这个人群产生了兴趣?
  林添福:《独龙族与马帮》描写的是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的独龙族,他们是一群生活在云南高黎贡山与缅甸边界挡当力卡山之间的少数民族。这个地区地形复杂,一年之中有半年大雪封山与外界隔绝,生活与居住的环境非常凶险,因此,独龙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而马帮则是一群活跃在这其中的运输队伍。由于横断山脉阻隔,一般铁路、公路无法到达这个地区,所有的物资都必须靠马帮运输,而藏族的马帮队伍就是此行中的能手。因为活动的区域条件太过于艰苦,以至于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我在一本刊物上找到这些资料后,实地去考察,经过与他们相处后发觉,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活,必须要有极大的勇气,因为没有任何一位马锅头能预知崇山险阻的羊肠小道的天候变化。此外,他们必须要了解每一匹马的性格,揣测马的情绪,虽然这些骡马每日都要行上几十公里的路程,但只要休息时刻,马主人总会先照料这些劳苦的骡马,喂上最好的饲料,更换损坏的马蹄,为它们医治。令我敬佩是他们和骡马的依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他们天天在一起,好似兄弟,我在长期的观察和接触中,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镜头把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描绘出来。
  
  记者:您从台湾来到大陆发展已经20年了,拍摄了不少大陆的题材,最近又拍摄了以台湾北海岸为题材的《炼石》。您觉得海峡两岸的摄影师有什么不同?
  林添福:我想有两个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在大陆,经济发展繁荣,摄影师的创作欲望处于高峰阶段,而台湾这几年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整体的创作氛围比较萧条;其次在创作风格上,大陆很多摄影师拍照受到一些摄影比赛的影响,作品形式比较单一或者说是模式化,台湾因为一直没有一所大学开设摄影专业的科系,这些年,有留学经历的摄影从业人员至少超过几千人,反而促进了台湾多样化的影像风格。不过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个融入自己想法的创作,每个人拍的东西都不一样,就算是表现同一样东西,也有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方式来展现。每个摄影师的出发点不同,得到的影像也就不同,不管是“新视角”,还是“新手法”,只要展示出真实的片段,记录下摄影师的所见、所想,就是好的。
  
  摄影师简介
  林添福,台湾台北县人。台北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协会执行副会长、VOGUE国际中文版特约摄影师、桂林维纳斯婚纱摄影董事长。曾获自立报系第三届台湾地区新闻摄影比赛图片故事首奖、凭《滇缅马帮生涯》及《被世人遗忘的边民——独龙族》获两届金鼎奖、最佳杂志摄影奖、台湾地区国际摄影艺术大观《映射与时代》大会奖及两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第二十届全国影展银奖、全国广告摄影十佳摄影师及其金奖。曾出版《彩色摄影入门》、《独龙族的冬天》、《台湾百景》、《这样与那样的婚姻》、《地角天涯》、《专题摄影》、《人像摄影》等。主要个人影展有:台北爵士摄影艺廊 《风与燕尾》(1984)、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百景》(1992)、《时尚与报导》(1992)、日本东京PGI国际摄影艺廊《边寨烙影》(1996)、《炼石》(2010)等。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tianfu2009;
  微博:http://weibo.com/u/1993840534
  
   夫:阎承恩,1936年生,汉族;妻:梁淑珍,1940年生,汉族。两人属自由恋爱,当时都在山西汾西矿务局工作。阎承恩是在平遥一中毕业后考上矿务局的,在当时算是一个知识分子。阎追求梁一年多后,二人参加了集体婚礼。两人共养育了三儿四女,现在四世同堂。如今两人各有嗜好,老有所乐:阎酷爱打太极拳,闲着没事就在院子里比划;而梁淑珍喜欢跳舞和打麻将。
   夫:王家会,1923年生,黎族;妻:王兰香,1927年生,黎族。海南岛的象征、也是岛上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周围就是黎族世世代代生息的地方。王家会父母早逝,抚养他的叔叔在他成年后,给他订亲并完了婚。结婚后王家会靠帮大户人家做工过活,生活艰苦,根本顾不上男女之间的感情。夫妻二人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女儿成年后远嫁他方。2004年,政府给予他们一年650元的生活补贴。二老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甚至没去过海边,就在山上种稻谷、番薯。他们的生活很久以前就已经隔绝于另一个世界和时代,那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世界,那是一种只有他们自己才理会的时间。
