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未知,对其未知视而不见,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
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感悟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从学生的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其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这一切离不开老老实实细读文本,只有细读文本才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
一.从整体入手,再回归整体
苏教版教材中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性是比较强的,以“五下”为例各单元主题鲜明:“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光要备单篇的课文,同时也要备整个单元。一位教师在教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时候,半节课都在说彭德怀命令杀大黑骡子时的语言,想象他的表情和心情,我觉得这太过了,彭德怀为什么杀心爱的大黑骡子?因为他更爱战士们,希望和战士们一起走出草地。为什么更爱战士们?因为他们都有为了革命牺牲一切的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一单元是“八一壮歌”篇,如果教者备了整个单元,还会仅仅停留在杀大黑骡子这个层面吗?
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向我们传达了:“追求目标、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终有所成。”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渗透单元的主题思想,就能轻松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继教学做好铺垫。这样,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不会支离破碎,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二.引发一种敏感,一点统领全文
“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朱自清。
文本细读,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效果,从局部发散整体,以一个点统领全文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以文本的字词为单位,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体会看似平常的字眼,在不同语境中丰富的内涵。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紧扣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聚焦“震耳欲聋”这一看似普通的环境描写,制造出了“震耳欲聋”的效果,为课堂高潮涌现积蓄情感的能量……像这样的细节处理在名家课堂上比比皆是。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这种激活原本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对文字的敏感。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对语言独到的敏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徜徉在语言之途,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走进神奇的语文世界,体会语言文字的秘妙。
三.教“一篇文”,得“一类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下)作者将自己进入内洞的空隙的感觉写得细腻传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教学时可以联系其它游记中写感觉的文字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腻传神地表达内心的体验,从而获得方法上的启示:游记类文本,如果只是对所见之物加以描述,少了独特丰富的内心体验,那就沦为一般的景点说明,感染力就会下降。
四.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文体限制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六下),若按教参将其作为说明文来解读,将“说明方法”这类语文知识再三咀嚼,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形不成任何挑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细读文本,一到三自然段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通过反问、拟人等句式激发读者的兴趣。文章后半部分层层推进,描画出海洋未来充满期待的美好画面。文末,理性地提醒人们如何珍稀海洋资源、合理地对待海洋。从演讲稿的角度去细读,我们可以重新落实“听说读写”的目标。朗读时要求读出令人信服的感染力;“听说”目标的落实可用复述结合课文的形式,进行演讲训练;“写”目标的落实,可以让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从文体思维定势里跳出来解读文本,就可以开掘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扎实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挑战更大,能形成新的刺激点,当然所得就更多。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之前,整体把握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对语言独到的敏感,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课堂上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薛志蓉,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感悟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从学生的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其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这一切离不开老老实实细读文本,只有细读文本才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
一.从整体入手,再回归整体
苏教版教材中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性是比较强的,以“五下”为例各单元主题鲜明:“春光无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光要备单篇的课文,同时也要备整个单元。一位教师在教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时候,半节课都在说彭德怀命令杀大黑骡子时的语言,想象他的表情和心情,我觉得这太过了,彭德怀为什么杀心爱的大黑骡子?因为他更爱战士们,希望和战士们一起走出草地。为什么更爱战士们?因为他们都有为了革命牺牲一切的精神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念。这一单元是“八一壮歌”篇,如果教者备了整个单元,还会仅仅停留在杀大黑骡子这个层面吗?
苏教版五上第六单元《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向我们传达了:“追求目标、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终有所成。”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渗透单元的主题思想,就能轻松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继教学做好铺垫。这样,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不会支离破碎,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二.引发一种敏感,一点统领全文
“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朱自清。
文本细读,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效果,从局部发散整体,以一个点统领全文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以文本的字词为单位,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体会看似平常的字眼,在不同语境中丰富的内涵。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紧扣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聚焦“震耳欲聋”这一看似普通的环境描写,制造出了“震耳欲聋”的效果,为课堂高潮涌现积蓄情感的能量……像这样的细节处理在名家课堂上比比皆是。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这种激活原本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对文字的敏感。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对语言独到的敏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徜徉在语言之途,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走进神奇的语文世界,体会语言文字的秘妙。
三.教“一篇文”,得“一类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下)作者将自己进入内洞的空隙的感觉写得细腻传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教学时可以联系其它游记中写感觉的文字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腻传神地表达内心的体验,从而获得方法上的启示:游记类文本,如果只是对所见之物加以描述,少了独特丰富的内心体验,那就沦为一般的景点说明,感染力就会下降。
四.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文体限制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六下),若按教参将其作为说明文来解读,将“说明方法”这类语文知识再三咀嚼,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形不成任何挑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细读文本,一到三自然段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通过反问、拟人等句式激发读者的兴趣。文章后半部分层层推进,描画出海洋未来充满期待的美好画面。文末,理性地提醒人们如何珍稀海洋资源、合理地对待海洋。从演讲稿的角度去细读,我们可以重新落实“听说读写”的目标。朗读时要求读出令人信服的感染力;“听说”目标的落实可用复述结合课文的形式,进行演讲训练;“写”目标的落实,可以让学生依据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从文体思维定势里跳出来解读文本,就可以开掘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扎实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挑战更大,能形成新的刺激点,当然所得就更多。
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之前,整体把握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对语言独到的敏感,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课堂上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薛志蓉,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