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潮安县某锡多金属矿位于武夷成矿区(带)的南西段,区域性北东向华夏系莲花山断裂带的南东侧,通过对前人及目前取得地质成果的综合分析,阐述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区找矿前景。
[关键词]锡多金属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潮安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4-2
矿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目前在矿区发现矿(化)脉13条,并通过钻探工程对V8、V9号脉进行深部揭露,发现矿(化)脉往深部品味有变高、脉宽有增大迹象,主要矿种为锡,并伴生有铅锌、银等金属矿,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该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区(带)的南西段,区域性北东向华夏系莲花山断裂带的南东侧,汕头—钱东大断裂与南岭东西向构造的交接部位,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频繁,侏罗纪火山喷发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区域地质条件。
矿区所处区域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和第四系;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此外有花岗闪长岩脉。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北西、近东西和近南北走向及层间挤压破碎带等五组断裂。褶皱有背斜近东西向展布,全长约22km。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有下侏罗统中、下亚组(J1ja、J1jb),第四系(Q)。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下侏罗统金鸡组下亚组(J1ja)为一套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炭质页岩为主组成。据沉积旋回可分为上下段两个岩性段,下段(J1ja-1)岩性为灰黑色厚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次之,夹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上段(J1ja-2)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偶夹蚀变长石砂岩,底部为石英砂岩。
下侏罗统金鸡组中亚组(J1jb)岩性为灰黑色粉砂质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层状蚀变长石砂岩,底部为石英砂岩。
第四系(Q)出露在矿区西南部、北部,为砂土、砂砾和粘土组成,为冲洪积层。
2.2矿区岩浆岩
矿区出露侵入岩主要有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时代不明石英斑岩,分述如下:
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γ52-3),出露在区内西部,灰~灰白色,花岗结构,以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为主组成。
石英斑岩(λπ)零星出露于矿区南部,岩体风化后呈粉红色、褐红色,变余斑状结构,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基质被蚀变矿物绢云母铁质和高岭土所代替。
2.3矿区构造
本矿区受区域构造影响,褶皱和断裂甚为发育。礦区中部为一走向近东西背斜,背斜核部由J1ja-1地层组成,两翼地层为J1ja-2和J1jb,两翼岩层产状:北翼倾向350°~18°、倾角19°~50°,南翼倾向135°~180°、倾角25°~65°,为一较平缓褶皱。
断裂构造以北东东向断裂(F1、F2等)最为发育,为矿区主要容矿断裂构造,受后期北西向断裂(F3、F4等)、北东向断裂(F5等)切割破坏,至矿区中部折向北东、北北东向。后期北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对矿床起破坏作用。
3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矿区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200×20m),通过土壤测量揭示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和成矿元素的异常组合情况,提供地球化学找矿信息。矿区Sn、Pb、Zn、Ag、Cu、As、Mn等多金属元素丰度较高,化探异常较多,有的异常互相重叠,有单元素异常或组合异常。
根据单元素异常的分布、所处地质背景及元素组合特征,圈定测区综合异常1个,综合异常位于矿区南东部一带,成矿元素较多,以Pb、Zn、Ag元素浓度较高为主要特征,浓集中心明显,总体特征是异常强度较强,异常元素较集中、套合良好,其总体形状呈椭圆状,长轴呈东西方向展布,长度约1600m,宽约600m,梯度变化较明显,南侧没有闭合。Sn含量为(32.81~70.6)×10-6,Pb含量为(296.28~6501.6)×10-6,Zn含量为(393.84~935.4)×10-6,Ag含量为(0.49~4.18)×10-6。详见综合异常剖析图(图2)及综合异常特征表(表1)。
