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3月29日,閻锡山逃离太原。5月31日,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院会投票选举行政院长,阎锡山当选。“东山的土地爷到西山就不灵了”,1950年3月15日,蒋介石组成国民党政府新内阁,任陈诚为“行政院”院长,阎锡山至此被赶出了政治舞台。离职前,“行政院”同仁为其举行了一小型的茶话会。会上,有人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两句话,送作安慰:“绝圣弃知,大盗乃止。”阎则感慨说:“无珠宝而不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
9月,阎锡山即匿居于台湾阳明山的“菁山草庐”。这里原为日据时代之茶园,时已荒废,人多不愿住,而阎锡山却说:“愈静愈好。”于此建屋,茅草代瓦,竹泥为墙,无电灯、电话、自来水,石子道路,极其坎坷,生活条件,十分简朴。住未久,蒋介石夫妇来访后,命相关部门整修道路,架设电话。陈纳德及夫人陈香梅来访后,赠一小型发电机。为节省汽油甚少使用,以蜡烛照明数年,始有电灯。台湾七、八月间不断有台风来袭,强风屋塌墙倒,拔树断路,茅屋一年间屡坏屡修,亦不安全,遂于地势稍低依山背风处建水泥钢筋顶之窑洞五孔,是他亲自设计监造的带有明显山西窑洞风格的砖石建筑,可依晋北人厌热喜凉的习惯也。其就地取材以石为墙,命名为“种能洞”。“种能”指宇宙本体演变成物及人的根本。阎锡山1950年8月12日的日记对此有记述:“其地为废耕之茶园,杂草及胸,道路坎坷,无电灯电话,饮用山泉,距山仔后公路步行三十分钟,建筑茅屋,从事著述,人以‘菁山草庐’名之。台风一年数至,草庐时受损坏,遂就地取材,建石屋数间,命名为种能洞。并有种能洞命名记曰:‘我到台湾,因不耐炎热兴与暴风雨侵袭,建茅屋于金山(又名菁山)山麓,移居以来,想起内地冬暖夏凉不怕风雨的窑洞,我问台湾同胞,台湾为什么没有窑洞?他们说:窑洞有三个缺点:一潮湿,二空气不流通,三怕地震,适合于北方,不适合于台湾。这三个缺点,经研究全可补救,使用洋灰就防住了潮湿,开前后窗户可使空气流通,至于地震,窑洞与楼房性质一样,是看建筑上设施如何,我遂决定建筑一所窑洞。台湾房屋,中国式、日本式、西洋式都有,特取三式所长,融合为一,为台湾同胞作试验。此窑命名为种能洞,因我向以种能观察宇宙,为配合我的宇宙观而名之。’”
洞上刻有一副剖露其心迹的对联:“频年迁播异乡,最难忘三晋风云,六朝城郭;今日欢欣佳节,且来看淡江春水,横海楼船。”窑洞壁厚窗小,光线十分暗淡。阎锡山自己住的一间窑洞面积不大,分别为客厅、卧室、书房。住进“菁山草庐”后,来客甚稀,无都中之烦扰,适于专心致志,专事著述,不会客、不出山、不看戏、不看电影、不赌博、不吸烟、不饮酒、不参加剪彩、证婚等事,几乎与外界断绝联系,过着隐居生活,其子孙亲眷此时也都在国外。他曾言:“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乃可语学问修养。”阎锡山每日起床后,散步早餐,八至十二时写作,与客会谈。午餐后,休息,下午二时至五时写作,五至六时听报告重要新闻论文及书籍杂志之要闻。六时晚餐,散步,七至九时写作,十时就寝。饭食极为清素。
“十年隐居,十年著述”,阎锡山陆续印行出版的“私门之著述”有《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与慈航法师论道书》《孔子是个什么家》《世界大同纲要》《人应当怎样》《日本应当怎样》《收复大陆与土地问题》等20余种,死以前仍在改写《三百年的中国》的书稿。
