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唱作为一门参与程度高、传播范围广、教育力度强的声乐艺术,在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对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合唱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
大學生正处于求知的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树人。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成长成才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领的阵地常在思政课堂,课程理论性较强,学习方式单一,导致部分同学缺乏学习兴趣。而其他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如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却往往被忽视。
一、合唱艺术的社会功用
合唱艺术是多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作品。合唱起源于欧洲的教堂,是为宗教统治服务的音乐工具。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文化领域文艺复兴的兴起,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开始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合唱也不再一味地服务“神权”,开始逐步服务“人权”,为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服务。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一方面西方列强为了抢占利益在中国大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一方面又让大批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接受西方的宗教教义,从而让中国人民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抚,放弃抵抗。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批批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
合唱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西方文化输入进入中国。在中国大地萌芽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地方元素、民族元素,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早期的较有影响力的合唱形式——群众歌咏,就经常采用国外的曲调填上反映当时革命形势、社会生活的歌词。由于旋律流畅,歌词通俗易懂,主题基调反映时代特点,在群众中广泛传唱。《国民革命歌》采用了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曲调,填上“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畅”,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国民革命歌》传唱大江南北,引得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积极支持革命。
在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讴歌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并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战斗警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二战东方主战场波澜壮阔的抗战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在当时广泛传唱,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合唱艺术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反映时代心声,传播优秀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可以说,合唱从传入中国大地之始,就与这片大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育广大群众、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紧迫性
今天,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甚嚣尘上。大学生在年龄上处于青年时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在对很多社会现象的看待和评价上难免有失偏颇。老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
因为专业背景的缘故,很多教师长期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因为教学形式单一,又很难将思想政治课程讲得活泼生动,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兴趣。再加上很多学生沉溺于游戏,迷醉于网络,容易被网络上一些负面情绪、负面思想所裹挟。长此以往,学生理想信念迷失,随波逐流,把个人不幸的遭遇归咎于国家和社会,缺乏对自己的反思及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都努力培养自己国家、政府政策路线的真诚拥护者、忠实执行者,国家发展壮大的建设者和奋斗者。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在新时代,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人才培养。而合唱艺术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合唱艺术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合唱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合唱队伍通常称为合唱团或者合唱队。合唱是多人演唱的集体声乐作品。追求集体荣誉,在合唱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明白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在合唱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处处彰显着集体主义精神。如旋律声部在演唱时,伴唱声部的音量就相对较弱,要为旋律声部让步。如几个声部同时都唱,旋律或者纵向和声推进过程中,要保持音量的统一,保持各声部的均衡,坚决杜绝个性的声音凌驾于团队声音之上。在团队里,大家不仅会看,而且会听,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的合唱队伍一定是配合相当默契的队伍。人人都明白合唱队里“没有我,只有我们”。合唱排练本身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合唱比赛和演出本身就是一种集体利益和团队利益的实现,是把自己融入集体,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具体社会实践。
(二)合唱团队建设管理体现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基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人民的生活领域及公共发展过程中为人们提供全面而完善的道德支撑,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
