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环境下,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体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学生才能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我在教学《买新书》一课时,利用了学生的问题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思维互动的空间内自发自觉地学习.
《买新书》这堂课是一节应用题和计算教学混合课,而且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解决问题是一个很枯燥的学习过程,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怎么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他们在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关键在于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 《蜡笔小新》谈起,用小新的一天的活动来串联本课的几个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小新去图书馆看书的教学课件中搜集信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的两个书架里共摆放了200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下面是学生在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后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师:同学们列了4种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刚才老师没有讲解算式的意思,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对黑板上列的算式,你想问什么问题?然后你自己找同学来解答. (学生积极踊跃)
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提到的教师可以补充):
① 为什么方法 1 中两个算式都用除法?
② 200 ÷ 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③ 4 × 2是什么意思?200 ÷ (4 × 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④ 为什么解决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都是除法的算式,又可以用有乘有除的算式?
学生争先恐后的解答(不完善的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① 用除法是表示平均分. 第一个算式用除法是把200本书平均分到两个书架里,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算式用除法是表示把一个书架的书平均分成4层,求一层有多少本书,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② 200 ÷ 2是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结果再除以4是求一层有多少本书.
③ 4 × 2是求两个书架有多少层;200 ÷(4 × 2)求的是一层有多少本书;去掉括号不可以,是先除以4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再乘2就是求两个书架有多少本书,而不是求一层有多少本书.
④ 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师然后出示第二道类型相同的“电影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明确,很快列出算式,大多数同学都能清晰地说出思路. 显然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问题.
一、案例解读
案例中,我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没有采用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 因为学生要解决的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自己在学习中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而且教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很枯燥. 而且还忽略了一些理解问题较弱的同学,使他们处于很被动的接受状态. 于是我让同学根据所列的算式,同学之间互问问题,互相解答.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感兴趣,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提出了自己在学习新知识中遇到的4个问题,与同学交流探究. 而且问问题的学生要问什么就要琢磨算式的意义. 答的学生,怎样答,就要分析已知条件. 这一学习方式不仅关注了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案例反思
1. 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我觉得老师在教学每节课之前,都要进行几个思考,目的是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选择最适合本课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单纯由教材提供的目标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清楚目标后,要思考学生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样困难. 比如说《买新书》这一课,结合我自己对本课的分析,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① 能够独立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②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一个独立思考、思维互动的空间内亲历学习的过程.
③ 使学生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觉得如果按照通常的教学方式一道一道的分析、讲解,就会很枯燥、单调,更不能达到情感、态度的目标. 所以经过思考我想如果学生要达到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必须让他们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而且解决的是自己遇到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所以确定了学生“互问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问问题中解决问题. 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多点思考,量身制作合理的教学方式,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
2. 学生在互问问题中变被动为主动
这节课我致力于改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策略,让知识的受众自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把接受的过程从被动转为自觉.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之后我没有采取以往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针对算式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找其他同学回答,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学生要解决的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遇到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知识取得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 ,把以往添鸭式的方法变为放鸭式的方法,使孩子对知识产生问题的同时解决了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孩子对知识产生乐趣的同时掌握了知识. 把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从被动转为自觉,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买新书》这堂课是一节应用题和计算教学混合课,而且是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解决问题是一个很枯燥的学习过程,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又参差不齐,怎么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他们在对知识产生兴趣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关键在于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 《蜡笔小新》谈起,用小新的一天的活动来串联本课的几个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小新去图书馆看书的教学课件中搜集信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的两个书架里共摆放了200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下面是学生在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后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师:同学们列了4种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刚才老师没有讲解算式的意思,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对黑板上列的算式,你想问什么问题?然后你自己找同学来解答. (学生积极踊跃)
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提到的教师可以补充):
① 为什么方法 1 中两个算式都用除法?
② 200 ÷ 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③ 4 × 2是什么意思?200 ÷ (4 × 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④ 为什么解决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都是除法的算式,又可以用有乘有除的算式?
学生争先恐后的解答(不完善的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① 用除法是表示平均分. 第一个算式用除法是把200本书平均分到两个书架里,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算式用除法是表示把一个书架的书平均分成4层,求一层有多少本书,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
② 200 ÷ 2是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结果再除以4是求一层有多少本书.
③ 4 × 2是求两个书架有多少层;200 ÷(4 × 2)求的是一层有多少本书;去掉括号不可以,是先除以4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再乘2就是求两个书架有多少本书,而不是求一层有多少本书.
④ 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师然后出示第二道类型相同的“电影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明确,很快列出算式,大多数同学都能清晰地说出思路. 显然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问题.
一、案例解读
案例中,我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没有采用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 因为学生要解决的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自己在学习中真真切切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而且教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到很枯燥. 而且还忽略了一些理解问题较弱的同学,使他们处于很被动的接受状态. 于是我让同学根据所列的算式,同学之间互问问题,互相解答.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感兴趣,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提出了自己在学习新知识中遇到的4个问题,与同学交流探究. 而且问问题的学生要问什么就要琢磨算式的意义. 答的学生,怎样答,就要分析已知条件. 这一学习方式不仅关注了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二、案例反思
1. 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我觉得老师在教学每节课之前,都要进行几个思考,目的是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选择最适合本课的教学方式. 首先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单纯由教材提供的目标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清楚目标后,要思考学生能达成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样困难. 比如说《买新书》这一课,结合我自己对本课的分析,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① 能够独立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②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一个独立思考、思维互动的空间内亲历学习的过程.
③ 使学生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觉得如果按照通常的教学方式一道一道的分析、讲解,就会很枯燥、单调,更不能达到情感、态度的目标. 所以经过思考我想如果学生要达到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必须让他们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而且解决的是自己遇到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所以确定了学生“互问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问问题中解决问题. 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能多点思考,量身制作合理的教学方式,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提高.
2. 学生在互问问题中变被动为主动
这节课我致力于改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和策略,让知识的受众自发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把接受的过程从被动转为自觉.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之后我没有采取以往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让学生针对算式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找其他同学回答,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学生要解决的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遇到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知识取得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 ,把以往添鸭式的方法变为放鸭式的方法,使孩子对知识产生问题的同时解决了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孩子对知识产生乐趣的同时掌握了知识. 把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从被动转为自觉,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