“种能洞”的名字让人想起当年抗战时,阎锡山在“克难坡”的情形。“克难坡”原名南村坡,三面皆山,西濒黄河,阎锡山于1940年春率第二战区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山西首脑机关兑现“宁在山西牺牲,不到他乡流亡”的诺言,由陕西秋林移驻于山西吉县南村坡,因忌讳“南村”与“难存”谐音,故改为“克难坡”。对此,阎锡山于这年5月24日的日记中有记载:“早五时二十分由桑柏出发,东渡黄河观壶口瀑布,九时二十分抵南村坡,改名克难坡。”村子原仅有两家住户,阎到来后大兴土石,依崖掘窑洞数千孔,并亲自题写实干堂、利于堂、乐于堂、合谋室、竞赛室、克难室、万能洞、种能洞等匾于洞口悬挂。“克难坡”也有一间“种能洞”,但此“种能洞”非彼“种能洞”。
阎驻克难坡后,其随行家眷居住于一排坐西向东的四孔窑洞中。第一孔窑洞居住着阎的四子志敏和五子志惠;第二孔为阎本人居住,第三孔为会客室,与第二孔相通;第四孔为阎的五妹阎慧卿和其夫梁蜒武所居。时期,不饮茶、不吸烟,一日三餐,均以家乡风味的山药蛋、白菜、豆腐、粉条、肉片烩菜,佐以几碟咸菜,以及馒头等面食为主。当年赵超构撰写的通讯《山西新姿》,对克难坡详尽记录:
克难坡,是我们返经过的唯一的山西省境。在抗战前,这里只有三户人家,现在却成了山西省政府与战区司令长官的驻在地了,因而带来了相当密集的人口——然而也不过一万多人,几乎可以说,全是公务人员和他们的眷属。
要了解克难坡的地理位置,却很困难。因为这地方太不出名了,地图上是没有的。简单地说,这是濒临黄河西岸的一座山头。黄河沿岸的山,几乎千篇一律,一律是黄土,一律是方块的馒头形,根本无法分出这座山头和那座山头有什么不同。克难坡也便是这种山头村落之一。我们从黄河岸上骑马上山,爬过几条转折的山径,到了山上的平地,看见许多比较考究的窑洞,我们就知道到达目的地了。
照理说,克难坡也可以照重庆先例,加上“山城”的称号。但是,更恰当点,我们应当称之为“窑城”。因为在这里,除了窑洞之外,不曾发现别的建筑。机关住宅,都在窑内;阎司令长官的私宅,就是一所大窑洞。我们记者团这回自然也大过其窑中生活。 那些窯洞,一排一层地挖在山头,密集有如蜂巢,似乎不见得舒服。可是,窑内的情形,却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适意。以我们所住的而言,阔度可以容纳两张床和一张方桌,长度可以容纳六张床铺,穹形的窑顶,糊着洁白的纸张,两面有窗,光线充足,阴凉而又爽朗。在重庆,我就未住过如此舒服的房子。
克难坡市面上有一个特点,便是没有商店,因而也没有市招。
依据这里的经济管制,私商是完全消灭了,其详情,下面再说。消灭了私商之后,一切生活用品的分配,均以合作社代之。因此,私人的店号,这里是一家也看不到,当地的报纸上,绝对没有商业广告。除了接受合作社分配的东西,或合作社购销部所供应的一些东西之外,你绝对无法看到什么商品。
没有商号,也就没有了后方都市那样倚赖商业的繁荣现象。不仅节约了商业本身的浪费,一般人的消费也自然节约了。例如香烟,就等于禁止。合作社不分配香烟,全山西境内的工厂也不许制造香烟,各地的香烟又没有私商来转贩,那结果自然不禁自绝了。
一切的奢侈品,在这里都和卷烟同命。没有分配,也没有贩卖,一切商品在合作社,一切工厂由政府控制,所有的物资分配都由公家掌握,任何私人的商业不能存在。我想,就是苏联大革命后的情形,也不过如此吧。
那么,这里的生活,是不是有点枯燥呢?重庆的朋友请想想。没有香烟,没有口红,没有电影,是不是有点难以过活?
