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义务教育初级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让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数学认知情感,体会数学对社会生活和学习的存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对数学学习的感情培养不深,与实际生活脱离,将数学学科应试化。就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问题进一步探索教师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5-3089(2018)07-0-01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能调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不仅使课堂上教学效率较低,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偏低。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主动、愉悦的情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的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对照课标的新要求,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备课形式,在研究学生上多下功夫,努力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多听听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要多注意学生的反应。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的教师完全跟着备课内容走,课前是怎么备的,课堂就怎么进行,对突发的、不在备课范围之内的事件很难灵活处理。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备课时要花精力备学生,想想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以便在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处理。新课改强调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精神,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是注重激趣与质疑。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交流预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交流预习中产生的困惑。二是注重合作与探究。教师备课时设计好讨论题,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三是注重巩固与展示。学生预习、交流、合作后,教师出示备课中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再适时进行反馈和补救。四是注重评价与拓展。此时一节课已接近尾声,是一节课的升华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大胆交流,看看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等等。
三、加强操作教学,促进学生参与
小学低段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但是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如果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中去,我们就要将抽象的学习变得具体,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的。例如:对5的认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课件或幻灯进行演示,如列出5块颜色鲜艳的蛋糕图片、5个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等等一些简单的例子,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获得对于“5”这个数字的感性认识,进而设计稍复杂一些的情境,感受5的组成,从而在其思维框架中真正建立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字5的概念。可以看出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建立友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使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对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对原有知识的顺应与同化,并构建和重组新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倾听开始。善于倾听的儿童,通常都是善于学习的。因此,打造“用心的相互倾听的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学生在课堂上会踊跃发言,交流不同的观点。而这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过分关注,是传统课堂教学所强调的。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捕捉学生的表现和心理变化,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密切关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提醒,采用适度的批评和表扬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陈生莲.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六要[J].青海教育,2015(6).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5-3089(2018)07-0-01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能调动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不仅使课堂上教学效率较低,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偏低。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巧设问题情境,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主动、愉悦的情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的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对照课标的新要求,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备课形式,在研究学生上多下功夫,努力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多听听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要多注意学生的反应。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有的教师完全跟着备课内容走,课前是怎么备的,课堂就怎么进行,对突发的、不在备课范围之内的事件很难灵活处理。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备课时要花精力备学生,想想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以便在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处理。新课改强调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精神,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一是注重激趣与质疑。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交流预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交流预习中产生的困惑。二是注重合作与探究。教师备课时设计好讨论题,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三是注重巩固与展示。学生预习、交流、合作后,教师出示备课中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再适时进行反馈和补救。四是注重评价与拓展。此时一节课已接近尾声,是一节课的升华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大胆交流,看看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等等。
三、加强操作教学,促进学生参与
小学低段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但是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如果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中去,我们就要将抽象的学习变得具体,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的。例如:对5的认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课件或幻灯进行演示,如列出5块颜色鲜艳的蛋糕图片、5个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等等一些简单的例子,通过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来获得对于“5”这个数字的感性认识,进而设计稍复杂一些的情境,感受5的组成,从而在其思维框架中真正建立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字5的概念。可以看出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建立友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使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对知识被动的接受,而是对原有知识的顺应与同化,并构建和重组新的知识体系,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倾听开始。善于倾听的儿童,通常都是善于学习的。因此,打造“用心的相互倾听的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学生在课堂上会踊跃发言,交流不同的观点。而这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过分关注,是传统课堂教学所强调的。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捕捉学生的表现和心理变化,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密切关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提醒,采用适度的批评和表扬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能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充满活力,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所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陈生莲.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六要[J].青海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