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巧媳妇 带富一大片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源李娜娜:
  把小艾草变成乡村脱贫大产业
  90后的李娜娜偶然接触到了艾灸。经了解,她发现艾灸是未来的健康產业,而本地市场在加工方面一片空白,于是便和丈夫商量一起回到山区,利用家乡的野生艾草资源做艾产品的深加工。
  创业初期满怀心酸
  虽然艾产品大有前途,但创业不是容易的事,启动资金从哪儿来?对行业的了解有多少?以后有了孩子怎么办?各种各样的问题没能挡住李娜娜前进的脚步。她说干就干,将所有家当投进去后又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初步解决了资金问题。之后,她上网学习、实地考察,一天奔波好几个地方,有时忙得一天就吃一顿饭。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初,济源市“下冶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困境之中看到希望
  公司成立之初,人手不够,收购艾叶、打出绒、卷艾条、加工足浴包……李娜娜样样自己动手,不敢有丝毫马虎。如何将精心制作的产品推向市场?李娜娜犯了愁。这时驻村第一书记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平台线上销售。有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忙,李娜娜制订了一系列的销售方案,积极开展线上推广工作,在淘宝、拼多多等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开设店铺,同时还在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进行展销。
  随着竞争加剧,电商团队对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李娜娜没有等、靠,迅速组建6人专业化、标准化团队,保持线上销售热度不减,同时加大线下实体推广力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扶贫政策推动下,“下冶艾”的艾草制品渐渐打开销路,畅销安徽、湖北、浙江等地。
  致富路上不忘乡邻
  为让更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也为了带领家乡父老发家致富,李娜娜再次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带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签订带贫协议,明确贫困户的保底收益,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艾草。
  目前,李娜娜的“下冶艾”公司已经带动15户贫困户增加收入,让乡村小艾草变成了脱贫大产业。
  疫情来临用“艾”守护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国难当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驰援抗疫一线。在得知艾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后,李娜娜以公司名义向济源市红十字会捐赠600余包价值12240元的艾柱;在武汉医院艾条物资告急时,她又第一时间向武汉医院捐赠了价值9000元的艾条。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恢复。今年年初,李娜娜与客户签订了代工合同,新建300平方米加工厂房,引进40余万元全自动机器设备,并于3月底正式投入生产。
  (济源示范区妇联)
  开封鲁翠翠:
  昔日贫困户今成致富领头羊
  在祥符区曲兴镇耿楼村的扶贫车间里,34岁的鲁翠翠正在教新来的工人如何给衣服锁边。3年前她是贫困户,如今她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开始,鲁翠翠和村里的普通妇女一样,婚后和丈夫到南方打工,孩子和家里的十几亩地由老人照料。可没想到,2013年婆婆病重,且病情持续恶化,夫妻俩只好辞掉工作,回乡照顾老人。
  夫妻俩花光了打工积攒的十几万元,还背上了几十万的外债,最终也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2016年底,婆婆去世。
  面对家里的窘境,鲁翠翠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在南方的服装厂干过,有服装加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她想自己创业,但丈夫担心有风险,不同意。
  可不创业就没出路!翠翠很清楚这一点,满脑子都是买机器、找工人。这一切被公公看在眼里,老人跑了几十家亲戚朋友,借来两万多元钱。翠翠用这些钱买来7台缝纫机摆在院子里,叫来赋闲在家的街坊,手把手地教她们加工服装。
  由于衣服做工精细,信誉又好,翠翠的家庭作坊订单不断,工人也越来越多。短短一年多时间,院子里就摆了十七八台缝纫机。
  从翠翠创业之初,村里就很关心她的家庭作坊。2018年,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在驻村帮扶队员的协调帮助下,翠翠的小作坊搬进了大厂房。厂房有了,设备也得跟上,翠翠筹划再购置几台机器,但资金又成了“拦路虎”。
  去年6月,翠翠从农信社贷出8万元,添置了新机器,所有类型的服装加工订单都能接。忙时,一个月接单七八万件。生意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翠翠家送货的三轮车也换成了小汽车。
  张荷叶早年因丈夫患病致贫,是村里的贫困户。从2017年开始,她跟着鲁翠翠搞服装加工,村里也给她丈夫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如今,张荷叶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家里也实现了脱贫。
  鲁翠翠凭着自己多年的服装加工经验和致富不忘乡亲的责任感,多次免费举办“巧媳妇服装加工培训班”,为农村留守妇女、贫困妇女提供学技能、脱贫致富的机会,同时吸引当地及周边留守妇女进厂做工,特别是贫困留守妇女,真正解决了“三留守”问题,使老人不孤寂、儿童不留守、妇女有价值。
  (倪洁静 孙盼盼)
  平顶山典爱军:
  靠一双巧手走上脱贫致富路
  我叫典爱军,今年46岁,是叶县洪庄杨镇河北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由于住得偏远,常年以种植农作物为生,家庭生活困难,2016年被村里确定为贫困户。
  为改变困境,我和丈夫到外地鞋厂打工。几年下来,手艺从生疏到娴熟,收入也渐渐增加,家庭生活逐渐好转,于2017年年底脱贫。可老人、孩子常年留守在家无人照顾,实在让人挂念。若打工挣钱,就无法照顾老人、孩子;若照顾老人、孩子,就无法出门打工挣钱——我感到左右为难。