告诉你,完全不是那回事。论物质的享受,这里的确谈不到;但是,在这里,我初次见到所谓“精神”这一种力量。
我们在重庆,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虽然听说过山西有它一套政治经济的办法,但我是一向不相信“办法”就是事实的。到这里一看,才使你不能不相信它。
和我们记者经常接触的人物,在山西都可以说是“首脑部”。我对于什么委员呀,局长呀,向来是敬而远之的,而这里的人物,却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做官的印象。所有的官气,也经抗战抗掉了。
服装一律的是草绿布的中山装,横腰一条皮带,根本就和平民一样,也无所谓“平民化”了。说话谈论,没有那种“然而……不过”的官腔,年纪在30到40岁之间,他们每天办八小时的公事(这叫做“抗战劳动”)。另外还要于四小时种菜,养鸡,养猪等工作(这叫做“生活劳动”)。脸孔无例外的都晒成紫色的了,这就是我一向敬而远之,而在这里却变得朝夕亲近的委员、局长们的剪影。
在阎先生督导之下,山西的政治口号是“干部第一”。的确,活跃于山西政治舞台的,只是干部,并没有“官”。
为了说明这里军政人员的精神生活,不妨举一两件事为例。
虽然是僻地,戴眼镜的人似乎特别多。于是有问题了,眼镜破了怎么办。
他们的办法,是在破片上贴外科手术所用的胶布。在这两天中,我就发现贴了胶布的眼镜有五副之多。
除此以外,公务员们的勤劳也是可佩的。在我们到此的第二夜,承他们的好意,演剧欢迎。看戏的都得自带凳子。
于是在散场的时候,我们就看见成千的公务员,每人肩上抗着一条长凳,排队而过。这是我有生以来所第一次见到的奇异的行列。
凳子,是这里唯一可以坐的工具。除了在阎先生的私宅,我们曾看到几张椅子外,在旁几位机关长官的私宅中,就没有见过椅子。
我们每天所吃的,真是好到无可再好了。但是所用的餐具,则显然是临时凑合的。酒杯有深有浅,菜盘有瓷的也有铁的。
出乎意外,这里居然有电灯,发电机上有许多东西,只是汽车零件凑合的。
一切归于朴拙,要说明克难坡的生活,只要用这一句话就够了。
观察一个城市,我们常着重于市容,而不知市气。但,市气确是有的。例如在重庆,我们就不难嗅到脂粉气和酒肉气。
克难坡的市气,说起来不大好听,是浓厚强烈的马粪气。
不管你到哪里,马粪气总跟着你走。
就是那些机关里,也总除不了这种气息。那天晚上看戏,我们就在马粪气中足足坐了三个钟头。
如前所述,克难坡是吕梁山山脉的一个山头,汽车是无法通行的,往来上下,全靠兽力。驴马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那么马粪气之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对于重庆客的鼻官,这气味似乎太刺激,然而一看到这边的驴马,在那血淋淋的,皮肉上面架着鞍子负重爬山的样子,则我们对于这一点点不愉快的气息,如何还能表示不满呢?
尽管嗅的难受,但我以为比起重庆城内的脂粉气和酒肉气来,克难坡的马粪气也是健康的。
在“克难坡”,阎锡山提出并亲手制订了《抗敌行政十大纲领》《抗战人员必戒二十条》《抗战必要条件六项》。
《抗敌行政十大纲领》为:一、事事取得人心。要求行政人员父母其心,公仆其身。二、实行说服行政。要公务员和政治工作人员耐心听人民的反应,知道不服所在,始能说服。三、实行强民政治。要求组训民众,盘查行人,要减少怨声,先要耐得住怨声,计划周到,说服人民怨环境,不怨政治,并且要做到不忍怨政治。四、整理地方武力。五、尽量消除磨擦。六、严格执行纪律。政治是生存在纪律中,无纪律则不成政治,下级必须遵守纪律,上级务必严格执行纪律。七、按期实行考核。八、保障人民权利。能在人民面前抱怨,甚至与人民痛哭一场,更能得到人民同情。九、争取汉奸反正。十、普及革命教育。
