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别字趣话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枇杷不是彼琵琶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
  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当年识字差。
  若使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错把鹿耳当鹿茸
  
  有个浪荡公子,不学无术,花了几千两纹银,买了个县令来当。一次,他想买补品补补身子,对差人说:“你速去药店买三钱最好的鹿耳。”差人立即应命急匆匆来到一家大药铺,对老板说:“我家老爷吩咐,要三钱鹿耳。”老板皱着眉头,寻思良久道:“本店只有鹿茸,无鹿耳。”差人急得哭了起来:“小人若买不到鹿耳,依我老爷的脾气,定挨50大板!”老板见状,马上给差人解围说:“我写一张纸条给你带去,你家老爷见了,包你不受责打!”说罢,提笔写了首打油诗交给他:
  只因读书不用功,
  错把鹿耳当鹿茸。
  倘若办案亦如此,
  多少无辜在狱中。
  差人将信将疑,拿着纸条跑了回去,交给县令。县令一看,始知自己念白了字,也就不再责怪差人了。
  
  千古珍本一《木许》
  
  清朝有个监生老读白字,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看他正在读《水浒》,便问他:“仁兄在看何书?”他答曰:“《木许》。”友人一听,十分诧异。说:“《木许》一书实未见过,请问书中所载是些什么人?”答曰:“有一季达(李逵),手使两把大爹(斧),有万夫不当之男(勇)。”友人听罢,才知道他把字念白了,忍俊吟诗曰:
  千古珍本一《木许》,
  姓季名达更为奇。
  手使两把大板爹,
  万夫不当是男儿。
  
  不知是“否”不是“否”
  
  某女婿托丈人买杏果,却误将“杏”字写成“否”字。岳丈看了恼火,写打油诗讽之:
  听说贤婿要吃“否”,
  害得老汉满街走。
  捎来一些小黄杏,
  不知是“否”不是“否”?
  
  偷我头上一个乃
  
  当代也有一则笑话。“文革”时窃踞《人民日报》总编要职者常念白字。一次参加宴会,与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夏鼐先生同坐,见桌上名单,他便打招呼大声称对方为“夏鼎同志”。此事传出,某作家写打油诗讽之:
  夏鼎同志你可好?
  夏鼐听了吓一跳。
  偷我头上一个乃,
  还来同我打交道!
其他文献
四、选材篇  如何精选材料  主题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选材的问题了。平时用观察、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的材料,这时便派上用场了。但无论我们积累的材料是多还是少,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有用,需要在众多材料中选择。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儿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一个“严”字道出了我们选材应有的态度。  一般来说,选材有以下几个原则:  1.围绕主题选材。这是个
期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
期刊
闲暇之余,偶得吴敏树的《说钓》,玩味再三,颇有所得。  吴敏树的《说钓》虽然仅有四百余字,但却用一件极普通的事——钓鱼,写出了仕途求官之路的种种心情与得失。  第一段叙述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可能获得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沉浮以及钓不得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从“求鱼”中可以看出钓者一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在此,作者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的钓者形象,同时也写出了些许淡
期刊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省进入新课程中考的实验区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大纲教材的中考命题也在不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完成向新课程中考的转变。比较我省2005年非课改实验区与实验区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两卷增加了更多的共同点。因此,认真分析两套试题的异同,会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和中考复习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  从今年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两卷的第一部分考查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名
期刊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1)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③遥遥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的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
期刊
莲,清雅美丽的化身;莲,真淳纯洁的象征。莲在百花中是可敬的君子,莲在红尘中更是清纯的高士。卞毓方以古莲象征一位爱国的老人;杨德盛以爱莲表达对真纯美丽、清雅高洁的向往;唐宋元携午荷融入宁静致远的佳境;江子让荷花绽放坚强、乐观的生命光彩。请细品下面几篇美文,让我们共同陶醉在清丽真纯的世界中吧!    古莲新韵  卞毓方    本文的记叙方法是倒叙。先从荷花盛开、先生点数写起。然后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回顾
期刊
2005年中考已尘埃落定,本文拟从今年河北省语文试卷的试题特点、与2004年相比试题的变化和今后复习的重点三方面作一点儿分析和说明。    一、试题特点    今年试卷的结构和试题数量及各部分的分值都没有变化,试卷内容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考查。诗词默写部分增加了对诗句的理解运用的题型,文言文部分试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课外阅读部分的文章则选择了以“了解自然”、“共创和谐社会”为主题的
期刊
这是一篇关于军事问题的小品文,刊载于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10月12日)。本文的最大特色是寓庄于谐。对于全球瞩目的美伊战争这样一个极其严肃的军事问题,作者将其巧妙地放在一个看似轻松随意的对话之中,而对话的主角竟然是一个年仅8岁的稚童。  毫无疑问,8岁的孩子没有成人的圆滑世故,所提问题当然无丝毫的个人成见。面对孩子的提问,“父亲”千方百计回避问题的真相,所答捉襟见肘。入侵伊拉克,是因为“那里
期刊
[背景]2001年10月5日,正值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300年校庆,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希拉里等一大批社会名流出席了盛典。第22任校长理查德·莱温致辞,前后不足一分钟,汉译内容仅163字(不含标点)。  [回放]“今天,我们不要只说耶鲁的历史上出了五位美国总统,包括近几十年来接踵入主白宫的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也不要只说耶鲁是造就首席执行官最多的大学摇篮。我们更应该记住,耶鲁的毕业生中有三位
期刊
本文以细节刻画和巧妙的构思,使母爱这一古老的主题再一次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第一,细节描写。文章先以“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半张着嘴”、“盯着考场”这些细节来写母亲痴痴地守望。一个“贴”字写其流汗之多,而流汗如此之多,头发如此凌乱,还有“半张着嘴”这一定格的形象,正告诉人们她早已心飞考场。然后以“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比初冬的冰还薄的微笑”,写母亲对家长们劝她到树阴下的回应。一个“挤”字,写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