   夫:阿吉贝克,1930年生,塔吉克族;妻,纳娜依克,1942年生,塔吉克族。新疆塔吉克族壮士阿吉贝克在27岁那年,用十五只羊和四套送给新娘的衣服,骑着马、吹着鹰笛、唱歌跳舞、赛马叼羊,将15岁的纳娜依克娶进了门。他们的婚事完全由双方的父母“研究决定”。婚后他们生育了12个孩子,其中只有9个健康地活了下来。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一起生活的五十年里,夫妻二人相亲相爱,很少吵架。两个老人每天出门一抬头,崇敬的雪峰就在眼前,这样生活也就很踏实了。
   夫:阿克莱·达日亚巴依,1926年生,柯尔克孜族;妻:托尔果依·木萨贝克,1929年生,柯尔克孜族。81岁的阿克莱·达日亚巴依和78岁的托尔果依·木萨贝克已经携手走过了53年。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阿克莱曾是军人。1954年,几经辗转的阿克莱回到故乡,并与亲戚、当地大地主的女儿托尔果依结了婚。高大的阿克莱与娇小的托尔果依和和美美过起了日子,里里外外配合得很好。两人共同经历了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社会变革。作为老军人和老党员,阿克莱如今一个月有120元的退伍金和100元的老党员补助。晚年的时日像山上的积雪,一点点消融而去。
   夫:先塞,1928年生,怒族;妻:戴罗,1926年生,怒族。先塞23岁、戴罗25那年,青梅竹马的他们由双方父母做主,在云南一座村寨边上的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二人对长辈的安排心甘情愿。作为少数民族,他们结婚算是很晚的了,这可能和他们信仰基督教有关。1957年,作为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成员,先塞有幸到了一次省城昆明,那以后就再也没出过远门。他们一辈子就生活在人迹稀少的山区,生活在自然时光的流淌中。哪怕到了现在,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感情很好,让人相信上帝创造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在一起,从人生的起始,直到永远。
   夫:白圣贺,1925年生,排湾族;妻:胡春兰,1926年生,布农族。年过八旬的胡春兰至今仍十分可爱迷人,在台湾,作为保育员的她在附近很受欢迎,仅经她手接生的就有数百人。据说她婚前追求者无数,但没有一个让她动心的。后来经朋友介绍,她对一无所有的外族人白圣贺一见钟情,并对他展开了长达三年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热情的胡春兰和不善表达的白圣贺在家人的安排下终于共结连理。婚后,倔强的白圣贺挣下了许多土地,后来这些土地在长子的规划下,成立了布农基金会,发展其他产业,发扬传承布农文化。
   夫:和士秀,1924年生,纳西族;妻:闵朝星,1925年生,纳西族。两人七八岁时,父母就为他们定下了终身大事。和士秀至今仍认为父母之命是优良的婚姻传统。1947年,好学的和士秀离开妻子,从云南前往南京求学。男人读书上进,女人养家糊口,这在纳西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想到这段经历,使和士秀后来被打成“反革命”,蹲了一年大牢,期间多亏有妻子的照顾和鼓励。出狱后的和士秀疾病缠身,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夫妻二人共生育了五个孩子,但因为疾病和饥饿,只活下来一儿一女。二人上玉龙雪山采药,先自己尝试,然后利用珍奇草药来为乡亲们救死扶伤。如今,他们的“玉龙雪山本草诊所”已成了丽江的一处名胜,一家人不亦乐乎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中外宾客。
   夫:胡日嘎,1932年生;鄂温克族;妻:伊·布提德,1936年生,鄂温克族。在我们采访过的半世纪的爱的老人里,很少有他们这样清晰记得结婚纪念日的夫妻,这让我很吃惊。他们是自由恋爱,青梅竹马,用他们话说,是邻居。但对内蒙古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来说,邻居也意味着有好几里之遥。布提德作为赤脚医生,在这一带接生过五百多个孩子,而1997年的一场草原大火,烧掉了他们全部财产。之后,他们重建家园,从头来过。现在有5600亩牧场。这里冬季长达七个月,最冷时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更倍显出一个个充满爱的大家庭的温暖,和他们爱的浓烈。
其他文献
于不知不觉中,《摄影世界》杂志成为正式出版物后,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一本杂志30年的发展过程,说它蹉跎岁月也好,风雨征程也罢,反正不容易;到了今天,眼睛里看的,手里拿的才是最具说服力的事实。我想在说《摄影世界》这本杂志之前,先从我捡到的三个“垃圾”说起。  这三件东西都是我从废纸箱里拣出来的,如果要把它们送到废品站里,按重量恐怕连一毛钱都卖不出来,但是到了我手里,竟成了一篇文章最好玩的开头。第