《抗战人员必戒二十条》为:一、行政不协助军队者必戒;二、军队妨碍行政者必戒;三、有武力而不抗敌,图谋扩张势力者必戒;四、凭借政权作威作福者必戒;五、借抗敌工作而施报复之行为者必戒;六、言论行动足以挑动阶级斗争者必戒;七、假合理负担之名向人民勒索者必戒;八、颠倒是非,排除异己者必戒;九、抹人长,攻人短,只见人错,不见己错者必戒;十、只顾自己利益妨碍或诋毁抗敌整个设施者必戒;十一、军队扰民者必戒;十二、以人为机器,不与人共心者必戒;十三、诬良民为汉奸,私没家产者必戒;十四、滥委人员,成立游击队,强迫人民供应者必戒;十五、对抗敌工作一意孤行,不恤人民痛苦者必戒;十六、越权处罚汉奸者必戒;十七、以旧习惯、旧认识,妨碍抗敌之行为与认识者必戒;十八、固执错误,袒护错误者必戒;十九、行为不光明磊落者必戒;二十、抗战不力抱悲观心理或持失败论调者必戒。 《抗战必要条件六项》为:一、巩固人心;二、解除人民无谓痛苦;三、严密组训民众;四、军民打成一片;五、加强民族意识;六、摧毁敌伪政权。
其间,阎锡山出行一不乘马二不坐轿,靠的就是毛驴。他骑驴也很特别,手不提缰,脚不踩镫,是由左右侍从护卫着的。当地也传有一则歇后语:阎锡山骑驴——不负责任。在驴背上有何指示,阎脱口而出,秘书则趋前记录。除指示命令外,阎锡山于驴背上还好吟诗,有诗《克难坡感怀》云:“一角山城万里心,朝宗九曲孟门深。俯仰天地无终极,愿把洪炉铸古今。”《沿黄河西岸行,有感水波若世波》云:“一波流去一波推,波波相继不复回。有数英雄随波去,无数英雄逐波来。”情景交融,气魄十足,诗不能说不好。后来,由阎办秘书刘克编辑,油印散发过一本诗集,收诗百三八首,阎定其名曰《骑驴吟》。
骑驴吟诗,古来仙风道骨者为之。唐道士张果老是位有名的骑士,常乘一匹白驴,每倒骑之,日行数千里。有人题诗戏张果老:“举世多少人,无知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歇后语“张果老倒骑驴——往后瞧”或“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也因此而来。更有趣的是,到了所在,住了脚,便将这驴似纸一般折叠起来,其厚薄如纸,可置之箱中;乘则以水喷之,便又成了真驴状。张果老确有其人,骑驴也不会是无中生有,折驴显然就是演义了。另一位倒骑驴的名士是北宋诗人潘阆。其为人狂放,自号逍遥子,为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倒骑着驴满世界闲逛。后因案子牵连,遁人中条山。唐诗人贾岛是位做事非常认真的人。一日,他骑驴途中,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初拟用“推”字,又思改“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状,不觉一头撞人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里,随即被人提至韩面前。当得知此因后,韩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良久思之,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欧阳修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于马上行文赋诗,既节省了时间,又应合了明快节奏,文思与马步同拍,灵感顿发。杜甫曾有行吟坠马的经历。与烈马狂奔不同,驴子除了一点倔脾气,性格较为温顺,但又不失节奏韵律,这也许就是骑驴诗人多、驴上好诗多的原因吧。阎锡山骑驴吟诗,一则公务繁忙,夜以继日,作文也在“三上”;一则却有临危不乱、处事泰然的大家风范,后人难免不将其与古贤相比较。