通过地表露头、民窿调查、槽探工程,在地表发现揭露出矿(化)脉13条V1~V13, 其矿化蚀变明显,可见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现象。矿(化)脉走向与化探异常位置、形态、分布特征相吻合,证实矿区内元素异常为矿(化)脉引起的。
4矿床地质特征
4.1矿体特征
矿区目前发现的矿(化)脉有13条,以锡矿为主,并伴生有铅锌、银等矿种。矿(化)脉呈脉状产出,地表控制长度为300~1200m,宽度0.5~8m,走向受断裂构造控制,以北东东向、北北东向为主。其中V8、V9号脉(见图1、图3)位于矿区北部,由一个民窿及一个钻孔控制,调查发现两脉基本平行,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其中V8号脉产状83°∠30°,控制长度约300m,厚度1.2~5.3m,据采样分析Sn品位0.16~0.37%,平均品位0.25%;Pb品位1.80~5.11%,平均品位2.46%;Zn品位0.83~3.30%,平均品位1.25%;Ag品位21.5~68.53 g/t,平均品位45.02g/t。V9号脉产状87°∠53°,控制长度约500m,厚度2.1~3.2m,据采样分析Sn品位0.21~0.47%,平均品位0.28%; Pb品位1.20~4.80%,平均品位2.96%;Zn品位0.65~3.80%,平均品位1.87%;Ag品位32.5~168.53 g/t,平均品位63.2g/t。
4.2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锡石铅锌矿矿石,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构造主要以团块状和浸染状为主。
4.3围岩蚀变
矿区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可作为本矿区主要找矿标志。
5找矿前景
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带的南西段,附近有钨、锡、银、铅锌、铜、褐铁矿等矿床(点)数十处,矿区内出露的下侏罗地层是粤东地区锡、铅锌矿主要的赋矿层位,区内发育的北东东向断裂带是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为后期的热液运移提供通道及赋矿空间。
地表发现矿(化)脉13条,矿(化)脉走向与化探异常形态、分布特征相吻合,证实元素异常是由矿(化)脉引起的,大部分矿(化)脉未进行深部工程揭露,找矿空间较大。在矿区北部布置一个钻孔,并在深部揭露出锡、铅锌矿体,其品位较好,并且矿脉往深部有变宽迹象。
综上所述,表明本矿区为寻找锡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锡多金属 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潮安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0-14-2
矿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目前在矿区发现矿(化)脉13条,并通过钻探工程对V8、V9号脉进行深部揭露,发现矿(化)脉往深部品味有变高、脉宽有增大迹象,主要矿种为锡,并伴生有铅锌、银等金属矿,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该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区(带)的南西段,区域性北东向华夏系莲花山断裂带的南东侧,汕头—钱东大断裂与南岭东西向构造的交接部位,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频繁,侏罗纪火山喷发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区域地质条件。
矿区所处区域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和第四系;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此外有花岗闪长岩脉。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北西、近东西和近南北走向及层间挤压破碎带等五组断裂。褶皱有背斜近东西向展布,全长约22km。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有下侏罗统中、下亚组(J1ja、J1jb),第四系(Q)。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下侏罗统金鸡组下亚组(J1ja)为一套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炭质页岩为主组成。据沉积旋回可分为上下段两个岩性段,下段(J1ja-1)岩性为灰黑色厚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次之,夹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上段(J1ja-2)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粒砂岩,偶夹蚀变长石砂岩,底部为石英砂岩。