一支合唱队伍在组建时通常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从参与者的要求来说,要对音乐或歌唱有兴趣,愿意遵守合唱团或合唱队的相关纪律和相关规定。从业务层面来说,要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和模唱能力。从合唱团队运行过程来说,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遵从社会主义国家道德规范,不得与法律和道德相抵触;要按时参加排练,按要求完成作业,跟上整体排练进度。在遇到有演出任务或比赛时,团队里从团长、指挥到每一位团员都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集体利益征战。对于合唱团中进度缓慢的团员,合唱团中会有声部长或者业务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进行精准帮扶,以达到共同进步。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是“我们”中的一员。当然,在管理过程中,如有团员不遵守纪律要求,不按时参加排练,或者在业务上不愿意进步,只能按照相关要求做退团处理或者待在学员团队中,考核达到要求再列入正式团员。只有既体现纪律的威严,又彰显人性的关怀,一支合唱团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持续提升,才能实现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合唱团队在建设中体现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三)合唱作品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艺术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識形式。[4]校园合唱排练在对作品进行选择时,一定是非常谨慎的。这里面涉及对学生的价值导向问题。合唱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一种体裁,蕴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进行合唱作品题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作品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问题。通常,我们对作品的选择会把握以下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展现云南多元民族文化、云南特色地方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等。当然我们也会选择一些能反映优秀文明成果的其他国家的经典合唱作品。通过长期对经典的传唱,传播我们共同的价值理念,加深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合唱艺术的审美标准能够转化为团员的美学追求
合唱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从声音层面上,追求声音的整齐、协调、融合等。从技术层面上,追求音乐的构成形态,如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等。从文化层面上,追求音乐塑造的形象、人物、风光、历史、社会等,需要从情感方面、音乐的内涵上去无限地接近形象。从哲学层面上,追求艺术的美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蕴藏的思想精神,或斗争、或批判、或鼓舞等。在合唱排练过程中,老师一定是按照合唱的审美标准、音乐的审美标准来对作品进行打磨。长期的排练,会潜移默化地将合唱艺术的美学追求转化为每一位团员的演唱自觉,从而形成共同的集体美学追求。大家刚开始加入合唱团时,可能是由于兴趣、出于爱好,甚至有些同学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来的。但在长期的排练中,深受作品的感染,沉醉于音乐的美好,而且这种美好有了自己的创造……合唱带给很多团员获得感、成就感,让他们逐渐热爱上了合唱,对合唱团产生了归属感。因此,合唱团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合唱的美学追求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是相适应的,对于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结 语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培养能力的前沿,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价值引领、美学追求等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N].2018年5月31日。
[2]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网》[N].2018年9月15日。
[3] 黄显琴、李婉玲:《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德育研究》[J].2019年2月。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合唱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
大學生正处于求知的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树人。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成长成才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领的阵地常在思政课堂,课程理论性较强,学习方式单一,导致部分同学缺乏学习兴趣。而其他课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如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却往往被忽视。
一、合唱艺术的社会功用
合唱艺术是多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作品。合唱起源于欧洲的教堂,是为宗教统治服务的音乐工具。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文化领域文艺复兴的兴起,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从宗教走向世俗。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开始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合唱也不再一味地服务“神权”,开始逐步服务“人权”,为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服务。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国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一方面西方列强为了抢占利益在中国大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一方面又让大批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接受西方的宗教教义,从而让中国人民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抚,放弃抵抗。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批批仁人志士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
合唱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西方文化输入进入中国。在中国大地萌芽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地方元素、民族元素,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早期的较有影响力的合唱形式——群众歌咏,就经常采用国外的曲调填上反映当时革命形势、社会生活的歌词。由于旋律流畅,歌词通俗易懂,主题基调反映时代特点,在群众中广泛传唱。《国民革命歌》采用了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曲调,填上“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畅”,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国民革命歌》传唱大江南北,引得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积极支持革命。
在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讴歌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并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战斗警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二战东方主战场波澜壮阔的抗战画面,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在当时广泛传唱,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合唱艺术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反映时代心声,传播优秀文化,教育广大群众。可以说,合唱从传入中国大地之始,就与这片大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育广大群众、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紧迫性