閻锡山有所谓“三快”之说:一快栽树得活,二快说理得明,三快为政得通。“克难坡”的模样,即他治国为政理念缩影般的物化。他还有所谓的“三恨”:一恨尧舜传贤未定制度,二恨井田制废坏,三恨国家允许有利息制。从眼花缭乱的十年计划、县村计划、兵农合一、平民经济等政经方案中,让人体会到了一些乌托邦式的不现实。他想以“克难坡”的意志、“克难坡”的经验,再复制一次成功,然阳明山终不是吕梁山,“种能洞”也不是“克难坡”,二十多部著述却敌不过一本薄薄的《骑驴吟》。在台期间,阎锡山的作品发表后,蒋氏父子表面恭维,背后不以为然。就连在台的晋籍老人也讽刺他的著作是“表功之作”,是“空空对空空,有声亦无声”。
1959年,香港《真报》记者采访阎锡山,在谈到反攻大陆时,他大发议论:“一旦如能配合国际局势,王师跨海北进,直捣黄龙,毫无问题。诸位别看阎锡山已经老态了,真个反攻号响,看吧,我还是要请求率领健儿再打几个胜仗给国人看看,我有信心。生从太原来,我这把老骨头仍将活着回太原去。”“回太原”这才是他心底真正的愿望,在“克难坡”时想回太原,终于回来了,在“种能洞”也想回太原,只是“落花流水春去也”,此间他已七十七高龄。然岁月无情,山河无望,第二年,即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种能洞”寓所突患重感冒,经医院确诊为心脏病,不治而逝,终年78岁,葬于阳明山七星山之阳。真可谓“成于守土,败于守土,三晋由来华夏土;出也乘云,人也乘云,百年重见故乡云。”生前,他自制挽联数幅,其中一幅写道:“有大需要时来,终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
9月,阎锡山即匿居于台湾阳明山的“菁山草庐”。这里原为日据时代之茶园,时已荒废,人多不愿住,而阎锡山却说:“愈静愈好。”于此建屋,茅草代瓦,竹泥为墙,无电灯、电话、自来水,石子道路,极其坎坷,生活条件,十分简朴。住未久,蒋介石夫妇来访后,命相关部门整修道路,架设电话。陈纳德及夫人陈香梅来访后,赠一小型发电机。为节省汽油甚少使用,以蜡烛照明数年,始有电灯。台湾七、八月间不断有台风来袭,强风屋塌墙倒,拔树断路,茅屋一年间屡坏屡修,亦不安全,遂于地势稍低依山背风处建水泥钢筋顶之窑洞五孔,是他亲自设计监造的带有明显山西窑洞风格的砖石建筑,可依晋北人厌热喜凉的习惯也。其就地取材以石为墙,命名为“种能洞”。“种能”指宇宙本体演变成物及人的根本。阎锡山1950年8月12日的日记对此有记述:“其地为废耕之茶园,杂草及胸,道路坎坷,无电灯电话,饮用山泉,距山仔后公路步行三十分钟,建筑茅屋,从事著述,人以‘菁山草庐’名之。台风一年数至,草庐时受损坏,遂就地取材,建石屋数间,命名为种能洞。并有种能洞命名记曰:‘我到台湾,因不耐炎热兴与暴风雨侵袭,建茅屋于金山(又名菁山)山麓,移居以来,想起内地冬暖夏凉不怕风雨的窑洞,我问台湾同胞,台湾为什么没有窑洞?他们说:窑洞有三个缺点:一潮湿,二空气不流通,三怕地震,适合于北方,不适合于台湾。这三个缺点,经研究全可补救,使用洋灰就防住了潮湿,开前后窗户可使空气流通,至于地震,窑洞与楼房性质一样,是看建筑上设施如何,我遂决定建筑一所窑洞。台湾房屋,中国式、日本式、西洋式都有,特取三式所长,融合为一,为台湾同胞作试验。此窑命名为种能洞,因我向以种能观察宇宙,为配合我的宇宙观而名之。’”
洞上刻有一副剖露其心迹的对联:“频年迁播异乡,最难忘三晋风云,六朝城郭;今日欢欣佳节,且来看淡江春水,横海楼船。”窑洞壁厚窗小,光线十分暗淡。阎锡山自己住的一间窑洞面积不大,分别为客厅、卧室、书房。住进“菁山草庐”后,来客甚稀,无都中之烦扰,适于专心致志,专事著述,不会客、不出山、不看戏、不看电影、不赌博、不吸烟、不饮酒、不参加剪彩、证婚等事,几乎与外界断绝联系,过着隐居生活,其子孙亲眷此时也都在国外。他曾言:“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乃可语学问修养。”阎锡山每日起床后,散步早餐,八至十二时写作,与客会谈。午餐后,休息,下午二时至五时写作,五至六时听报告重要新闻论文及书籍杂志之要闻。六时晚餐,散步,七至九时写作,十时就寝。饭食极为清素。
