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操作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加强电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必备环节,因此加强实习教学尤为关键。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电工技能操作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工类作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环节,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所在。因此要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以职业活动为方向,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兼顾,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中加强实习教学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职高生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他们入校之初,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此时部分学生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专业知识充满好奇心,而部分学生却会因对专业的陌生产生畏惧心理。此时作为老师不必担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妨从课外辅导入手:第一,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和双联灯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实用入手,制作时,对于出现的线路故障,教师不要立即进行改正,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校橱窗、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学校举办的“技能节”上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第二,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多了解维修电工行业的业务范围、就业前景、发展状况及专业发展方向,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在电工安全教学中,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各种媒体中了解到的安全事故带到课堂上来,先是自己分析,然后同学们一起分析,最后教师作总结,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掌握知识也更牢固。第五,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另外,在电工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着因对电的畏惧而缩手缩脚,这时,作为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外,指出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鼓励学生多动手,在操作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2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可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器件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综上所述,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习中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
3严格要求,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电控柜上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对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首先,认识电控柜上装接各元器件的名称、功能,指出连接线路的基本工艺,检测有关数据的所用仪表和测试方法,最后讲解检查线路的常用方法,并且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为例,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然后,要求其按图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接线,接线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控制线路连接完成时,学生所接线路中可能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首先查出哪个控制功能不能实现,这一控制功能由哪些线路完成,先查这一部分线路,如果这一部分线路没问题,再检查是否是其他线路的错误影响了这一功能,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电阻法进行分段检测。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整个线路连接并检测完好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接线路进行通电试车,让学生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有个感观认识。 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线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强调其所用时间的重要性,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对每次实习工艺突出、用时少的学生,将其连接的线路作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片面求快”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快,从而造成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不良结果。
4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电工实习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对每位实习学生的器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件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对于线路组装中的故障,在社会实践应用中有广泛的体现,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器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
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必须认真对待和加强的一门课程,在技能训练中必须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工艺要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各种竞争,职业教育也才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参考文献
[1]李新平,郭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电工技能操作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工类作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环节,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所在。因此要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以职业活动为方向,以实践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兼顾,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中加强实习教学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职高生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他们入校之初,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此时部分学生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专业知识充满好奇心,而部分学生却会因对专业的陌生产生畏惧心理。此时作为老师不必担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不妨从课外辅导入手:第一,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和双联灯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实用入手,制作时,对于出现的线路故障,教师不要立即进行改正,而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校橱窗、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学校举办的“技能节”上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第二,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多了解维修电工行业的业务范围、就业前景、发展状况及专业发展方向,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在电工安全教学中,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在各种媒体中了解到的安全事故带到课堂上来,先是自己分析,然后同学们一起分析,最后教师作总结,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掌握知识也更牢固。第五,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另外,在电工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着因对电的畏惧而缩手缩脚,这时,作为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外,指出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鼓励学生多动手,在操作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2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可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器件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综上所述,学生在实习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习中分解了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有利于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
3严格要求,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电控柜上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对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首先,认识电控柜上装接各元器件的名称、功能,指出连接线路的基本工艺,检测有关数据的所用仪表和测试方法,最后讲解检查线路的常用方法,并且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为例,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然后,要求其按图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接线,接线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控制线路连接完成时,学生所接线路中可能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首先查出哪个控制功能不能实现,这一控制功能由哪些线路完成,先查这一部分线路,如果这一部分线路没问题,再检查是否是其他线路的错误影响了这一功能,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电阻法进行分段检测。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整个线路连接并检测完好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接线路进行通电试车,让学生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有个感观认识。 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线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强调其所用时间的重要性,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对每次实习工艺突出、用时少的学生,将其连接的线路作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片面求快”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快,从而造成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不良结果。
4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电工实习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对每位实习学生的器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件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对于线路组装中的故障,在社会实践应用中有广泛的体现,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器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
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必须认真对待和加强的一门课程,在技能训练中必须突出能力本位,注重工艺要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各种竞争,职业教育也才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参考文献
[1]李新平,郭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