今天,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甚嚣尘上。大学生在年龄上处于青年时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在对很多社会现象的看待和评价上难免有失偏颇。老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生导师,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
因为专业背景的缘故,很多教师长期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因为教学形式单一,又很难将思想政治课程讲得活泼生动,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兴趣。再加上很多学生沉溺于游戏,迷醉于网络,容易被网络上一些负面情绪、负面思想所裹挟。长此以往,学生理想信念迷失,随波逐流,把个人不幸的遭遇归咎于国家和社会,缺乏对自己的反思及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都努力培养自己国家、政府政策路线的真诚拥护者、忠实执行者,国家发展壮大的建设者和奋斗者。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在新时代,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人才培养。而合唱艺术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合唱艺术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合唱有利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合唱队伍通常称为合唱团或者合唱队。合唱是多人演唱的集体声乐作品。追求集体荣誉,在合唱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明白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在合唱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处处彰显着集体主义精神。如旋律声部在演唱时,伴唱声部的音量就相对较弱,要为旋律声部让步。如几个声部同时都唱,旋律或者纵向和声推进过程中,要保持音量的统一,保持各声部的均衡,坚决杜绝个性的声音凌驾于团队声音之上。在团队里,大家不仅会看,而且会听,一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的合唱队伍一定是配合相当默契的队伍。人人都明白合唱队里“没有我,只有我们”。合唱排练本身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合唱比赛和演出本身就是一种集体利益和团队利益的实现,是把自己融入集体,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具体社会实践。
(二)合唱团队建设管理体现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基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人民的生活领域及公共发展过程中为人们提供全面而完善的道德支撑,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
一支合唱队伍在组建时通常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从参与者的要求来说,要对音乐或歌唱有兴趣,愿意遵守合唱团或合唱队的相关纪律和相关规定。从业务层面来说,要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和模唱能力。从合唱团队运行过程来说,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遵从社会主义国家道德规范,不得与法律和道德相抵触;要按时参加排练,按要求完成作业,跟上整体排练进度。在遇到有演出任务或比赛时,团队里从团长、指挥到每一位团员都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集体利益征战。对于合唱团中进度缓慢的团员,合唱团中会有声部长或者业务指导委员会的成员进行精准帮扶,以达到共同进步。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平等的,都是“我们”中的一员。当然,在管理过程中,如有团员不遵守纪律要求,不按时参加排练,或者在业务上不愿意进步,只能按照相关要求做退团处理或者待在学员团队中,考核达到要求再列入正式团员。只有既体现纪律的威严,又彰显人性的关怀,一支合唱团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持续提升,才能实现良性快速发展。因此,合唱团队在建设中体现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三)合唱作品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艺术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識形式。[4]校园合唱排练在对作品进行选择时,一定是非常谨慎的。这里面涉及对学生的价值导向问题。合唱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一种体裁,蕴含着人类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进行合唱作品题材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作品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问题。通常,我们对作品的选择会把握以下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展现云南多元民族文化、云南特色地方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等。当然我们也会选择一些能反映优秀文明成果的其他国家的经典合唱作品。通过长期对经典的传唱,传播我们共同的价值理念,加深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合唱艺术的审美标准能够转化为团员的美学追求
合唱艺术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从声音层面上,追求声音的整齐、协调、融合等。从技术层面上,追求音乐的构成形态,如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等。从文化层面上,追求音乐塑造的形象、人物、风光、历史、社会等,需要从情感方面、音乐的内涵上去无限地接近形象。从哲学层面上,追求艺术的美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蕴藏的思想精神,或斗争、或批判、或鼓舞等。在合唱排练过程中,老师一定是按照合唱的审美标准、音乐的审美标准来对作品进行打磨。长期的排练,会潜移默化地将合唱艺术的美学追求转化为每一位团员的演唱自觉,从而形成共同的集体美学追求。大家刚开始加入合唱团时,可能是由于兴趣、出于爱好,甚至有些同学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来的。但在长期的排练中,深受作品的感染,沉醉于音乐的美好,而且这种美好有了自己的创造……合唱带给很多团员获得感、成就感,让他们逐渐热爱上了合唱,对合唱团产生了归属感。因此,合唱团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合唱的美学追求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是相适应的,对于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结 语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培养能力的前沿,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价值引领、美学追求等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人民日报》[N].2018年5月31日。
[2]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网》[N].2018年9月15日。
[3] 黄显琴、李婉玲:《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德育研究》[J].2019年2月。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