“十年隐居,十年著述”,阎锡山陆续印行出版的“私门之著述”有《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与慈航法师论道书》《孔子是个什么家》《世界大同纲要》《人应当怎样》《日本应当怎样》《收复大陆与土地问题》等20余种,死以前仍在改写《三百年的中国》的书稿。
“种能洞”的名字让人想起当年抗战时,阎锡山在“克难坡”的情形。“克难坡”原名南村坡,三面皆山,西濒黄河,阎锡山于1940年春率第二战区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山西首脑机关兑现“宁在山西牺牲,不到他乡流亡”的诺言,由陕西秋林移驻于山西吉县南村坡,因忌讳“南村”与“难存”谐音,故改为“克难坡”。对此,阎锡山于这年5月24日的日记中有记载:“早五时二十分由桑柏出发,东渡黄河观壶口瀑布,九时二十分抵南村坡,改名克难坡。”村子原仅有两家住户,阎到来后大兴土石,依崖掘窑洞数千孔,并亲自题写实干堂、利于堂、乐于堂、合谋室、竞赛室、克难室、万能洞、种能洞等匾于洞口悬挂。“克难坡”也有一间“种能洞”,但此“种能洞”非彼“种能洞”。
阎驻克难坡后,其随行家眷居住于一排坐西向东的四孔窑洞中。第一孔窑洞居住着阎的四子志敏和五子志惠;第二孔为阎本人居住,第三孔为会客室,与第二孔相通;第四孔为阎的五妹阎慧卿和其夫梁蜒武所居。时期,不饮茶、不吸烟,一日三餐,均以家乡风味的山药蛋、白菜、豆腐、粉条、肉片烩菜,佐以几碟咸菜,以及馒头等面食为主。当年赵超构撰写的通讯《山西新姿》,对克难坡详尽记录:
克难坡,是我们返经过的唯一的山西省境。在抗战前,这里只有三户人家,现在却成了山西省政府与战区司令长官的驻在地了,因而带来了相当密集的人口——然而也不过一万多人,几乎可以说,全是公务人员和他们的眷属。
要了解克难坡的地理位置,却很困难。因为这地方太不出名了,地图上是没有的。简单地说,这是濒临黄河西岸的一座山头。黄河沿岸的山,几乎千篇一律,一律是黄土,一律是方块的馒头形,根本无法分出这座山头和那座山头有什么不同。克难坡也便是这种山头村落之一。我们从黄河岸上骑马上山,爬过几条转折的山径,到了山上的平地,看见许多比较考究的窑洞,我们就知道到达目的地了。
照理说,克难坡也可以照重庆先例,加上“山城”的称号。但是,更恰当点,我们应当称之为“窑城”。因为在这里,除了窑洞之外,不曾发现别的建筑。机关住宅,都在窑内;阎司令长官的私宅,就是一所大窑洞。我们记者团这回自然也大过其窑中生活。 那些窯洞,一排一层地挖在山头,密集有如蜂巢,似乎不见得舒服。可是,窑内的情形,却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适意。以我们所住的而言,阔度可以容纳两张床和一张方桌,长度可以容纳六张床铺,穹形的窑顶,糊着洁白的纸张,两面有窗,光线充足,阴凉而又爽朗。在重庆,我就未住过如此舒服的房子。
没有商店
克难坡市面上有一个特点,便是没有商店,因而也没有市招。
依据这里的经济管制,私商是完全消灭了,其详情,下面再说。消灭了私商之后,一切生活用品的分配,均以合作社代之。因此,私人的店号,这里是一家也看不到,当地的报纸上,绝对没有商业广告。除了接受合作社分配的东西,或合作社购销部所供应的一些东西之外,你绝对无法看到什么商品。
没有商号,也就没有了后方都市那样倚赖商业的繁荣现象。不仅节约了商业本身的浪费,一般人的消费也自然节约了。例如香烟,就等于禁止。合作社不分配香烟,全山西境内的工厂也不许制造香烟,各地的香烟又没有私商来转贩,那结果自然不禁自绝了。
一切的奢侈品,在这里都和卷烟同命。没有分配,也没有贩卖,一切商品在合作社,一切工厂由政府控制,所有的物资分配都由公家掌握,任何私人的商业不能存在。我想,就是苏联大革命后的情形,也不过如此吧。
没有“官气”
那么,这里的生活,是不是有点枯燥呢?重庆的朋友请想想。没有香烟,没有口红,没有电影,是不是有点难以过活?