下侏罗统金鸡组中亚组(J1jb)岩性为灰黑色粉砂质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及层状蚀变长石砂岩,底部为石英砂岩。
第四系(Q)出露在矿区西南部、北部,为砂土、砂砾和粘土组成,为冲洪积层。
2.2矿区岩浆岩
矿区出露侵入岩主要有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侵入时代不明石英斑岩,分述如下:
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γ52-3),出露在区内西部,灰~灰白色,花岗结构,以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为主组成。
石英斑岩(λπ)零星出露于矿区南部,岩体风化后呈粉红色、褐红色,变余斑状结构,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基质被蚀变矿物绢云母铁质和高岭土所代替。
2.3矿区构造
本矿区受区域构造影响,褶皱和断裂甚为发育。礦区中部为一走向近东西背斜,背斜核部由J1ja-1地层组成,两翼地层为J1ja-2和J1jb,两翼岩层产状:北翼倾向350°~18°、倾角19°~50°,南翼倾向135°~180°、倾角25°~65°,为一较平缓褶皱。
断裂构造以北东东向断裂(F1、F2等)最为发育,为矿区主要容矿断裂构造,受后期北西向断裂(F3、F4等)、北东向断裂(F5等)切割破坏,至矿区中部折向北东、北北东向。后期北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对矿床起破坏作用。
3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矿区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200×20m),通过土壤测量揭示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和成矿元素的异常组合情况,提供地球化学找矿信息。矿区Sn、Pb、Zn、Ag、Cu、As、Mn等多金属元素丰度较高,化探异常较多,有的异常互相重叠,有单元素异常或组合异常。
根据单元素异常的分布、所处地质背景及元素组合特征,圈定测区综合异常1个,综合异常位于矿区南东部一带,成矿元素较多,以Pb、Zn、Ag元素浓度较高为主要特征,浓集中心明显,总体特征是异常强度较强,异常元素较集中、套合良好,其总体形状呈椭圆状,长轴呈东西方向展布,长度约1600m,宽约600m,梯度变化较明显,南侧没有闭合。Sn含量为(32.81~70.6)×10-6,Pb含量为(296.28~6501.6)×10-6,Zn含量为(393.84~935.4)×10-6,Ag含量为(0.49~4.18)×10-6。详见综合异常剖析图(图2)及综合异常特征表(表1)。
通过地表露头、民窿调查、槽探工程,在地表发现揭露出矿(化)脉13条V1~V13, 其矿化蚀变明显,可见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现象。矿(化)脉走向与化探异常位置、形态、分布特征相吻合,证实矿区内元素异常为矿(化)脉引起的。
4矿床地质特征
4.1矿体特征
矿区目前发现的矿(化)脉有13条,以锡矿为主,并伴生有铅锌、银等矿种。矿(化)脉呈脉状产出,地表控制长度为300~1200m,宽度0.5~8m,走向受断裂构造控制,以北东东向、北北东向为主。其中V8、V9号脉(见图1、图3)位于矿区北部,由一个民窿及一个钻孔控制,调查发现两脉基本平行,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其中V8号脉产状83°∠30°,控制长度约300m,厚度1.2~5.3m,据采样分析Sn品位0.16~0.37%,平均品位0.25%;Pb品位1.80~5.11%,平均品位2.46%;Zn品位0.83~3.30%,平均品位1.25%;Ag品位21.5~68.53 g/t,平均品位45.02g/t。V9号脉产状87°∠53°,控制长度约500m,厚度2.1~3.2m,据采样分析Sn品位0.21~0.47%,平均品位0.28%; Pb品位1.20~4.80%,平均品位2.96%;Zn品位0.65~3.80%,平均品位1.87%;Ag品位32.5~168.53 g/t,平均品位63.2g/t。
4.2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锡石铅锌矿矿石,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构造主要以团块状和浸染状为主。
4.3围岩蚀变
矿区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可作为本矿区主要找矿标志。
5找矿前景
矿区位于武夷成矿带的南西段,附近有钨、锡、银、铅锌、铜、褐铁矿等矿床(点)数十处,矿区内出露的下侏罗地层是粤东地区锡、铅锌矿主要的赋矿层位,区内发育的北东东向断裂带是区内主要的容矿构造,为后期的热液运移提供通道及赋矿空间。
地表发现矿(化)脉13条,矿(化)脉走向与化探异常形态、分布特征相吻合,证实元素异常是由矿(化)脉引起的,大部分矿(化)脉未进行深部工程揭露,找矿空间较大。在矿区北部布置一个钻孔,并在深部揭露出锡、铅锌矿体,其品位较好,并且矿脉往深部有变宽迹象。
综上所述,表明本矿区为寻找锡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有较好的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