  村妇联主席了解到俺家实际情况后,鼓励我返乡创业。我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利用我们在鞋厂打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在家乡创办鞋面加工厂。在叶县妇联和村两委的多方帮助下,我们申请到了财政贴息小额贷款。2018年6月,我又筹措了部分资金,办起了鼎盛鞋面加工厂。我们夫妻俩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生意越来越好,厂子规模越来越大。看到周边姐妹们没活干,生活贫困,我就主动上门,鼓励她们到厂里干活。姐妹们一看在家门口就有活干,都特别乐意。我免费培训技能,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务工,帮助大家增加收入,早日脱贫。
  依靠党的好政策,附近村子来我这里干活的妇女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其中有60多岁的大娘、50多岁的婶子,更多的是三四十岁的姐妹。
  如今,鼎盛鞋面加工厂年产值已达200万元,被县妇联命名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基地”,而我也荣获了2019年度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称号。
  接下来,我打算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设立加工点,带动更多的姐妹们足不出村脱贫致富,让家家户户过上小康生活。
  (典爱军口述 杨景燕整理)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珍本-手稿书库中,保存着一批白求恩赴华之前以及他在延安和晋察冀写给中共中央、国际援华组织及其亲友的亲笔信。这些信件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白求恩。  在奔赴中国抗日战场之前,白求恩活跃在西班牙战场。当他得知中国抗战全面爆发的消息,马上决定去支持中国的抗战。1938年2月下旬,白求恩和简·伊文携带珍贵的医疗物资,自河南山区经西安辗转几百里,途中被日寇飞机轰炸、被日本骑兵追
期刊
不被看好的爱情  心语姐姐:  很多人说我男朋友各方面都配不上我。但他对我很好,就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了情绪。比如会因为好奇在网上和别的小姐姐网恋,在社交网络上约不认识的人一起上晚自习……我也想过分手,但又纠结他是不是还没长大,等他长大就好了,同时也贪恋他的温柔。心语姐姐,我该怎么办?  小易  小易妹妹:  看了你的来信,我很担心,是不是很多情窦初开又不谙世事的女孩都像你这样天真。看你的描述,这个
期刊
残疾大哥是父母的牵挂,他向父亲郑重承诺:不管将来我是否有能力,有我吃的,就有大哥吃的。  水均益1963年出生于甘肃兰州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水天明是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母亲在邮局上班。水均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水恒进,二哥水小重,姐姐水宁宁。水小重是武汉理工学院教授,水宁宁是深圳大学教授。  小时候,因为人口多,水均益家生活不宽裕。父母和哥哥姐姐非常疼爱水均益,一家人吃窝头蘸糊糊,水均益却有特别
期刊
当他和妻子憧憬着乔迁新居后的幸福生活时,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不幸被确诊。在他病情加重几欲放弃时,妻子跑遍全城给他买来鸡腿,并恳求医生开了张假住院证,让他重燃生的希望。后来,妻子也被确诊,他们进入同一家方舱医院治疗——  老公患新冠肺炎,精神崩溃欲放弃被妻子“骂”醒  2020年1月28日,是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的第6天。37岁的德阳早上醒来,头有些晕,额头发烫,便让妻子周莉取来体温计测体温,结果
期刊
17年前,山西长治和平医院放射科医生王卫国,在母亲的注视下奔赴抗击非典前线;17年后,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带着他当年抗击非典时用过的旅行箱,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的前线——  “你是有着15年党龄的党员,  一定要争取到前线去!”  2020年2月1日晚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王婷的手机响了。科室主任张冀军通知她入选长治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第二天早上7点到医院集合,然后和市内其他医院
期刊
逆袭  永远失去父亲的那一年,哈伦德还不足5岁,连自己的名字尚拼写不完整。当家里的人哭作一团时,他觉得很好玩,因为一时间没有人顾及他,他可以自由自在地满镇子疯玩。  14岁,辍学后他回到印第安纳州的农场。上学时不开心,干农活仍让他不开心,在电车上售票还是不开心,瘦削的小脸上布满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与愁苦。  17岁,他开了一个铁艺铺,生意还未完全做开就不得不宣告倒闭。  18岁,他找到了生命中第一
期刊
编者按:  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封禁,很多人遭遇生活困难或心理困扰,突然发现以往生活中的某些习惯或生活方式必须改改了。比如一些喜欢聚餐泡吧的人,被迫宅在家里无所适从;一些年轻“月光族”,或背负高额房贷、车贷的人,因无法开工,收入锐减或失去收入来源,很快陷入经济困境……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做了一次全面检视,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并做出调整——  疫情突发让我们的生活乱了套  2020年1月23日上午1
期刊
上海4个“80后”女子共同创立了微信公众号,慢慢积攒下10万+高消费力粉丝,年营收超过300万元。然而,就在公众号运营蒸蒸日上时,四闺蜜却闹上法庭——  闺蜜合伙设立公众号,产生矛盾对簿公堂  2016年初,微信公众号风头正劲,从事广告行业的赵雪妍研究了一下,发现公众号从广告收入、导流收入到小程序商店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取的费用,是笔不小的收益,当即心动不已,很快联系自己的好友姜诺,商量着一起开个公众
期刊
下班前半小时,有人等下班,有人忙约饭,你知道成功的人在干什么吗?  老李拍北京  一个刚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问我有没有快速成长的捷径。  我问他:“下班前半小时,你一般会做哪些事?”他说:“会想要不要约朋友聚会,晚上吃什么,有时还会查一下有什么新电影上映或者快递到了没……”  他说了很多,没有一项与工作有关。  正常上班时间,办公室里一派工作景象,大家都不好偷懒。但下班前半小时不同,这时很多人都准
期刊
問:贾某与张某2008年经人介绍相识,2010年登记结婚,2011年生育一子小贾。随着小贾慢慢长大,周围人议论纷纷,说孩子长得不像贾某。贾某起了疑心,带孩子到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亲子鉴定,结论显示,小贾真不是贾某亲生的。贾某十分气愤,要同张某离婚,要求张某返还其养育小贾的抚养费并支付其精神损害抚慰金。请问,贾某的要求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
期刊