告诉你,完全不是那回事。论物质的享受,这里的确谈不到;但是,在这里,我初次见到所谓“精神”这一种力量。
我们在重庆,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虽然听说过山西有它一套政治经济的办法,但我是一向不相信“办法”就是事实的。到这里一看,才使你不能不相信它。
和我们记者经常接触的人物,在山西都可以说是“首脑部”。我对于什么委员呀,局长呀,向来是敬而远之的,而这里的人物,却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做官的印象。所有的官气,也经抗战抗掉了。
服装一律的是草绿布的中山装,横腰一条皮带,根本就和平民一样,也无所谓“平民化”了。说话谈论,没有那种“然而……不过”的官腔,年纪在30到40岁之间,他们每天办八小时的公事(这叫做“抗战劳动”)。另外还要于四小时种菜,养鸡,养猪等工作(这叫做“生活劳动”)。脸孔无例外的都晒成紫色的了,这就是我一向敬而远之,而在这里却变得朝夕亲近的委员、局长们的剪影。
在阎先生督导之下,山西的政治口号是“干部第一”。的确,活跃于山西政治舞台的,只是干部,并没有“官”。
一切都归于朴拙
为了说明这里军政人员的精神生活,不妨举一两件事为例。
虽然是僻地,戴眼镜的人似乎特别多。于是有问题了,眼镜破了怎么办。
他们的办法,是在破片上贴外科手术所用的胶布。在这两天中,我就发现贴了胶布的眼镜有五副之多。
除此以外,公务员们的勤劳也是可佩的。在我们到此的第二夜,承他们的好意,演剧欢迎。看戏的都得自带凳子。
于是在散场的时候,我们就看见成千的公务员,每人肩上抗着一条长凳,排队而过。这是我有生以来所第一次见到的奇异的行列。
凳子,是这里唯一可以坐的工具。除了在阎先生的私宅,我们曾看到几张椅子外,在旁几位机关长官的私宅中,就没有见过椅子。
我们每天所吃的,真是好到无可再好了。但是所用的餐具,则显然是临时凑合的。酒杯有深有浅,菜盘有瓷的也有铁的。
出乎意外,这里居然有电灯,发电机上有许多东西,只是汽车零件凑合的。
一切归于朴拙,要说明克难坡的生活,只要用这一句话就够了。
市容与市气
观察一个城市,我们常着重于市容,而不知市气。但,市气确是有的。例如在重庆,我们就不难嗅到脂粉气和酒肉气。
克难坡的市气,说起来不大好听,是浓厚强烈的马粪气。
不管你到哪里,马粪气总跟着你走。
就是那些机关里,也总除不了这种气息。那天晚上看戏,我们就在马粪气中足足坐了三个钟头。
如前所述,克难坡是吕梁山山脉的一个山头,汽车是无法通行的,往来上下,全靠兽力。驴马成了唯一的交通工具,那么马粪气之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对于重庆客的鼻官,这气味似乎太刺激,然而一看到这边的驴马,在那血淋淋的,皮肉上面架着鞍子负重爬山的样子,则我们对于这一点点不愉快的气息,如何还能表示不满呢?
尽管嗅的难受,但我以为比起重庆城内的脂粉气和酒肉气来,克难坡的马粪气也是健康的。
在“克难坡”,阎锡山提出并亲手制订了《抗敌行政十大纲领》《抗战人员必戒二十条》《抗战必要条件六项》。
《抗敌行政十大纲领》为:一、事事取得人心。要求行政人员父母其心,公仆其身。二、实行说服行政。要公务员和政治工作人员耐心听人民的反应,知道不服所在,始能说服。三、实行强民政治。要求组训民众,盘查行人,要减少怨声,先要耐得住怨声,计划周到,说服人民怨环境,不怨政治,并且要做到不忍怨政治。四、整理地方武力。五、尽量消除磨擦。六、严格执行纪律。政治是生存在纪律中,无纪律则不成政治,下级必须遵守纪律,上级务必严格执行纪律。七、按期实行考核。八、保障人民权利。能在人民面前抱怨,甚至与人民痛哭一场,更能得到人民同情。九、争取汉奸反正。十、普及革命教育。
《抗战人员必戒二十条》为:一、行政不协助军队者必戒;二、军队妨碍行政者必戒;三、有武力而不抗敌,图谋扩张势力者必戒;四、凭借政权作威作福者必戒;五、借抗敌工作而施报复之行为者必戒;六、言论行动足以挑动阶级斗争者必戒;七、假合理负担之名向人民勒索者必戒;八、颠倒是非,排除异己者必戒;九、抹人长,攻人短,只见人错,不见己错者必戒;十、只顾自己利益妨碍或诋毁抗敌整个设施者必戒;十一、军队扰民者必戒;十二、以人为机器,不与人共心者必戒;十三、诬良民为汉奸,私没家产者必戒;十四、滥委人员,成立游击队,强迫人民供应者必戒;十五、对抗敌工作一意孤行,不恤人民痛苦者必戒;十六、越权处罚汉奸者必戒;十七、以旧习惯、旧认识,妨碍抗敌之行为与认识者必戒;十八、固执错误,袒护错误者必戒;十九、行为不光明磊落者必戒;二十、抗战不力抱悲观心理或持失败论调者必戒。 《抗战必要条件六项》为:一、巩固人心;二、解除人民无谓痛苦;三、严密组训民众;四、军民打成一片;五、加强民族意识;六、摧毁敌伪政权。