期刊
编者提示:本期月赛主题为时尚风采。2011年度“尼康奖”月赛,继续以主题形式开展,后续的主题分别如下:十一月,人物肖像;十二月,街拍纪实。欢迎投搞参赛。    点睛之笔 *  (贵州)沈金国  人体彩绘作为时尚、前卫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已成为风行文化的热门。追风者雕琢美丽,给人幻觉之美之享受。社会时尚、风行文化是摄影师关注的焦点和题材之一。    感受乡村 *  (浙江)徐昌平  时装模特儿到乡下走
期刊
图1. 这张照片拍摄于加利福尼亚午后耀眼的阳光下,照片很清楚地表现出相机的影像感应器在记录大动态范围光线时的困难程度。与背景相比前景过于昏暗,相机只能对整个画面进行权衡。拍摄的结果就是一张前景欠曝的平淡照片。EOS 5D Mark II,1/125s,f/7.1,ISO100,22mm   图2. 通过使用离机闪光(使用580EX无线引闪420EX),使前景得到充分的照明以降低与背景之间的光比,得
期刊
吕良远拍摄的黑白像片使用Museo相纸与Epson K3墨水,这些配备能充分展现他对影像质量的要求。他早年拍摄的台湾野柳地质公园黑白作品被命名为《眼见、观思、盘古》,给人气势磅礡但又细腻的感觉。吕良远在1985到1987年间,不断重访野柳,野柳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他的行踪。当时的野柳仍属海防要地,他却手持相机一再出现,终于和最初禁止他摄影的守兵成了好朋友。虽然现在野柳的许多景象已被人为的破坏和自
期刊
看何经泰的作品,第一感觉是沉重。他镜头下的台北俨然是另一个台北。看何经泰的影像是一个反省和思考的过程,他的图像总是带着残缺和不完整,甚至会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这些残缺不全的身体、累累伤痕逼迫我们不得不正视社会阴暗的一面。何经泰的影像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大胆地直视社会的丑陋,时刻提醒自己,其实这些伤痛离我们并不远。  何经泰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而是韩国的亚裔,19岁自釜山来到台
期刊
30年的时间像一条不断延伸的线,当《摄影世界》主编10年,则是其中一段;10年间,每次挑战都在赐予我机遇,弥足珍贵;每次成功都在感恩中分享,感激有你;挑战的价值,在于它的创造;机遇的价值,在于引领人们走向辉煌。  李根兴    30年,360期杂志……在这个读图成为风尚的时代,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优秀的图片,每一次视觉冲击的背后,都是心灵的询问与对话。我们希望《摄影世界》不仅仅是摄影的世界,更是人心
期刊
2002年  ——1月,《摄影世界》全部采用80克铜版纸印刷,总页码从84页增至92页,定价从12元调整为12.8元。第一期为“《摄影世界》二十周年纪念版”。  ——1月,举办“晶丽达奖”读者园地年赛。  ——1月9日,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举办《摄影世界》20周年纪念座谈会,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新华社摄影部主任、本刊编委会主任徐祖根、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于健、分党组副书记、《中国摄影报》总编辑李前光
期刊
嘉宾:杨大洲、何星、李少白  老师:宋刚明  学生:彭向东、金铭勇、吴海广、元子、黄娣、鱼儿、郭瑛、夏子媛、孙冬敏、张劲松、李巧    杨:四五运动的时候我被抓进去过,过堂时就是不交待,后来审我的那个处长成了我的朋友。  宋:你是A型人。  杨:对,为什么?  宋:A型人打死也不说。  杨:哈哈,我们那个带头闹的,一抓进去就招了。  宋:他多半是O型人。  杨:对的,你怎么都知道?  宋:O型人平
期刊
一百多年来,摄影发挥了极大的纪实作用:保存历史文化记忆,有效地延伸到人民生活中的人、事、物、景,呈现生活面貌。对我而言,创作是我生活中的一种意趣,是工作之外的另一个挑战空间,可以延续我心灵无止的境界。摄影是我热爱的艺术文化活动,因缘际会地投入极深,后成为我终生乐于从事的工作和创作。接触摄影从最初到现在带给我无限感受,如以创作观来检视我的摄影取材和表现,亦可从中透露我生活的经历,并看出作品所呈现之丰
期刊
摄影,是一段走路的过程,一个观看的角度,一种说话的样态,一些思绪的告白。  它要在游移中摸索向前,以时间换取空间,随时等候即兴与意外,或即或离,直觉地出击,并留白。  摄影,就是要体现光影,散发真情,独具见地,牵引想象。  ——张照堂    张照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彬彬有礼,态度谦和且谨慎,简单打过招呼之后,我们面对面坐下开始了访谈。张照堂的话不多,说每句话之前似乎都要思索上一阵子,行事风格很严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