其间,阎锡山出行一不乘马二不坐轿,靠的就是毛驴。他骑驴也很特别,手不提缰,脚不踩镫,是由左右侍从护卫着的。当地也传有一则歇后语:阎锡山骑驴——不负责任。在驴背上有何指示,阎脱口而出,秘书则趋前记录。除指示命令外,阎锡山于驴背上还好吟诗,有诗《克难坡感怀》云:“一角山城万里心,朝宗九曲孟门深。俯仰天地无终极,愿把洪炉铸古今。”《沿黄河西岸行,有感水波若世波》云:“一波流去一波推,波波相继不复回。有数英雄随波去,无数英雄逐波来。”情景交融,气魄十足,诗不能说不好。后来,由阎办秘书刘克编辑,油印散发过一本诗集,收诗百三八首,阎定其名曰《骑驴吟》。
骑驴吟诗,古来仙风道骨者为之。唐道士张果老是位有名的骑士,常乘一匹白驴,每倒骑之,日行数千里。有人题诗戏张果老:“举世多少人,无知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歇后语“张果老倒骑驴——往后瞧”或“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也因此而来。更有趣的是,到了所在,住了脚,便将这驴似纸一般折叠起来,其厚薄如纸,可置之箱中;乘则以水喷之,便又成了真驴状。张果老确有其人,骑驴也不会是无中生有,折驴显然就是演义了。另一位倒骑驴的名士是北宋诗人潘阆。其为人狂放,自号逍遥子,为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常倒骑着驴满世界闲逛。后因案子牵连,遁人中条山。唐诗人贾岛是位做事非常认真的人。一日,他骑驴途中,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初拟用“推”字,又思改“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状,不觉一头撞人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里,随即被人提至韩面前。当得知此因后,韩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良久思之,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欧阳修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于马上行文赋诗,既节省了时间,又应合了明快节奏,文思与马步同拍,灵感顿发。杜甫曾有行吟坠马的经历。与烈马狂奔不同,驴子除了一点倔脾气,性格较为温顺,但又不失节奏韵律,这也许就是骑驴诗人多、驴上好诗多的原因吧。阎锡山骑驴吟诗,一则公务繁忙,夜以继日,作文也在“三上”;一则却有临危不乱、处事泰然的大家风范,后人难免不将其与古贤相比较。
閻锡山有所谓“三快”之说:一快栽树得活,二快说理得明,三快为政得通。“克难坡”的模样,即他治国为政理念缩影般的物化。他还有所谓的“三恨”:一恨尧舜传贤未定制度,二恨井田制废坏,三恨国家允许有利息制。从眼花缭乱的十年计划、县村计划、兵农合一、平民经济等政经方案中,让人体会到了一些乌托邦式的不现实。他想以“克难坡”的意志、“克难坡”的经验,再复制一次成功,然阳明山终不是吕梁山,“种能洞”也不是“克难坡”,二十多部著述却敌不过一本薄薄的《骑驴吟》。在台期间,阎锡山的作品发表后,蒋氏父子表面恭维,背后不以为然。就连在台的晋籍老人也讽刺他的著作是“表功之作”,是“空空对空空,有声亦无声”。
1959年,香港《真报》记者采访阎锡山,在谈到反攻大陆时,他大发议论:“一旦如能配合国际局势,王师跨海北进,直捣黄龙,毫无问题。诸位别看阎锡山已经老态了,真个反攻号响,看吧,我还是要请求率领健儿再打几个胜仗给国人看看,我有信心。生从太原来,我这把老骨头仍将活着回太原去。”“回太原”这才是他心底真正的愿望,在“克难坡”时想回太原,终于回来了,在“种能洞”也想回太原,只是“落花流水春去也”,此间他已七十七高龄。然岁月无情,山河无望,第二年,即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种能洞”寓所突患重感冒,经医院确诊为心脏病,不治而逝,终年78岁,葬于阳明山七星山之阳。真可谓“成于守土,败于守土,三晋由来华夏土;出也乘云,人也乘云,百年重见故乡云。”生前,他自制挽联数幅,其中一幅写道:“有大需要时来,终能成大事业;无大把握而去,终难得大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